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0.25 MB
- 文档页数:15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一、概念题1.嗅细胞2.肺小叶3.肺泡隔4.尘细胞5.Ⅱ型肺泡上皮细胞6.气血屏障7.肺泡8.导气部9.呼吸部10 .Ⅰ型肺泡细胞二、填空题11 .嗅部上皮为 _________ ,由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12 .气管外膜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构成。
13 .气管粘膜可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层。
14 .从 _________ 到 _________ 为肺的导气部。
15 .呼吸性细支气管最显著的特征是 _________ 。
16 .肺动脉为肺的 _________ ,支气管动脉为肺的 _________ 。
17 .肺泡隔由 _________ 和_________ 构成。
其中内含有丰富的 _________ 和_________。
18 .肺泡壁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19 .肺泡巨噬细胞位于 _________ 或 _________ 。
20 .肺组织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21 .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开始具有 _________ ,因而 _________ 及其以下的分支构成肺的_________ 。
22 .呼吸系统包括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器官。
23 .气管的软骨环缺口朝向 _________ ,缺口处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软骨环之间以 _________ 相连接。
24 .肺叶支气管以下的导气部依次称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25 .鼻嗅部粘膜A .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B .嗅细胞为多极神经元C .支持细胞为矮柱状D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 .固有层内含单管泡状混合腺26 .气管壁的三层结构是A .粘膜、粘膜肌层、浆膜B .上皮、肌层、外膜C .粘膜、肌层、浆膜D .粘膜、肌层、外膜E .粘膜、粘膜下层、外膜27 .肺小叶由及其属枝和肺泡构成A .肺内支气管B .小支气管C .细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E .呼吸性细支气管28 .鼻呼吸部粘膜A .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B .杯状细胞较少C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 .基膜不清楚E .固有层内含分支管泡状腺29 .对气管外膜描述哪项是错的A .由马蹄铁形的透明软骨环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B .软骨环之间有环状韧带相连接C .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背侧D .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腹侧E .缺口有平滑肌束和气管腺30 .对气管上皮描述哪项是对的A .为单层柱状上皮B .为单层立方上皮C .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 .为假复层柱状上皮E .为复层扁平上皮31 .气管外膜A .由间皮构成B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C .由环形软骨环构成D .由马蹄铁形透明软骨环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E .软骨环缺口朝向气管腹侧32 .对气管固有膜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组成B .含腺体导管、血管C .含神经纤维D .浆细胞缺乏E .含淋巴组织33 .对气管粘膜下层描述哪项是错的A .结缔组织较疏松B .与固有膜没有明显界限C .内含血管神经D .杯状细胞较丰富E .内含混合腺A .位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B .细胞是园形或立方形C .胞质内有含磷脂的板层小体D .小体以胞吐方式将分泌物排入肺泡腔内E .其分泌物只是提高肺表面张力35 .呼吸性细支气管是A .管壁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B .管壁表面为单层扁平上皮C .管壁表面为单层立方上皮D .上皮为软骨片E .管壁表面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36 .对肺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肺泡为多面形的薄壁囊泡B .开口于呼吸性细支气管C .开口于肺泡管、肺泡囊D .肺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E .人每侧肺约有肺泡3-4亿个37 .具有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 .Ⅰ型肺泡细胞B .Ⅱ型肺泡细胞C .浆细胞D .肺泡巨噬细胞E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38 .对Ⅰ型肺泡细胞哪项是错的A .细胞扁平B .有核部分较厚C .无核部分细胞质菲薄D .参于气血屏障的组成E .胞质内有许多富含磷脂的板层小体A .粘膜下层逐渐增厚B .腺体逐渐增多C .至终末细支气管时腺体完全消失D .至小支气管时腺体完全消失E .至细支气管时腺体完全消失40 .对肺导气部粘膜描述哪项是对的A .粘膜上皮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 .管径逐渐缩小,上皮亦逐渐变厚C .管径逐渐缩小,杯状细胞逐渐增多D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E .细支气管处,粘膜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41 .肺导气部A .细支气管B .呼吸性细支气管C .肺泡管D .肺泡E .肺泡囊42 .对终末细支气管的描述哪项是对的A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 .杯状细胞较丰富C .外膜中软骨片是完全消失D .外膜中软骨是片状E .平滑肌已形成完整的环形肌层43 .Ⅱ型肺泡细胞A .位于肺泡腔内B .细胞堤扁平状C .细胞质内吞饮小泡较多D .以吞饮的方式吸入空气尘粒E .位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44 .Ⅰ型肺泡细胞A .细胞扁平B .细胞呈立方状C .有核部分较薄D .无核部分的细胞质较厚E .参与肺泡隔的构成45 .肺泡由A .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B .尘细胞组成C .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D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E .表面活性物质组成46 .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A .细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 .小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C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E .以上均不对47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A .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 .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D .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 .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48 .电镜下观察辨认Ⅱ型肺泡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 .表面微绒毛较多B .线粒体丰富C .溶酶体丰富D .有许多分泌颗粒E .内质网发达四、多项选择题49 .鼻粘膜A .前庭部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B .呼吸部和嗅部表面均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 .三部分固有层内均有毛和皮脂腺D .三部分固有层内均可见腺体E .三部分固有层内均有静脉丛50 .嗅细胞A .呈细长梭形B .游离面有一根细长的嗅毛C .基部与嗅神经末梢形成突触连接D .胞质内有许多黄色色素颗粒E .嗅毛上有感受不同化学物质刺激的受体51 .嗅腺A .是一种粘液腺B .位于固有层内C .分泌物可溶解吸入空气内的化学物质D .分泌物可清洗上皮表面E .嗅毛摆动使分泌物排出52 .患过敏性鼻炎时,鼻分泌物内可见A .嗜酸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红细胞E .肥大细胞53 .气管管壁A .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B .粘膜分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三层C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有较多杯状细胞D .肌层内有少量骨骼肌纤维E .“C”形软骨环在外膜内54 .长期吸烟或反复感染可使气管和支气管A .纤毛细胞减少,纤毛运动减弱B .杯状细胞增多,分泌旺盛C .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增强D .分泌的粘液糖蛋白成分发生变化E .白细胞渗出浸润55 .肺小叶A .胎儿肺小叶分界清楚B .成人肺小叶分界不明显C .呈锥体形,尖向肺门D .肺表面可见小叶底轮廓E .每个肺约有 50 ~ 80 个56 .从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管壁结构变化规律是A .上皮内杯状细胞渐增多B .纤毛消失C .腺体逐渐减少D .软骨逐渐减少E .环行平滑肌渐明显57 .支气管哮喘病时,环行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的管道主要是A .段支气管B .小支气管C .细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E .呼吸细支气管58 .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A .上皮是单层柱状,有少量纤毛细胞B .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C .粘膜皱襞明显D .有少量腺体和软骨E .上皮内有少量杯状细胞59 . Clara 细胞A .主要分布在小支气管上皮内B .是一种分泌细胞C .胞质内无分泌颗粒D .可吸收毒物并将其转化为弱毒物质E .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可分解粘液60 .Ⅰ型肺泡细胞A .宽大而扁平B .有孔C .相邻细胞间无连接结构D .基底面无基膜E .参与组成气血屏障五、是非题61 .嗅细胞是机体唯一的一种存在于上皮内的感觉神经元,其基部的轴突组成嗅神经。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图片复习资料—呼吸系统一、注意观察下图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是一个连续而反复分支的管道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大家从这个图上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呼吸系统的组成。
那么,在肺的表面和胸壁内面、纵隔侧面和膈的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脏胸膜包被于肺的表面,并深入肺裂。
(164页)胸膜腔是脏、壁两部分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
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含少量浆液,能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的摩擦。
正常胸膜腔为负压。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称为胸膜稳窝,其中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所形成的半环状潜在性腔隙为肋膈稳窝,又称为肋膈窦。
它是胸膜腔位置最低的地方,胸膜炎症的渗出液或出血的血液常积聚于此,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或引流的部位。
请大家说出数字标注部分的结构名称:1.支气管2.胸膜3.肋膈窦4.胸膜腔5.咽二、注意观察下图中的解剖结构并说出线条所标部分的名称。
肺位于胸腔中,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右肺短宽,左肺窄长;每肺形似圆锥体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肋面、内侧面)和三缘(前缘、后缘和下缘)。
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
两肺共分为5叶。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由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左、右主支气管于肺门处分为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再分为肺段支气管,而后再反复分支,最后到达肺泡。
每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周围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段。
从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看,肺段均为一个比5个肺叶再小的独立功能单位,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病变范围进行定位诊断,进行肺段切除,使1个肺叶内的正常组织得到保留。
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实质即为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
间质为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支气管从肺门入肺后再呈树状逐级分支,称支气管树。
肺内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构成肺的导气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称为呼吸部。
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作业概述2011-2012(2)呼吸系统试卷(卷面共有46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一、A选择题(19小题,共19分)[1分](1)下列对鼻黏膜呼吸部的描述,正确的是()A、富含血管,呈淡红色B、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C、上皮内含少量杯状细胞D、固有层内有丰富的平滑肌纤维E、固有层内只有浆液腺[1分](2)鼻黏膜嗅细胞()A、呈高柱状,游离面的嗅毛属于微绒毛B、呈梭形,游离面的嗅毛属于微绒毛C、呈锥形,游离面的嗅毛属于纤毛D、呈高柱状,游离面的嗅毛属于纤毛E、呈梭形,游离面的嗅毛属于纤毛[1分](3)气管管壁由内向外分为三层,分别是()A、黏膜、肌层和外膜B、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C、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D、黏膜上皮、黏膜肌和外膜E、黏膜上皮、固有层和外膜[1分](4)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包括()A、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B、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C、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克拉拉(Clara)细胞、小颗粒细胞D、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壁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E、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主细胞[1分](5)气管黏膜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小颗粒细胞C、基细胞D、别细胞E、内分泌细胞[1分](6)气管黏膜上皮内与传入纤维形成突触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小颗粗细胞C、基细胞D、刷细胞E、内分泌细胞[1分](7)气管黏膜上皮内能清除黏液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杯状细胞C、刷细胞D、小颗粒细胞E、基细胞[1分](8)肺导气部不包括()A、段支气管B、呼吸性细支气管C、叶支气管D、细支气管E、小支气管[1分](9)环行平滑肌层完整的管道是()A、小支气管B、段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呼吸性细支气管E、肺泡管[1分](10)肺导气部起于叶支气管,止于()A、细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小支气管[1分](11)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A、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层,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片B、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平滑肌分散,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片C、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有软骨片,平滑肌层较厚D、上皮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环行平滑肌完整E、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层[1分](12)肺呼吸部包括()A、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C、肺泡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D、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E、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1分](13)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是()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单层扁平上皮E、单层立方上皮[1分](14)下列对I型肺泡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覆盖肺泡约95%的表面积B、电镜下,细胞质中可见较多的小池C、细胞无增殖能力D、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E、呈立方形[1分](1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A、增强肺泡气体交换功能B、降低肺泡气体交换功能C、保护肺泡上皮D、提高肺泡表面张力E、降低肺泡表面张力[1分](16)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细胞()A、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B、呈高脚酒杯状,游离面有纤毛C、呈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D、呈锥形,游离面有纤毛E、呈锥形,游离面有微绒毛[1分](17)气管黏膜上皮的刷细胞()A、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B、呈高脚酒杯状,可分泌黏液C、呈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D、呈锥形,单个分布在上皮深部E、呈锥形,成团分布于上皮深部[1分](18)气管黏膜上皮的小颗粒细胞()A、呈柱状,游离面的纤毛可向咽部摆动B、呈高脚酒杯状,可分泌黏液C、呈柱状,游离面有微绒毛D、呈锥形,有内分泌功能E、呈锥形,有增殖分化能力[1分](19)肺泡管的上皮为()A、单层立方,有少许纤毛细胞B、单层柱状,有少许纤毛细胞C、单层立方或扁平,无纤毛细胞D、单层立方或扁平,有纤毛细胞E、假复层柱状,无纤毛细胞二、B选择题(1小题,共5分)[5分](1)A、是感觉神经元 B、是内分泌细胞 C、胞质内含板层小体D、胞质内有低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 E、游离面有微绒毛1.小颗粒细胞()2.嗅细胞()3. II型肺泡细胞()4.刷细胞()5.克拉拉细胞()三、多选题(16小题,共32分)[2分](1)下列对嗅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呈梭形B、为双极神经元C、位于支持细胞的深部D、树突末端膨大成嗅泡E、轴突末端膨大成嗅泡[2分](2)下列对嗅毛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嗅细胞有1~2根B、由嗅泡发出C、属于纤毛,能摆动D、能清除异物E、为嗅觉感受器[2分](3)下列对嗅鞘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B、参与构成髓鞘C、参与构成无做神经纤维D、包绕嗅细胞的树突E、位于鼻黏膜固有层内[2分](4)下列对嗅腺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浆液腺B、位于弄黏膜固有层内C、分泌液中含蛋白水解酶D、分泌液可清洗上皮表面E、分泌液可黏附吸入的尘粒[2分](5)下列对气管软骨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外膜内B、由纤维软骨构成 C、缺口处有弹性纤维D、缺口处有平滑肌束E、缺口位于背侧[2分](6)下列对肺导气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B、上皮内杯状细胞逐渐增多C、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D、软骨片逐渐减少至消失E、环行平滑肌逐渐减少至消失[2分](7)下列对终末细支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皮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上皮内无杯状细胞C、上皮主要细胞是克拉拉细胞D、外膜中有少量软骨片E、黏膜下层中有少量腺体[2分](8)下列对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管壁上有肺泡开口B、已具有换气功能C、腔面衬以单层柱状上皮D、上皮内不含克拉拉细胞E、管壁内不含平滑肌纤维[2分](9)肺内调节进入肺小叶气流量的管道包括()A、小支气管B、细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呼吸性细支气管E、肺泡管[2分](10)下列对肺泡管的的描述,正确的是()A、管壁上有许多肺泡B、相邻肺泡的开口间有结节状膨大C、有少量环行平滑肌纤维D、内表面履有单层柱状上皮E、上皮细胞可分泌黏液[2分](11)II型肺泡细胞内板层小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二酰甘油B、磷脂C、胆固醇D、蛋白质E、糖胺多糖[2分](12)下列对尘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吞噬了尘粒的淋巴细胞B、可经呼吸道随黏液被咳出C、可沉积在肺间质内D、可经肺淋巴管迁移至肺门淋巴结E、可转化为浆细胞[2分](13)肺泡隔内有()A、肺巨噬细胞B、弹性纤维C、毛细血管网D、I型肺泡细胞E、II型肺泡细胞[2分](14)下列对I型肺泡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肺泡约95%的表面积B、分泌表面活性物质C、有增殖能力D、参与构成气血屏障E、可清除表面活性物质[2分](15)下列对II型肺泡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胞质呈泡沫状B、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 C、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D、参与构成气血屏障E、可增生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2分](16)气血屏障包括()A、I型肺泡细胞B、II型肺泡细胞C、肺泡上皮基膜D、毛细血管基膜E、毛细血管内皮四、名词解释(3小题,共9分)[3分](1)终末细支气管[3分](2)表面活性物质[3分](3)气-血屏障五、填空题(3小题,共11分)[2分](1)嗅细胞为()神经元,其树突末端膨大成(),其顶端发出较长的(),可接受不同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觉。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试卷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气一血屏障的结构应该除外A.Ⅰ型肺泡细胞B.肺泡上皮的基膜C.Ⅱ型肺泡细胞√D.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E.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结缔组织3.肺的呼吸部包括A.肺泡、肺泡管、肺泡囊、细支气管B.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C.肺泡、肺泡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囊、肺泡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E.肺泡管、肺泡、肺泡囊、终末细支气管4.气管的黏膜上皮是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复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复层扁平上皮5.一个肺小叶的组成是A.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B.终末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C.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D.肺泡管与其下属分支至肺泡E.以上均不对6.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处为A.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7.参与气体交换的细胞是A.Ⅰ型肺泡细胞√B.Ⅱ型肺泡细胞C.尘细胞D.心衰细胞E.内分泌细胞8.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克拉拉细胞B.Ⅱ型肺泡细胞√C.尘细胞D.心衰细胞E.Ⅰ型肺泡细胞9.关于终末细支气管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上皮内无杯状细胞B.管壁有环行的平滑肌层C.管壁无腺体和软骨D.管壁有肺泡开口,可进行气体交换√E.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10.关于Ⅰ型肺泡细胞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肺泡表面大部分由Ⅰ型肺泡细胞覆盖B.细胞呈扁平形,细胞质极薄C.细胞质内细胞器少,但含有大量吞饮小泡D.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可扩大气体交换面积√E.无增殖能力11.关于Ⅱ型肺泡细胞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无分裂能力√B.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C.细胞质内有嗜锇性板层小体D.细胞质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E.细胞呈立方形或椭圆形,嵌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12.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纤毛细胞B.杯状细胞C.基细胞√D.刷细胞E.小颗粒细胞13.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A.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E.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管14.关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是支气管的分支B.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C.管壁内无平滑肌D.可有少量腺体E.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移行为单层扁平上皮√1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和作用A.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是糖蛋白,提高肺泡表面张力D.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16.肺泡管的上皮是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柱状上皮E.单层扁平上皮或单层立方上皮√17.细支气管上皮是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纤毛柱状上皮√C.单层立方上皮D.假复层柱状上皮E.单层扁平上皮18.Ⅱ型肺泡细胞内可见到A.嗜锇性板层小体√B.黏原颗粒C.黄色色素颗粒D.吞饮小泡E.含铁血红素19.腔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管壁有半环形软骨环的结构是A.气管和支气管√B.终末细支气管C.呼吸性细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20.关于Ⅰ型肺泡细胞,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扁平菲薄B.有孔√C.是气体交换部位D.基底面有基膜E.参与组成气一血屏障21.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是A.基细胞B.杯状细胞C.小颗粒细胞√D.刷细胞E.柱状细胞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1 / 17《组织学与胚胎学-呼吸系统》教案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英 文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授课对象 2019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一 第 5-6大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301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1. 掌握肺的组织结构:肺内导气部各段管壁结构变化规律、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肺泡隔的组织成分和功能、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3. 熟悉气管的结构、肺血液循环的特点 教学要求:具有细胞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 教学重点1. 气管的结构;2. 肺呼吸部的组成及各段的结构,3. I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4. 气-血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难点 1. 呼吸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2. 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板书加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内容详细介绍,反复强调,难点深入浅出。
适当运用演示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 PPT 课件展示较多图片,利用模型直观讲授;适当联系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非重点内容以自学为主。
教材参考资料与网站 1.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唐军民,张雷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1)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八版邹仲之,李继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现代组织学第二版成令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Anthony L. Mescher. Junqueira’s Basic Histology: Text and Atlas.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Medical, 2019 4) Barbara Young, Geraldine O’Dowd, Phillip Woodford . Wheater’s Functinal Histology: A Text and Colour Atlas. 6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9 3.参考网站:专业词汇 trachea(气管), bronchiole(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呼吸性细支气管), alveolar duct (肺泡管), alveolar sac(肺泡囊), pulmonary alveoli(肺泡), type I alveolar cell(I 型肺泡上皮细胞), type II alveolar cell(II型肺泡上皮细胞), blood-air barrier(气血屏障), pulmonary macrophage(肺巨噬细胞) alveolar septum (肺泡隔), alveolar pore(肺泡孔)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5分钟复习上节课-消化腺的重点内容,介绍本节课内容概要、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最新资料推荐------------------------------------------------------85分钟课程导入部分:呼吸系统概述10'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导气部和呼吸部课程展开部分:一、气管trachea and bronchus 20' 1.粘膜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提出问题: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这种行为对气管粘膜的损害表现在哪里?2.粘膜下层:结缔组织+ 气管腺 3.外膜:结缔组织+软骨提出问题进入课堂讨论:(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气管和食管两个器官的位置毗邻,但结构和功能却截然不同,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组织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点有哪些?二、肺lung 55'(一)、导气部:( 10')构成:肺内支气管和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特点:三多三少三无一环(二)、呼吸部:( 45')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1 呼吸性细支气3 / 17管 2 肺泡管 3 肺泡囊 4 肺泡:(此处是本节课重点强调部分,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肺泡的组织结构和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这是两个不同答案的问题)①肺泡上皮:两种肺泡上皮的形态特点和功能临床相关问题:肺透明膜病课堂小测(教师列表格,学生填空,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两种肺泡上皮的组织结构对比②肺泡隔:重点介绍肺泡隔中两种重要内容物---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临床相关问题:老年性肺气肿,渗透性肺水肿③气血屏障:利用模式图强调气血屏障的组织学构成和功能④肺巨噬细胞临床相关问题:肺纤维化,心衰细胞科研相关问题:矽肺的基础研究(结合本院和本学科的科研进展)(三)、肺的间质:血管、淋巴管、神经( 5')结束部分:10 分钟 1.小结 2.布置思考题、预习下一章教案尾页作业思考题 1. 复习本章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