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763.50 KB
- 文档页数:1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地基验槽记录2.现场预制桩钢筋安装3.预制桩的接头4.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5.钢筋混凝土工程6.砌体工程7.钢结构工程8.地面工程9.门窗工程 10. 幕墙工程 11.墙面工程 12.轻质隔墙工程 13.吊顶工程 14.细部工程 15.地下防水工程 16.屋面防水工程 17.隔热保温工程4.1.5.1 地基验槽记录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地基验槽必须经土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合格后,方可提请有关单位进行验槽,并提供验槽记录,见质控(建)表4.1.5.1。
(2)基槽(坑)开挖过程中,要严禁地基土受到扰动。
验槽时,应对已开挖的基槽按顺序详细、认真地全面观察检查槽底土层的情况;检查地基持力层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地基土的颜色是否均匀;土的含水量是否一致;表层土坚硬程度有无局部软硬不均。
并对地基的匀质性作出评价,确定是否继续下挖或进行技术处理。
(3)基槽(坑)的几何尺寸和槽底标高或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局部加深、加宽者,应附图说明其原因及部位。
(4)基槽施工中遇有坟穴、地窖、废井、旧基础、管道、泉眼、橡皮土等局部异常现象时,应将其所处部位、深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并有附图说明。
(5)对地质复杂的或重要的工程,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以及地基开挖后对地基土有疑义的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验槽磋商的意见进行有关试验。
(6)经过技术处理的地基基础及验槽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后须进行复验,复验意见和结论要明确,签证应齐全。
必要时应有勘察部门参加并签字。
Ⅱ核查办法(1)核查验槽记录能否反映验槽的主要程序,填写内容是否齐全,其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基底持力层、地基匀质性、基槽尺寸、标高、基土类别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
地基出现异常或与地质勘察资料不符时,是否有处理方案或所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有否设计单位认可,有无复验意见,结论是否明确,参加单位的签证是否齐全。
(2)对照基础平面设计的钎探点平面图,核查钎探布孔和孔深是否满足要求;打钎记录的锤重、落距、钎径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钎探完毕后是否作出打钎记录分析,需处理的是否有处理意见。
地基验槽检查记录日期:XX年XX月XX日地基验槽的检查工作是为了验证地基施工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本次地基验槽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地基的开挖、平整、布设等方面的检查。
以下是地基验槽检查过程中的详细记录:1.检查前的准备工作:a.查阅相关施工图纸,了解地基验槽的尺寸和位置要求;b.与工地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他们了解地基验槽的重要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c.检查验槽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状态。
2.验证地基验槽的尺寸和形状:a.使用测量工具(例如直尺、测量带)对地基验槽的长、宽、深进行测量;b.比对测量结果与施工图纸上的要求,确保地基验槽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c.检查地基验槽的底部是否平整,并观察是否存在凹凸不平或明显的地基沉降。
3.检查地基的开挖情况:a.观察地基边缘的斜坡是否平整,是否存在塌方等安全隐患;b.检查地基中是否有水或泥浆积聚,若有应及时清理;c.检查地基边缘是否存在明显裂缝,若有应及时修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
4.检查地基的布设情况:a.检查地基验槽内是否有适当的排水设施,以确保地下水不会积聚在地基中;b.检查地基验槽底部是否铺设了适当的防水材料,以防止地下水渗透;c.观察地基验槽周围是否有足够的支撑设施,以确保地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下沉。
5.其他注意事项:a.观察施工人员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如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b.检查地基验槽周围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警示标识,以便提醒他人注意危险区域。
检查结果:根据以上检查情况,本次地基验槽的施工质量较好。
地基验槽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地基开挖平整,不存在明显的裂缝和沉降。
地基中没有水或泥浆积聚,并且排水设施齐全。
地基验槽底部铺设了适当的防水材料,并且周围有足够的支撑设施。
施工人员操作规范,佩戴了安全装备,周围设有安全警示标识。
建议: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继续注意地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对于地基验槽和周围的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地基的质量。
年月日 2、对保温、隔热层与节点处的防火、防虫、防腐蚀措施,应作出质量认定。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表式,可按表C2-5-1-4形式和要求项目填写。
并写明所用材料的合格证件或复查试验单编号,以及试件强度报告编号。
4、有防水要求的屋面、楼面应有蓄水检验记录。
在工程交工前,对工程的每个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进行24小时蓄水检验。
蓄水深度20~30mm,屋面进行淋水检验,人工连续2小时淋水或连续降雨3小时以上屋面不渗漏,检验记录见表式C2-5-2 防水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1、屋面、地下室、室内地面处的防水工程均应做防水工程隐蔽检查记录,隐蔽内容应包括:① 记明隐蔽部位各层间(包括保温层等)质量情况(坡度、厚度、渗漏、积水);② 记载施工前(防水)测定的各层材料含水率数值;③ 对重大部位或重要节点处设计变更情况应加以说明(文字难以说明的可用图示说明)。
伸缩缝处理、穿越防水层埋件等节点处理状况、验收情况。
不编写钢筋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钢结构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钢结构工程中箱式结构等要对其防腐或防火涂装工程按表C2-5-1-4作为隐蔽检查验收。
装饰装修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装饰装修工程中涉及隐蔽工程验收的,详见“细则”,应按装饰装修分部工程表Q·1·45填写,并列入汇总表C2-5-1-1。
件,如梁、板、柱、架、基墩等可编制单一的隐蔽记录。
2、钢筋隐蔽的检查内容应包括:钢筋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及预埋件);设计变更、材料代用情况;施工质量如绑扎方法、焊接方法、除锈状态、搭接长度、垫块厚度、焊接或搭接位置与方式等;以及材质情况如焊件试验报告、钢筋出厂合格证件、进场试验报告等,对重要结构部位的钢筋隐蔽,必要时可拍照或录像作为隐蔽附件存档。
3、对于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门窗过梁、室内地沟盖板、挑檐板、阳台栏板、梁垫、小型墩池等),可缝隙处理情况;3、砌筑施工质量检验情况(包括标高、埋深、大放脚、拉结石、砂浆饱满度等),以及相邻基础处理方法(深、浅基础)等。
1.1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是指在是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将被下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覆盖,完工以后无法检查那一部分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指参加隐蔽工程验收的有关人员,对被检查工程同意验收而办理的记录,它是工程交工验收所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隐蔽工程验收的内容(1)地基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的内容为:槽底打钎,槽底土质情况,地槽尺寸和槽底标高,槽底坟、井、坑和橡皮土等的处理情况,地下水的排除情况,排水暗沟、暗管的设置情况。
土的更换情况,试桩和打桩记录等。
1)槽底打钎槽底打钎即钎探。
基(槽)坑挖好后,将钢钎打入槽底的基土中,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来判断地基土质情况。
钢钎由钎尖呈60°尖锥状,直径φ22至φ25的钢筋制成,钢钎长度为1。
8~2。
0m。
大锤采用3.629kg(8磅)或4.536kg(10磅)。
打钎时,举锤离钎顶50~70cm,将钢钎垂直地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深的锤击数.钎孔的布置和钎探的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的复杂情况和基槽(坑)宽度、形状等,由设计单位定出。
全部钎探完成后,应整理钎探记录,并根据钎探资料,在现场重点检查锤击数过多或过少的针孔土质,经各有关方面负责人签定符合设计要求,办理“隐蔽”记录。
2)槽底土质情况槽底土质情况一般通过观察验槽决定。
此项检查验收的内容为:①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已挖至设计要求的土层;②检查基底土有无局部过松或过硬的地方;③检查基底土有无局部含水异常现象.以上各点,如有不符设计要求之处,均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3)地槽尺寸和槽底标高检查地槽槽底的宽度和槽底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为:对槽底的宽度应用尺由中心线向两边量;对槽底的标高应用尺由基槽两边的水平桩向槽底量.4)槽底坟、井、坑和橡皮土等的处理情况内容包括松土坑(填土、坟穴、淤泥),砖井和土井,局部范围内的硬土或橡皮土,古河及古塘等的处理。
处理的原则是使新填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接近设计要求槽底土质的承载能力。
地基验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项目名称:
验收日期: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验收单位:
一、验收背景
(说明地基验槽隐蔽工程的背景,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用途等)二、验收标准
(说明本次验收的参考标准和要求,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文件中的规定)
三、验收内容
1.地基验收:
(详细描述地基的状况,包括地基固结沉降情况、水平变形情况、地基土的质量等,可以附上相关检测报告)
2.隐蔽工程验收:
(详细描述隐蔽工程的情况,包括基坑支护、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的施工质量、封闭情况、标志标识等)
四、验收方法
(说明本次验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现场检查、检测、抽样等)五、验收结果
(根据以上内容,给出本次验收的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或待整改等)
六、存在问题
(列举并描述本次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基和隐蔽工程方面的问题,可以配合照片和测量数据进行说明,问题需要具体、明确)
七、建议和整改措施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整改措施,可以包括对已存在问题的修复和纠正,以及对今后类似工程的预防措施等)
八、验收结论
(在充分考虑整改措施的前提下,给出本次验收的结论,包括验收是否通过、是否合格等,如不合格需要说明具体原因)
九、附件
(本次验收所需要提供的材料、照片、测量数据等附件的清单)
以上内容是针对地基验槽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的主要记录要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填写,并且要求清晰、准确。
同时,需要注意验收记录的规范性和文件的完整性,以便后续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问题处理。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地基验槽记录2.现场预制桩钢筋安装3.预制桩的接头4.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5.钢筋混凝土工程6.砌体工程7.钢结构工程8.地面工程9.门窗工程 10. 幕墙工程 11.墙面工程 12.轻质隔墙工程 13.吊顶工程 14.细部工程 15.地下防水工程 16.屋面防水工程 17.隔热保温工程Ⅰ基本要求和内容(2)基槽(坑)开挖过程中,要严禁地基土受到扰动。
验槽时,应对已开挖的基槽按顺序详细、认真地全面观察检查槽底土层的情况;检查地基持力层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地基土的颜色是否均匀;土的含水量是否一致;表层土坚硬程度有无局部软硬不均。
并对地基的匀质性作出评价,确定是否继续下挖或进行技术处理。
(3)基槽(坑)的几何尺寸和槽底标高或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局部加深、加宽者,应附图说明其原因及部位。
(4)基槽施工中遇有坟穴、地窖、废井、旧基础、管道、泉眼、橡皮土等局部异常现象时,应将其所处部位、深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并有附图说明。
(5)对地质复杂的或重要的工程,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以及地基开挖后对地基土有疑义的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验槽磋商的意见进行有关试验。
(6)经过技术处理的地基基础及验槽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后须进行复验,复验意见和结论要明确,签证应齐全。
必要时应有勘察部门参加并签字。
Ⅱ核查办法(1)核查验槽记录能否反映验槽的主要程序,填写内容是否齐全,其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基底持力层、地基匀质性、基槽尺寸、标高、基土类别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
地基出现异常或与地质勘察资料不符时,是否有处理方案或所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有否设计单位认可,有无复验意见,结论是否明确,参加单位的签证是否齐全。
(2)对照基础平面设计的钎探点平面图,核查钎探布孔和孔深是否满足要求;打钎记录的锤重、落距、钎径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钎探完毕后是否作出打钎记录分析,需处理的是否有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