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物类因子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4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节因子植物激素: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节因子植物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控制。
其中,重要的一种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自身合成的化合物,能够在极低浓度下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本文将就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展开讨论。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1. 赤霉素(Gibberellins,GAs)赤霉素是一类具有飞机航班居的植物激素,能促进幼苗的伸长生长和花芽的分化,抑制芽的分枝生长。
赤霉素能够通过活化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例如合成和降解蛋白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生长素(Auxins)生长素是一类经常被提及的植物激素,它在调控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壁松弛和生长旺盛,影响植物器官的形成和向阳性生长。
3.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活化的植物激素。
它能促进芽的分裂和侧芽的形成,遏制细胞老化。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器官的相对平衡。
4. 赤露酸(Abscisic Acid,ABA)赤露酸是一类负向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激素。
它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盐胁迫和低温等情况下起到重要作用。
赤露酸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开花和种子萌发,从而帮助植物在胁迫环境下适应和生存。
5. 焦磷酸(Ethylene)焦磷酸是一类气体植物激素,其生物活性非常高。
焦磷酸能够促进花朵开放,促使果实成熟和坚硬,还对植物的胁迫反应和根发育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二、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调控的基础。
例如,赤霉素和生长素可以相互作用,赤霉素促进伸长生长,而生长素通过控制细胞壁松弛来促进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也有着协同作用,维持植物器官的相对平衡。
此外,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和降解过程也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
例如,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受到光周期和温度的调节,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降解过程则受到光信号和胁迫因子的影响。
不同生态因子对胡枝子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胡枝子(Cotinus coggygria),又称黄连木、紫薇、火焰树等,属于艾桑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落叶灌木。
胡枝子灌木种子的萌发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不同生态因子对胡枝子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生态意义。
温度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胡枝子灌木种子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在 20 - 2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高温条件下,种子可能会受到热休克的影响,导致种子的死亡或种子发芽受阻。
相反,低温条件对种子的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胚乳水分释放缓慢、生理过程延迟。
因此,适宜的温度范围对于胡枝子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湿度条件也对胡枝子灌木种子的萌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过低或过高的湿度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
适宜的湿度可以促进种子壳的软化,使种子发芽顺利。
湿度过低会导致种子干燥,直接影响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和代谢过程。
而湿度过高则容易导致种子腐烂或霉变,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因此,适宜的湿度条件对于胡枝子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光照条件是胡枝子灌木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胡枝子种子的萌发属于光敏反应,要求一定的光照条件。
种子需要光的刺激才能启动生长过程。
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种子表面受损,影响种子的健康生长;而过弱的光照则会抑制种子芽的形成和生长。
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胡枝子种子的萌发和成功生长。
土壤条件对胡枝子灌木种子的萌发也有重要影响。
胡枝子灌木种子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土壤。
然而,不同的土壤类型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湿润而富含养分的土壤会提供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的环境,有助于种子吸水和根系的生长。
相反,干旱或盐碱化的土壤条件会极大地限制胡枝子灌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植物激素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机理探索引言:种子是植物的繁衍之源,而其发芽速率则对植物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作为植物内部调节生长和发育的信号分子,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激素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机理,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机制。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细胞合成并在其体内传导的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
每一种激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植物起着不同的调控作用。
二、植物激素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1. 赤霉素的作用赤霉素是一种由植物体内合成的激素,对种子发芽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伸长,加速种子发芽速率。
它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调节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细胞壁松弛,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来促进幼苗的生长。
2. 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它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适当的生长素浓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和速度。
生长素可以影响种子的休眠状态,减少种子休眠期的长度,使种子更快地进入发芽状态。
3.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在调控植物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对种子发芽速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适当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可以增加种子发芽率和速度,促进胚乳吸收和胚轴伸长。
细胞分裂素通过调节种子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分裂过程,从而促进种子的发芽。
4. 乙烯的作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种子发芽速率具有调节作用。
适当的乙烯浓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增加发芽率和速度。
乙烯通常在种子休眠期结束后逐渐增加,起到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
它可以催化酶活性和表达,引导种子进入发芽状态。
三、植物激素调控种子发芽速率的机理植物激素调控种子发芽速率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代谢调节等多个环节。
当种子受到适宜的环境刺激时,激素信号被传导到细胞质内,通过激活信号通路,启动酶活性和基因表达。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适应1、温度因子与生物生长2、温度因子与生物发育温度与生物发育有着重要联系。
如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如果过不了这关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温度与生物发育有一个普遍规律——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从变温动物开始研究总结出来的规律。
K=N(T-T0)主要应用于植物和变温动物。
温度是一个变化较大的生态因子,因此生物要适应温度的变化,必须自行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1、变温的生物适应1.1生物的地理分布决定某种生物地理分布区的因子,绝不仅仅是温度因子的作用,但是温度因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温度制约着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经过长时间的优胜劣汰,能够生存在某一区域的生物就是能适应该环境的具有该区域气候特点的生物。
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分布的重要指标。
因此一般介绍一个地域的气候状况,就会测试这几个指标。
例如哈尔滨(年平均气温3.5℃、1月平均气温约-22℃、7月的平均气温约21℃),三亚(年均气温23.8℃,月最高气温25℃-36℃,月最低气温在10℃以上),从这个指标我们大概能推断他们各自处于哪个地域。
人们就是通过这三个指标来划分植被的气候类型。
如热带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季风林、稀树草原、红树林。
亚热带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下形成,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植被类型:夏绿阔叶林(一年有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节,3-4个月的冬季)影响生物分布的指标很重要,但是极端温度是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条件。
如椰子、橡胶、可可、罂粟只能分布在热带,这是受到低温的限制;而苹果和某些品种的梨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这是受到高温的限制。
动物也不例外,大象不会分布到寒冷的地方,因为它受到低温的限制,并且皮肤上没有长毛,没有御寒能力;而北极熊也不会分布到热带去,因为它受到高温的限制,北极熊长有很多毛,有保暖作用,并且汗腺也不发达,如果贸然把北极熊移到热带生活,必然会导致它无法散热而热死。
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的生态学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疏花水柏枝种子萌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日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将会促使其正常生长和发育;而在夜间,则会通过低效光合能量来保证其正常代谢。
二、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对于疏花水柏枝种子的成功萌发也有很大影响。
如地表风速、相对湿度、日射强度以及平均气温都是影响其成功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地理位置因子。
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其成功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平高度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栖息条件也会影响到它们的成功存株情况。
4种生物刺激素对韭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文章编号:1002-0659(2020)05-0013-03黄晗达1,韩效钊2,梅万付3,马荣花3,王 慧2(1.合肥绿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2.合肥工业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3.芜湖县能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100)摘要:本文分析了韭菜种子繁殖发芽率不高的原因,并以韭菜种子为试材,开展了腐植酸、黄腐酸、氨基酸和海藻素等4种生物刺激素浸种处理试验,比较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苗长等生物学指标。
结果显示:生物刺激素对韭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生物刺激素的浓度对浸种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腐植酸、黄腐酸和海藻素浸种相对最佳浓度均为100 mg·L-1,氨基酸浸种相对最佳浓度为400 mg·L-1。
最佳浓度下,海藻素表现最好。
关键词:韭菜;生物刺激素;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中图分类号:S633.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6-17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904a06020017)主要作者简介:黄晗达(1992-),男,硕士,主要从事水溶肥料生产与制备、植物营养调理及功能化栽培研究工作。
E-mail:huanghanda1992@aliyun.com韭菜(A.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 .)为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 L .)多年生植物,原产于中国[1],叶、花葶和花均可作蔬菜食用,其以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含粗纤维较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
同时,韭菜种子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
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3]。
在生产中,播种后的韭菜发芽率并不理想[4]。
播种韭菜一般都用上1年或当年采收的种子,但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自然温度下,韭菜种子经过夏季高温后发芽率就会明显降低,有时隔年的种子虽然可出苗,但不久即枯萎死亡。
收稿日期:2018-12-19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3168);吕梁学院科研基金项目(Z R X N201510)㊂作者简介:呼凤兰(1980),女,山西省柳林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E -m a i l :32491767@q q.c o m ㊂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呼凤兰(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山西离石033000)E f f e c t o f F i v eP l a n tH o r m o n e s o n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B l a c kB e a nH UF e n gl a n 摘 要:以晋豆47号㊁豫豆4号㊁鲁黑豆1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㊁吲哚乙酸㊁赤霉素㊁脱落酸㊁细胞分裂素5种植物激素对这3种黑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测黑豆种子萌发后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3种萌发指标㊂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激素对促进3种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各植物激素促进黑豆种子萌发的最佳质量浓度也不同㊂总体来说,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㊂除脱落酸以外的其它4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可以抑制黑豆种子的萌发;经比较后发现,植物激素处理过的鲁黑豆1号种子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比晋豆47号和豫豆4号种子有优势,鲁黑豆1号和晋豆4号的发芽率几乎不受激素的影响,只有高浓度的脱落酸和吲哚乙酸会抑制它们的发芽率㊂通过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各植物激素促进黑豆种子萌发的最佳浓度㊂关键词: 黑豆;植物激素;萌发;发芽势;发芽指数D O I 编码: 10.16590/j .c n k i .1001-4705.2019.06.095中图分类号: S 5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9)06-0095-05豆类作物起源于中国,研究发现,黑豆在发芽后其各种营养物质更利于人体吸收,黑豆芽具有黑豆所具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萌芽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发芽的过程中还会使维生素的量增加[1-3]㊂随着人们对黑豆以及黑豆芽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黑豆以及黑豆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黑豆供应量不足,应提高黑豆的产量以及黑豆芽的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4-6]㊂如果能实现黑豆的大面积种植,可以提高豆类作物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解决进口豆类对国产豆类的威胁,也可以不断提升我国豆类产业的档次和解决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7-10]㊂本试验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㊁I A A ㊁G A ㊁A B A ㊁6-B A 浸泡3种不同类型的黑豆种子,探究在这些激素处理下,黑豆种子的萌发情况,旨在筛选不同激素处理黑豆的最佳浓度㊂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晋豆47号㊁豫豆4号㊁鲁黑豆1号㊂1.2 实验试剂乙烯利㊁吲哚乙酸㊁赤霉素㊁脱落酸㊁细胞分裂素㊁高锰酸钾㊁乙醇㊁乙酸㊁氢氧化钠㊂1.3 试验仪器恒温培养箱㊁电热鼓风干燥箱㊁超声波清洗机㊂1.4 实验方法1.4.1 不同植物激素溶液的配制把乙烯利溶解在少量的乙酸㊁95%的酒精和1m o l ㊃L -1的氢氧化钠中,再用蒸馏水配成所需要浓度[11],乙烯利浓度分别为0,25,50,75,100,125,150m g㊃L -1㊂同样,吲哚乙酸浓度为0,60,90,120,150,180,210m g ㊃L -1,赤霉素浓度为0,25,50,75,100,125,150m g ㊃L -1,脱落酸浓度为0,10,20,50,70,90,100,120m g ㊃L -1㊂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0.01,0.10,0.50,1.00,2.60,5.00m g㊃L -1㊂1.4.2 实验过程从3种黑豆中选取约2500粒无病虫害㊁饱满程度基本相同的完整种子,清洗㊁消毒㊁浸泡㊂再放入已加入各植物激素溶液的烧杯中浸种处理3h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培养皿中,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25粒黑豆种子,然后将其置于27ħ的培养箱内㊂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给培养皿中添加少许蒸馏水,防止种子因缺少水分而死亡㊂从种子放入恒温培养箱次日起开始观察,以胚根突破种皮1mm 为标准,观察其发芽情况,每隔24h 观察1次,从第1粒种子发芽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天记录发芽的黑豆数,以连续3d 不发芽结束对黑豆的观察㊂㊃59㊃图1 5种植物激素对晋豆47号种子萌发的影响1.4.3 指标测定用第3天记录的数据计算3种黑豆的发芽势,第7天的数据计算3种黑豆的发芽率㊂然后,用E x c e l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图㊂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12]:发芽势(%)=(发芽3d 后总共发芽的种子数/25)ˑ100%;发芽率(%)=(发芽7d 后总共发芽的种子数/25)ˑ100%;发芽指数=ð(每天发芽的种子数/相应的发芽天数)㊂2 结果与分析2.1 5种植物激素对晋豆47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由图1a 可以看出,吲哚乙酸浓度在0~120m g ㊃L -1之间时,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晋豆47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㊂浓度为120m g 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65.33%和33.37%㊂在此浓度范围内吲哚乙酸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小㊂吲哚乙酸浓度在120~210m g ㊃L -1之间,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㊂浓度在180~210m g㊃L -1的范围内,发芽率呈下降趋势㊂从图1b 可以看出,晋豆47号在经过乙烯利浸种处理后,对其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乙烯利浓度在0~75m g㊃L -1之间时,对晋豆47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发芽势㊁发芽指数逐渐增强㊂乙烯利浓度为75m g 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68%和32.39;乙烯利浓度在75~150m g ㊃L -1之间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随着浓度的升高明显降低㊂从图1c 可以看出,脱落酸浓度在0~10m g㊃L -1之间时,对晋豆47号的发芽率影响不大,对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脱落酸浓度在10~50m g㊃L -1之间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脱落酸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㊂脱落酸浓度在10~20m g ㊃L -1之间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㊂脱落酸浓度为20m g ㊃L -1时,发芽率最低,为61.33%㊂脱落酸浓度为50m g ㊃L -1,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25.33%和15.14㊂脱落酸浓度在70~100m g㊃L -1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增高㊂脱落酸浓度大于20m g ㊃L -1,发芽率有所回升㊂由图1d 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0.5m g㊃L -1之间时,晋豆47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浓度在0.5m g ㊃L -1时,对晋豆47号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表现出促进作用最强,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分别为65.33%㊁31.638;当浓度超过0.5m g 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发芽率影㊃69㊃图2 5种植物激素对豫豆4号种子萌发的影响响不大㊂由图1e 可以看出,赤霉素浓度在0~200m g㊃L -1之间时,对晋豆47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表现出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增高;当浓度在200~300m g ㊃L -1之间时,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慢慢降低;浓度为200m g 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最大,分别为70.67%㊁33.54㊂赤霉素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㊂2.2 5种植物激素对豫豆4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由图2a 可看出,吲哚乙酸浓度在0~150m g ㊃L -1之间时,对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吲哚乙酸浓度为150m g ㊃L -1时,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分别为82.67%㊁52%㊁20.89,均是最高㊂吲哚乙酸浓度在150~210m g㊃L -1之间时,黑豆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㊂由图2b 可看出,乙烯利浓度在0~50m g ㊃L -1之间时,对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乙烯利浓度为50m g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0%㊁52%㊁21.49㊂乙烯利浓度在50~50m g ㊃L -1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㊂由图2c 可以看出,脱落酸浓度在0~10m g㊃L -1之间时,对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脱落酸浓度在10m g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7.33%㊁37.33%和16.45㊂脱落酸的浓度超过10m g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脱落酸浓度在20m g㊃L -1时,黑豆的发芽势最低,为14.67%㊂脱落酸浓度为50m g ㊃L -1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2.67%㊁7.99㊂由图2d 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1~0.5m g㊃L -1之间时,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5m g ㊃L -1时,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分别为84%㊁40%㊁14.32,均为最高;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1m g ㊃L -1时,对豫豆4号的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㊂由图2e 可以看出,赤霉素浓度在0~50m g㊃L -1之间时,对豫豆4号的萌发表现出促进作用,浓度在150m g ㊃L -1时,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分别为80%㊁44%㊁14.99,均为最高;赤霉素浓度大于150m g 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㊂赤霉素浓度为300m g ㊃L -1时,对豫豆4号表现出很大的抑制作用㊂2.3 5种植物激素对鲁黑豆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由图3a 可看出,吲哚乙酸浓度在0~180m g ㊃L -1之间时,鲁黑豆1号的发芽率不受影响,吲哚乙酸浓度大于180m g㊃L -1时,发芽率呈下降趋势,浓度为210m g㊃L -1时,发芽率最低,为78.67%;当吲哚乙酸浓度㊃79㊃图3 5种植物激素对鲁黑豆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在0~120m g ㊃L -1之间时,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有促进作用,吲哚乙酸浓度为120m g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最大,分别为86.67%㊁42.57㊂吲哚乙酸浓度超过120m g ㊃L -1,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当吲哚乙酸浓度为210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52%和23.86㊂由图3b 可看出,乙烯利浸种液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乙烯利浓度在0~75m g ㊃L -1之间时,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浓度为75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72%和34.04㊂乙烯利浓度大于75m g㊃L -1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㊂当乙烯利浓度为150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达最低,分别为53.33%㊁26.56㊂从图3c 可以看出,脱落酸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趋势㊂当脱落酸浓度为10m g 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100%㊁70.67%和34.37㊂当脱落酸浓度为50m g㊃L -1时,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8%㊁29.33%和14.80㊂从图3d 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率没有影响㊂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0.1m g ㊃L -1之间时,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有促进作用㊂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1m g ㊃L -1时,发芽势㊁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0.67%㊁38.29㊂细胞分裂素浓度在0.5~5m g㊃L -1之间时,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浓度在5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0%㊁27.41㊂从图3e 可以看出,赤霉素处理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赤霉素浓度在0~150m g ㊃L -1时,对鲁黑豆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赤霉素浓度在150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78.67%㊁36.29;赤霉素浓度在50~300m g㊃L -1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当赤霉素浓度为300m g ㊃L -1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0%㊁28.01㊂3 讨 论吲哚乙酸㊁乙烯利㊁赤霉素㊁细胞分裂素在低浓度下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打破种子的休眠,而在高浓度下由于渗透压升高,种子吸水性减弱,所以高浓度时抑制种子的萌发㊂赤霉素对生长素物质的合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了种子内的淀粉酶活性和种子的代谢活动㊂6-B A 能促进和提高细胞分裂能力和光化学反应[13]㊂而脱落酸可以诱发黑豆的休眠,所以在低浓度下促进种子的萌发,高浓度下抑制种子萌发[14]㊂可能是因为较低浓度的A B A 短时间处理影响㊃89㊃了A B A的内部平衡,抑制A B A的合成或阻止A B A 及代谢产物的分解和运输,因而低浓度下发芽率㊁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所增高[15]㊂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子自身也会产生激素,同时种子也会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调节各激素的平衡,因此,有关植物种子内部不同激素来源及数量变化对其萌发的协同作用机制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㊂如果在吕梁本地大量栽培黑豆,可以选择晋豆47号或鲁黑豆1号,这2种黑豆比豫豆4号有优势㊂如果想要提高黑豆及黑豆芽的产量,可以用植物激素浸泡种子的方法㊂4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植物激素对促进黑豆萌发的影响是不同的,可以初步确定各植物激素促进黑豆萌发的最佳质量浓度㊂吲哚乙酸对晋豆47号的最佳浓度为120m g㊃L-1,对豫豆4号的最佳浓度为150 m g㊃L-1,对鲁黑豆1号的最佳浓度为120m g㊃L-1㊂乙烯利对晋豆47号的最佳浓度为75m g㊃L-1,对豫豆4号的最佳浓度为70m g㊃L-1,对鲁黑豆1号的最佳浓度为75m g㊃L-1㊂脱落酸对3个品种黑豆的最佳浓度均为10m g㊃L-1㊂细胞分裂素对晋豆47号的最佳浓度为0.5m g㊃L-1,对豫豆4号的最佳浓度为0.5m g ㊃L-1,对鲁黑豆1号的最佳浓度为0.1m g㊃L-1㊂赤霉素对晋豆47号的最佳浓度为200m g㊃L-1,对豫豆4号的最佳浓度为150m g㊃L-1,对鲁黑豆1号的最佳浓度为150m g㊃L-1㊂这5种植物激素对豫豆4号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均有较明显的作用㊂对晋豆47号和鲁黑豆1号,除了脱落酸,其余4种激素对其发芽率的影响都不大㊂5种激素对3个品种的黑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明显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B o w l e rC,V a n M o n t a g u M,I n z eD.S u p e r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a n d s t r e s s t o l e r a n c e[J].A n n u R e vP l a n tP h y s i o lP l a n t M o lB i o l,1992,43:83-116.[2]黄国平.粮食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特性的变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25-27.[3]X u M,D o n g J,Z h u M.E f f e c t so f g e r m i n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o na s c o r-b ic a c id le v e l a n d y i e l dof s o y b e a n s s p r o u t s[J].J o u r n a l o f t h eS c i-e n c e o fF o o da n dAg r i c u l t u r e,2005,85:943-947.[4]J I A O D e-z h i,G O N G M e n g,P A N X u e-y a n,e ta l.E f f e c t so f V a r i o u sP h y t o h o r m o n e so nS e e d G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S e e d l i n g G r o w t ho fL e y m u s C h i n e n s i s[J].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a n dF e e dS c i e n c e,2009,1(4-5):21-24.[5]张素清,陆爱君.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5(3):59-61.[6]翁春雨,任军方,符瑞侃.外源激素对紫玉盘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0):10462-10463,10530.[7]朱霞,胡勇,王晓丽,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01):46-48. [8]潘学军,张文娥,樊卫国.外源激素处理对贵州毛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J].种子,2007,26(01):25-27.[9]夏广清,何启伟,王翠花.赤霉素处理对大白菜开花的诱导效应[J].中国蔬菜,2006(05):19-20.[10]余前媛,蔡光泽.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74-76.[11]惠文森.赤霉素920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61-62. [12]段义忠.干旱胁迫对绿豆和黑豆发芽的影响[J].榆林学院学报,2014(12):7-11.[13]贺志文,李灵芝.陶虹蓉,等.几种外源激素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4):534-537.[14]杨玲等,崔晓涛,深海龙.外源激素与温度对花楸树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6):555-560. [15]赖华燕,王友凤,吴凯,等.外源激素对福建青冈种子易萌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36(2): 382-388.㊃99㊃。
海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枯草芽孢杆菌A178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学号: 20100304310062 姓名:覃世勇年级: 2010级学院:环植学院专业:植物保护(农药方向)指导教师:缪卫国完成日期:2014 年 5 月 4 日摘要以芽孢杆菌A178为研究材料,试验各设置了10个处理,将A178发酵母液分别稀释配成:原液、200、40、8、1.6、0.32、0.064、0.0128ml/L不同系列浓度的溶液,用蒸馏水以及LB培养基作为处理。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178发酵液浸种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适宜浓度的A178发酵液对番茄种子的发芽力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
其中以 1.6ml/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促进萌发,并能有效地促进种苗的健壮生长。
而在高浓度即大于最佳浓度时,则抑制萌发作用明显,而且不适浓度的A178发酵液对番茄的胚根有不良影响。
因而处理种子时应该摸索出合理的浓度值,才能更好地达到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
关键词:A178;番茄;种子萌发;发芽率AbstractIn B.subtilis A178 as research material, test each set up 10 treatment, the A178 fermentation liquor were diluted dubbed: dope,200,40,8,1.6,0.32,0.064,0.0128 ml/ L different series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LB medium with distilled water as well as treatmen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178 tomato broth soaking treatment for seed ger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A178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tomato seed germination force can promote, enhanc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index. Among 1.6ml/L concentration best effect, can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seeds to promote germin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obust growth of seedlings. And that at high concentrations greater than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inhibited germination obvious,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A178 discomfort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tomato radicle. Thus the seeds should be explored when dealing with a reasonable concentration values,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promo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results.Key words:A178;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Seed germination; Germinationrat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前言 (4)1.1番茄的简要简介 (4)1.2 番茄发展的局限 (4)1.3枯草芽孢杆菌应用进展 (4)1.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2 材料与方法 (7)2.1供试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2.3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8)2.4 枯草芽孢杆菌A178上清液的制备 (8)2.5 种子的预处理 (8)2.6 萌发实验 (9)2.7 测定项目 (9)2.7.1 番茄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的测定 (9)2.7.2 番茄幼苗根长与鲜重测定 (9)2.7.3 番茄种子萌发抑制率与根长生长抑制率 (9)2.8统计计算方法 (9)3 结果与分析 (11)3.1不同浓度A178对番茄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11)3.2不同浓度A178对番茄种子萌发后鲜重的影响 (13)3.3不同浓度A178对番茄种子萌发后根长的影响 (13)4 小结与讨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1)1前言1.1番茄的简要简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茄科茄属番茄亚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年总产量最高的30种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
影响丰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作者:李雪枫朱朝华王坚来源:《杂草学报》2016年第01期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70228;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70228摘要: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热带常见杂草丰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丰花草种子萌发温度范围广泛(~40 ℃),随温度升高,丰花草幼苗的鲜质量和生长长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恒温下0 ℃为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相对较高,而平均发芽时间最短;2 ℃时生长的幼苗最健壮,其芽长、根长和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时的对应值。
而变温条件更有利于丰花草种子萌发,12 h /12 h L、℃/1 ℃时发芽率达%,1 ℃/2 ℃时发芽率>90%,2 ℃/ ℃时的种子萌发率、幼苗长度、幼苗鲜质量均最大。
光照不是影响丰花草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但光照可能有利于促进丰花草幼苗生物量向根部分配,光暗交替(12 h /12 h L)条件下丰花草幼苗生长情况相对最好(长度根冠比为10 ∶[G-]1;鲜质量根冠比为01 ∶[G-]1)。
水分是决定丰花草种子能否萌发的关键因素,2 ℃、12 h /12 h L条件下,在土壤最大持水量0%时丰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均最佳。
关键词:丰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冠比;环境条件中图分类号: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X(201)01-0008-08[7]Abstract:[B]An experient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ine the effect of teperature,light and water conditions iicking those found in tropical farland and forest land on the ger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a coon weed [Borrenia stricta (L f) G Mey] by using petri-dish with filter paper and pot culture ethods B stricta seeds had a wide gerination teperature range (~40 ℃);the fresh weight and growth length of B stricta seedlings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eperature increase Under constant teperature conditions,0 ℃ was optial for gerination teperature at which gerination rate,gerination index and vigor index were highest,and ean gerination tie was shortest eedling growth,however,was ost robust at 2 ℃ because of the seedling shoot length,root length,shoot fresh weight,and root fresh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at other teperature treatent luctuating teperature iproved seed gerination of B stricta thus seed gerination rates were,respectively,% and >90% at /1 ℃ and 1/2 ℃ under 12h darkeness/12 h light conditions he axiu seed gerination rate,seedling length and seedling fresh weight were obtained at 2/ ℃ Light was not the key factor controlling seed gerination of B stricta,but light ay be conducive to allocation of bioass to root,and the best seedling growth of B stricta was observed under the alternation of light and darkness (12h /12h L),with root-shoot ratios of length and fresh weight of 10 ∶[G-]1 and 01 ∶[G-]1,respectively ater was the key factor in controlling B stricta seed gerination eed ger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B stricta were both best when soil oisture was 0% of the axiu water-holding capac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 ℃ and 12 h /12 h Ley words:[B]Borreria stricta;seed gerination;seedling growth;root-shoot ratio;environental conditions丰花草[Borreria stricta (L f)G Mey],又名假蛇舌草[1]、长叶鸭舌癀[2],为茜草科(Rubiaceae)丰花草属(Borreria G Mey)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1-2]。
植物激素对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冰叶日中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种子萌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
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
本文将就植物激素对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植物激素的概述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红素、脱落酸、激动素等,每种激素都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和
分布规律。
1.生长素
生长素是植物内部的一种主要激素,其对种子萌发有很大的影响。
生长素能够提高种
子发芽率和根长,使植物更好地吸收营养。
在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中,生长素的应用可以
加强种子萌发的速度和成活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小苗的生长。
2.赤红素
3.脱落酸
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促进种子的分化和生长,使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更加强健。
在冰叶日中花种子中,脱落酸的应用可以加速种子发芽的时间和减少不良环境的影响。
4.激动素
三、总结
在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中,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是复杂的。
生长素、赤红素、脱落酸和激动素等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但都能够促进种子的早期生长和
发育,使植物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
因此,在推广冰叶日中花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必须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激素类型和应用方法,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植物的生长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