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骨骼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鱼骨化石组成成分
鱼骨骼化石是实体化石,其化学成分是以碳酸盐和硅酸盐为主。
鱼骨骼化石的成矿条件是:
软骨鱼类在有颌脊椎动物中的占比是非常低的,在现生的脊椎动物中,软骨鱼类在有颌脊椎动物种类占比不足2%。
绝大多数软骨鱼生存于海洋环境,极少数处在淡水环境生存,所以陆相地层发现软骨鱼很罕见。
软骨鱼类的骨骼是软骨为主,其结构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的演化中难以保存,所以牙齿、鳍棘和鳞片等膜质骨以外的其他化石极为稀少。
《鱼类的骨骼系统》骨骼的分类•1、鱼类的骨骼按其性质来分,有软骨和硬骨(软骨化骨、硬骨)。
–软骨──圆口类、软骨鱼类,由生骨区产生的软骨细胞,形成软骨,并终生保持软骨阶段。
–软骨化骨──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域内,经过骨化作用,逐渐代替了软骨而成的硬骨。
–膜骨──真皮和结缔组织等,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直接骨化不经过软骨阶段而成的硬骨。
•2、鱼类的骨骼按着生部位来分,有三大部分:–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内骨骼–附肢骨骼:肩带、腰带、支鳍骨--内骨骼–皮骨:鳞片、鳍条、鳍棘──外骨骼第一节中轴骨骼–鱼类各部分的骨骼数目很多,低等与高等的不同种数目也不同,现仅以白鲢为例介绍各部分的骨骼名称、主要结构。
一、头骨•鱼类的头骨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上部,用来包藏脑及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咽颅──也称脏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下部,呈弧状排列,包围着消化道前端(口咽腔及食道前部)的两侧。
(一)脑颅–白鲢的脑颅骨片有五十余块,按各骨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嗅区–包括:鼻骨2块,前筛骨1块,中筛骨1块,侧筛骨2块,犁骨(锄骨)1块。
•2、眼区–包括:额骨2块、眶蝶骨2块、翼蝶骨2块、副蝶骨1块、围眶骨(眶上骨2块、眶下骨16块)。
•3、耳区–包括:顶骨2块、蝶耳骨2块、翼耳骨2块、上耳骨2块、前耳骨2块、后耳骨2块、鳞片骨2块、后颞骨2块。
•4、枕区–包括:上枕骨1块、外枕骨2块、基枕骨1块。
(二)咽颅–咽颅又称咽弓,一般有七对咽弓,第一对为颌弓,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鳃弓。
•1、上颌区–包括:前颌骨2块、上颌骨2块、翼骨2块、中翼骨2块、后翼骨2块、方骨2块、腭骨2块。
•2、下颌区–包括:齿骨2块(膜骨)、关节骨2块(软骨化骨)、前关节骨2块(膜骨)、隅骨2块(膜骨)、米克尔氏软骨2块(软骨)。
3、舌弓区–包括:间(茎)舌骨2块、上舌骨2块、角舌骨2块、下舌骨2块、基舌骨2块、续骨2块、舌颌骨2块、尾舌骨1块、前鳃盖骨2块、主鳃盖骨2块、间鳃盖骨2块、下鳃盖骨2块、鳃条骨。
鱼骨的名词解释是啥
鱼骨是指鱼类身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它通常位于鱼类的背部,呈现出一种细长而有弹性的形状,酷似人类骨骼中的骨骼结构,因此被称为“鱼骨”。
鱼骨主要由背鳍和背脊骨组成。
背鳍是鱼类身体上的竖向扁平结构,它起到支持和调节鱼类游泳姿势的作用。
背脊骨则是鱼类身体上的中央骨架,负责支撑和保护鱼类的内部器官。
鱼骨的形状和长度因鱼类种类而异,有些鱼类的鱼骨长而细,有些鱼类的鱼骨则短而厚。
鱼骨在鱼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使得鱼类的身体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灵活地游动。
其次,鱼骨也起到了抵抗外界压力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鱼类在水中运动时,会受到水流和其他外部力量的影响,鱼骨的存在可以减少身体的扭曲和损伤,保护内部器官的正常功能。
有些鱼类的鱼骨还具有特殊的功能。
例如,有些鱼类的背鳍上的鱼骨可以向外伸展,形成一种状如褎尾的形态。
这种形态可以吓退捕食者,使得它们不敢轻易进攻。
此外,有些鱼类的鱼骨还可以用来进行音乐演奏。
在一些传统的民俗乐器中,人们会用鱼骨来做成独特的音乐工具,发出美妙的音乐声。
总的来说,鱼骨是鱼类身体上一种重要且独特的结构。
它们不仅使鱼类具备了灵活的游动能力,还起到了保护内部器官和吓退捕食者的作用。
鱼骨的形态和功能因鱼类种类而异,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和文化体验。
养鱼时要定期检查鱼类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养鱼是一项需要定期检查和照顾的活动。
除了定期清理水族箱、检查水质,我们还需要关注鱼类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鱼类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
这是因为骨骼和肌肉是鱼类身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鱼类的生长和运动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鱼类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为什么如此重要。
骨骼是鱼类身体的支撑结构,可以帮助鱼类维持正常的姿势和游动功能。
如果鱼类的骨骼发育不良或出现骨骼畸形,就会导致鱼类无法正常游动,甚至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肌肉则是鱼类身体动力的来源,它们通过收缩和伸展来帮助鱼类进行游动和逃避捕食者。
如果鱼类的肌肉发育不良,肌肉量减少或肌肉松弛无力,鱼类就无法拥有足够的动力来进行正常的游动,影响其生活和生长。
因此,定期检查鱼类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鱼类的外观来初步判断它们的骨骼和肌肉是否健康。
健康的鱼类应该具有完整和强壮的身体结构,没有明显的畸形或肉眼可见的肌肉松弛。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鱼类的行为和活动能力来进一步评估其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
健康的鱼类应该能够自由游动,迅速逃离危险,而不是呆在角落或悬停在水面上。
我们还可以观察它们的游动姿势和速度,判断其是否正常。
除了外观和行为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鱼类的身体来感受它们的骨骼和肌肉的状态。
健康的鱼类应该有坚实的骨骼和紧实的肌肉,而不是骨骼松弛或肌肉松弛。
当我们轻轻按压鱼体时,能够感受到均匀而紧实的感觉,这表明鱼类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
如果我们发现鱼类的骨骼或肌肉发育异常,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首先,我们应该检查水质是否正常,因为水质不良往往会导致鱼类的器官发育问题。
如果发现水质问题,我们需要及时清洁和调整水族箱,保持良好的水质。
其次,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鱼类的饮食。
鱼类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育。
我们可以向鱼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并确保鱼类摄取到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鲤科鱼类骨骼鲤科鱼类是一类常见的淡水鱼类,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种,如鲤鱼、鲫鱼等。
鲤科鱼类的骨骼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密切相关,对于了解鲤科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鲤科鱼类的骨骼主要由骨骼系统和鳞片系统组成。
鳞片是鱼类重要的外骨骼特征,对于保护内脏器官和提供水动力学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而骨骼系统则包括了头骨、脊椎骨、肋骨、鳍条和鳍骨等。
鲤科鱼类的头骨结构相对简单。
头骨由颅骨、颌骨和鳃盖骨等组成。
颅骨是头部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保护了鱼类的脑部和感觉器官。
颌骨则是鱼类进食和咀嚼的关键结构,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与鱼类的食性密切相关。
鲤科鱼类的脊椎骨构造复杂多样。
脊椎骨是鱼类体内支撑和保护脊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鲤科鱼类的脊椎骨由多个椎骨组成,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鱼类的脊柱。
脊柱的结构和数量因鱼类种类而异,但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得鲤科鱼类能够在水中灵活游动。
鲤科鱼类的肋骨起到了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肋骨与脊椎骨相连,形成了鱼类胸腔的骨架。
肋骨的形状和数量因鱼类种类而异,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以应对水流和身体运动时的压力。
鳍条和鳍骨是鲤科鱼类的特有特征,它们在鱼类的游泳和姿态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鳍条是鱼类胸鳍、腹鳍和臀鳍的骨骼支架,它们的长度和形状决定了鱼类的游泳方式和速度。
鳍骨则是连接鳍条和脊椎骨的关键结构,使得鳍条能够灵活运动。
总结起来,鲤科鱼类的骨骼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密切相关。
它们的头骨结构简单,脊椎骨构造复杂多样,肋骨保护内脏器官,鳍条和鳍骨起到游泳和姿态控制的作用。
了解鲤科鱼类骨骼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历程,并为鱼类的分类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鱼类骨骼
[1]
概述
朱宣咸中国画《芙蓉金鱼》
鱼类的骨骼按性质分软骨和硬骨两类。
软骨鱼类终生保持软骨,软质中因有石灰质的沉淀物,又叫钙化软骨。
硬骨鱼的骨骼主要为硬骨,按照形式不同又分为软化硬骨和骨膜两种:在软骨的原基上骨化形成的硬骨就是软化硬骨,如脊椎骨、耳骨、枕骨等;由真皮和结缔组织直接骨化形成的硬骨叫膜骨,如额骨、顶骨、鳃盖骨等。
鱼类的骨骼按部位不同,分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1]
附肢骨
附肢骨分奇鳍骨骼和偶鳍骨骼。
奇鳍中的背鳍、臀鳍和尾鳍骨骼都由插入肌肉中的支鳍骨(辐鳍骨)支持鳍条,硬骨鱼的支鳍骨又叫鳍担骨。
偶鳍骨骼包括带骨(肩带和腰骨)和鳍骨(鳍担骨和鳍条)两部分。
鱼类中除硬骨鱼的肩带与头骨相连以外,所有的附肢骨与脊柱均没有直接联系,这也是鱼类的特征之一,这是由于鱼类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而决定的。
[1]
分头骨和脊椎
1)头骨数目最多:硬骨鱼类的头骨由130块左右骨片组成(指现存鱼类,古代的原始鱼类头骨可多达180块),是脊椎动物中脑骨数目最多的一类动物。
鱼类的头骨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①软骨鱼的脑颅为一软骨腔保护着脑部,构造简单,无分界和缝合,仅背面留有脑囟
画家李振凯连年有余(3张)
由膜覆盖,这样的脑颅称软颅。
有软骨鱼类的软颅骨骨化成的几块枕骨、耳骨、蝶骨、筛骨,还有由膜骨来源的鼻骨、额骨、顶骨、犁骨等膜颅部分,因而结构非常复杂。
硬骨鱼类的脑颅由许多块骨片合成,形成头骨的主要部分。
②脊椎动物自鱼类开始,咽弓分化成上、下颌,井形成咽颅,鱼类的咽颅最为发达,由7对“>”形的咽弓形成,第一对增大成颌弓,颌弓背段叫腭方软骨,腹段叫麦克尔氏软骨。
二者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
上、下颌的出现较圆口纲更先进,能积极主动摄取食物。
而硬骨鱼类进化为膜性硬骨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了软骨上颌(腭方软骨),麦氏软骨进化为软骨性硬骨的关节骨、齿骨和隅骨等,第二对舌弓由两侧舌颌软骨、角舌软骨和中央、的基舌软骨组成,主要为舌的支持物,也协助支持上、下颌,第3~7对为鳃弓,支持鳃和鳃隔,让鳃裂彼此分开,利于呼吸。
2)脊柱代替了脊索:鱼类的脊柱由许多块椎骨彼此连结成1条柱状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较圆口类更为进步。
鱼类的脊椎骨具有前后两面都向内凹陷的特点,称为两凹椎体或双凹椎体,为鱼类特有,在相邻的两个椎体间隙及贯穿椎体中的小管内可见残存的脊索。
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脊椎的基本结构已形成。
软骨鱼和硬骨鱼的脊椎骨都分为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
其中椎体为主要部分,肋骨与脊椎骨的横突相连,硬骨鱼类的肋骨大都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