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蒲江河谷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541.21 KB
- 文档页数:4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四川蒲江经济开发区等64家省级开发区的批复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四川蒲江经济开发区等64家省级开发区的批复川府函〔2019〕20号有关市(州)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精神,经研究,同意设立四川蒲江经济开发区等64家省级开发区。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设立四川蒲江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以食品、医药、印刷、包装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蒲江县,核准面积为523.14公顷。
二、同意设立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
开发区以航空航天器、饮料、金属制品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成都市青羊区,核准面积为344.09公顷。
三、同意设立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
开发区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成都市成华区,核准面积为812.72公顷。
四、同意设立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以装备制造、建材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核准面积为428.74公顷。
五、同意设立四川自贡航空产业园。
开发区以通用航空与燃机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自贡市贡井区,核准面积为299.26公顷。
六、同意设立四川荣县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荣县,核准面积为505.90公顷。
七、同意设立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以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富顺县,核准面积为396.40公顷。
八、同意设立四川攀枝花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
开发区以电力、机械、建材为主导产业,设立地点在攀枝花市西区,核准面积为125.85公顷。
编号:规划条件通知书(一地块)蒲江县规划管理局2019年月日蒲江县规划管理局规划条件通知书编号:根据《蒲江县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蒲江县寿安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蒲江县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经研究,同意“一地块”按下列规划条件进行设计:一、用地规划要求1.用途:工业用地。
2.建设位置:地块位于3.规划净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
4.用地使用强度:容积率:不小于1.0,不大于3.0。
建筑密度:不小于40%配套建筑要求: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或总建筑面积的15%可按有关规定用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应满足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二、建筑规划要求建筑间距:用地内部建筑间距应满足工业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退离道路红线距离:建筑退离道路红线及绿线距离不小于5米(其中门卫室退离道路红线、用地红线距离不小于2米),建筑退离用地红线需满足消防规范的相关要求。
化粪池、垃圾房、污水处理池、生化处理池、锅炉房、配电房、自行车棚等不宜临道路设置。
入口大门处须做建筑景观处理。
地块内涉及到的水沟、电力线、通讯线等,须符合规划要求。
三、交通规划要求1.交通出入口:远离道路交叉口红线切角。
2.内部交通须满足消防规范的相关要求。
3.停车数量:厂房:机动车停车位不小于0.2车位/100㎡建筑面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配置大型车辆停车位。
办公:机动车停车位不小于0.6车位/100㎡建筑面积。
四、绿化环境规划要求绿地率:不大于20%。
五、城市设计要求1.总平及建筑方案中应采用我局提供的工业区项目主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和建筑明细表模板。
2.企业须设计自身形象标志,并在沿道路的显著部分体现;要求厂房外墙材质有所变化,主立面上采用线条小构架相结合,丰富立面样式。
临道路厂房应结合企业自身特色作景观处理,严禁出现厂房立面不经处理直接临道路建设;厂房顶部颜色尽量使用银灰色调,严禁出现蓝屋顶。
3.科研楼、办公楼、倒班房等非厂房建筑应优先临道路建设,以现代简约为主,须采用玻璃幕墙,严禁出现火柴盒建筑,应有进退、错落,屋顶须有所变化;建筑外墙各类管道及搁板的位置应结合立面统一设计,不得临道路设置;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外墙宜采用石材、环保复合材料、玻璃、金属等高品质的装饰材料展现建筑的品质感;临街面必须设置封闭式阳台。
蒲江县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蒲江县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蒲江县环境保护局二○○七年五月 1 目录序言第一章蒲江县“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第一节蒲江县“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第二节蒲江县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蒲江县“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指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目标与具体指标“十一五”期间污染防治规划第三章第一节水污染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第三节噪声污染防治第四节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第六节工业污染防治第七节农村污染防治第八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第九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第十节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五章“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序言2006—2010年,是蒲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情况下,蒲江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在认真总结“十五”期间环保工作,全面分析“十一五”面临的环境形势、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蒲江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了2006—2010年我县环境保护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对策措施,让环境保护更好地为蒲江经济发展服务,努力促进蒲江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34第一章蒲江县“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第一节蒲江县“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源防治、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执法监督管理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与减缓。
一、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与提高“十五”期间,我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采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整治水环境、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关闭粘土砖厂等措施,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全县的环境质量指标进一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县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总体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内。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等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02•【字号】成府函[2013]71号•【施行日期】2013.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等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成府函〔2013〕71号)蒲江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蒲江县西来镇、寿安镇等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果转报的请示》(蒲府〔2013〕2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蒲江县西来镇等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你县要督促和指导各乡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西来镇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14.5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7.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74.25公顷,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12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089.3公顷。
寿安镇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585.2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89.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522.36公顷,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21.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702.1公顷。
大塘镇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1.4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8.0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124.53公顷,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183.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641.1公顷。
朝阳湖镇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46.8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38.5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28.2公顷,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78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736.7公顷。
成都市蒲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蒲江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6)第一节县域概况 (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2)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2)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3)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总体布局 (1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9)第四章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23)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23)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24)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25)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25)第五节独立工矿区 (26)第六节旅游用地区 (27)第五章主要用地规划 (28)第一节农用地 (28)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用地 (30)第三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4)第四节村庄用地 (40)第五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 (41)第六节蒲江龙门山生态旅游功能区旅游设施用地 (41)第六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43)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43)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44)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45)第七章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46)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目标 (46)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规模与布局 (46)第三节土地整治资金落实、技术保障及管理措施 (49)第八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51)第一节乡镇主要土地利用主要调控目标 (51)第二节乡镇主要土地利用总体要求 (52)第三节乡镇主要土地利用方向与重点 (53)第九章近期规划目标与任务 (56)第一节上级下达近期规划目标 (56)第二节规划近期土地利用主要目标 (56)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一节健全管理体系与制度 (58)第二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 (58)第三节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 (59)第四节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62)第五节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63)前言蒲江位于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是成都市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地区;近年来建设用地呈快速增长趋势,建设用地增长占用耕地较多,用地集约程度和利用效率不高;县内旅游资源众多,开发条件优越。
蒲府发〔2010〕13号蒲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蒲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来源:县政府录入时间:2010-06-01〖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浏览1123 次〗〖关闭〗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蒲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蒲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全县农村地区集体土地上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和我县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县城规划区、城镇规划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包括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农村聚居点建设项目、旧场镇改造项目、林盘聚居点整治建设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和其他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管理机构及职责)县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全县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并负责统规统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项目、农村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其以上工程(以下简称“限额以上工程”)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原址自建”、“统规自建”的农民建房工程、单体建筑三层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工程(以下简称“限额以下工程”)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管理原则)农村地区规划建设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省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原则,符合《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整治建设技术导则》、《乡镇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成都市村镇居民自建房工程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技术标准规定。
成都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将重点发展国际区域性枢纽、国际区域性金融及总部、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功能,并以产业功能区作为推动战略性产业功能实现的空间载体。
以“山、水、田、林”的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将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4大总体功能区。
•成都市产业总体功能区分布图:①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及蒲江。
该区以地质、熊猫、温泉、水利、道源文化等旅游产品为依托,打造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
该区以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②优化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西部的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等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③提升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范围为中心城区,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④扩展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等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城镇布局要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
同时,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都-德阳-绵阳、成都-资阳-遂宁、成都-眉山-乐山、成都-雅安和成都-阿坝5个区域产业合作区。
市级战略功能区:在总体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
①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该产业功能区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商务中心区(CBD)。
规划范围北至一环路,西至成昆铁路,南至货运铁路外绕线,东至成自泸高速公路,面积约237平方公里。
蒲江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蒲江县水务局二OO五年六月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属岷江流域南河水系,玉溪河引水工程尾水灌区。
东西长37.1km,南北宽27.5km。
幅员面积582.86平方公里。
全县以丘陵为主,山、丘、坝俱全,分为大、小五面山丘陵区,蒲江河、临溪河两河平坝区及长秋山区等五个自然区,其中丘陵区面积316.67平方公里,占54%;平坝区面积138.73平方公里,占24%;山地面积127.46平方公里,占22%。
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部位最高处为长秋山脉月南山(白云乡境内),海拔1023.6米,逐步向东北过渡到海拔550米左右,东北部位最低处为蒲江河平坝区夏河坝(寿安镇境内),海拔465米,平均海拔534米。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一、地质构造蒲江县境内的地质构造处成都沉陷西南段之南缘,所跨面积占全境的4/5,在成都沉陷西南段内,第四系下还隐伏一个大兴隆起之构造,同时县境亦跨熊坡背斜西南段,所跨面积占全境的1/5。
县境还处在康乐场冲断层亦称蒲江新津断层,又系复合继承性断裂,规模大,断层沿熊坡背斜轴部及北翼出露,西起名山县吴冈东至境内天华李碥碥,没于第四系之下,表露长度30公里,此断层在光明乡擦耳岩附近与丹棱石桥扭压性断层呈30度角相交。
石桥断层也是康乐场断层之分断层,往南在龙鹄场第四系下掩覆。
二、水文地质蒲江县水文地质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和影响,特别是两河平坝系雅安砾石层的粘积黄土和砂卵石重新堆积而成,两丘与平坝之间又有相当冲积漕沟,与地表水的渗入,为地下水的埋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蒲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按含水层类型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孔隙水两大类。
(一)基岩裂隙水1、层间裂隙水。
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层间裂隙主要含水层,分布在长秋山(总岗山)熊坡背斜北西翼,厚345米。
含煤砂、页岩碎屑层积。
层间裂隙发育,泉水出露,流量在0.1-0.5升/秒之间,中等富水。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
结合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土地综合整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场镇改造等,努力将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4个整县推进示范县和龙泉驿区同安镇、青白江区城厢镇等24个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专栏7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线路1.北新干道示范线,建成北部现代商贸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线。
2.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建成国际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示范线。
3.成龙路-东二路-成洛路示范线,建成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线。
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九月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编制单位: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组织单位:南充市国土资源局高坪分局技术单位:成都励精图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七年九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调整完善的原因及必要性 (2)二、规划调整任务 (5)三、规划调整依据 (5)四、规划调整范围 (7)五、规划调整期限 (7)六、区域概况 (8)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0)一、基数转换情况说明 (10)二、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8)三、土地利用主要特点 (19)四、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20)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22)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2)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目标 (2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28)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原则 (28)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三、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34)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38)一、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8)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9)三、保障措施 (41)第六章三线划定 (44)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44)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45)三、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47)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 (49)一、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目标 (49)二、土地综合整治规模与布局 (49)三、保障措施 (53)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 (55)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55)二、一般农地区 (56)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7)四、独立工矿用地区 (57)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58)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58)七、林业用地区 (59)八、其他用地区 (60)第九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61)一、允许建设区 (61)二、有条件建设区 (62)三、限制建设区 (63)四、禁止建设区 (63)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65)一、中心城区现状 (65)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65)三、中心城区基本农田情况 (65)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情况 (66)一、现行规划期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66)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66)第十二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1)一、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1)二、建设占用耕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2)三、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2)四、规划影响评价结论 (73)五、规划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3)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75)一、法律行政措施 (75)二、科学技术保障措施 (75)三、经济保障措施 (76)四、社会保障措施 (78)附表 (81)附表1 高坪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81)附表2 高坪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82)附表3 高坪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84)附表4 高坪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88)附表5 高坪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89)附表6 高坪区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110)第一章前言《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自实施以来,在切实保护耕地、优化用地布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增强依法用地观念、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0蒲江县:实施五大就业行动 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文/宾芝映2021年以来,成都市蒲江县人社局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创业带动就业、培训扩容提质、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劳动者权益维护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82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5236人,落实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扶持资金8000余万元。
蒲江县获评首批“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示范区(市)县”。
蒲江县天府农创园、甘溪镇明月村获评“成都市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基地”。
实施人力资源精准匹配行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制定企业用工保障专项服务行动方案,成立用工保障专班,设立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通过各种方式动态收集企业用工需求。
健全招聘信息推送网络,依托县、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常态化动态推送就业岗位和招聘活动信息。
搭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求职招聘平台,实施招聘信息“日日”发、线上招聘活动“周周”推、线下招聘活动“月月”开。
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招聘活动96场,帮助企业新招用工1800余人。
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行动,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目前已建成镇级创业孵化园1个、县级创新创业载体7个、市级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1个、创业服务窗口59个,积极推荐大塘镇申报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镇、天府农创园申报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
推行创业服务专员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一条龙”服务。
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19.5万元,兑现创业补贴40万元,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培训499人,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培训50余人。
强化创业典型发掘和选树推广,目前蒲江县选送的“果园废弃水果的降解和重生”项目获得成都选拔赛决赛乡村振兴专项组三等奖。
同时积极推荐创业典型参加省、市级返乡创业明星和明星企业(项目)评选活动,其中推荐省级返乡创业明星和明星企业各1个,推荐市级返乡创业明星10个、明星企业3个。
湔xxxx 旅游区整体开发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背景1、xx 功能区和湔xxxx 旅游区简介xx 生态旅游功能区:是成都市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战略目标下划分的13 个成都市管产业功能区之一,该功能区范围包括龙门山脉沿线的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六个市(县),总面积约4500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山地度假旅游产业,以“地质奇观、熊猫家园、温泉之乡;水利胜迹、道源仙境、文化走廊”为产品导向,努力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四季多元、宜游宜居的国民休闲基地和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湔xxxx 旅游区:彭州市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结合产业恢复发展提出了实施“两河流域” (即湔江河与白鹿何)综合示范工程,打造“东方莱茵河谷”的战略目标。
在成都市建设龙门山生态旅游功能区的大背景下,2010年6月3日经成都市批准,“两河流域”更名为“湔江河谷旅游区”,并将“湔江河谷旅游区”作为成都市龙门山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区位:该项目位于成都彭州市北部,距彭州市12 公里,距成都市40 公里,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脉,东与什邡市相连,南接彭州市市区,西靠都xx,xxxxxx。
(二)项目范围:湔江河谷由湔江源头段与白鹿河构成,流经龙门山、白鹿、小鱼洞、通济、新兴、丹景山、葛仙山、桂花、红岩、磁峰10个镇,规划面积共866 平方公里。
(三)项目定位: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立足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地质奇观与河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主题产品:地质观光科考、小镇文化度假、河谷湿地休闲三、项目建设条件(一)资源现状范围内有五大国家级品牌资源(国家级品牌资源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
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独特,其资源的富集程度、资源的等级高低、资源的开发价值都具备世界一流的品质。
区 域|56蒲江县:创新实施推进举措 就业创业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成都市蒲江县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探索形成“三个体系支撑、三个平台聚力、三项服务助推”的乡村就业创业新路径,稳定就业、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农民工服务保障、大学生就业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抓机制创新,以“三个体系”支持乡村就业创业打造就业政策扶持体系。
充分发挥蒲江县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一对一”服务企业联系人制度,探索建立由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市场协同的“互助用工”合作模式,引导鼓励城乡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出台创业者场地租金减免政策,落实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6万余人次。
打造农村电商支持体系。
依托电商产业园,巩固扩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典型县的建设成果,整合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资源,构建要素集聚、成果共享的低成本创业就业平台,将电商直播岗位培训和农村电商发展相结合,以打造“原产地+直播”的电商模式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链带动就业链。
依托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等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就业创业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拓展。
打造就业导师指导体系。
全县已建立85人的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创新开展创业大讲堂乡村行暨“蒲创荟·创业加油站”导师巡诊活动15场,培训指导705人。
抓平台赋能,以“三个平台”助力乡村就业创业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
打造“蒲江微就业”求职招聘平台,推出“线上直播+简历直投+线上面试”模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分类搭建“共享用工服务平台”,参与平台调度,进行余缺调剂,促进供需双方实现动态匹配。
与9家高等(职业)院校、10余个区(市)县就业部门、6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关系,推动人力资源跨区域供给。
搭建创业载体服务平台。
优化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运行机制,探索孵化培育经验,打造以创新孵化区、创新创业区、电子商务产业区等多种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全生态、全要素的孵化体系;启动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研发培训项目建设,建成工业4.0产教融合基地,打造集实习实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中德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以天府农创园为依托,探索创新创业市场化新路径,引入社会资本,搭建园区融资平台,健全园区产权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服务、信用信息体系,实施“农贷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和“政银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