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 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4-1 网络操作系统的根本概念4-1-1 单机操作系统1、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主要有四个办理功能:●进程●内存分配●文件输入输出〔I/O〕●设备的输入输出〔I/O〕一个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运行环境。
它通常包罗数十个、甚至上千个内置的称为函数的子程序,或称为子例程,应用程序通过调用这些子程序来完成根本的任务。
操作系统必需为用户提供各种简便有效的拜候本机资源的手段;而且合理地组织系统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办理系统。
2、进程办理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动态的发生和消亡。
首先,操作系统必需提供一种启动进程的机制。
在DOS中,该机制就是EXEC函数,在Windows和OS/2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CreateProcess,与EXEC不同的是CreateProcess在调用后几乎能当即返回,以便更多的程序可以被启动。
DOS是单任务操作系统。
在单任务环境中,处置器没有分时机制。
当一个程序有CPU控制权时才能运行,运行完就又交回了CPU的控制权。
Windows和OS/2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和OS/2的内核含有分时器,它在激活的应用程序中轮流分配处置器时间,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
3、内存办理内存办理的目标是给每一个应用程序所必需的内存,而又不占用其他应用程序的内存。
DOS的内存办理非常简单,它运行在实模式下,只有1M内存可用来编址。
WINDOWS和OS/2的内存办理较复杂,它运行在庇护模式下,它可以办理计算机上安装的所有内存,1M内存用完后,可使用扩展内存。
如果系统不克不及提供足够的实内存来满足一个应用程序的需要,虚拟内存办理程序就会生成虚拟内存来弥补缺乏。
Windows和OS/2内存办理的另一方面是采纳某些步调以阻止应用程序拜候不属于它的内存。
在DOS中,一个应用程序可能偶然的,或者有人成心的写到其他的内存中,甚至写到属于操作系统的内存中,并导到整个系统崩溃。
第4章网络操作系统(一)引言概述:网络操作系统是指通过网络实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分布式、互连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
本文将从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应用场景、优势和发展趋势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内容: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定义: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控制和协调网络中各种计算资源的操作系统。
- 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内核、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服务等组成。
2.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 分布式管理:网络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 资源共享:通过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数据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通信功能,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
- 安全性保障: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提供多重的安全机制,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数据的隐私。
- 故障容错:网络操作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和纠正网络故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企业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多个地点的计算机系统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 科研教育机构: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交流环境,满足科研教育机构的需求。
- 云计算平台:网络操作系统是云计算平台的基础,提供了高效的虚拟化和资源调度功能。
4. 网络操作系统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
- 降低成本: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企业可以减少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网络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根据需求进行系统升级和扩展。
5. 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轻量化:未来的网络操作系统趋向于轻量化,减少资源占用和系统负担。
- 虚拟化:网络操作系统将更加注重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1、Novell公司曾经轰动一时的网络操作系统是________,今天仍有6.5版本在使用。
2、Unix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________。
4、早期的网络操作系统经历了由结构向主从结构的过渡。
5、Solaris网络操作系统主要运行在RISC结构的工作站和上。
6、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版本不断的变化,但有两个概念一直使用,它们是和_____模型。
7、如果系统的物理内存不能满足应用程序的需要,那么就需要从的空闲空间使用_______内存。
8、SUN公司的Solaris是在_______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Windows服务器的域模式提供单点能力。
10、Unix操作系统的发源地是实验室。
11、IEEE制定的Unix统一标准是。
12、红帽公司的主要产品是Red Hat 操作系统。
13、Web/OS是运行在中的虚拟操作系统。
14、Novell公司收购了SUSE,以便通过SUSE Professional产品进一步发展网络操作系统业务。
15、活动目录服务把域划分成OU,称为。
16、红帽Linux企业版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基础架构,包括、、高可用性等功能。
17、内存管理实现内存的、回收、保护和。
18、Unix内核部分包括和控制子系统。
19、操作系统必须提供一种启动进程的机制。
在DOS 中,该机制就是函数。
在Windows 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
20、DOS 的内存管理相对简单,它运行在下,Windows的内存管理相对复杂,它运行在模式下。
21、操作系统通常有4 类组件:驱动程序、、和外围组件。
22、内核的结构可以分为、微内核(Microkernel )、以及外核等。
23、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型NOS 与通用型NOS 。
对于通用型网络操作系统,一般又分为两类:系统与系统。
24、硬盘服务器将共享的硬盘空间划分成多个虚拟盘体,虚拟盘体可以分为 3 个部分:专用盘体、与。
第一章网络操作系统引论1. ①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4、不确定性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硬件层的第一次扩充,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层—操作系统层—语言处理程序层—应用程序层。
操作系统的作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
3.多道程序设计的硬件基础:①中断系统②通道技术③CPU与通道的通信4.①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系统中所有资源且尽可能地让它们并行操作。
采用通道技术后使CPU从繁琐的I/O操作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能实现CPU与通道并行工作,而且也能实现通道与通道之间、各通道与外设之间的并行。
②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①多道②宏观上并行③微观上串行。
5.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要解决的几个问题:①存储保护和地址重定位。
(几道程序共享同一主存)②处理机的管理和调度。
(共享同一处理机)③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共享系统资源)6. 虚拟处理机:逻辑上的处理机称为虚拟处理机。
虚拟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配置操作系统后,比原来的计算机的功能增强了。
这种是概念上的、逻辑上的计算机,而不是真正的物理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称为虚拟计算机。
7.处理机的运行现场:就是指处理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任一时刻的状态信息的集合。
处理机运行现场包括的内容:①指令计数器(程序计数器)②程序状态寄存器③通用寄存器④特殊控制寄存器。
处理机的运行状态有两种:核心态(00)和用户态(11)。
程序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程序状态分为三种:①就绪②运行③阻塞。
程序状态的作用:程序状态可以互相转换,便于处理机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调度。
8. 访管指令、特权指令、系统调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9.①系统调用:用户在程序中能用访管指令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集合,其中每一个子功能称为一个系统调用命令。
第4章网络操作系统(二)引言概述:网络操作系统是基于网络架构的一种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和管理多个计算机和设备。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并详细介绍其五个主要方面。
正文:一、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1. 网络拓扑管理:包括对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监控和调整。
2. 设备配置管理:涵盖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升级和维护。
3. 用户权限管理:通过设置用户权限进行访问控制和安全管理。
4. 远程访问和控制:支持管理员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和控制网络设备。
5. 故障排除和监视:提供故障检测、排除和系统监视的功能。
二、网络操作系统的资源共享功能1. 文件共享:允许用户在网络中共享和访问文件。
2. 打印共享:允许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共享打印设备。
3. 数据库共享:提供数据库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访问控制。
4. 应用程序共享: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应用程序。
5. 外设共享:通过网络共享外部设备如扫描仪和摄像头等。
三、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1.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通过用户帐户管理和密码验证等方式保护网络的安全。
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使用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3. 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通过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4. 恶意软件防护:使用杀毒软件和安全补丁等工具来防护网络免受恶意软件的攻击。
5.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记录网络活动并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漏洞。
四、网络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1. 带宽管理:优化网络带宽分配,避免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2. 负载均衡:通过分配网络负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均衡。
3. 缓存和优化技术:利用缓存和优化技术提高网络和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4. 数据压缩和传输优化: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5. 系统监控和性能调优: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系统参数来提高网络操作系统的性能。
五、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1. 软件定义网络 (SDN):用于实现网络虚拟化和灵活的网络配置。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这是因为: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第四章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答案一: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
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
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网络操作系统》电子教案学习情境第4章实现域名解析——DNS服务器教学任务工作任务10——拓展与提高学时 2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地点专业机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直接域名解析、泛域名解析知识,掌握DNS轮询配置,掌握DNS转发器配置。
掌握辅助DNS配置。
技能目标具备Linux中DNS服务器复杂配置的职业技能,如配置DNS轮询、DNS转发器。
能力目标良好的专业学习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分析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直接域名解析、泛域名解析知识,DNS轮询配置,DNS转发器配置,辅助DNS配置,chroot 教学重点DNS轮询配置,DNS转发器配置,辅助DNS配置教学难点辅助DNS配置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2.启发引导法、3.演示教学法、4.分组学习法、5课堂讲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行动时间项目导入情境描述、分析案例分析、启发引导分组讨论 3 项目分析基础知识、工作任务分解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分组讨论 5 项目实施讲解演示工作任务、学生操作演示教学边学边做、分组讨论135项目评价工作任务总结分组讨论分组讨论7教学后记教学内容1.hosts文件网络中客户机通过完整的合格域名和对方通信的时候,首先查找/etc/hosts文件。
如果文件中有该主机的记录,则按照记录中记载的IP地址和对方通信。
如果hosts文件中没有相应记录,则向本地DNS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2.DNS轮询将解析到3台对应的web服务器,通过在DNS服务器上配置域名负载均衡,随机进行域名解析,将客户机的访问随机分配到3台web服务器上。
3.实现泛域名解析泛域名解析是指一个域名下的所有主机都被解析到同一个IP地址上。
4.实现直接解析域名用户在访问网站的时候,在浏览器地址栏不愿意输入完整的域名,而直接输入来访问。
在DNS服务器上直接解析域名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5.配置DNS转发器DNS转发器由于不承担解析任务,所以不需要设置正向区域、反向区域,也不需要配置正向解析文件、反向解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