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凤凰湖概念规划版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3
天府新区凤栖湿地农业公园分层滚动发展策略作者:招阳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1期摘要:通过对成都市双流区青松村林盘聚落天府新区凤栖湿地公园景观概念规划及设计方案的阐述,分析基地的规划定位、城郊环境功能需求,并以林盘生态景观保育为目标,提出在城市圈层内以生态型农业公园形式为载体,形成环境资源优势互补、合理组合的农林生态景观系统的措施策略。
关键词:凤栖湿地;农业公园;林盘生态景观;滚动发展模式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乡村振兴与社区治理实践中心联合项目“基于川西林盘生态景观保护的分层滚动发展策略研究——以天府新区凤栖湿地农业公园为例”(CCRC2023-20)研究成果。
随着成都“东进南拓”的发展,在城市全域规划的不可逆背景下,耕地锐减,往昔的水田稻作、随田散居的聚落方式随林盘景观一起面临殆尽的趋势。
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城市生态环境维护问题等日渐突显。
天府新区凤栖湿地项目探索从原生郊野农林耕地演变为构成公园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场地企划发展策略,以生态循环发展理念和低影响开发的保育原则延续城市农业公园的生命力,以蜀地田园诗意的方式演绎自然、生活、科技之美。
一、天府新区凤栖湿地概况(一)基地区位概况凤栖湿地位于双流区青松村天府大道南三段东侧,梓州大道南二段西侧,南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北临科学城中路,距成都兴隆湖1.3千米。
地铁18号线兴隆湖站距基地3千米,随着地铁6、19号线的陆续开通,初步形成新、旧市中心快速连接的公共交通框架。
天府新区凤栖湿地为郊区农用地,其作为预留公共绿地,将成为成都二圈层的重要地区。
天府新区科学城南沿区域构成“公园城市”的生态走廊带的重要节点,周边以拟建中的商业与住宅建筑为主要构成,配有文化、娱乐以及行政办公用地。
在基地用地红线范围内,规划有二级道路2条(天府大道南路、梓州大道南路),规划四级道路1条(科学城中路),外围道路沿用地红线一周,将基地割裂为4个地块,分别连接西面的天府数字港、“紫光芯城”,南面的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安置住宅区,北面的天府无线谷、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东面的新城商住功能区。
凤凰湖一、简介永川凤凰湖位于永川区城市新区,成立于2005年6月,是省级特色工业园,由凤凰湖组团和大安组团两部分组成,因辖有永川城区三湖之一的凤凰湖而得名。
凤凰湖是公园用地,地形现状酷似凤凰展翅,故整个公园规划设计均以“凤凰”立意,通过园林建筑及小品、石景、绿化造景等造园要素,如结合现状地形山势营造凤凰岛形态,以亲水平台为凤冠,以道路为凤凰血脉,通过植物树阵的排列变化,形成凤凰的羽毛纹路等,突出凤凰文化主题,使凤凰湖水体公园景观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功能布局1、“一核”整个公园规划占地1200多亩,其中凤凰湖水体约248亩。
“一核”是以凤凰湖为景观核心,是最主要的游览景点。
2、“两块”“两块”是以凤凰湖湖面为分界线,形成的凤凰岛片区和周边山体片区。
3、“六片区”“六片区”则是凤舞港、凤憩园、凤翔岛、凤鸣街、凤栖湾、凤仪苑,展现“凤凰”美景。
寓意“凤凰涅槃,欲火重生”的凤舞港。
在公园的北端,规划有景观树阵、古树恩龄、文化景墙、十八凤柱、凤之舞、时代舞台、音乐喷泉等。
片区以凤凰涅槃雕塑为视觉制高点,通过喷泉形成火焰形态,形成一组凤凰涅槃的意境。
寓意“太平盛世,凤呈祥瑞”的凤憩园。
这个片区的建筑因地就势,分台错落,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地景观建筑。
规划布置凤憩宾馆、景观广场、文化墙、苏堤杨柳、彩云天池等。
寓意“凤舞九天,四海求凰”的凤翔岛。
小岛将以人行小道构成凤凰血脉,以树阵形式形成凤凰羽毛纹路,形成极具特色的凤凰尾部绿化特征。
岛上规划布置了会展中心,具有工业展示、会议、商务及餐饮娱乐等综合配套功能。
同时还布置了凤凰阁、游凤广场、凤冠平台、凤舞树阵、凤鸣台等。
寓意“凤凰彩羽,灼灼其华”的凤鸣街。
设置在凤凰岛西部,与凤凰岛呼应,结合水岸线以及滨水绿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饮商业街,设有码头、游船等与之配套。
寓意“凤栖梧桐,灵气自生”的凤栖湾。
位于凤凰湖南端,布置有生态湿地、芦汀花语、雾花赏虹、虹桥荷花等景观。
第35届成都青白江秋季菊花节-菊舞盛世情动自然●活动背景: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而川菊,则是秋季的一大特色花种.成都市青白江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举办大型菊花展,每年在怡湖公园举办的菊花展,曾吸引了大量远近游客前来赏菊游玩.本届菊花节选址青白江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正是在传承中国传统盛会下,表达现代人对田园城市、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需求。
●活动目的:以花为媒、扩大对外开放,展示成都民俗风彩;以花搭台、促进成都经济发展;以花冶情、美化成都人民生活。
●举办菊花节意义1、旅游举办“菊花节"将吸引各地人民前来参观游览,带动经济发展。
2、农业举办“菊花节"将有力地推动花卉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多地增加花农收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招商引资“菊花节”将搭起省内外花卉及相关产业交易的巨大平台,吸引大批省内外实力机构投资成都花卉及相关产业,实现成都市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4城市建设发展收益.“菊花节”的举办必然会带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进一步做高城市形象、做高城市品位、做优城市功能、做强城市实力。
●活动目标:把“文化节”办成规模大、创意新、影响广、效益佳、服务优,具有浓郁成都特色的花博民俗会。
并结合会展展示成都各地方的一些文化形式与特色的民俗。
●主办单位:成都市政府、成都市旅游文化局承办单位:清白江区人民政府、xx区人民政府、青白江区教育局●活动主题内容:一、菊花展(2013年10月11日-14日)通过本次菊花展盛会,从不同角度、形状、方式展示菊花的独特风姿。
二、特色产品展(2013年10月11日—13日)特色产品展示、美食展和菊花摄影展三、九九重阳节,金菊贺天伦(2013年10月13日)人间百善孝为先,九九重阳感恩情,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关心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未来.四、民俗文化展盛宴(2013年10月14日)●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1日——2013年10月14日●活动地点:青白江区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这是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花卉种植、高端商务、汉墓保护及救灾避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
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满足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建设的需要,保证科学、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更好地发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经济效能、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特制定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1)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8)等相关规范7.《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8.《青白江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暨青白江区卫星城总体规划)》9.《》青白江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10相关资料:(1)交通、市政、环卫等有关专业部门建设资料(2)成都市青白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局提供的地籍资料(3)1:1000电子地形图第三条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开发建设要与青白江旧城区、青白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相协调,符合区域总体建设发展的要求;工业集中发展区南区的用地布局从区域整体出发,突出区域整体功能的复合与协调。
强调基础设施的统筹配套,突出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配套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
2、集约性原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和规模,确保集约化利用土地;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杜绝圈地、占地不投产不使用等浪费土地现象。
3、可操作性原则加强规划弹性控制体系与市场配置资源形式的衔接,强调对不同产业门类企业用地需求的兼容性,便于规划管理部门操作。
第四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两个片区,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6.56平方公里。
其中,片区一的规划范围东至同心大道,西、南至青白江区界,北至货运大道,用地规模5.31平方公里;片区二的范围东至智慧大道,南至青白江区界,西至西部旗舰物流用地边界,北至成达铁路防护绿带,用地规模1.25平方公里。
青白江区七大产业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北)成都市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在西南建立的老工业基地。
地处“成德绵经济走廊”和“成渝经济圈”,是成都冶金建材制造产业的重点区域。
力争创建为省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集中发展建成区11平方公里,在建区8平方公里,青新工业连片发展区8平方公里,南连新都工业东区;中远期规划将跨毗河、上丘陵10平方公里,形成40余平方公里的成都北部的工业新城。
2006年3月,区委区政府确立“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战略,全面启动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依法有程序、突破有规范、借鉴有创新”的思路,采用政府投资、社会融资、银行信贷、业主投入等多种模式,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7亿元进行工业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路灯、绿化、光纤、通讯、视频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工业区8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道路34.5公里;110KV主干电路3.6公里、35KV主干电路16公里、10KV主干电路22公里,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3座;自来水干管40公里、燃气主干管30公里、光纤线路42公里、通讯线路45公里;市级“工业区森林公园”和道路等绿化123万平方米,工业排水渠3条7.3公里,已完全具备承载企业的能力。
按成都“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定位为冶金建材制造业,现已聚集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建成区有攀成钢、川化集团、台湾玻璃、王牌汽车、玉龙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
新建区有巨石玻纤、天马轴承、艾切斯钢管、三洲特精核管、天保重装、米高集团、和乐门业、中讯集团、中远特钢等新入驻项目106个,总投资215亿元。
上亿元的项目40个,其中: 1-5亿元32个,5-10亿元5个,10-60亿元3个,已投产项目52个,正在建项目32个。
目前,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是省和谐劳动工业园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