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莫高窟【第1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16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莫高窟的文化含义。
2. 了解莫高窟的形制和发现历程。
3. 学习莫高窟的绘画特色和表现方法。
4. 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析。
教学步骤:
Step1.导入
1. 向学生说出敦煌莫高窟的名称,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莫高窟,如果有,可以简单
介绍一下。
2.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莫高窟的文化背景,在敦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1.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艺术圣地之
一、高度、位置、由谁发现等等。
2. 介绍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以三优为主:造像优、窟龛优、绘画优,其
中主要是介绍绘画优,包括线条使用、色彩搭配、构图、表现透视等方法。
3. 介绍莫高窟中的三个绘画主题:佛经故事、行囊、敦煌风景。
1. 让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周围的风景和物体,用莫高窟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记录下来,以画作的形式呈现。
2. 根据学生们的画作,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他们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在莫高窟绘画中是如何使用的。
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者是故事书,更多地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
背景和历史进程。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莫高窟。
教学评价:
1. 通过相关运用现实生活经验和情境,重点在学生能够理解莫高窟的文化背景和创
作风格。
2.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动手实践来理解莫高窟的表现方法。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价值等;2. 能够认识莫高窟中著名的艺术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莫高窟的地理、历史、文化价值,著名的艺术作品及其特点。
难点: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较少,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结合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莫高窟有什么了解?你知道莫高窟中有哪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吗?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关于莫高窟的地理情况,包括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等。
2. 讲解莫高窟的历史沿革,包括建造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3. 介绍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包括对中国艺术、宗教、历史的影响等。
4. 分享莫高窟中的著名艺术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等,并讲解其艺术特点。
三、思维拓展(10分钟)1. 开展互动问答环节,巩固学生对莫高窟的地理、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是如何影响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的?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 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对人们的审美情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四、展示实物(10分钟)1. 展示莫高窟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莫高窟的艺术作品。
2. 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莫高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莫高窟更多的信息,并写一份对莫高窟的感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和艺术作品的理解。
2.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言行,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1.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
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精妙绝伦瑰丽记录银弦艺术殿堂腐败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画(2)释词。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瑰丽描摹引人注目举世闻名(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有感情朗诵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中的部分句段。
2.赏读、累积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学习表达方式,并迁徙运用。
4.认识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领会我国古代办感人民的勤奋和智慧。
【教课要点、难点】1.累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精妙。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迁徙运用。
【教课方案】一、导入检测1.同学们,在我国西北的大漠深处,有一处精妙绝伦的洞窟,它以恢宏的气概,无与伦比的彩塑和壁画,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心中的圣地。
这个地方就是――莫高窟。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同学们课前作了充足的预习,想必字词都掌握了吧。
下边我们来默写词语。
(1)默写词语:敦煌栩栩如生漫天游览腐败无能(2)依据意思写词语:形容连续不停地赞誉。
(啧啧赞美)雅致奇妙,无与伦比。
(精妙绝伦)3)出示词语纠错后读一遍。
4)你能运用这此中的一些词语,联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莫高窟吗?3.是的,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美。
(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里终究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有名的艺术宝库”呢?(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过渡:此中作者要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彩塑和壁画)对!一篇美文之因此令人难忘,必定是抓住了要点和主要事物进行描述的。
描述彩塑和壁画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第2、第3自然段)二、比较阅读(一)理清层次,初步感知1.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是作者描述的要点,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余同学认真听。
读完此后分别在第2、第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归纳彩塑和壁画的特色。
(生读后沟通)很好!两个自然段在一开始就分别归纳了彩塑和壁画的特色,请你在这两句话下边画上横线,写上标注。
(板书:归纳)2.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构造好相像啊!这两段中,作者在描绘时还有其余构造相像的地方吗?请同学们找一找。
3.沟通。
两个自然段都是先总述以后,接着再写详细内容。
zero in your target,and go for i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1一、激趣揭题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板书:四大名窟)出示课件:观察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开凿在陡峭的山壁上)师:这四大名窟分别是被誉为东方塑像馆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其中又数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气。
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了解课文,首先就要把__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找开课文,自由读课文。
检查:初读情况,抽几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三、第二次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无限魅力。
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来了,你们已经被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吸引了。
可敦煌莫高窟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称赞,如此多的荣誉呢?请再读课文,用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检查:说说你从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获得这么称赞、荣誉的原因小结:是呀,正是因为敦煌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的塑像,还有艳丽的壁画,所以获得了这么多的殊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段话1、师感情朗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
2、让生说说我是怎么读的,并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
(1600多年说明年代久远,492个说明现存洞窟多,3000余尊说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说明壁画面积大)3、在这段话中给余找个近义词(多)。
3000余尊:我们城中小学共有师生1900多,还不到__,它比我们的总人数还多出一千,多不多?(多)45000多平方米:大家再看看我们这个大教室,如果在墙壁四周都画上壁画,足足可以画个大教室呀!同学们,古代的劳动人民足足花了16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样一幅巨作!这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案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顾绿晔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假想游览,并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体会到敦煌艺术的神奇,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人来到无锡,问我们这里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美丽的家乡仅是我们祖国秀丽河山的一角,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你们听说过莫高窟吗?(板题)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
你们有人去过吗?敦煌莫高窟比你们刚才说的许多风景名胜更有一番独特之处。
它被称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洞里有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带入情境。
1、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现在就让我们作一次假想旅行,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来到敦煌莫高窟。
你们看!(点击图片)2、导游马上过来迎接了我们,带我们边走边看,并向我们介绍起了莫高窟。
(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边听。
)三、放课文录音。
刚才我们跟着导游走马观花了一番,听到导游是怎样赞美莫高窟的呢?你又看到了莫高窟里的什么呢?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为什么?这下我们对莫高窟不陌生了,让我们自个儿再来好好的游览一下莫高窟吧。
四、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第一遍轻声读,把它读通;第二遍放声读,把它读连贯;第三遍默读,边读边想,再分别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段意。
2、学生讨论后板书:彩塑莫高窟(一颗明珠)壁画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总)藏经洞(总)(分)五、导入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刚才某同学说莫高窟里的彩塑给他印象很深刻,老师也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细细观赏彩塑,好吗?2、学生细细地赏读这一节。
(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们读课文,一定要抓住最主要的。
洞里的彩塑怎么样?把主要特点抓住。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4、齐读此句。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莫高窟》的介绍和背景知识。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莫高窟的历史、地理位置、艺术特点等基本信息,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2.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特点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加深印象;2. 学生对莫高窟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理解不深,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时的主题《莫高窟》,并通过展示莫高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莫高窟的学习动力。
2. 学习活动(30分钟)(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修建?- 莫高窟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有哪些著名的壁画和雕塑?-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有哪些?(2)多媒体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完毕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壁画和雕塑等艺术精品,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莫高窟的特点和价值所在。
3. 总结梳理(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梳理,强调莫高窟在中国艺术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对莫高窟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4. 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艺术作品、书籍或电影,在课堂延伸的环节,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相关信息和艺术价值。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学习并掌握一些与艺术、文化相关的词汇;3. 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与《莫高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与艺术、文化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提问:“你们喜欢艺术吗?对哪种艺术感兴趣?艺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传承有什么作用?”播放《莫高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莫高窟的外观、内景、壁画等信息。
通过课件展示与艺术、文化相关的词汇,并通过图片和示范发音进行教学。
教师将《莫高窟》相关的文章分发给学生,学生阅读完后回答问题。
问题示例:1. 莫高窟位于哪个省?2. 莫高窟的创始人是谁?3. 莫高窟的壁画描绘了哪些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并准备好回答的答案。
问题示例:1. 莫高窟的文化价值是什么?2. 你们对莫高窟的壁画有什么感想?3. 如果你有机会去莫高窟参观,你最想看到什么?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和分享,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讨论。
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并写一篇短文介绍它,包括以下要点:1. 艺术品的名称和作者;2. 艺术品的特点和风格;3. 你为什么喜欢这件艺术品。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与艺术、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并展示出来。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进行小组展板制作,展示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壁画内容。
2. 可以邀请一位艺术家来讲解关于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的话题,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艺术和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学习关于石窟艺术的基本知识。
3.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背景和历史意义。
2.石窟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图片和视频素材。
3.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个莫高窟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自己对莫高窟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新知(20分钟)1.学生通过观看PPT,了解莫高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教师简要介绍莫高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开凿时间等。
3.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一些莫高窟的图片,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一幅莫高窟的图片,展开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如这幅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作者意图等。
3.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和分析结果。
四、概念解释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对石窟艺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讨论。
2.学生回答问题,如石窟艺术作品有何特点、为什么会选择在石窟中进行创作等。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播放莫高窟的VR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石窟艺术。
2.学生写一个简短的感想,以展示他们对石窟艺术的理解和观察。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学生总结学习莫高窟的收获和学习点,并进行讨论。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调查其他著名的石窟艺术,比较其与莫高窟的异同。
2.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关于莫高窟的小册子,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