教科版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观察蚕卵的特征,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6.蚕蛾刚产下的卵(淡黄色),要孵化时变为(紫黑色)。
第二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卵是许多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4.鸡卵包括(卵壳)、 (卵白)、 (卵黄)、 (气室)等结构。
5.鸡卵的卵壳具有 (保护卵)的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卵黄提供(营养);气室提供(空气),胚发育成(小鸡)第三课《蚕长大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 (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食物)等。
2.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3.蚕的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一样,这叫(眠),是蚕蜕皮前的征兆。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5.一般情况下,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蜕皮(4次)6.蚕的幼虫身体呈(长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
7.蚕的幼虫身体两侧有8对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
8.蚕宝宝的胸部有(三对)足,腹部有(五对)足,尾部后端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第四课《蚕变了新模样》1.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2.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身体呈(纺锤形)。
3.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长度一般在700一1000米左右。
第五课《茧中钻出了蚕蛾》1.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2.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点(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和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蚕卵呈中间内凹的圆饼状,小米粒大小,宽1毫米,厚约0.5毫米。
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赤色、紫黑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
6、刚出壳的小蚕身体呈褐色,形似蚂蚁,所以叫做蚁蚕。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 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 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4. 鱼卵、蛙卵、蚂蚁卵等外部没有硬壳,鸡卵、蛇卵、龟卵等外部有硬壳。
5.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7、动物的卵在大小、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不同。
8、鸡蛋的内部结构有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气室和胚盘,卵黄上的小白点即胚盘,小鸡就是由它发育来的。
(三)蚕长大了1. 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 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 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5、蚕会经历4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此时经过四次蜕皮的蚕称为5龄蚕,蚁蚕到5龄蚕这个阶段称为蚕的幼虫阶段。
6、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给蚕提供新鲜的、干净的桑叶,否则会危及到蚕的生命安全。
7、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
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有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每节有1对胸足,共3对胸足。
8、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繁殖到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卵是这些动物的初始阶段,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卵会孵化。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蚕卵:扁圆形,芝麻大小,颜色从淡黄色变为紫黑色。
4、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结构。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会发育成小动物。
5、蚕卵孵化出的蚕宝宝是蚕的幼虫,它又黑又小像只蚂蚁,被称为“蚁蚕”。
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做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蚕在幼虫时期共需蜕4次皮,在茧里面蜕2次皮,蚕一生要蜕6次皮。
6、蚕幼虫的外形:白色,圆筒形,有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7、蚕在吐丝前就不吃桑叶了,身体发黄发亮,吐丝结茧后幼虫就要发育成蚕蛹。
8、蚕蛹体型粗短,深棕色,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蚕茧可以保护蚕蛹。
9、大概15天后,蚕蛾会从茧中钻出来,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而来的。
蚕蛾: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11、蚕蛾有雌雄之分。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然后相继死去。
12、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快。
13、蚕的一生经历了卵(3-5天孵化)、幼虫(33-35天)、蛹(15天)和成虫(6-8天)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4、有些动物幼虫和成虫时期形态差异大,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发育。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大类。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8课时《动物的一生》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不同动物的一生经历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2)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如鸡;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如狗、羊。
2.探究目标
能基于不同动物一生的相关资料,归纳出鸟类及哺乳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并以此给动物分类。
二、知识梳理
1.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麻雀、燕子、喜鹊、企鹅、天鹅、大雁、野鸭、鸵鸟等都是鸟类。
2.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21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30天左右小鸡绒毛变成羽毛,6个月左右母鸡就会下蛋,繁殖后代。
一只鸡寿命大约6~7年。
3.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如:熊猫、马、牛、羊、骆驼、大象、老鼠、兔子等。
4.狗怀胎2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
刚出生的小狗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靠母狗用乳汁喂养,2~3周后眼睛睁开,6个月长出牙齿,能咀嚼食物。
9~12个月长成成年狗。
5.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
出生后,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五个阶段。
6.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
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2. 蚕的生命从卵开始,一个卵就是一个生命。
3.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4.我们观察蚕卵时,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5. 蚕宝宝爱吃桑叶,小蚕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6. 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孵化后蚕卵壳变成白色。
7.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8. 养蚕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
9. 下列各项操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 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特征不相同,但形状一般都是近似圆形。
3.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将动物卵分为有硬壳卵和无硬壳卵。
4. 不同动物卵的内部结构非常相似,基本都是由卵黄、卵白、胚盘组成。
5. 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可以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卵壳起保护的作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提供了水分和营养,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7.鸡蛋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小鸡是由它发育而来的。
8. 小鸡的孵化大约需要21天。
三、蚕长大了1. 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 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观察它的反应。
3. 我们可以采用拍照、图画、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4.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样的现象称作“眠”。
5. 刚孵化出来的蚕叫作蚁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
6. 蚕的身体呈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7. 蚕的胸部位于头部后3个体节,有3对胸足,能够把持桑叶帮助进食,爬行时起辅助作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知识清单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2)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7.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二、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三、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三、蚕长大了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8.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四、蚕变了新模样1.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2.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蛹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黄褐色°3.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4.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5.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6.蝴蝶、蜻蜓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五、茧中钻出了蚕蛾1.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昆虫°3.蚂蚁蜻蜓、蝴蝶等动物的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也是昆虫°4.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爬行快°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六、蚕的一生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2.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其中蚕卵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3.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4.我们可以用拍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5.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6.菜粉蝶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7.蜻蜓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七、动物的繁殖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2.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3.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4.我们知道的卵生的动物有蚕、鸡、青蛙鸭、鹅、乌龟等°5.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7.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9.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在生宝宝之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立一个“家”°比如:鸟巢°八、动物的一生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2.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3.母鸡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会下蛋繁殖后代°4.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5.狗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牙齿、咀嚼食物°6.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7.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8.人的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在人一生中,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得最快°9.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10.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11.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
三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复习要点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蚕的一生从卵开始。
2、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3、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4、家蚕即桑蚕,主要以桑叶为食。
5、蚕卵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6、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
7、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8、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9、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10、卵的内部有气室,其作用是为卵提供氧气。
11、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2、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13、蚕的幼虫共蜕皮4次。
14、刚出生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身上长满细毛,被称为蚁蚕。
15、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的蚕称为蚕的幼虫阶段。
16、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
17、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8、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19、蚕蛹出现的翅的雏形,可以推测下一阶段的蚕可能会长出翅膀。
20、蚕在5龄末期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2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2、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3、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4、有一类昆虫像蜻蜓一样不经历蛹的阶段。
25、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的过程。
26、雌蛾和雄蛾交配后,27、蚕蛾的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28、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29、蚕蛾与繁殖后代有关的动作行为有交配和产卵。
30、蚕的一生共蜕皮6次。
31、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32、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3、人的繁殖繁殖方式是胎生。
34、喜鹊喜爱把自己的“家”建在高高的树枝上。
35、丹顶鹤跳舞的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行为中的求偶。
36、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37、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奶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38、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
39、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是周期的长短完全不同。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绿皮卷子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3、熟鸡蛋的内部结构由(气室)、(卵白)、(卵黄)和(卵壳)组成。
4、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5、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6、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7、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8、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9、(饲养)一种动物,是了解动物的一生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知道关于动物更多的事情。
10、蛋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叫做(胎盘),是发育成小鸡的部位。
11、自然环境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因为这样的季节气候适宜。
12、动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等,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
13、我们可以从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来观察蚕卵。
1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四)次皮。
15、在观察蚕的幼虫时,我们可以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反应)。
16、在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一只蚕作上(记号)为重点观察对象。
17、在蜜蜂、牛、青蛙、老鼠这4种动物中,属于胎生的是(牛、老鼠);属于卵生的是(蜜蜂、青蛙)。
18、人的一生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19、我们可以用(摄像)、拍照、(画图)、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单元知识点小结本文介绍了蚕宝宝和其他动物的卵的知识要点。
首先,蚕的生命从蚕卵开始,孵化后会变成黑色的小蚕,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来孵化。
养蚕的小窍门包括及时将小蚕放到新鲜干燥的桑叶上,保持“房间”的清洁等。
其次,文章介绍了其他动物的卵,如青蛙、鸡、鲫鱼、乌龟等。
动物的卵可以分为有硬壳和没有硬壳两类。
鸡蛋内部构造包括气室、卵白、卵黄和卵壳,鸡宝宝的生命从胚开始,需要大约3个星期孵化出来。
接着,文章介绍了蚕的生长过程,包括蜕皮和身体结构等。
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蜕皮前会“眠”一段时间。
蚕身体呈长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和气门。
最后,文章介绍了如何记录蚕的幼虫和食物的样子,并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
1.动物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老化、死亡五个阶段。
2.不同种类的动物的一生所经历的阶段和周期都不相同,但都遵循着这五个基本阶段。
3.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食物、环境、气候等都会对它们的生命和发展产生影响。
4.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不同种类的动物采用不同的繁殖方式。
5.有些动物在繁殖前会为自己建立一个家,比如鸟类会筑巢。
6.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拍照等方式来了解动物的一生,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
7.除了蚕和鸡等卵生动物外,昆虫、鱼类、鸟类也大多采用卵生方式繁殖。
8.胎生动物一般用哺乳的方式喂养它们的后代,如羊、兔、熊猫等。
1.蚕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阶段。
2.属于鸟类的动物,如鸡和鸽子,是卵生的,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
3.母鸡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下蛋繁殖后代。
4.哺乳动物是指像狗一样身上长毛,胎生并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
5.狗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牙齿并开始咀嚼食物。
6.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被称为胎儿。
7.人类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与动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
8.人类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壳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
3.观察蚕卵颜色有淡黄色,有紫色,有紫黑色画一个蚕卵形状biǎn扁圆形(中间凹)大小比芝麻还要小,和小米差不多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色的。
5.蚕卵孵化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孵化温度是25℃。
6.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刚出生的小蚕身体是黑色的,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7.养蚕小窍门:(1)小蚕出生时,用毛笔或羽毛把它移到桑叶上,防止受伤;(2)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有利于空气流通;(3)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提供合适的湿度;(4)蚕最喜欢吃桑叶,也可以吃莴苣叶、生菜叶、榆树叶等;(5)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有利于小蚕进食;(6)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保持清洁;(7)不能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这类动物属于卵生动物。
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4.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
蛇卵、鸡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1)卵壳:具有保护卵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2)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3)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4)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5)胚盘:发育成小鸡6.卵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这是胚盘(也叫“胚”)所在位置,是发育成小鸡的部位。
7.动物的卵需要受过精,并且具备适宜条件才能发育成新生命。
8.有的卵黄上面有胚,说明受过精,能孵出小鸡;有的卵黄上面没有胚,说明没有受过精,不能孵出小鸡9.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21天)。
2.3蚕长大了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颜色是紫黑色的大小和油菜籽差不多。
4.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
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5.5.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6.6.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上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7.养蚕小窍门:
(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3)经常清除查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精或杀虫剂。
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命。
2.像青蛙、鸡这样靠卵来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3.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鲫鱼、乌龟、蚂蚁、蚕等。
4.动物的卵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成两类:蛇卵、鸡蛋(卵)等是有硬壳的,蛙卵、鱼卵等是没有硬壳的。
5.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有气室、卵白、卵黄、卵壳。
6.鸡蛋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7.孵出小鸡大约需要21天。
三、蚕长大了
1.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蚕的一生共蜕6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
4.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5.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上有环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7.我们可以用画图记录看到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8.可以在蚕房中搭建一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好准备。
四、蚕变了新模样
1.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
2.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蛹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黄褐色。
3.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
4.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的典型动作是呈8字形。
5.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6.蝴蝶、蜻蜓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五、茧中钻出了蚕蛾
1.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昆虫。
3.蚂蚁蜻蜓、蝴蝶等动物的身体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也是昆虫。
4.蚕蛾分为雌蛾和雄蛾。
雌蛾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大,爬行快。
5.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会产卵繁殖后代,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六、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其中蚕卵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3.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4.我们可以用拍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5.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6.菜粉蝶的一生也是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7.蜻蜓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种形态。
七、动物的繁殖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3.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
4.我们知道的卵生的动物有蚕、鸡、青蛙、鸭、鹅、乌龟、蛇等。
5.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
6.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7.我们知道的胎生的动物有羊、兔、熊猫等。
8.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八、动物的一生
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2.像鸡、鸽子等动物,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属于鸟类。
3.母鸡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会下蛋繁殖后代。
4.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5.狗需要经历6个月的时间,才能长出牙齿、咀嚼食物。
6.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叫胎儿。
7.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人的生大致可分为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时期。
在人一生中,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长得最快。
9.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10.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11.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