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腐蚀与防护PPT
- 格式:ppt
- 大小:646.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章1、什么叫做腐蚀?腐蚀是金属与环境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功能受到损伤。
2、腐蚀的各种保护方法及分类?腐蚀依据环境介质可分为:⑴自然环境腐蚀⑵工业环境腐蚀依据受腐蚀材料的类型划分:⑴金属腐蚀⑵非金属材料腐蚀根据腐蚀的形态可分为:⑴均匀(全面)腐蚀⑵局部腐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破坏、腐蚀疲劳、氢腐蚀破坏、选择腐蚀、磨损腐蚀、脱层腐蚀根据腐蚀的作用原理可分为:⑴电化学腐蚀(介质不同分类:大气腐蚀、土壤腐蚀、电解质溶液腐蚀)⑵化学腐蚀(介质不同分类:气体腐蚀、非电解质溶液腐蚀)另一种分类:1)干腐蚀:在干气体(通常是在高温)或非水溶液中的腐蚀(化学腐蚀)2)湿腐蚀:在水溶液中的腐蚀(典型电化学腐蚀)依据腐蚀的形态可分为:⑴普遍性腐蚀⑵局部腐蚀⑶应力腐蚀开裂(断裂) 海洋防腐的各种措施:(1)应针对具体使用工矿和环境条件合理选用相对耐腐蚀的结构材料。
(2)根据防腐蚀设计的要求可选择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化学转化膜等非金属涂层,电镀、化学镀、热浸镀、喷镀、扩散镀等金属镀层以及离子注入和金属、非金属衬里等涂镀层和表面改性技术.(3)通过干燥除湿、脱气、脱盐等措施除去环境介质中的腐蚀组分,或者向环境介质中添加有机、无机类缓蚀剂等环境(介质)处理。
(4)可根据环境介质和工矿要求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或电化学阳极保护技术等电化学保护。
(5)防腐蚀结构设计、防腐蚀强度设计、防腐蚀方法选择、耐蚀材料选择以及符合防腐蚀要求的制造工艺确定等防腐蚀设计。
3、金属腐蚀速度评定?(重点)式中:VL-深度腐蚀速度,mm/a;V¯-质量损失表示的速度,g/m²·h;ρ—金属的密度,g/cm³。
按深度表示腐蚀速度的单位还有mm/y(或mm/a)、英寸/年(ipy)、密尔/年(mpy)。
海水腐蚀与防护(一)1.腐蚀带来的危害:(1)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3)阻碍新技术发展。
2.腐蚀的特性: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渐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3.海洋环境可分为海洋大气带、飞溅带、潮差区、海水全浸区、海泥区。
4.腐蚀:金属材料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界面处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生化反应而引起破坏的现象5.防腐蚀技术:改善金属的本质、形成保护层、改善腐蚀环境、电化学保护。
改善金属的本质:合金处理、锻造淬火。
形成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油漆、塑料、搪瓷、矿物性油脂等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和金属保护层(镀层金属)、磷化处理、氧化处理、钝化处理。
改善腐蚀环境:使用缓蚀剂、减少腐蚀介质的浓度,除去介质中的氧,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等。
电化学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法。
6.为什么海水环境与普通水环境相比更能够加重金属的腐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其影响常常是相互关联的。
化学因素:pH(弱碱性,化学成分腐蚀高)、溶解氧(溶解氧高,加快腐蚀)、盐度(是电解质溶液,能使金属加快腐蚀速率)、复杂有机物(与金属发生络合或螯合反应);物理因素:温度(布朗运动加快腐蚀速度)、水动力(水动力使溶解氧提高)、水文和泥沙(力的作用);生物因素:附着生物、污损生物、细菌的代谢产物;大型生物的冲撞作用。
(二)1.小孔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异同点:区别:孔蚀的初始阶段是金属钝态的破坏取源于自己开掘的蚀孔内,而缝隙腐蚀这发生在金属表面既存的缝隙中;形态上孔蚀的蚀坑窄而深,缝隙腐蚀的蚀坑广而浅。
相同点:都属于局部腐蚀;均形成闭塞腐蚀电池效应。
2.全面腐蚀均匀分布在整个或大部分金属的表面上,宏观上难以区分电池的阴阳极。
通常伴有保护膜的产生。
分布均匀,危害小。
3.造成金属表面化学性不均匀的原因:①化学成份不均匀:一般金属都含有一定的杂质或其它化学成份。
②组织的不均匀:金属或合金中,金属晶粒与晶界电位往往不相同。
③物理状态的不相同:金属在机械加工中会造成金属各部分形变及内应力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