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实验报告(三个实验)2013年[1]

液压实验报告(三个实验)2013年[1]

液压实验报告(三个实验)2013年[1]
液压实验报告(三个实验)2013年[1]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感性认识常见液压元件的外形尺寸,了解元件

的内部结构。

2.通过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分析,加深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应用。

二、实验内容:

1.液压泵的拆装实验(主要是对齿轮泵、叶片泵进行拆装)。

2.其它液压元件的的拆装实验(液压缸、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等)。

3.分析认识陈列柜中的液压元件。

三、实验基本规程:

1.从外观上仔细检查液压元件的外形及进出油口,记录液压元件类型与参数。

2.按照拆装步骤,选择合适工具逐步操作,注意拆卸过程中爱护工具,禁忌蛮横拆卸。

3.拆卸完毕后,摆放好各零部件,仔细观察分析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组装前,擦净所有的零部件,并用液压油涂抹所有滑动表面,注意不要损害密封装置及配合表面。

5.按拆卸的反顺序进行装配,确保完成所有零部件都装配。

6.归还液压元件,整理工具,清洁试验台。

四、思考题:

1.齿轮泵工作的密封空间是怎样形成的?

2.外啮合齿轮泵存在的泄漏途径有哪些?哪个部位泄漏最严重?泄漏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为减少泄漏,在设计与制造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配流盘开有通油窗口外,还开有与压油腔相同的环形槽。试分析环形槽的作用。

4.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的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2、通过实验对液压泵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如液压泵工作时振动,噪声,油压的脉动,油温的升温等。

3、掌握测试液压泵工作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内容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包括:是否能达到泵的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容积效率,

总效率等。本实验主要是测试这几项参数。液压泵将电动机输入机械能转化成液

压能输出,送给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由于泵内有摩擦损失(其值用机械效率ηm

η表示)。所以泵的输出功率必定小于表示)和泵存在泄漏损失(其值用容积效率v

输入功率。总效率为:

η

η总=(O P/i P)=ηm

v

1、测试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容积效率。

液压泵本身泄漏而造成能量损失。油液黏度越低,压力越大,其漏损越大。

本实验是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

η为: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v

η=q/q t

v

泵的理论流量qt采用额定转速下空载(零压)的流量替代。为了测定理论流量qt,应将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调至最大,此时测出的流量为qt。

2、液压系统的总效率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i P:由功率表直接读出。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o P:

P=pq(kW)

O

式中:p为泵的输出压力(MPa);q为泵的输出流量L/min。

3、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特性曲线效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内容:液压泵性能测试

实验条件:油温℃

表2-1液压泵性能测试记录表

六、思考题

1.在本实验中溢流阀起什么作用?

2.试验系统中,节流阀为什么能够对被测系统加载?

3.作出p—q,vη—p,p—η总曲线并分析泵的效率曲线。

实验三节流调速回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节流阀三种调速回路的实验,并分析比较他们的调速性能。

2.掌握液压基本回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学习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经验。

二、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目的,绘制液压实验原理图与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确认后开始具体操作。

2. 根据液压回路原理图选用各液压元件,并正确连接液压回路及电气控制线路,注意连接过程中不许油管发生明显弯折。

3. 对照实验回路原理图,检查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步。

4. 进行液压回路调试。先松开溢流阀,启动油泵,让泵空转1-2分钟;慢

慢调节溢流阀,使泵的出口压力调至适当值(依具体实验而定);调节节流阀至适当开度。

5. 操纵控制面板,检验液压实验回路是否能达到预定动作;若不能,依次检查:各液压元件连接是否正确,各液压元件的调节是否合理,电气线路是否存在故障等。

6. 实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打开溢流阀对泵卸荷,然后停机检查。

7. 待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记录。

8. 实验完毕后,先松开溢流阀,然后停机。

9. 拆卸液压回路,归整液压元件,清洁试验台。

四、思考题:

1.各种调速回路中,液压缸的最大承载能力各取决于什么参数?为什么?

2.本实验装置为单活塞杆液压缸,如果获得同样的稳定速度,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哪种回路的节流阀开口大?若使用的元件规格相同,哪种回路能使液压缸获得更低的稳定速度?

3.当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从空载到碰上死挡铁运动终止,工作缸的两腔压力各有什么变化?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2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刘玲腾刘继忠编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注意事项 一、液压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液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掌握一般液压元件和回路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对每次实验必须认真对待。 二、在每次实验前,要认真复习课程有关的内容并预习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前,应在实验台旁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操纵、测量等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步骤进行。 四、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五、实验完毕,应整理好场地和仪器、工具,切断电源,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按期交指导教师批阅。 六、实验成绩作为本课考核成绩的一部份。

目录 一、液压泵拆装 (1) 二、液压阀拆装 (7) 三、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0) 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组装实验 (13)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 结构见图1—1 图1-1 (1)实验原理 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

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报告书-201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实验班级: 学号,姓名:, 总页数:11 指导教师:李益林刘涵章实验时间:2015.3. ~2015-7. 机电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3) 1.CB—B10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3)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3) 3.思考题 (4)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 (5) 一、叶片泵测试与计算 (5) 二、画P—Q特性曲线图 (5) 实验三液压阀拆装 (6) 实验四溢流阀性能测试 (7) 一、溢流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7) 二、画启闭特性曲线图 (7) 实验五节流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8)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8) 实验六调速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9)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9) 画负载特性曲线图 (10) 实验七基本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 (10) 1.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标出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 (10) 2.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完成填充。 (11) 3.液压元件图形符号描述传动系统示意图。 (11)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1.CB—B10 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1)计算齿轮轴齿数:Z = 个。 2)测量齿顶圆直径D= mm. 3)测量齿轮齿宽: B = mm,CM. 4)计算齿轮模数:m = D / ( Z+ 2 ) = mm,CM. 标准模数m : 数值计算后,应向下面标准模数值靠近取值(mm)。 5)当转速n= 1450 r/min 的电机,泵的容积效率取ηv= 85% 时,计算齿轮泵排量 V = 2π·Z·m2 ·B (mL/r)(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6)因为实际齿槽容积比齿轮体积稍大一些,通常取V = 6.66Zm2 B 7)计算齿轮泵流量q v = 6.66·Z·m2·B· n·ηv·10-3 (L/min) (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1)YB1-10双作用叶片泵铭牌参数: 额定压力= Map ,额定转速= 转/分, 排量= 毫升/转。 2)测量定子内表面大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3)测量定子内表面小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4)测量定子宽度:B = mm,CM。 5)测量叶片厚度:δ = mm,CM。 6)计算叶片数: Z = 片。 7)叶片倾角:θ= 13 度。 8)叶片泵转速:n = r/min。(取>1000 ~<1450 ) 9)叶片泵工作区环形体积:V1 = 2π(R2 - r2)B 10)叶片所占容积:V2 = 2·[(R - r)/cosθ]·B·δ·Z 11)双作用叶片泵理论排量V t = V1- V2(mL/r),即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 结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数控081班2009-2010第一学期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确定: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常见的压力机械、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另外液压与气动技术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工业、医疗器械中。通过本次实训,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主要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拆装技能,提高学生对基本控制回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形式确定: 在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班根据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分成相应小组,每组有5名学生。实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先分别独立实验完成一种典型回路的连接及试验,经指导教师对每个成员检查并合格后,该小组进入下一环节,即由各个小组成员合力完成一个复杂回路的连接、调试及验测,小组中,成员分工明确,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增强了团体协作意识。 三、实训过程: 1、原理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从压力能转换到机械能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各辅助元件。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串插到各实训项目当中,因为每一个实训项目都会用到不同的元器件,相同元件用在不同的实训中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及前面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能够很快掌握各种元件的结构及各元件在基本液压与气压回路里的工作原理与作用。在这一环节当中,充分体现了实践对理论的巩固。 2、基本回路连接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 实验指导书严国英杨明亮张士勇编写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07年2月

前言 《液压传动》是测控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控制对象就是液压系统;同时测控专业的学生对流体力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测量对象有许多是流体的参数,如压力、流量等,同时一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也是以流体力学的知识为基础的。 通过实验,一方面加深对液压传动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对于测控专业的学生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掌握流体参数的测量方法,因为在液压传动实验中,要测量,计算许多流体的参数,包括压力、流量、功率、速度等。 本实验指导书是针对测控专业《液压传动》课程实验设置的,实验课时6学时,共开设两个实验,一个常规实验是“液压泵性能实验”,占两学时,一个综合实验是“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占4学时。两个实验都为必做实验。 另外,还有液压元件的拆装,不安排课内课时,该部分内容是开放实验内容,学生在学习了液压泵与液压阀后,可以和实验室老师联系,自主完成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

实验一液压泵性能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常规 实验要求:必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主要静态性能; 2、掌握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液压泵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有: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压力振摆、容积效率、总效率、噪声、振动、温升和寿命等项。其中以前几项最为重要。在本实验中着重测试液压泵的下列性能: 2、泵的压力振摆; 3、泵的流量—压力特性(q—p曲线); 4、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ηv—p曲线); 3、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η—p曲线)。 三、实验原理: 实验的液压系 统原理图见图1-1 (实验台的整体液 压原理图在附录 中,该图仅为液压 泵8性能实验的原 理图)。液压泵由电 动机输入机械能 (T,ω),输出液 压能(p,q),送给

液压实验报告1

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Ⅰ(机电)实验报告 (液压控制应用部分) 班级机械104 姓名PengGe 学号 版权所有,翻版随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用谢 山东某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一、过山车项目.................................................................................................. - 1 - 二、坦克系统...................................................................................................... - 2 - 三、超高压水切割系统...................................................................................... - 4 - 四、盾构机系统.................................................................................................. - 6 - 五、液压工作站系统.......................................................................................... - 7 - 六、写出下列机构的至少10种应用................................................................ - 8 - 七、液压转台...................................................................................................... - 9 - 八、STEWart平台系统 ...................................................................................... - 9 - 九、简述磁流变和电流变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 10 - 十、联想液压机构新的应用.......................................................................... - 10 - 十一、机器骡子液压系统设计........................................................................ - 10 - 十二、液力变矩器............................................................................................. - 11 -

液压气动实训报告

· 篇二: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 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 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2. 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拆装液压元件的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泵的拆装的步骤及其方法 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加深对液压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认识。 三、实验工具: 三爪拉马、六角扳手、活动扳手、皮锤等 四、实验对象 比如说齿轮泵(转向,型号、转速等) 五、实验内容 (一)、齿轮泵拆装分析 1.齿轮泵型号:CB-B20型齿轮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6个紧固螺钉2,分开端盖1和5;从泵体4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2)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不做。 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1)泵体4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

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0.13~0.16mm。 2)端盖1与5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 端盖1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齿轮3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 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4.思考题 1)齿轮泵的密封容积怎样形成的? 2)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3)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该齿轮泵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泵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的? 5)该齿轮泵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 (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拆装分析 1.叶片泵型号:YBX型变量叶片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固定螺钉,拆下弹簧压盖,取出弹簧4及弹簧座5; 2)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活塞压盖,取出活塞11; 3)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滑块压盖,取出滑块8及滚针9; 4)松开固定螺钉,拆下传动轴左右端盖,取出左配流盘、定子、转子传动轴组件和右配流盘; 5)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检验、分析,装配与拆卸顺序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磨床工作台纵向运动液压传动系统,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时,工作台要进行纵向进给运动(左右方向的移动) @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观察平面磨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工作过程 (1)平面磨床磨削运动时的进给运动分别有工作台的纵向移动、砂轮架的横向移动和砂轮架的垂直移动。 (2)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工作行程及换向是由两个可调节位置的撞块来控制的,说明是用液压方向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分别进入工作台下面液压缸的左、右两腔的。 (3)工作台的纵向移动速度通过旋转速度手柄可调节其大小,并可实现无级调速,说明是用液压流量控制阀来控制进入液压缸工作腔的液压油流量的。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可知,任何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四大主要部分组成的。了解了平面磨床工作台的纵向运动特点及控制方式,了解了各液压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名称及作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齿轮泵的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外啮合齿轮泵,对典型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3)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内卡簧钳、铜棒、专用钢套、橡胶锤,液压油等。 (2)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a、观察泵盖上的卸油孔和卸荷槽,并比较泵体两端的卸荷槽。 b、观察泵的三片式结构的装配特点。 c、观察齿轮泵中存在的三个可能产生泄露的部位: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齿轮端面与端盖间和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处。 (3)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a、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b、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后(输出轴侧)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c、从前(非输出轴侧)泵盖上取出从动齿轮和主动轴。 d、从前泵盖上取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 e、取下泵体定位销和前泵盖。 f、零件拆卸完毕后,用汽油清洗全部零件,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 (4)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北科大_液压实验报告

液压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机自1404 学号:41440001 姓名:丁恒 容: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

实验五电液位置控制系统建模和特性分析 1.实验目的 1.1 学会使用MATLAB软件分析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2 掌握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校正方法; 1.3 培养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电液位置控制系统设计的实践能力。 2.实验容与实验原理 见实验指导书。 3.实验方法与步骤 3.1实验设备计算机及MATLAB软件系统。 3.2实验步骤 3.2.1已知卷曲机光电液带材矫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卷曲机光电液带材矫偏控制系统方框图及传递函数如下 3.2.2 编写系统特性分析程序; 3.2.3 运行系统特性分析程序求出系统的开环伯特图,并根据稳定性条件求出系统的开环增益K; 3.2.4 运行系统特性分析程序并求出系统的闭环伯特图并分析系统的闭环特性; 3.2.5 根据电液位置控制系的特点设计系统的校正环节;

3.2.6 编写系统特性二次建模分析程序; 3.2.7 运行系统特性分析程序求出系统二次建模的开环伯特图和闭环伯特图并分析系统的特性; 3.2.8 完成系统时域特性分析; 3.2.9 完成利用SIMULINK仿真模块对电液位置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进行仿真分析; 4.实验报告 4.1 绘出系统的开环伯特图,计算系统的开环增益K,分析系统的开环特性; 由系统的开环传函知:K=K K×1.67×10?3 94.5×10?4 =K K×0.1767 l/s 初取K=1 l/s,则系统开环传函为: 1 ---------------------------------------------------------------------------------------------- 2.178e-008 s^5 + 3.454e-006 s^4 + 0.0004238 s^3 + 0.01733 s^2 + s MATLAB程序见G51: G2=tf([1],[1/112^2 2*0.6/112 1]); G3=tf([1],[1/60.5^2 2*0.2/60.5 1 0]); G=G1*G2*G3 bode(G); bode图如下:易得相位裕量89°,增益裕量26.7dB,系统稳定。穿越频率为1rad/s。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液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验证油液经细长孔、薄壁孔时的液阻特性指数α是否符合理论值; 2、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建立对于理论分析所获结论的信心,进而了解到油液流经任何形式的液阻都有符合理论值的液阻特性指数。深入地理解液阻特性,合理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避免温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验内容及说明 实验内容是:测定细长孔、薄壁孔的液阻特性,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说明如下: 油液流经被测液阻时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α V q R p ?=? 式中:α— 液阻特性指数; p ?— 液阻两端压差 R — 液阻,与通流面积、形状及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 细长孔:L = 285 mm ,d = 2 mm 薄壁孔:L = 0.3 mm ,d = 2.6 mm ,L ≤ d/2 分别令被测液阻通过流量V q 为2 L/min ,3 L/min ,或其它数值,测得相应的压差p ?,理论计算和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 αV11q R p ?=?, α V2 2q R p ?=?, αα V2 V121q q p p =??,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

V2V1 V2 V121lg lg lg q q q q p p ααα ==??, 则有:V2 V12 1 lg lg q q p p ??=α 三、实验系统原理图及实现方法 1、所需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液阻特性实验系统原理图 这个系统需要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2、实验平台简介 实验平台是一套多功能液压实验系统,图2所示为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所用的液压实验平台照片,图中橙色细管部分为被测薄壁孔液阻装置,两端的压力表用于测量液阻两端压差。图3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照片,要实现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需要调节实验平台面板上的一系列开关,本实验用液压泵2,打开针阀开关8(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关闭针阀开关9、10(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即可,用调速阀5进行调速,顺时针旋转调速阀手柄,流量增加,溢流阀3用于调定系统压力,瞬时针旋转溢流阀手柄,压力增加。

液压与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动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二、实验记录 (一)齿轮泵 45 YBC型齿轮泵是由泵体、主动轴齿轮、从动轴齿轮、两对滑动轴承、 80 / 泵盖、弓形板和吸排油口等组成。 拆装齿轮泵应解决下列问题: 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容积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 个零部件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其容积怎样变化? 2、油液从吸油腔流到压油腔的途径是怎样的? 3、齿轮泵中有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位泄漏最大?轴 套对解决此泄漏有何优点?弓形板有何作用?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该泵是怎样消除困油现象? 5、平衡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有哪些?

(二)叶片泵 此叶片泵是变量叶片泵,它是由定子(即泵壳)转子,油泵轴、变量调节机构等组成。 1、叶片泵泵壳借助于拉杆螺丝可以上下移动,其作用是什么? 2、简述转子、旋板、滑块、导向环怎样安装在油泵壳的内壁圆孔中? 3、为什么在旋转板顶部开有纵向小槽,槽内放入很薄的叶片?这些小叶片是怎样贴紧油示壳内壁? (三)柱塞泵 CY型轴向柱塞泵由泵体部分和变量机构两大部分组成,该系列在泵体1 14- 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变量机构的变量形式可组成多种型号的产品。1 CY 14-型轴向柱塞泵采用手动伺服变量机构。 拆装该泵应解决下列问题: 1.该泵在工作时,其密封容积是怎样变化?是否符合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条件? 2.该泵的中心弹簧、弹簧内外套、回程盘、配油盘各有什么作用?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元件模型拆装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液压泵、液压阀等的结构组成; (2)掌握各液压泵以及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和特点; 2 ?实验器材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各种液压泵;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式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行程阀等各种液压阀;固定扳 手、活动扳手、六角扳手、卡钳、十字起、一字起。 3 ?实验容 (一)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泵体、前、后泵盖、主动轴、从动轴、齿轮 (2)工作原理 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3)拆装步骤 拆除螺栓一一取出定位销一一打开泵盖一一取出齿轮和轴一一分离齿轮和轴 (4)主要零件分析 齿轮: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 主动轴:对齿轮起定位作用,将电能转化能机械能 (5)职能符号 (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 、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 尼孔) (2)工作原理 液体压力达到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阀芯打开,液流流过主阀中的阻尼孔,使主 阀上下两端形成压差,主阀阀口开启,开始溢流,此时液流阀进口压力基本上为定值。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一一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一一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一一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进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 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三)先导式减压阀拆装分析 (1) 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 、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 尼孔) (2) 工作原理 减压一当阀处于工作状态时,P 2 R 调手柄可调节工作状态 下F 2的大小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一一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一一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一一打开主阀底部 封盖口 ——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出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 阻尼孔用来 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阻尼孔用来 当P 2 阀芯上移 当P 2 阀芯下移 P 2 P 2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 编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二0 年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单向阀的拆装 2.换向阀的拆装 3.溢流阀的拆装 4.减压阀的拆装 5.顺序阀的拆装 6.节流阀的拆装 7.调速阀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 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 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 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 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 q =。 2.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它的容积效率——压力的变化特性()p f V V =η。 因为:() 0) ()()(q q q q V 空载流量输出流量理论流量输出流量理= = η 所以:理q q V = η 由于:)(p f q q = 则:)()(p f q p f V q V ==理 η 式中:理论流量 理q :液压系统中,通常是以泵的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或者 nv =理q ,n 为空载转速,v 为泵的排量) 。 实际流量q :不同工作压力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液压传动认识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2012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docx

液压传动认识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2012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 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先导式溢流阀遥控口的作用是什么?远程调压和卸荷是怎样来实现的? 2.泄漏油口如果发生堵塞现象,减压阀能否减压工作?为什么?泄油口为什么要直接单独接回油箱? 3.试比较溢流阀、顺序阀、减压阀三种压力控制阀的异同。 实验三进油节流调速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 2.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了解二者速度-负载特性,综合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综合液压实验台、计时秒表一个、直尺一个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见讲解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 2.调速阀进出油口反接时,还能不能起到调速稳定性作用?为什么? 实验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与组装实验 综合型、设计型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验证和巩固课本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达到理论和实践、实践和科研的密切联系。

液压试验台设计

液压试验台设计 摘要:液压系统的组成、功能日益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机率也随之增多。液压系统的故障具有隐蔽性、变换性和诱发因素的多元性,所以在故障诊断和排除时,不但需要有熟练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要有完善的检测设备。检测液压元件性能参数的试验设备多为性能单一的液压试验台。而且一般为液压件生产厂家和研究所专用。从使用方面来看,一旦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常常需检测多种液压元件的技术指标,才能找出故障部位和根源,达到及时修理的目的。本文阐述了一种液压试验台的设计、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它综合了液压阀和液压缸专用试验台的性能,达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该试验台具有测试可靠、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液压试验台;油箱;液压阀;液压缸;压力机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TEST BENCH Abstract:The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hydraulic system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 and thus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also increase. Hydraulic system failure with elusive, transformation-induced and inducing factor multiplicity, so in the fault diagnosis and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not only the need for skilled personnel, but also have a well-developed testing equipment, most of the test equipments that used for detecting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are a single hydraulic test bed. And generally to hydraulic parts manufactur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dedic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ing, once the hydraulic system failure, are often required to detect a wide range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s of fault loc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imely repairs. In this paper we explain the design of one kind of hydraulic test bench,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It combinated the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valves and hydraulic cylinders dedicated test-bed, to become multiple use, the test bench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reliable, easy to manufacture, easy maintenance, low cost and so on. Key words:hydraulic test stand; tank; hydraulic valve; hydraulic cylinder; forcing press

液压试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泵的特性试验 在液压系统中,每一个液压元件的性能都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和可靠性。因此,对生产出的每一个元件都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试验,以保证其质量。液压泵是主要的液压元件之一,因此我们安排了此项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小功率液压泵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测试一种液压泵(齿轮泵或叶片泵)的下列特性: 1.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2.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3.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4.液压泵的总效率—压力特性。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包括: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脉动值、噪声、寿命、温升和震动等项。其中以前几项为最重要,表2—1列出了中压叶片泵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供学生参考。 表2—1 表中技术性能指标是在油液粘度为17~23cSt时测得的,相当于采用0号液压油或20号机械油,温度为50℃时的粘度。因此用上述油液实验时,油温控制在50℃±5℃的范围内才准确。 三.实验方法 图2—11为QCS003B型液压实验台测试液压泵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8为被试泵,它的进油口装有线隙式滤油器22,出油口并联有溢流阀9和压力表P6。被试泵输出的油液经节流阀10和椭圆齿轮流量计20流回油箱。用节流阀10对被试泵加载。 1.液压泵的压力脉动值 把被试泵的压力调到额定压力,观察记录其脉动值,看是否超过规定值。测量时压力表

P 6不能加接阻尼器。 2.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通过测定被试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得出它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Q=f (p )。调节节流阀10即得到被试泵的不同压力,可通过压力表P 6观测。不同压力下的流量用椭圆齿轮流量计和秒表确定。压力调节范围从零开始(此时对应的流量为空载流量)到被试泵额定压力的1.1倍为宜。 图2--11 液压泵的特性试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3.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压力特性 容积效率= 理论流量 实际流量 在实际生产中,泵的理论流量一般不用液压泵设计时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参数计算,通过以空载流量代替理论流量。 容积效率= 空载流量 实际流量 即ηpv = 空 实Q Q 4. 液压泵总效率—压力特性 总效率= 泵输入功率 泵输出功率 即ηp =入 出 N N

液压试验台组成元件试卷

实验一液压传动实验台组成元件认识 一、实验目的 1、认识SYYPL-01C透明实验台的结构。 2、了解实验台的运行原理。 3、了解实验台的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台正向图 1-泵总出油口2-泵组柜3-安全阀4-元件柜5-总回油口6-工具柜 2、实验台可进行的实验内容 (1)液压传动系统组成示范演示实验。 (2)液压传动各元、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观摩、拆装实验。 (3)液压油马达(齿轮式)能量转换及转速调节实验。 (4)基本回路中的二十一个常用回路及顺序动作、蓄能器等二十四个扩充

回路设计、拼接实验。 (5)可组合5大类50种液压组合回路实验: a)压力控制回路 b)速度控制回路 c)同步控制回路 d)方向控制回路 e)顺序动作控制回路 3、实验台的性能与特点: (1)配有14种液压回路组态画面演示和控制的软件系统; (2)具有PLC和继电器两种控制模式。PLC是三菱系列FX120MR,输入端口12个;输出端口8个。 (3)继电器单元用来显示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4)设置了系统油温上升和系统压力卸荷手动控制; (5)采用蓄能器提供辅助能源; (6)采用进口透明有机玻璃制作元件和透明的油管,可清晰观察到液压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 (7)操作台采用T型铝合金型材制作,配合特殊设计的元件模块,可以随意地组合搭接各种实验回路; (8)液压系统在工作中压力不大于0.3—0.8Mpa的条件下,液压元件无漏油现象; (9)液压站配置有流量控制阀,可根据要求调整所需导流的流量; (10)转速表实时显示直流电机的转速,以此来计算系统的流量。 4、主要技术参数: (1)油泵直流电机:功率0.4KW,调速范围0-1500r/min, (2)齿轮油泵:额定压力2.5Mpa 额定流量3mL/r (3)供电电压:220V (4)外形尺寸:1500×650×1700mm 三、实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让我更近一步的认识了实验台的结构、了解了实验台的运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油泵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项目 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 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 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 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 三、实验台原理图: 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 1)了解和熟悉实验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的作用; 2)检查实验中各旋钮必须在“停”位置上,溢流阀压力调到最小值(开度最大),然后进行实验。

3) 启动运转油泵:按“泵启动”按钮,使油泵运转工作一定时间,方可进行 实验工作。 4) 调整溢流阀作为安全压力阀,节流阀14关死,调溢流阀6,使压力表指针指 到安全压力4MPa 。此时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然后开始实验。 2、实验方法: 1)测定油泵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将节流阀14调到最大开口,旋转一分钟后使压力表9的读数达到最小值(认定大于额定压力30%)为空载压力,测定空载压力时流量Q (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然后逐步关小节流阀14的开口,使压力增大,测定不同压力下(分别为额定压力的25%、40%、55%、70%、85%、100%)的流量,即得()Q f P =曲线,额定压力为4MPa 。 2)测定功率与压力的关系: 泵的有效功率为:N PQ =有效 根据测得数据压力P 及Q 值,可直接计算出各种压力下的有效功率。 3)容积效率η容 容积效率η容是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Q 实和理论流量Q 理的比值,即 100%Q Q η= 实容理 式中:Q 实—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当压力1P P =时的流量) 。 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用油泵空载压力下的空载流量0Q 代替Q 理,则: 0100%1100%Q q Q Q η???? =?=-?? ??????? 实容理 式中:q —液压泵的漏油量0q Q Q =-实。 由上式知,各种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可根据第一项实验的数据计算之。 4)总效率η总 100%N N η= ?有效总泵输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