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房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42
公司零售药店培训教案(专业知识部分)一、初识药品:1、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血清、疫苗、诊断药品等。
国家特殊管理药品有: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
在药品外包装上有相应的标识。
2、药品质量的特性⏹有效性: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
⏹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稳定性: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均一性:指药物制剂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的要求。
3、商品分类原则见下表:商品药品非药品主要有保健食品、化妆品、日用百货、医疗器械等内服药外用药处方药(R X) 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R X) 非处方药(OTC)4、药品的分类⏹按照出现的时间不同分成现代药与传统药。
⏹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公众自主购药,又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的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英语称OverThe Counter 意思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简称“OTC”5、药品包装盒上常见标识:5.1 外用药品在外包装盒上有“外”字的红色背景的标识。
5.2非处方药的专有标识图案是椭圆背景下有“OTC”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分红色和绿色⏹甲乙类标识的区别:甲类的标识是红色,为了使群众更为方便,又将非处方药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品划为乙类,乙类的标识是绿色,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零售药店培训材料(含附件)零售药店培训材料引言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零售药店作为药品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管理和专业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用药安全。
为了提升零售药店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将介绍零售药店培训材料,以帮助药店从业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一、药品基础知识1.1药品的定义与分类药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改变生理功能的物质或者组合物。
药品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
按照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
1.2药品的命名与编码药品的命名通常采用国际非专利名称(INN),便于全球范围内的交流。
药品编码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查询,我国采用国家药品编码(NMPA)。
1.3药品的储存与保管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品的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保管。
二、药品销售与服务2.1药品销售流程药品销售流程包括接待顾客、询问病情、推荐药品、介绍药品用法用量、指导合理用药、结算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技巧,为顾客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
2.2药品销售技巧药品销售技巧包括沟通技巧、药品推荐技巧和异议处理技巧。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善于与顾客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合适的药品推荐,并妥善处理顾客的异议。
2.3药品售后服务药品售后服务包括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和投诉处理等。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关注顾客的用药情况,及时解答疑问,发现并处理药品不良反应,确保顾客的用药安全。
三、药品政策与法规3.1药品管理法规我国药品管理法规主要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法规,确保药品经营合法合规。
3.2药品广告管理药品广告管理法规主要包括《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
药店从业人员需要掌握药品广告审查要求,避免发布违法广告。
3.3药品价格管理药品价格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价格法》、《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等。
药店培训学习教材药店培训学习教材(2008.06自制)药石千方 2008-06-20 11:26 阅读126 评论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1:处方药指需要在医院或者诊所请医生诊断后开出处方,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简称“OTC”药品,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患者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购买的药品2:非处方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其中甲类非处方药品标识为红底白字,乙类非处方药品的标识为绿底白字,其安全性更高,并且可以在超市,宾馆等处销售3:当药品用量超过其说明书上标注的最大剂量时就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这叫做“中毒量”,如果在中毒量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就会引起死亡,称为“致死量”。
4:药品“耐受性”指病人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下降,只有加大剂量甚至接近中毒量时才能产生治疗作用的特性5:药品“耐药性”指长期使用某中抗菌药(抗生素),细菌对该药品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该抗菌药对细菌不再有作用的特性。
6:药品的用药限制和警示包括:“慎用”:是指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即指在使用该药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当立即停药。
“忌用”:就是避免使用的意思,即最好不用,如果使用可能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禁用”:就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属于绝对禁止使用的药品,此类药品一旦误服就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
7: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
8:西药: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
9:成药:按疗效显著的常用处方,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剂,给予通俗的名称,患者可不经医生处方直接购用,这种药品称为成药。
10: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
(中药饮片,是指对中药材按不同标准,进行切、炒、炙等方法加工后制成的中药。
)11: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指未经任何加工的原药材,俗称“个子”)12:生化药品是指以生物化学方法为手段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精制而成的用来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品。
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本法共分为十章106条。
2)、[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3)、经营管理:第14条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必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必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
第15条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2、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3、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4、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第48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检验即销售的;3、变质的;4、被污染的;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49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3、超过有效期的;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51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