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会考说明答题 带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4
广东省2016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
这在政治制度上被称为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血缘关系,在题干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科举制设立于隋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郡县制设立于秦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由“‘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分封制度,故选B。
2.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A.加强专制皇权B.削弱地方割据势力C.建立内阁辅政制度D.提高相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不涉及地方行政,不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所以B不符合题意;内阁辅政制度设立于明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C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没有提高相权,故排除D;三省六部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权和民主,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选A。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A.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源自古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所以A、B说法错误;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而《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所以D说法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故选C。
4.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其中最高立法权属于A.国会B.各州政府C.总统D.最高法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规定立法权归属国会,司法权归属最高法院,行政权归属总统,所以最高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B、C、D说法错误,故选A。
机密★2016年6月18日启用前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2016.6.18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4页。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与图1所示疆域对应的朝代是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清朝2.有学者认为,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是最为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是A.宗法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1896年春写的一首诗。
导致。
匹万万人齐下泪’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4.中国近代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5.“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
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诗中的“兵”指的是A.红军 B.八路军C.新四军 D.解放军6.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
其中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徐州会战7.某次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该“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图2场景出现的前提条件是A.两岸实现停火B.两岸民间交往的启动C.两岸认同一个中国原则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9.“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山东省2016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新学伪经考》4、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A、江西境内B、贵州境内C、陕西境内D、甘肃境内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指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7、古希腊是四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代议制度B、城邦制度C、民主政治D、法律体系8、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成立了A、欧洲共同体B、上海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9、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A、农业的发展B、印刷术的改进C、商业的繁荣D、陶瓷业的进步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
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1、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A、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B、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C、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A、农业合作化B、现代企业制度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
2016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 史 试 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 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礼乐制 2.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3.右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②处的历史事件是A .嬴政创立皇帝制度B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C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4.林则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
”这句话旨在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 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 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 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5.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 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
”这说明中国 丧失了A .领土主权B .贸易主权C .司法主权D .关税主权6.以下四本连环画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
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8.某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劵。
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9.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湘赣边秋收起义B.工农红军长征C.千里跃进大别山D.开辟敌后战场10.有学者在1937年8月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
2016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 2分,共60分)1.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
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
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A B C D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头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
”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司南 D.火药4.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题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
这一制度形成于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5.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
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A.隶书范式突出B.楷体特色毕现C.行书风格明显D.草书形韵兼备6.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7.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
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
”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A.洪秀全 B.洪仁玕 C.曾国藩 D.石达开8.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
”为此,他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9.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
2016上海历史会考答案2016上海历史会考答案【篇一:2013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txt>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这次迁徙的组织这是a.商汤 b.武丁c.盘庚 d.商纣2.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4.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6.“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c. 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d.儒家学说与权术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导“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9.隋王朝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
其中由隋朝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科举制、均田制10.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①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②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和《黄庭经》等③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④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父子合称二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下列事实不属于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而进行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契丹族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d.南诏实行复种制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a.《考工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1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2016年高一下学期历史会考试卷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前想要给自己的学生们做一些训练题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6年高一下学期历史会考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2016年高一下学期历史会考试卷:一、选择题:组织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
据此回答第1—3小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条件有:①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作战是行不通的②国民党在民众中影响较大③共产国际的帮助④孙中山希望和共产党合作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瓦窑堡会议的召开B、“八一宣言”的发表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蒋介石庐山谈话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B、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C、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土地路线,据此回答第4—8小题。
4、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实质是A、初步社会主义的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农村集体所有制D、苏维埃政权土地公有制5、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代替“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巩固解放区政权的需要C、农民渴望获得土地D、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6、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50年代初土改后的农民与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民不同之处是A、不受封建剥削B、组织互助合作C、自由处理土地D、大规模兴修水利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农村要求实现合作化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D、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山东省二〇一〇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4页为选择题,40分;第II卷4页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战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举制2.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B.汉代废除宰相制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D.清朝设立军机处3.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公民主主庭C.五百人议事会D.执政官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太平天国运动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①④D.①③④①5.日本在1890年以前通过改革促发展,此后通过战争来促发展。
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最早、攫取权益最大的侵略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九一八事变D.珍珠港事件6.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7.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黠;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8.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016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本试题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四部分。
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从隋朝到清末,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宋明理学》时编写的知识提纲,在①处填写正确的是A.“反省内心” 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4.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A.商周时期 B.唐朝中叶以后C.宋元时期 D.明中叶以后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屈原的《离骚》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促进了诗歌的繁荣C.李清照是元曲的著名代表人物D.《窦娥冤》是明清小说的著名代表作6.小明同学收集了某一文献的相关素材,其中涉及“洪仁玕”“以法治国”“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等内容。
这一文献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7.右图是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幼童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留下的合影。
这一合影反映的史实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8.19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A.林则徐 B.曾国藩C.康有为 D.李大钊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召开B.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C.北伐战争开始D.武汉国民政府成立10.1931年,日本侵略者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久侵占整个东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1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机密☆2018年1月12日9:30前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核对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座位号同时填涂在答题卡背面上方。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
5.严格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
这体现了西周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 D.行省制2.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道 B.仁C.法 D.非攻3.右表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观点。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B.程颐C.朱熹 D.王夫之4.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A.神权与王权B.皇权与相权C.中央与地方 D.外戚与宦官5.它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这部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6.鸦片战争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两千年来传统的华夷观念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其中被誉为“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李大钊7.有人说:他们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对民族企业起了诱导、催生的作用。
2016年夏季高中历史会考试题答案2016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A C C C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D D B A A D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D A D C A C C A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C A A B A B B C B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D A B B D B B B D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一、本题共18分1.焦点:在地方管理上,是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
(2分)措施: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分)2.问题:邦联制下各州权力太大,导致中央政府乏力,不能很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2分)解决: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改变了邦联体制下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联邦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
(4分)3.背景: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
(2分)措施:文革后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形成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行领导干部制度改革,如取消干部的终身任职制等。
(4分)二、本题共16分1.原因:宋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并通过立法保障贸易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任意3点得6分)2.特点: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得分第Ⅱ卷得分总分总分人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交自己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対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目要求。
1. 启继承禹的地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制度。
这一制度是A.禅让制 B. 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オ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右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0.八国联革侵华战争19世起末瓜分中国的狂潮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下列口号属于该运动期间的是A.“扶清灭洋” B.“外争国权,惩国贼”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停止战,一致对外”5.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
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容应该是A.四渡赤水 B. 会议 C. 飞夺沖定桥D.会宁会师6.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开始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1940年下半年1800多次2000多千米近3000个A.平型关大捷 B.台儿正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松沪会战7.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納出的主题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8.古代雅典,将某些別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的措施是A.重建“五百人会议” B.成立“十将军委员会”C.实施“陶片放逐法” D. 发放工作津贴9.西塞罗指出:事实上イ有一种真正的法律一一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
机密☆2018年1月12日9:30前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核对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座位号同时填涂在答题卡背面上方。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
5.严格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
这体现了西周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 D.行省制2.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道 B.仁C.法 D.非攻3.右表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观点。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B.程颐C.朱熹 D.王夫之4.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A.神权与王权B.皇权与相权C.中央与地方 D.外戚与宦官5.它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这部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6.鸦片战争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两千年来传统的华夷观念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其中被誉为“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李大钊7.有人说:他们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对民族企业起了诱导、催生的作用。
机密★开考前贵州省2016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47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1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
”其意在说明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提高族长权力C.强化国家管理D.完善官僚政治2、《清史稿·军机人臣年序表》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军机大臣)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B.资本丰义萌芽的缓慢发展C.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D.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3.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没有外国巡捕,建筑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围人的工厂和学校。
要实现该梦的前提是A.发展民族工业B.创办近代教育C.实现民族独立D.建立民主政治4、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一条约内容时的摘录据此判断该条约的影响是A.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5.某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巾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其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C.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D.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6.1919年5月5日某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惩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