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教学案例

1 平时我经常拿你们的好作文,好的仿句在两个班进行交流,今天大家坐到一快了,希望你们都有出色的表现

2 这节课这们来共同体会一下"诗歌鉴赏中的感情互动"

3 这是一模中的诗歌鉴赏题:(1)断和复两个字看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结合诗句,谈意味;(2)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诗中却与常情相悖,什么心情?

很多同学答错了(认为:无颜面见家人,心里羞愧而"怯")错在哪?这是宋之问从泷州(广东)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湖北襄阳)时写的一首诗。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罪有应得。但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分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既思念家人,又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接近家乡之后,怕这这种不祥预感被证实,变成残酷现实;而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就会被打碎。因此,担心不敢问.其实这种心理感情,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再来看一首诗:

杜甫的《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内心又如何,牵挂、忧思、悬想,寸心如割

异曲同工“真”“奇”“妙”——《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渡汉江》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述怀》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

一. 感情之“真”,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表达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和宋诗一样,杜诗的前两句同样着力表现由战乱造成的和家人音讯断绝之久,透露出岁月难捱、乡情难捺的痛苦。后两句将诗人心中郁积的牵挂、忧思、悬想,用顿挫曲折的手法,抒写得真切动人。

二. 反接之“奇”

宋诗和杜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运用了“反接”的表现手法,所谓“反接”,看似与常情相反,实际上是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正常心理。

宋诗的后两句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特别指出的是杜诗,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应该说此时“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而两诗后两句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但仔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是在前两句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合乎前两句的“规定情景”。

三. 渲染之“妙”

感情之“真”,真挚动人;反接之“奇”,令人称绝。但如果没有了必要的渲染,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乍看两诗的前两句,平平叙起,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也不像后两名句那样用语奇崛,但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交待,才使后两句的出色抒情字字有根,避免了感情的突兀。

4 这种感情可以说古今一也。著名作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朴鹤冉)

素质教育改革在语文学习方面最突出的体现,我认为是张显了人文性,"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就是鲜活的生活""语文学习的钥匙,将生活体验融入语文学习",就诗歌而言,"诗人通过想像......"那么我们首要"学会感动""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冰心

5鉴赏诗歌<父亲><月夜杜甫><春望杜甫><闻白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赠汪伦李白><夜雨寄北

他商隐><江城子苏轼

6 ><声声慢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卫风氓><邶风静女>

<父亲>可以谈谈感悟父母亲人之爱

<月夜杜甫>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陕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虑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虑。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

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