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0.15 MB
- 文档页数:100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复习第1章绪论1、机械是和的总称。
2、零件是机器中不可拆卸的单元;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第4章联接1、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静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是。
2、普通楔键的工作面是左右两侧面。
( )3、弹簧垫圈防松属机械防松。
4、松键联接的工作面是( )。
A 上下两面B 左右两侧面C 有时为上下面,有时为左右面5、普通平键静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 挤压破坏B 磨损 C剪断6、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①按轮毂宽度确定键的长度,②按使用要求确定键的类型,③按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④对联接进行强度校核。
在其体设计时,一般按下列( )顺序进行。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④-②-①7、螺旋副中,一零件相对于另一个零件转过一周,则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是()。
A 一个螺距B 线数×导程C 线数×螺距8、两被接件之一太厚,需常拆装时,宜采用()联接。
A 螺栓B 螺钉C 双头螺柱D 紧定螺钉9、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矩形螺纹常用于()。
A 联接B 传动C 联接和传动10、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且不常拆装的场合,宜选用()。
A螺栓 B 螺钉 C 双头螺柱 D 紧定螺钉11、属摩擦力防松的是()。
A 对顶螺母、弹性垫圈B 止动垫圈、串联钢丝C 用粘合剂、冲点12、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属()联轴器。
A 刚性B 弹性C 安全13、下面几种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角度位移的是( )联轴器。
A套筒 B弹性柱销 C 齿轮14、为减少摩擦,带操纵环的半离合器应装在( )。
A主动轴上 B从动轴上15、螺距P,线数n,导程Pz的关系是( )。
A P=nPzB Pz=nPC n=PPz16、下列几种螺纹,自锁性最好的是( )螺纹。
A三角形 B梯形 c锯齿形 D矩形17、万向联轴器属于( )式联轴器。
A刚性固定 B刚性可移 C弹性可移式第5章挠性传动1、V带型号中,截面尺寸最小的是型。
2、在相同的压紧力下,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相比,承载能力较高的是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复习指导(数控技术专业适用)第一章机构静力分析基础1.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1)力的定义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外效应)、形状或尺寸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静力学定理(1)二力平衡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构件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
3.约束和约束力应掌握四类常用的约束模型:柔性体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
了解约束性质,掌握约束力的画法。
4.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1)根据要分析的问题,确定研究对象;(2)解除研究对象的约束画出研究对象的分离体;(3)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4)在分离体解除约束的地方按约束的类型或性质画出约束力。
5.力的投影和分解(1)力的投影和正交分解(2)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6.力矩与力偶(1)力矩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称为力矩。
(2)合力矩定理力系合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力系各分力对同点力矩的代数和。
(3)力偶及其性质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两个力称为力偶。
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和作用平面称为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的基本性质:a.力偶无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
b.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其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7.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F,可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O,但必须附加一力偶,其附加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原力F对O点的力矩。
8.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若力系是平衡力系,则该力系向平面任一点简化的主矢和主矩为零。
即:平面平衡力系在两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等于0,对平面上任意点力矩代数和等于0。
∑F x=0 ∑F y=0 ∑M O(F)=09.求解平面一般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论复习思考题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方面?2、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如何?3、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哪些一般步骤?4、对机械零件设计有哪些常用计算准则?5、对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习题1.何谓机械零件的失效?何谓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2.机械零件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第二章机械零件的强度复习思考题1、静应力与变应力的区别?静应力与变应力下零件的强度计算有何不同?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种类有哪些?画出其应力变化曲线,并分别写出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与应力循环特性γ的表达式。
3、静应力是否一定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4、机械零件疲劳破坏的特征有哪些?机械零件疲劳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5、如何由σ-1、σ0和σs三个试验数据作出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6、相对于材料,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综合影响因素Kσ的表达式为何?如何作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7、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和表面状态是否对零件的平均应力σm和应力幅均有影响?8、按Hertz公式,两球体和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习题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801=-σMPa 。
取循环基数N 0=5×106,m =9,试求循环次数N 分别为7000、25000、62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2.已知材料的机械性能为σs =260MPa ,σ-1=170MPa ,ψσ=0.2,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根限应力线图。
3.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54mm ,d =45mm ,r =3mm 。
如用上题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B =420MPa ,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线图,零件的βσ=βq =1。
4.如上题中危险剖面上的平均应力σm =20MPa ,应力幅σa =30MPa ,试分别按①γ=C ,②σm =C ,求出该载面的计算安全系数S ca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复习知识点:1.主轴转速的计算是主轴传递全部功率时的最低转速。
2.刨床的主运动是直线运动,它的主运动参数是每分钟的往复次数。
3.双三角形组合导轨有接触刚度好及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好的优点。
4.机床爬行现象一般发生于低速重载的运动情况下。
5.三维空间中描述一个物体的位姿(位置和姿态)需要6个自由度。
6.PUMA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的自由度(不包括末端的开合自由度)是6。
7.拟将一台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费用较低,宜采用的伺服电动机是步进电机。
8.同一材料、相等的截面积,圆(环)形截面的抗扭刚度大于方形截面。
9.为了提高蜗轮齿部耐磨性,常采用的材料是铜。
10.属于机械制造装备所强调的设计思想有:机电一体化、精密化、绿色工程、节能等。
11.通常分类中,机械制造装备包括:加工装备、工艺装备、、辅助装备、仓储输送装备12.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励磁电流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13.链式刀库具有容量大、扩容方便的特点14.通常设计中,导轨的材料不会采用橡胶15.燕尾型导轨的优点不包括刚度高、承载能力大16.矩形导轨的优点不包括可以承受较大的颠覆力矩17.相同支承件截面积条件下,刚度最差的截面形状是实心圆18.相同支承件截面积条件下,抗扭刚度最好的截面形状是空心环形19.适合做主轴的材料包括:45钢、40Cr、65Mn、微晶玻璃20.齿轮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21.由于不可避免存在滑动,带传动的传动比不精确22.进给传动是恒转矩传动,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23.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如刨床、拉床,适合采用液压无级变速装置24.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如刨床属于恒转矩传动,主运动是旋转运动的机床如车床属于恒功率传动25.从减小变速箱尺寸考虑,12级变速传动方案最优的是12=31×23×2626.刀具、夹具属于工艺装备,自动生产线上的排屑装置属于辅助装备。
27.自动运载小车按其运行原理分有轨和无轨两大类。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复习知识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3)1.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4)二、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原理 (5)2.1 力学基本概念 (7)2.2 杠杆原理与杠杆分析 (8)2.3 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及其应用 (9)2.4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10)2.5 转动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11)三、机械零件的设计 (12)3.1 零件寿命与材料选择 (13)3.2 轴、轴承和齿轮的设计 (15)3.3 连接件的设计 (16)3.4 弹簧的设计 (18)四、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19)4.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20)4.2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22)4.3 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 (24)4.4 机械系统的控制分析 (25)五、机械系统的设计实例 (26)5.1 自动机床设计实例 (28)5.2 数控机床设计实例 (29)5.3 汽车发动机设计实例 (31)六、期末复习题及解答 (32)6.1 基础知识选择题 (33)6.2 应用能力计算题 (33)6.3 设计题及分析题 (34)七、参考答案 (35)7.1 基础知识选择题答案 (37)7.2 应用能力计算题答案 (38)7.3 设计题及分析题答案 (39)一、内容概览《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机械系统设计中的基本原理、结构分析、传动设计、支承设计、控制设计以及现代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
机械系统设计概述:介绍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目标和步骤,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观念,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综合性。
机械零件设计:详细阐述各类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齿轮、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注重实际应用和标准规范。
机械传动设计:讲解机械传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重点分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1》期末复习填空题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
2.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若干个零件装配而成;从运动的角度看,机器是由若干个运动的单元所组成,这种运动单元称为构件。
3.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可得到一个与简化中心无关的力偶和一个与简化中心有关的力。
4.在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全部汇交于一点,那么称此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5.在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相互间也不全部平行,那么称此力系为空间力系。
6.零件产生剪切变形时,一般都伴随着挤压变形,即联接件的接触面发生压陷现象。
7.梁的三种基本形式为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
8.利用材料的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三大类工程实际问题:校核强度、求最小截面尺寸(截面尺寸设计)、确定许用载荷。
9.平面高副是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它给构件的相对运动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平面低副是两构件以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它给构件的相对运动引入两个约束条件。
10.若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时,称为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两连架杆运动形式的不同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11.轴向拉伸和压缩时,内力垂直于横截面并通过其形心,所以内力称为轴力。
12. 单位长度上的绝对变形称之为 相对变形或线应变 。
13. 塑性金属材料的极限应力是σs ,称为 许用应力 。
14. 剪力是剪切面上 分布内力 的合力。
15. 扭转变形的受力特点是: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受到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的两个力偶作用。
16. 杆件各横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变形称之为 扭转变形 。
17. 由轴传递的功率和转速,通过公式计算作用于轴上的外力偶矩。
18. 作用在轴上的外力是力偶,横截面上内力偶与之平衡,内力偶之矩称为 扭矩 。
19. 杆件的基本变形有:拉压变形,剪切变形、和 扭转变形 。
单选题1. 圆轴扭转剪应力 C 。
A. 与扭矩和极惯性矩都成正比;B. 与扭矩成反比,与极惯性矩成正比C. 与扭矩成正比,与极惯性矩成反比;D. 与扭矩和极惯性矩都成反比2. 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如右图),在其下端受有拉力P 。
一 填空题1.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移动副,将带入 2 个约束,保留 1个自由度。
2.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是极位夹角大于零。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摇杆为主动件时,机构会有死点位置出现。
4.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压溃,若强度不够时,可采用两个键按相隔180。
布置。
5.在一对齿轮啮合时,其大小齿轮接触应力值的关系是1H s = 2H s 。
6.齿轮传动时,为了使渐开线齿轮各对轮齿间能连续啮合工作,应该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基圆齿距。
7.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1 个约束,保留 2 个自由度。
8.曲柄摇杆机构中,压力角越小,传动性能越好;传动角越大,传动性能越 好。
9.普通平键的剖面尺寸(b ×h ),一般应根据轴径按标准选择。
10.从齿面硬度和制造工艺分,把齿面硬度HBS ≤350的齿轮称为软齿面,把齿面硬度HBS ≥350的齿轮称为硬齿面。
11.为提高螺栓连接强度,防止螺栓的疲劳破坏,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连接件刚度。
12.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 不打滑 ,并具有一定的 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
13.在设计V 带传动时,V 带的型号是根据 计算功率 和 主动轮转速 选取的。
14.改变刀具与齿坯相对位置切制出来的齿轮,叫变位齿轮。
15.摆动导杆机构的传动角等90°。
16.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 齿面接触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而按 齿跟弯曲疲劳 强度进行校核。
17.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8.滚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塑性变形和磨损。
19.标准齿轮在标准安装条件下,其分度圆与节圆应重合。
20.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应使小齿轮硬度高些。
21.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 节圆 始终相切。
22.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最短杆 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ZZ211007——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载荷变化较大时,联轴器宜选用()。
A.凸缘联轴器B.弹性柱销联轴器C.万向联轴器D.齿轮联轴器答案:B2.套筒联轴器的主要特点是()。
A.结构简单、径向尺寸小B.可用于高速传动C.承载能力大,能缓冲D.装拆时轴无须作轴向移动答案:A3.适合于做轴承衬的材料是()。
A.合金钢B.铸铁C.巴氏合金D.非金属材料答案:C4.只能承受径向载荷,而不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A.深沟球轴承B.角接触球轴承C.圆柱滚子轴承D.推力球轴承答案:C5.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可省略不写的是()。
A.2级代号B.0级代号C.6级代号D.5级代号答案:B6.链传动中,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最好与链节数互质,其原因是()。
A.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B.工作平稳C.避免采用过渡链节D.具有抗冲击力答案:A7.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
A.进入从动轮处B.退出主动轮处C.退出从动轮处D.进入主动轮处答案:D8.V带传动中,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传递功率P1、和带的寿命的变化规律是()。
A.P1增大、带的寿命减小B.P1增大、带的寿命增大C.P1减小、带的寿命减小D.P1减小、带的寿命增大答案:B9.对需要较大传动比的中小功率传动,最好选用()。
A.齿轮传动B.链传动C.蜗杆传动D.带传动答案:C10.计算蜗杆传动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时,主要的计算依据是()。
A.润滑油的工作温度和流量B.润滑油的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C.润滑油的工作温度和箱体散热能力D.传递功率和传动效率答案:D1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其中一个被联接件厚度很大且材料较软,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宜采用()。
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答案:B12.松螺纹联接和紧螺纹联接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松螺纹联接时的螺纹部分不存在()。
A.拉伸作用B.扭转作用C.剪切作用D.弯曲作用答案:B13.传动螺纹一般采用梯形螺纹,主要是因为梯形螺纹()。
第1章概论第一讲: 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任务课题: 1.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1.2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1.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其在培养高级机械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从而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 了解本学科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本课程研究对象、内容、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教学方法:利用工程案例等多种教学软件,展示本门课研究的对象、内容。
教学内容:1.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主要研究的对象;(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
从研究机器工作原理、分析运动特点和设计机器的角度看,机器可视为若干机构的组合体。
图1-1的单缸内燃机。
图1-1 单缸内燃机2.机器的主要特征是:(1)它们都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2)各个运动实体(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够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3.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
4.构件:是指机构的基本运动单元。
它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联接而成的运动单元。
5.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制造单元。
实例:图1-2 齿轮机构 图1-3 凸轮机构 图1-4 连杆机构6.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可以完成能量的转换或做有用功;而机构则仅仅是起着运动的传递和运动形式的转换作用。
机构的主要特征是:(1)它们都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2)各个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1.1.2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机构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计算(2)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及设计(3)各种联接零件(如螺纹联接、键销联接等)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标准选择(4)各种传动零件(如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的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5)轴系零件(如轴、轴承等)的设计计算及轴承参数类型选择。
1.1.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简单机构和零件的设计问题,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及计算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失效原因和提高改进措施的能力。
总论一、判断题1. 循环特性r =-1的变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应力。
( )2. 只有静载荷产生静强度破坏,只有变载荷才产生疲劳破坏。
( )3. 大多数通用机械零件及专用零件的失效都是由高周疲劳引起的。
( )二、填空题1. 在载荷与几何形状相同的条件下,钢制零件间的接触应力大于铸铁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三、选择题1、为了在高温下减轻磨损,应该加入的添加剂是。
A.极压添加剂B.降凝添加剂C.油性添加剂D.抗氧化添加剂2、下列材料中常用于渗碳淬火热处理零件。
A.40Cr B.38CrMoAl C.20CrMnTi D.T103、下述各参数中,只要根据计算圆整即可,其余的应取标准值。
A. 螺纹大径B. 齿轮宽度C. 圆柱齿轮模数D. 平键高度4、绘制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σa-σm图)时,必须已知的数据是_____ 。
A.σ-1 ,σ0 ,σs ,κσB.σ-1,σ0,σs,KσC.σ-1,σ0,φσ,κσD.σ-1,σ0,φσ,Kσ5、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在下列措施中,___ 不利于减轻和防止齿面点蚀现象发生。
A.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 B. 提高齿面硬度C.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润滑油 D. 降低齿面粗糙度值四、简答题1、a max min ,,,,m r σσσσ 五个参数各代表什么绘图说明当m 250,0.25MPa r σ==时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连接一、判断题受横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中,螺栓所受力为静载荷。
( T ) 滑键固定在轮毂上随轮毂一同沿着轴上的键槽移动。
( T )平键连接包括轴、轮毂和键3个零件,验算连接的挤压强度时应按挤压应力是否小于等于三者中强度最强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 )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拉力和扭矩。
( T )普通平键连接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180°。
( T )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及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连接。
( F )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的刚度。
机械设计期末公式总结一、强度学1. 极限强度公式极限强度公式是判断零件是否足够强度的重要公式之一。
常用的极限强度公式有「螺纹连接零件构件」「螺柱连接零件构件」「挤压件」「轴零件」「刚性连接构件」等。
2. 应力公式应力公式是研究零件应力分布的基本公式,包括挠度以及受力零件其余部分的应力。
应力公式一般有「平面应力裂纹和极坐标应力裂纹」等。
3. 弯曲公式弯曲公式是研究长条材料在承受弯曲作用下的变形量等的基本公式,常用的弯曲公式有「弯曲应力裂纹公式」。
二、传动学1. 动力庞加莱关系是动力分析的基本公式之一。
动力为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的因素,包括「质量、速度、加速度」等。
2. 映射坡道柱塞传动机构是传动学中常用的一种机构,用于实现往复运动。
映射也是其中的一种关系,用于研究平行运动以及副曲线运动的机构。
3.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常见有「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固定齿轮传动」等。
三、力学1. 静力静力是研究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学科,包括「力的平衡」等。
2. 动力动力是研究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的学科,包括「牛顿定律」「质心运动学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僵直度」等。
四、流体力学1. 流动理论流动理论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包括「流体的动力学平衡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方程」等。
2. 流动可视化流动可视化是通过实验手段使流动可视化,用以观察流体在各种状况下的运动情况。
常用的流动可视化方法有「理想流」「旋流」「螺旋流」「射流」等。
五、热力学1.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研究热力学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循环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布雷顿循环」「朗肯循环」等。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研究过热物质与冷物质间的热传导现象,常见的热传导公式有「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斯托克斯热传导定律」等。
六、材料学1. 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是材料学中常用的模型之一,常用的线性模型有「胡克定律」「西格玛定律」等。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的能力,为后续的机械设计课程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机械设计基础重点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分类、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性能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2、常用机构和零部件:如齿轮机构、链传动、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滚动轴承、轴系零部件等。
这些机构和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选型、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是学习的重点。
3、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类型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系统设计、带传动系统设计、链传动系统设计等。
4、机械强度分析:学生需要了解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弯曲强度、剪切强度、挤压强度、接触强度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疲劳强度计算和校核的方法。
5、机械动力学分析:学生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惯性力、动载荷、振动等,掌握动力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6、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学生需要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可靠性分析和计算的技巧。
7、机械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学生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知识,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掌握基本概念: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个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
2、理论实际:学习机械设计基础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学习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程设计、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注重归纳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繁多,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和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机械设计》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当转轴受的径向力大小方向不变时,其许用弯曲应力应选()。
A.[σ0]bB.[σ-1]bC.[σ+1]bD.[σ-0.5]b答案:B2.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应力成分是()。
A.最大应力σmaxB.平均应力σmC.应力幅σaD.最小应力σmin答案:C3.若需在轴上安装一对半圆键槽,则应将半圆键槽布置在()上。
A.周向相隔180°B.周向相隔120°C.周向相隔90°D.轴沿同一直线答案:D4.在带传动中,主动轮圆周速度v1,从动轮圆周速度v2,带速v,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v1=v2=vB.v1>v>v2C.v2<v1<vD.v1<v<v2答案:B5.当带的线速度v≤30m/s时,一般采用()来制造带轮。
A.优质铸铁B.铸钢C.铝合金答案:A6.齿轮抗弯曲计算中的齿形系数Fa Y 反映了()对轮齿抗弯强度的影响。
A.轮齿的形状B.轮齿的大小C.齿面硬度D.齿面粗糙度答案:A7.用当量弯矩法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22)(T M M e α+=中系数α是考虑()。
A.计算公式不准确B.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C.载荷计算不精确D.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答案:D8.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控制轴承的压强p答案:A9.宽径比B/d 是设计滑动轴承时首先要确定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取B/d=()。
A.1~10B.0.1~1C.0.3~1.5D.3~5答案:C10.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pv]是为了防止轴承()。
A.过度磨损B.过热发生胶合C.产生塑性变形D.发生疲劳点蚀答案:B二、填空题1.螺纹升角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传动的效率();牙型角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