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 年东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7
东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李雷;李华;黄强;刘任远
【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42)006
【摘要】为了分析研究东江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为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采用模糊带权马尔科夫链原理,累积距平曲线-滑动t检验联合识别变点法,坎德尔(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3种,对东江(博罗站)1963~2005年长系列径流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测2004为偏枯,2005年为正常年份;径流突变发生在1974年;径流年际变化不大.说明东江流域径流序列基本趋于稳定不显著增长趋势.【总页数】5页(P728-732)
【作者】李雷;李华;黄强;刘任远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710048;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0023;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71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8.1
【相关文献】
1.东江流域降水与径流演变趋势及周期特征分析 [J], 周平;陈刚;刘智勇;高常军
2.水资源约束下张掖市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J], 张恒铭
3.半干旱区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强度-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J], 胡彦婷;张富;罗珠珠;靳峰;周蕊;赵秀兰;包炳琛
4.近60年青海湖流域径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 [J], 刘小园;刘扬;王芳
5.嘉陵江谈家庄站径流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 [J], 崔延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46年来东江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分析董满宇;江源;李俞萍;任斐鹏【期刊名称】《水文》【年(卷),期】2010(030)005【摘要】运用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方法对东江流域近46年来降水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东江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增加速率为16.02mm/10a;流域年降水日数表现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51d/10a,6月份降水日数的显著减少对全年降水日数的减少趋势贡献率最大;流域年平均降水强度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率为0.16mm/d·10a,其中7月份增强幅度最大(0.9mm/d·10a),对全年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贡献率最大;近46年来东江流域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总页数】6页(P85-90)【作者】董满宇;江源;李俞萍;任斐鹏【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2.1【相关文献】1.近50年来新疆新源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毛永昌2.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近5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黄若行3.牡丹江中游近49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宋玥4.商洛市近49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J], 张善红5.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房巧敏;龚道溢;毛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河流域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对径流量的影响万红莲【摘要】Based on the long -term weather observation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monthly, annual and decennary precipitation along Qianhe Basin in recent 50 years were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of water runoff along Qianhe Basin were explored.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was themost direct and most main reason for the reduction of water runoff along Qianhe Basin, and human activity also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it.%以渭河左岸较大支流千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气象观测资料,就不同时间尺度(包括月、年、10年)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降雨量变化的分析结果,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指出降水减少是千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此外,人类活动影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3)003【总页数】4页(P120-122,125)【关键词】千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径流量;人类活动【作者】万红莲【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年降水量以-12.66 mm的速度减少[1~2]。
近60年东江流域降雨径流特性分析刘金凤;田兆伟;沈雪娇【摘要】根据东江水量调度工作需要, 以1956—2015年资料为基础, 采用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片区、分时段对流域降雨径流的趋势和周期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60 a东江流域年降雨径流趋势总体平稳, 有8a 左右的显著周期;汛期降雨径流特性与年降雨径流基本一致;枯水期降雨径流特性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降雨有32 a左右显著周期, 径流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至今有显著增加趋势;各片区降雨径流特性总体一致, 受地理位置和空间尺度因素影响局部有差异;近10 a实施以防洪供水为主的调度后, 流域降雨径流特性未有显著变化.%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ongjiang River water dispatching,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56 to 2015, Mann-Kendall, wavelet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runoff trends and period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rainfall runoff trend in the Dongjiang River basin is generally stable in the past 60years, with a significant period of about 8years.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in the flood season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nnual rainfall and runoff.while in the dry season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Rainfall has a significant period of about 32 years, runoff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60s.The rainfall and runoff characteristics in all regions are generally the same and are affected by location and spatial scales.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ood-control-basedwater scheduling did not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significantly.【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7页(P31-36,74)【关键词】东江;降雨;径流;趋势;周期【作者】刘金凤;田兆伟;沈雪娇【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 广东惠州 516003;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 广东惠州 516003;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 广东惠州 51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1东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是河源、惠州、东莞、深圳等地的主要供水水源,并承担着向香港地区供水的重要任务[1],东江流域水文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声明秉承研究所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本人合作的同志对本研究做出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予以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知识产权声明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关于对研究生在研究所攻读学位其间撰写的论文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本人撰写的论文是在导师具体指导下,并得到相关研究经费支持下完成的。
其数据和研究成果归属于导师和作者本人,知识产权单位属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人保证毕业后,以本论文数据和资料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第一单位仍然为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所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研究所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摘要目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陆地水文循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50年来,变化环境下的嫩江流域径流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相继带来了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嫩江径流量变化及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嫩江主要代表水文站:石灰窑、同盟、江桥、大赉1956~2006年51年的实测径流资料,依安、齐齐哈尔、白城、洮南、大安站气象站1956~2001年的降水、气温、蒸发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累积滤波器、Mann-Kendall秩相关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嫩江径流年内基本特性,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等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环境 2004, 13(4): 520-523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1010,40371026)作者简介:谢昌卫(1973-),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寒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
E-mail: xiecw@ 收稿日期:2004-06-24近50年来长江-黄河源区气候及水文环境变化趋势分析谢昌卫,丁永建,刘时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对长江、黄河源区12个台站近50年来的温度、降水资料分析表明,近50年来长江源区平均升温0.61 ℃,黄河源区平均升温0.88 ℃;长江-黄河源区降水量在经过上世纪80年代高峰期后90年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东部地区降水量减幅大于西部地区;在总体气候向暖干变化的同时,区域内春末夏初和冬季部分月份近50年来气候朝暖湿化方向发展。
径流量在上世纪90年代呈现出较强的枯水期,然而由于气候变暖加剧了冰雪的消融,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在温度升高的气候背景下径流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水量的波动变化,近50年来区域内呈现出冰川、冻土加速消融,湖泊、沼泽疏干退化加剧的趋势。
关键词:气候;水文环境;长江-黄河源区中图分类号:X14;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520-04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心与纽带。
过去几十年来,长江、黄河源区水文与生态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是冰川后退、冻土退化、湿地干化、湖泊萎缩,这些与水文条件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的变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土地沙化范围扩大,土壤严重裸土化,草地明显退化[1]。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位于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区域之一。
深入分析长江、黄河源区近50年来气候和水文环境的变化,是明确区域内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关键。
近50年东江三角洲潮汐运动的变化研究秦震;程梁秋;秦莉真;方拥军【摘要】基于东江三角洲的5个水文观测站和东江下游的博罗流量观测站数据,分析近50 a来东江三角洲潮汐运动特征的变化.水文统计学方法表明上游石龙站点的水位和潮差变化程度远大于下游的大盛和泗盛围站点,且石龙站点低低潮曾发生于小潮,后发生于大潮时期,这一变化与潮汐分潮振幅变化相关.T_Tide调和分析得出的分潮振幅结果显示,各站点的振幅变化与水位和潮差变化相关,尤其石龙站点的半月分潮和半日分潮大小的转换能够说明低低潮发生时间的变化.此外计算出的地形指标变化,表明石龙站点因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河床下切所引起的潮动力变化,对以上变化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6页(P659-664)【关键词】潮汐运动;半月分潮;河床下切;东江【作者】秦震;程梁秋;秦莉真;方拥军【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210098;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阳550081;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2东江三角洲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如水库、水利枢纽建设和河床采沙,其河床演变过程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量的采沙活动对河床变形[1]、防洪和低水位[2-3]以及河段航道整治[4]所产生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东江三角洲的河床演变主要还是受自然因素所控制,80年代之后,大规模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河床下切等原因[5],使得河道纳潮容积增加,曾经受潮汐动力影响小的站点,其潮波运动的潮动力影响变得有所增加。
东江流域1959-2009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林凯荣;何艳虎;雷旭;陈晓宏【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1(020)012【摘要】依据东江流域21个气象站1959-2009年逐年平均降雨、蒸发、日照、湿度及气温等气象要素序列,选择常用的线性倾向估计及非参数M-K等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东江流域近50年来气温、降水、蒸发、日照及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选择降雨和蒸发两个气候要素两两组合,构成未来气候变动的36种假想情景,运用改进的SCS月模型模拟计算了顺天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间,流域降雨量呈不显著增长,而气温则为显著上升,其他气候要素如蒸发、日照及湿度等均呈不同程度减少趋势;关联度分析表明降雨在所有气象要素中与径流的关联度为最大,说明了在东江流域降雨是径流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未来流域降雨增加,蒸发减少的气候情景模式下,径流量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由降雨变化引起的流域月径流量的增幅较由蒸发变化引起的相应流量的增幅变化大.【总页数】5页(P1783-1787)【作者】林凯荣;何艳虎;雷旭;陈晓宏【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510275;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相关文献】1.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源流径流近61年的影响分析 [J], 金庆日2.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源流径流近61年的影响分析 [J], 金庆日3.1980-2018年黄河上游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植被和径流量的影响 [J], 叶培龙;张强;王莺;徐丽丽;韩林君;李蓉4.1970-2016年气候变化对渭河源头清源河流域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影响 [J], 牛最荣;张芮;陈学林;蔺宝军5.1960年以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径流改变的影响 [J], 曹宇贤;徐力刚;范宏翔;毛智宇;程俊翔;王殿常;吴亚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江流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李思萍;曾钦文;陈银兰;钟东良;巫燕辉
【期刊名称】《广东气象》
【年(卷),期】2024(46)1
【摘要】基于东江流域12个国家气象站1967-2021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面雨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东江流域年面雨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其旱年和涝年分别集中在多个年代际的初期和中期;丰、枯水期存在2~5和5~7年显著周期振荡。
前汛期年平均面雨量较后汛期偏多,雨日较后汛期偏少。
5-6、10-11月面雨量变化趋势差异大,出现旱涝急转的可能性较大。
流域面雨量于1991年开始突变为阶段性不显著增加或减少的交替变化趋势,中雨、大雨量级面雨量分别在2002、1983年发生显著突变,暴雨量级面雨量无显著突变特征,但21世纪以来年暴雨面雨量异常偏多或偏少年份剧增,极端性特征突显。
【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李思萍;曾钦文;陈银兰;钟东良;巫燕辉
【作者单位】河源市气象局;汕尾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
【相关文献】
1.东江流域三种时间尺度降雨量时空特征分析
2.东江水库入库流量与流域面雨量变化分析
3.东江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简析
4.基于GIS技术的东江流域面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
5.东江流域极端面雨量分布特征及重现期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石教智;陈晓宏;吴甜
【期刊名称】《水电能源科学》
【年(卷),期】2005(23)5
【摘要】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东江流域1956年以来历年逐月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过程关系密切,但两者变化趋势因受自然与人工二元因素作用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降雨径流二者相关性有随着年代推移而减弱的趋势,径流愈来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与降雨的相关关系更为复杂。
【总页数】3页(P8-10)
【关键词】降雨径流;变化趋势;相关分析;人类活动
【作者】石教智;陈晓宏;吴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近60年黄泽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J], 秦琳琳;过寒超
2.近50年澄碧河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J], 莫崇勋; 朱新荣; 刘朋; 杨庆; 阮俞理; 孙桂凯
3.东江源寻乌水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J], 綦昕瑶; 刘贵花; 贺志明; 齐述
华; 史佳旺; 杨先擎
4.不同时期滨江流域年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分析 [J], 刘强;任宇哲
5.大盈江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J], 徐淑升;冯彦;罗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江流域地表水文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黎坤;江涛;林波【摘要】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东江流域的4个控制水文站的长系列实测降雨径流资料,探讨了东江流域降雨径流的演变特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春季在降雨没有明显增加趋势的情况下,各站的径流量却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而夏季在降雨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各测站的径流量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这种降雨径流变化趋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影响所致;1958和1974年前后,博罗、岭下、河源站和龙川站降雨和径流集中度发生分化,是由于东江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情况下的降雨~径流关系,特别对秋冬季节的降雨径流关系改变最大;东江实测年径流量均值在1972年发生了一次突变,由持续减少变为持续增加,造成这次变异的原因是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调节影响.【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7页(P13-19)【关键词】水文变异;降水变化;水资源管理;人类活动影响;东江流域【作者】黎坤;江涛;林波【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活动加剧,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大,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河流天然水文情势[1-2],加上气候变化导致水循环加剧,改变了降水及地表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使地表水文过程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异,直接影响了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与利用[3-4]。
同时,河流生态系统由于已适应了变异前的水文状态,而变异后的水文过程会破坏当地原有生态平衡,从而产生与水相关的诸多生态问题[4]。
由于流域地表水文过程的演变特征与基于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联系,因而,地表水文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原因与机理一直是水文学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成果颇丰[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