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1)
- 格式:docx
- 大小:16.58 KB
- 文档页数:4
<<对外开放>>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这节课在第三单元中可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和经济体制改革,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内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另外改革开放也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的三次历史巨变中的第三个巨变,所以它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决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通过看《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城市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只有改革创新才是发展之道。
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做贡献。
3、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本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学法:小组讨论法、地图记忆法三、教学设计:(一)以歌学史,通过欣赏,以歌曲的历史背景来引入学习本课内容。
播放一首歌《春天的故事》,烘托课堂气氛,引出课题:展示:对外开放自主学习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生回答,生补充订正。
师播放PPT,补充重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养管理人才;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学生当场记忆)(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通过地图,师生共同小结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展示《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下最早的开放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真正让学生通过地图总结出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特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补充ppt)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师巡视。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个框题《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下面我准备从五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情、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个框题。
本节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而设置。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也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因此本框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2、说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
在本课时中:知识目标:识记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知道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懂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能力目标:具有对外开放的意识,初步形成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3、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预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设置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行实现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难点预设的依据:只有正确把握好两者之间矛盾的关系,才能够避免对外开放中的出现的两种错误的思想。
为了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第二、说教法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我在导学案中设计相应展示活动:1、直观演示法(历史图片展示):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在小组展示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巴公镇中学赵红敏
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外开放》,本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说教材
本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本课在中国现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的能力,但认识能力还不高,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仍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
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进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等。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分析法等。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结合问题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设疑导思、讲授新课
1.自主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学生根据要求阅读教材完成相关内容。
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把握。
2.经济特区的建立
这是本课的重点。
首先,从经济特区概念入手,结合其建立背景,引
导学生分析:经济特区的特点、建立时间、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经理管理体制、典型代表。
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组图片,同时观看课本42页“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两张图片,在此过程中体会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3.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仅仅建立经济特区,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引出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这是本课的难点。
利用幻灯片和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不同时期开放的城市、区域的地理范围,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
同时,结合图片、视频和学生讲述,展现海南和浦东开发区的发展成就,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如果在对外贸易中发生了问题,怎么办呢?自然引出: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内容。
和学生共同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目的、意义。
然后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得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三)归纳总结、全面提高
引导学生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概述的能力。
(四)灵活训练、巩固提升
说板书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学反思
讲课过程中运用歌曲、图片等形式讲解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讲课形式,生动形象的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