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遂宁市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遂宁市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1. 引言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地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引导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遂宁市制定了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并根据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以便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
2. 概述现代农业园区的分类遂宁市根据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和发展定位,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类型,如生态农业园区、特色种植园区、循环农业园区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在评分标准中,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园区给予相应的考核内容,以确保评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的内容遂宁市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规划建设情况对于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将侧重于园区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
规划建设的完善性和前瞻性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3.2 农业生产情况评分标准还将对园区内农业生产的情况进行考核,包括作物种植情况、养殖情况、生产技术水平等内容。
这将有助于评估园区的农业生产效益和发展潜力。
3.3 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评分标准也会对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利用情况、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考核。
3.4 经济社会效益经济社会效益是评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评分标准将对园区的经济收入情况、农民增收效果、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我认为这是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评分标准的制定能够更好地规范园区的建设行为,提高园区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评分标准也为园区的管理者和相关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目标,有利于推动园区建设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5. 总结通过对遂宁市现代农业园区分类创建认定评分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权重100分)一、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考核验收评分标准(一)基础设施(8分)1.园区道路(2分)。
综合区内道路畅通,主干道和辅助道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2.农业公共服务中心(4分)。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并满足综合区开展农技服务要求。
3.标牌(2分)。
综合区有明显的标志牌。
(二)科技应用(9分)4.农技推广(3分)。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实行首席农技专家负责制度;各产业区块责任农技员到位、工作任务量化到人。
5.科技转化应用(2分)。
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综合区至少推广5项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6.生态循环(4分)。
合理配套畜牧业、渔业和食用菌产业,推广应用生态循环模式。
按照种植业消纳能力,合理配套规模适度的畜禽养殖场,食用菌功能区块为200万包(棒或平方尺)以上,渔业功能区块1000亩以上。
(三)产业化水平(7分)7.土地流转(2分)。
耕地流转率达到40%以上(或主导产业专业化统一服务达80%以上;林地流转率或集约化程度30%以上,林业专业化服务50%以上)。
8.组织化程度(2分)。
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9.农业功能拓展(3分)。
综合区合理拓展休闲观光功能,休闲观光活动项目所需用地、排污、卫生、安全等符合有关规定。
(四)组织管理(16分)10.组织领导(2分)。
成立综合区建设管委会(或由县领导挂帅的综合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由农业、林业、渔业产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等组成的工作小组。
(要求附相关文件材料)11.任务落实(4分)。
综合区建设任务列入县、乡两级政府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要求附相关文件材料)12.政策与投入(4分)。
县(市、区)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项目资金筹措到位,投入力度大。
(要求附相关文件材料)13.制度建设(2分)。
有相应的综合区建设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制度;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制明确。
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考核评分表
1.考核验收评分表
综合区名称:
考核验收组组长:(签字)
2.示范区区块考核验收评分表(单个)示范区名称:
考核验收组组长:(签字)
3.精品园区块考核验收评分表(单个)精品园名称:
考核验收组组长:(签字)
4.示范区、精品园产业区块考核计分表
考核验收组组长:(签字)
5.综合区内示范区、精品园区块考核计分说明
(1)综合区内规划建设的示范区产业区块个数为m,精品园产业区块个数为n,产业区块数和为m+n;
(2)综合区内所有示范区与精品园的产业区块考评权重数为60(见相应标准);
(3)考评单个示范区或精品园产业区块考评分(X)满分为100分,Xm或Xn为单个考评实际得(百分制)分数;
(4)单个精品园产业区块的考评权重(Q)=60/(2m+n);单个示范区产业区块的考评权重为单个精品园产业区块的2倍,即(P)=2*60/(2m+n);
(5)示范区产业区块与精品园产业区块最后得分值(Z):
Z=P(X1+X2+…+ Xm)/100+Q(X1+X2+…+Xn)/100。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综合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园区在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推广、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表现。
一个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园区基础设施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前提,包括园区规划、用地面积、建筑物、交通、通讯、能源和水供应等要素。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园区规划的符合性、用地利用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
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科技创新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研发人员数量和水平、科研经费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等。
三、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服务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关键职责之一,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科技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服务人员数量和水平、服务范围和效果等。
四、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园区内农业企业的数量、产值、销售收入、盈利能力等。
五、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园区内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利用率、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
六、社会效益七、创新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园区内创新活动的鼓励力度、政策支持程度、创新人才的吸引度等。
八、管理水平科技园区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运营效果,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园区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素质、决策和执行效率、自律和规范程度等。
以上是对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初步构想,具体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目标考核评价表(种植业及其加工类)0打分档级细则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考核点 打分A C 说 明1.1.1标准制(修)订人员(0.3) 标准制(修)订人员结构合理,具备良好资质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具备一定资质人员结构是否符合农业标准制订中的人员组成要求;参加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1.1.2标准体系建设(0.4) 四类标准配套齐全;各项标准现行有效有相关标准,有配套雏形审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的配套情况,各项标准现行版本是否有效;如果全部采标,给满分。
1.标准制订与实施(0.25)1.1标准制(修)订与采标(0.2)1.1.3标准的实用性(0.3) 应用满意率≧85% 应用满意率在50%~70%随机调查使用标准的人员,统计其满意程度;走访对标准在生产适用性和市场适用性方面的评— 1 —价。
1.2.1公众媒体利用(0.3) 年省级以上媒体利用1次以上年县级媒体利用3次以上有可见的记录,发表的稿件,广播录音带,以及电视录像带等。
1.2标准化工作宣传(0.3)1.2.2直接的宣传活动(0.7) 年现场宣传组织活动3次以上,效果优良,相关材料齐备年现场宣传组织活动1次,宣传材料齐备在示范区现场开展的宣传活动,如与标准化有关的娱乐节目,知识竞赛,专题报道,墙体标语,自制宣传画、自制 VCD等。
1.3.1培训师资(0.2) 有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有培训师资相关证明文件;有受聘文件和老师签字;培训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有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有受聘文件培训教师资源调查表包括教师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法和身份证号;培训师资队伍结构根据示范区内容和所聘全部教师信息的符合程度判断1.3标准化培训(0.3)1.3.2培训资料培训材料内容紧密围绕示培训材料能反映相培训教材内容与相关标准内容的— 2 —— 3 —(0.3) 范区标准;材料配套齐全,适用性强关标准;材料基本配套,有适用性 符合程度,对标准的解读水平,材料的配套情况。
附件2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评估考核指标表园区建设类型: A政府主导型,B企业主导型- 1 -- 2 -填报说明:1.1创新人才数:指农业科技园区及入园企业以科技特派员为主的研发(R&D)人员数量,统计年末园区科技特派员数量及研发(R&D)人员数量。
1.2园区R&D总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考核年度园区内企业及政府对园区的R&D 投入水平;园区R&D总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年度园区R&D总投入/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00%。
1.3研发及技术支撑平台数:指园区内市级及以上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以及入驻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总数量。
需在附表1中详细列出。
1.4大型仪器设备原值总额:统计园区内购买时市场价值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仪器设备原值总额。
1.5产学研结合能力:近3年园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紧密结合完成的各类项目数(包括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基地建设等)占总项目数比例。
1.6科技服务组织数:近3年园区建立和引进的科技服务组织(包括专业技术协会、科技研究会、农产品产销协会、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等各种科技服务组织)个数。
1.7园区信息化水平:指园区信息化投入、基础设施、网络覆盖率、电子商务交易等的综合发展情况。
2.1授权专利数:近3年园区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
应在附表2中详细列出。
- 3 -2.2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数:近3年农业科技园区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数量。
需在附表3、4中详细列出。
2.3审定的新品种数:截至当前园区培育、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植物新品种及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数量。
应在附表5、6中详细列出。
2.4制定的技术标准:近3年农业科技园区制定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数量。
2.5承担项目数:近3年园区承担的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数。
应在附表7中详细列出。
3.1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产值比例: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产值比例=(年度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年度园区企业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园区企业总产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