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油菜栽培技术共1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0
油菜的栽培技术油菜的栽培技术1、前言油菜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各地。
本文将介绍油菜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择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2、地块选择2.1 土壤要求油菜生长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上。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
不同油菜品种对土壤要求略有差异,选择适宜的品种栽培。
2.2 土壤改良如土壤贫瘠、排水不良,应进行土壤改良。
可使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进行施肥,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3、品种选择根据地方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
品种的选择要结合耐病虫害、抗逆性等因素进行考虑。
4、施肥管理4.1 基肥施用油菜的基肥施用时间一般为播种前1-2周。
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kg,磷肥15-20kg,钾肥15-20kg。
4.2 追肥补充油菜生长期间可进行追肥补充,通过分次追施氮、磷、钾肥满足作物需求。
5、水肥管理5.1 合理灌溉油菜的灌溉要求充分考虑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
5.2 节水灌溉技术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用水。
6、病虫害防治6.1 常见病害和防治方法常见病害有白菜黑斑病、软腐病等,常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等。
可通过合理轮作、喷施农药等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
6.2 生物防治也可通过使用生物防治剂来控制病虫害,如利用昆虫和寄生性真菌等进行防治。
7、采收与储存7.1 采收时间一般在油菜籽完全成熟之后进行采收,一般为种子发黄时。
7.2 储存方法采收后的油菜籽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和翻动,以防止霉变。
8、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相关的图片、表格和图表,以供参考使用。
9、法律名词及注释9.1 种子法种子法是指国家对种子质量、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9.2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是指国家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油菜的栽培技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是制备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油菜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菜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施肥、播种、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选地油菜喜欢生长于肥沃的土壤中,土质以壤土为宜,不耐水涝,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氮肥和磷肥含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同时,避免在病蟹、病虫、鼠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油菜。
土地清理后, 在土壤深耕后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营养水平,保证油菜的发育和产量。
二、施肥油菜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同生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同。
在播种前应从事土地肥力分析,确定施肥计划和追肥方案。
为了使油菜结籽期得以顺利进行,生育早期钾肥、钙、镁肥等营养含量较高的肥料可以少用,中晚育阶段钾肥和磷肥应注意增肥,以促进油菜花序的生长和增加油菜籽粒数量。
在施用肥料时,要合理控制施肥的时间和量,以免造成营养过多或过少的状态,影响油菜的生长质量。
三、播种油菜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这样播种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秋冬季节的低温气候优势,减少夏季的病虫害侵袭,也可以增加油菜的生长期时间。
播种前要选好种子,采取真空封装和含生物制品等技术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有效性,再按150-225公斤/亩的密度进行播种,同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左右为宜。
四、管理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光照和水分,保持空气湿度逐渐提高。
为避免油菜在生长期间遭受过热或过低的气温,可以增加适当的覆膜,以隔离气温的影响,提高油菜的生长势和籽粒质量。
同时,在油菜的成长过程中,要适时除草、病虫害的危害,预防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五、防治病虫害油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蚜、斜纹夜蛾和菜青虫等等。
处理油蚜可以用废弃药瓶或带注射针头的笔管,将氨基甲酸在药瓶里加水混合后,挖下油菜植株根部后直接喷洒氨基甲酸水药液,或用肥皂液冲刷油菜叶面,可达到不错的驱蚜效果。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讲课文档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和效益,现在介绍一些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菜品种,如冬油菜、春油菜、菜用油菜等。
同时,要选择具有高产、抗病虫害性强等优良特性的种子。
二、土壤准备在栽培前要进行良好的土壤准备。
培土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同时要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对于重土壤,需要进行翻耕和破碎,增加土壤透气性。
三、合理施肥油菜对养分需求较大,因此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并结合油菜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施肥。
同时,可以适当使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
四、科学浇水油菜对水分需求较高,但也不能过度浇水。
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油菜生长阶段的需要来合理浇水。
一般情况下,初期保持适度湿润,后期逐渐减少浇水量,避免油菜长势过旺导致开花结实不良。
五、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油菜病虫害是保证高产高效的关键。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六、合理田间管理在油菜生长过程中,要合理进行疏苗、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保证油菜的良好生长环境。
同时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减少杂草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七、收获与储存在油菜籽黄熟期时进行收获,采用机械收割的方法,避免损失。
同时,在储存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油菜籽受潮发芽。
综上所述,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合理田间管理以及收获与储存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油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这些技术,推广应用,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发展油菜生产的意?(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的含油量约占其种子的35%-50%。
特别是“双低一高(低芥酸和硫甙,高油酸)”菜籽油更是健康油。
(2)能提供多种用途的工业用油:普通采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其可以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
其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3)能提供优质饲料和植物粗蛋白: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粕,含蛋白质40%左右,碳水化合物30%-40%,还有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良好的精饲料。
(4)油菜在持续农业种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5)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6)油菜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作物。
(其花期还是旅游的好风景)2、油菜在持续农业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油菜是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全年增产增收的优良作物。
其次,油菜的花期长,20-30d,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4个蜜腺,因而油菜也是重要蜜源作物。
第三,种植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在栽培油菜过程中施入土壤的氮、磷、钾元素都随根、茎、叶、花、果实归还土壤。
因此,种植油菜实质上是取油还肥,并以肥养田。
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增加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有利于后作的增产,所以油菜是耕作制度中的良好茬口。
3、发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对策?(1)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
尽快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栽培简单的“双低”油菜。
(2)、加大机械化生产进程,提高油菜生菜效率。
解决我国油菜生产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的问题。
(3)、提升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菜生产效率。
引导带动龙头企业,建立油菜籽加工产业联盟,延长油菜产业链条。
4、油菜栽培利用的特点?(1)、油菜的优质指标非常明确,且标准越来越高。
(2)、油菜优质生产的最大不利环境因素就是外来花粉的污染。
(3)、油菜的营养特性很特殊,N的需求量很大,但对N的利用率低养分还田率高。
油菜栽培技术一、油菜的植物学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油菜原产于中国,别名青菜等。
油菜喜冷凉气候,比大白菜耐低温和高温。
它以叶片作为食用器官,炒、烧、做汤风味清新,播后40-80天即可采收,再加上其耐寒性强,产量较高,是日光温室主栽作物前后茬、间作套种和隙地插空生产的主要速生叶菜之一。
(一)形态特征1.根油菜属于浅根系,徐根发达,分布在耕作层,再生力强,适于育苗移植。
直根入土15-20厘米。
2.茎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直径为1.3厘米,遇到高温或过度密植也会伸长。
花芽分化以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品质明显下降。
幼嫩的茎也可实用。
3.莲座叶,着生在短缩茎上,为主要食用部分,又是同化器官。
叶长15-30厘米,叶的形态特征依品种和环境条件有不同,有圆形、匙形、椭圆形等。
叶色有浅绿、深绿、叶片多光滑,少数具有茸毛,有皱缩。
叶柄肥厚、直立,叶柄有白、绿白、浅绿和绿色。
单株叶数一般在10片以上,多的达30片左右。
(二)生长发育周期油菜的世代生长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这里主要介绍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长期依器官发育过程,又可分为若干时期,分述如下:1.发芽期从种子吸水开始萌动,胚生长出幼芽的过程为发芽期。
胚有胚芽、子叶、胚轴、胚根,子叶的基部有叶原基,分生出真叶。
种子吸水膨胀后,在适宜的温度下,16-18小时,胚珠从珠孔伸出,24小时以后种子开裂,子叶和胚轴露出;经35-38小时,2片子叶露出地面,70小时以后子叶全部展开,同时真叶显露,发芽期结束。
2.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第一个叶序为幼苗期。
幼苗期叶片进行同化作用,为莲座期叶片打基础。
只有生长良好的幼苗,叶原基分化好,才能大量生长莲座叶。
3.莲座期在幼苗生长点分化的叶原基上,植株体再展出1-2片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植株叶数25-30片,构成产量的是第二至第三叶环上的叶片。
二、油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温度油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凉爽的气候条件。
油菜的栽培技术1.适播期的确定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是实现优质油菜高产稳产的基础。
适宜的播期是根据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特性而确定的。
冬油菜适期早播,可利用冬前生长期促苗长根、发叶,根颈增粗,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实现壮:苗越冬,春季早发稳长,稳产增收。
播种晚,冬前生长时间短,叶片少,根量小,所累积干物质少,抗逆性差,越冬死苗严重,春后枝叶数量少,角噪及角粒数少。
但播种过早,秋季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根颈糠老,抗逆性差,也不利于高产。
强春性品种,播种过早,易引起年前抽薹开花,减产严重。
油菜的适播期应在5cm地温稳定1520C时,一般比当地小麦适播期提前1520天。
我国冬油菜产区气候条件差异大,因而播种期不太一致。
黄淮区适播期一般直播油菜9月下旬,育苗移栽9月上旬。
旱原地区在9月上旬播种。
长江中上游在9月813日育苗,在9月1520日直播。
长江下游在9月1520日育苗,在9月25日前后直播。
此外,确定具体播期,还要考虑该品种特性、土壤墒情等。
冬性强的品种可适当早播,春性强的品种适当晚播,遇墒时应及时趁墒播种。
2.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油菜的种植方式有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1)直播的特点一是主根发达,吸收土壤深层肥水能力强。
直播油菜主根人土较深,一般1m以上,土层较厚的关中平原,人土可深达2m以上。
分布在土壤深处的根系,有利于吸收土壤层养分和水分,提高油菜抗旱耐瘠能力。
而移栽油菜主根被截断,入土较浅,抗旱耐瘠能力不如直播油菜。
二是支撑力强,较抗倒伏。
直播油菜距地表515cm主根上的侧根发达。
这些侧根与主根呈一定的夹角,对主根有一定的固定和支撑作用,不容易产生根倒。
三是用工量少。
与育苗移栽相比,减少了苗床管理与移栽用工。
(2)育苗移栽的特点一是解决季节矛盾。
在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地区,由于前茬腾茬晚往往影响油菜的适期早播,形成季节矛盾。
育苗移栽在前作未成熟收获前,提前在苗床进行育苗,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条件培育壮苗,待前茬适时收获后,再精细整地移栽,错开三秋大忙和腾茬晚的矛盾,有利于油菜壮苗早发和保证全年丰收。
油菜栽培技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十分受欢迎的蔬菜。
要获得丰收的油菜,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油菜栽培技术方面,帮助农民朋友们获得高产高质的油菜。
土壤与气候条件油菜栽培所需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决定油菜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为6.5~7.5,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较为适宜。
油菜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大部分品种对冻害抵抗力较强,但不耐高温和干旱。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品种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根据种植期和种植方式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油菜品种。
例如,早熟品种适合早春播种,而晚熟品种适合晚春或秋季播种。
另外,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良好口感和储藏性的品种也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秧苗培育油菜的种子一般采用育苗方式进行繁育。
在苗床中,首先选择新鲜的种子,浸泡6~8小时后,均匀撒播在遮阳的苗床上。
适当浇水保持湿润,避免水分过量,以免导致秧苗病害。
在6~7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工作。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油菜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播种后,需要进行及时的灌溉和草害控制。
油菜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同时也要避免过量灌溉,以免造成秧苗透明病、倒伏等问题。
对于杂草的控制,可以通过人工除草或者喷洒草药来进行。
施肥技术适量的施肥对于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育苗期和追施期,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用有机肥或化肥。
推荐使用有机氮肥和底施磷肥,以供给油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另外,在结合氮、磷、钾的比例时,可以根据当地土质进行适当的调整。
病虫害防治油菜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例如菌核病、锈病、蚜虫等。
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损失并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可选择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同时,也可采取物理和生物控制措施,如人工捕捉害虫、合理的病虫害轮作等。
收获与储存油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花期结束后的果实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