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园林县城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9.02 KB
- 文档页数:11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命名第六批园林城市和园林县城的通知
正文: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命名第六批园林城市和园林县城的通知
(云政发〔2013〕12号)
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命名宣威市、文山市和瑞丽市为第六批省级园林城市,命名富民县、宜良县、沾益县、马龙县、富源县、新平县、昌宁县、泸西县、景谷县、镇沅县、勐腊县、云龙县、镇康县为第六批省级园林县城,现予公布。
创建园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有关部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园林城市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保意识,统筹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全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1月25日
——结束——。
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2018年12月28日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9年5月16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建设第四章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和谐美丽昆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城镇绿化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共建共享、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城镇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镇绿化发展所需资金及用地。
第五条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绿化管理工作,对各县(市、区)的绿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
交通运输、滇池管理、林草、水务、铁路、民航等单位和部门分别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及其管理维护。
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镇绿化工作。
县(市、区)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城镇绿化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街道、镇的绿化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督促和检查辖区内单位、居住区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工作。
第六条城镇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损毁树木、破坏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镇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材料,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新建绿地及其设施,鼓励认捐、认养绿地和树木。
认捐、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有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第八条每年的一月和六月为植树月。
第二章规划第九条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包括各类绿地的功能形态、绿地指标、绿地布局面积和控制原则等内容。
国家园林县城标准(一)国家园林县城标准指标体系
注:
1.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其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请参考《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2.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否决项。
3.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指标,表示为加分项。
4.表格“备注”栏中未对考核范围作特殊说明的,考核范围为建成区。
(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2.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3.建成区绿地率未达标;
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未达标;
5.污水处理率未达标;
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未达标。
云南中式园林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中式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地理环境,中式园林的建设在云南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为云南中式园林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规划,以实现工程的高效建设和良好的园林效果。
二、设计原则在施工中,云南中式园林应贯彻以下设计原则:1.融入自然:充分利用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将自然元素融入园林设计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
2.尊重历史和文化:云南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式园林的设计应尊重和保护这些传统遗产,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3.注重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园林内的空间,通过景观的布置和路径的设计,形成有序、和谐的整体效果。
4.强调功能性:园林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提供适宜的休闲、娱乐和交流场所。
三、施工流程云南中式园林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前期筹备•方案设计:根据园林的规模和风格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预算估算,制定初步的施工计划。
•地勘工作:对园林所在地进行勘测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和地形地势,为后续的土建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3.2 土建施工•土方工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场地的平整和地势的调整,开展土方工程,为园林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地基条件。
•建筑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园林建筑物的施工,包括亭、廊、桥等建筑物的搭建和装修。
3.3 绿化景观•种植绿化:根据设计方案,在园林内进行树木、花草的种植,使园林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水景设施:施工水池、喷泉等水景设施,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水景环境。
•硬质景观:在园林内设置石桥、浅山、雕塑等硬质景观,增加园林的灵动性和观赏性。
3.4 配套设施•道路和人行通道:规划合理的道路和人行通道,方便游客流动和活动。
•停车设施和卫生设备:设置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照明设施:安装照明设施,使园林在夜间也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命名名单
一、国家园林城市(共30个)
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阳泉市、山西省孝义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丹东市、江苏省如皋市、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江都市、浙江省江山市、浙江省温岭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六安市、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龙岩市、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上饶市、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龙口市、山东省海阳市、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聊城市、河南省永城市、河南省驻马店市、湖北省荆门市、湖北省荆州市、湖南省娄底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云南省丽江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二、国家园林县城(共31个)
河北省栾城县、河北省迁西县、河北省涉县、山西省襄垣县、山西省屯留县、山西省平顺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喀左县)、黑龙江省绥棱县、浙江省桐庐县、浙江省宁海县、浙江省德清县、安徽省颍上县、福建省安溪县、江西省修水县、山东省宁阳县、山东省东平县、山东省沂水县、河南省嵩县、河南省宝丰县、河南省西峡县、湖北省京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重庆市璧山县、重庆市开县、四川省双流县、四川省长宁县、陕西省太白县、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临泽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三、国家园林城镇(共7个)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浙江省嘉兴市大云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
ICS 03.020.01Z 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5-2009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N a t i o n a l p a r k-B a s i c c r i t e r i a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53/T 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是国家公园的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DB53/T 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 299-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 300-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 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
为明确国家公园需要达到的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规范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桂华、陶晶、陈飙、陈荣贵、华朝朗、王钰、宋劲忻、晁增华、杨东、杨子江、田世政、张一群。
国家公园基本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的术语和定义、功能、基本条件及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保护地,以保护具有国家或国际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为目的,兼有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
2.2国家公园资源resources of national park指国家公园范围内具有保护、科研、教育、文化、游憩等价值的一切要素,包括有形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遗产资源。
一、云南省园林县城标准指标体系二、云南省园林县城评选否决项(一)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二)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达标;(四)污水处理率不达标;(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三、指标解释(一)林荫路推广率(%)指标解释:指县城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
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计算方法:林荫路推广率=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千米)÷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千米)×100%①古树后备资源指标解释:树龄50—99年的城市大树。
(二)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指标解释: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面积占铺装总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面积(公顷)÷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铺装总面积(公顷)×100%(三)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计算方法: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经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hm²)÷受损弃置地总面积(hm²)×100%(四)节能建筑比例(%)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占建成区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节能建筑比例=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区内建筑总面积(平方米)×100%(五)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2013年后所建建筑设计和施工执行国家和省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一批园林城市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第一批园林城市的通知(云政发[2001]30号2001年3月1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推进我省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于1999年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1999]144号)。
全省各地、各城市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为改善城市生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按照《通知》的有关精神和确定的园林城市标准,省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提出申报的各个城市进行了实地检查和验收,并按验收项目逐一打分,提出符合园林城市标准的城市名单。
经研究,省政府决定授予昆明市、安宁市、开远市、元阳县城、河口县城为云南省第一批园林城市。
望被授予首批园林城市的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也希望其它城市(镇)以5市县为榜样,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绿色空间,争取早日进入全省园林城市的行列。
附:云南省第一批园林城市简介云南省人民政府二00一年三月一日云南省第一批园林城市简介1.昆明市昆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
近几年来,特别是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举办,昆明市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个机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进行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云南省通用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2020)(云南2020园林绿化定额、云南2020园林绿化工程定额)解释、问题整理汇总
摘自云南省建设工程计价标准答疑申请系统,汇总后方便造价人查阅,感谢同仁的提问,感谢专家的答疑,感谢平台的展示。
1.
专业: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2020)
问题类型:册说明
书籍名称:《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
页码:195页
条款:一、13条
问:“……其地下根部为粗状的内质根或肥大……”是否应调整为“……其地下根部为粗状的肉质根或肥大……”?
答:已收入更正内容,谢谢!
2.
专业: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2020)
问题类型:章说明
书籍名称:《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
页码:4页第一章
条款:说明二十条
问:“……设计冠幅超过两倍种植面积时……”是否应调整为“……设计种植密度超过定额编制密度两倍时……”?
答:按规定执行!
3.
专业: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2020)
问题类型:章说明
书籍名称: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
页码:第一章3页
条款:说明第六条
问:“……厚度≤300cm的挖填……”是否应调整为“……厚度≤300mm的挖填……”?
答:应为300mm。
待更正。
4.
专业: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2020)
问题类型:定额总说明
书籍名称:云南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标准
页码:第2页
条款:九、2条
问:“……并考虑机械了机械幅度差。
”是否宜修改为“……并考虑了机械幅度差。
”答:字样“机械了”应删除。
待更正。
昆明市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考评标准
(试行)
为了提高昆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全面实施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根据《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昆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昆明市各类城市绿地的管理考评。
1.考核标准说明:
1.1组织各项管养检查时,管养内容有的项目按本标准考核,没有的项目则不在考核之列;考核可按单项考核或年度综合性考核;
1.2个别考核项目如某些建成已久的绿地、行道树等,考核时应视基础情况酌情处理;
1.3 考核中,凡出现大于、小于具体数量指标的,都表示包含该指标界定值;
1.4在实施考核时,一个考核处(点)在一次考核中出现多次相同扣分内容的,只扣分一次(个别严重情况除外);
1.5凡有绿地的居住区,所有树木随绿地标准考核;凡居住区内没有绿地,只有树木的,树木按行道树准进行考核;
1.6考评分满分为100分起评,90-100分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合格;低于70为不合格。
2. 行道树、绿地(小游园、居住区绿地)、公园养护管理检查评分标准
2.1行道树养护评分标准
2.2综合性绿地养护评分标准
2.3公园养护评分标准
2.4其它考核评分标准。
云南省地方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是指在云南省范围内制定、发布并实施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适用性的标准。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引导本地区的生产、生活和服务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云南省地方标准是云南省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一、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应当贴近云南省实际情况,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应当立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遵循科学规律,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公正性,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三、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应当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衔接,保证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一致,不得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冲突。
四、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针对云南省特产和特色产品,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服务行业规范标准。
针对云南省的服务行业,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三、地方特色标准。
针对云南省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制定相应的地方特色标准,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标准。
针对云南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标准执行力和社会认知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对接和衔接,促进云南省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云南省城市绿化办法(2001年6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1年8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04号公布,自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公园、道路、防护隔离带、居住区、办公区、生产区等地进行栽树、种花、植草等。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都属于城市绿地。
第四条全省城市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到2010年,全省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优选特色植物,突出植物造景,创建园林城市。
第六条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工作。
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第七条城市绿化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做到市区绿化与郊区绿化相结合,普遍绿化与重点绿化相结合,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保护生态相结合。
第八条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人民政府或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国家绿化指标编制城市绿化专业规划,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城市绿化专业规划应当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实施城市绿化绿线管理制度。
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
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建设第四章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于2011年12月16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2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
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4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除外。
第三条城镇绿化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节约资源、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原则。
第四条市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市城镇绿化工作,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各县(市、区)的绿化工作。
县(市、区)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城镇绿化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辖区内街道办事处、镇的绿化工作和绿化达标。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督促和检查辖区内单位、居住小区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工作。
交通运输、滇池管理、水务和铁路、民航等部门分别负责公路、湖泊、河道、铁路、民用机场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及其管理维护。
市、县(市、区)规划、国土资源、住建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镇绿化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城镇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镇绿化发展所需资金及用地。
第六条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并有权对损毁树木、破坏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镇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新建绿地及其设施,鼓励认捐、认养绿地。
对城镇绿化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每年的一月和六月为植树月。
云南省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标准一、云南省园林单位标准(一)组织领导与管理制度1.单位领导重视,有绿化管理机构,人员到位,庭园绿化建设管理资金落实。
2.绿化管理制度健全,认真执行《城市绿化条例》、《云南省城市绿化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无非法侵绿、毁绿事件。
3.把绿化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单位职工有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用花草等植物装点办公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绿化景观建设1.新区建设的单位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根据单位性质不同可有适当差异。
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其中:工业、仓储等单位,绿地率不小于2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30%;商业金融、交通枢纽、文化娱乐、市政公用设施等单位,绿地率不小于30%,绿化覆盖率不小于35%;机关团体、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部队等单位,绿地率不小于40%,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5%;对环境有大气、噪音等污染的厂矿企业单位,绿地率不小于35%,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0%,并根据有关国家标准中环境保护的规定设置宽度不小于30—50米的防护林带;如果防护林带宽度达不到要求,单位绿地率应达到45%。
2.属于旧城改造区(包括城中村改造区)的单位,绿化用地指标可降低5个百分点。
绿地确实难以达到指标要求的单位,要积极采取屋顶或露台绿化、垂直绿化的方式,提高绿视率。
3.单位绿化设计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方案按规定报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绿化工程施工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经验收合格,有规范的竣工资料。
4.绿化设计合理,植物配置科学,层次分明,可绿化用地全部绿化,最大限度地进行垂直绿化、屋顶或露台绿化,形成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的绿化结构,绿视率较高,具有较高园林艺术水平。
5.植物选择符合单位性质,充分运用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特性的植物,常绿与落叶树比例合理,乔木(包括大灌木)树种占所选树种总量的30%以上,常绿乔木占乔木数量的70%以上,乡土树种的数量占所选用树种总量的60℅以上,体现生物多样性。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云南绿化管养标准是对云南地区绿化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建立统一的绿化管理标准,提升绿化质量,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关于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详细解读:1.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背景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具有丰富的植被资源。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绿化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制定云南绿化管养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云南地区绿化建设与管养工作,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2.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制定过程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
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深入研究云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植被类型、土壤状况等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云南地区特点的绿化管养标准。
3.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主要内容云南绿化管养标准主要包括对各类植被的养护管理要求、绿地设施设备的维护标准、绿化工程建设的技术规范等内容。
其中,针对云南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如杜英、樱花、阔叶树等,规定了其养护周期、修剪方式、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措施,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繁茂、健康有序。
4.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实施效果自云南绿化管养标准实施以来,云南地区的城市绿化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地绿地景观优美,花草繁茂,树木郁郁葱葱,市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同时,管养标准的实施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 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启示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在绿化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当地气候、植被、土壤等特点,制定具体的管养标准,注重细节,注重实效。
只有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真正提升绿化质量,为市民营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
结语:云南绿化管养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云南地区绿化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不断完善完善标准,推动云南地区城市绿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湖北省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注:1、省级园林城市(县城)须满足表中标准内容要求(带“﹡”的指标项作为参考指标)。
2、标准中有关指标项的计算方法、评价要求、评价范围、评价程序、评价时效按《城市园林绿化评价
标准》(GB/T50563-2010)进行计算、评价。
3、标准中城市(县城)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城市(县城)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城市(县城)公
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县城)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县城)道路绿化评价值、城市(县城)容貌评价值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进行评价。
4、标准中有关指标解释见《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建城[2010]125号)。
(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三、指标解释
(一)林荫路推广率(%)
指标解释: 指县城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
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计算方法:林荫路推广率=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千米)÷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千米)×100%
数据来源: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①古树后备资源
指标解释:树龄50—99年的城市大树。
(二)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
指标解释: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
面积占铺装总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硬质铺装透水技术应用实施率=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广场、游步道系统等采用了透水材料和透水结构的硬质铺装场地
面积(公顷)÷近三年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中铺装总面积(公顷)×100%
数据来源: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三)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
计算方法: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经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hm²)÷受损弃置地总面积(hm ²)×100%
(四)节能建筑比例(%)
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占建成区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节能建筑比例=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区内建筑总面积(平方米)×100%
数据来源:城市建设主管部门
(五)非常规水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再生水、雨水、海水、矿井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总量与县城用水总量的比值。
计算方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规水资源年使用量(万立方米)÷城市年总用水总量(万立方米)×100%县城再生水利用量是指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再生水,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建筑中水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园林绿化、农灌等方面的水量。
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的回用水。
县城雨水利用量是指经工程化收集与处理后达到相应
水质标准的回用雨水量,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园林绿化、农灌等方面的水量。
建筑与小区雨水回用量参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计算。
县城海水、矿井水、苦咸水利用量是指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应水质标准并利用的海水、矿井水、苦咸水,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园林绿化、农灌等方面的水量。
用于直流冷却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纳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总量。
数据来源:城市建设主管部门
(六)县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指标解释:指县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县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县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县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县城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100%数据来源: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七)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
指标解释:指县城使用公共供水的人口占县城人口和暂住人口总和的比率。
公共供水指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类建筑提供用水。
县城人口和县城暂住人口参照《中国县城建设统计年鉴》。
计算方法: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城区使用公共供水人口(万人)÷(县城人口+县城暂住人口)(万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