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一、总体设计(一)一般规定<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总体设计应符合安全、畅通、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总体设计应与道路主体工程设计相协调,应根据道路功能及其在城市路网中的作用,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维修、营运、管理以及近期与远期等各种因素,准确体现道路工程主体设计的意图。
<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除应保持其各自特性和相对独立外,还应相互匹配,使之成为统一、协调、完整的系统工程。
(二)交通设施分级<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应按等级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
<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级分为A、B、C、D四级。
A 级应设置系统完善的标志、标线、隔离和防护设施;中间带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防撞护栏和必需的防眩设施;桥梁、高路堤路段以及旁侧有辅路、人行道等撞击后将危及生命和结构物安全的路段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护栏;立体交叉及其周边路网应连续设置指路、禁令等标志;施划车道边缘线、分合流路段应连续设置反光突起路标;出口分流三角端应有醒目的提示和防撞设施;实施控制的匝道,应设置匝道控制信号灯。
B 级应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和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路段上应设置中间分隔设施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设施;桥梁与高路堤路段有坠落危险时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护栏;立体交叉及其周边地区路网应设置指路、禁令等标志;平面交叉口必须进行交通渠化并设置交通信号灯。
C 级应设置完善的标志、标线和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平交路口进口段宜设置中间分隔设施;桥梁与高路堤段有坠落危险时应设置路侧防撞护栏;平面交叉口应进行交通渠化并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应按111级设置。
D 级应设置较完善的标志、标线;桥梁与高路堤段有坠落危险时应设置路侧防撞护栏;平面交叉口宜进行交通渠化并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应按 IV级设置。
(三)总体设计要求<1>应按照主体工程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项目交通特性,确定交通设施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指标,经协调并确认后执行。
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及交通设施设计原则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交通流动和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城市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和交通设施设计原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道路规范要求1. 路网密度和布局合理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要考虑到道路的密度和布局是否合理。
合理的路网密度可以提供充足的交通通道,减缓交通拥堵。
同时,路网布局要合理分布各类道路,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并提高通行效率。
2. 道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城市道路建设必须与环境协调,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道路和绿地的比例,增加绿化覆盖率,提供舒适的行车和行人环境。
此外,还应注意减少噪音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生态平衡。
3. 车行道宽度和车道划分车行道宽度和车道的划分是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合适的车道数量和车道宽度,以确保交通安全和流畅。
同时,根据道路使用需求,划分不同的车道,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公交专用道,以提高道路利用率和交通效率。
4. 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是城市道路规划的重点之一。
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情况,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确保交通有序、安全。
信号灯的位置、颜色和时间设置都需要符合交通规范,并与周边道路的情况进行配合,提高交通信号的可见性和可懂性。
二、交通设施设计原则1. 行人设施和安全保障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行人的需求和安全。
为行人设置合适的人行道和人行过街设施,如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并确保其安全、通畅。
同时,也要设置合理的行人引导标志和标线,提醒行人关注交通安全。
2. 非机动车交通设施设置对于非机动车交通,应适当设置专用通道和停车设施,以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和停放便利。
比如划定自行车道、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等,为骑行者和步行者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
精心整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7.1.3时,70km/h,7.2.1表7.2.1护栏防撞等级【修订】…原规范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共分五级。
但是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的不断发展,大型公交车与货车不断增多,譬如大型铰接客车总重可达25t,集装箱卡车总重可达55t,碰撞能量大幅提升,出现了大型客车或大型货车越出护栏的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实车碰撞试验表明,33t重的大型货车碰撞速度为65km/h时,碰撞能量大于600kJ,超过了SS级碰撞能量520kJ。
因此有些城市道路已经不满足SS级碰撞能量要求,从安全角度出发,规范增加HB与HA两个防护等级,碰撞能量分别为640kJ与760kJ。
目前国外道路护栏设计防撞能量的最高值分别为:美国548kJ、欧盟724kJ、日本650kJ,增加两个等级后的城市道路防撞能力要求已经高于国外标准了,也符合目前我国重载车辆较多的现状。
次干路、支路常规路段一般不设置防撞护栏,但是在高边坡、桥头引道、隧道洞口连接线等路段,从安全角度,需要设置防撞护栏,但是车速较低,撞击能量不大,增加低等级防护C级,碰撞能量为40kJ。
因此在原规范五个等级的基础上,增加了低等级防护C级、高防护等级HB与HA共三个等【修订】防撞护栏的试验碰撞条件是以碰撞能量满足相应防护等级的设计防护能量为原则制定。
碰撞能量计算公式为:(7-1)式中:E —碰撞能量; m —车辆总质量;v—碰撞速度;θ—碰撞角度。
7.2.3【原条款】城市道路可采用刚性或半刚性或柔性护栏,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撞等级和主要是通过基础、立柱、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代表形式是波形梁护栏、金属梁柱式护栏;柔性护栏是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主要是通过车辆碰撞时缆索的变形能力来吸收碰撞能量,代表形式是缆索护栏、高分子材质带有填充物的护栏。
增加了护栏最小高度的规定,护栏高度为护栏顶面距设计基准线的高度,以护栏面与路面的相交线为设计基准线。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字为新增内容,⽅框标记的⽂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标记的⽂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并实施。
注:设计交通量中,⼤型货车(总质量⼤于或等于)⾃然数所占⽐例⼤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护栏可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不同防⼤型车辆所占⽐例较⼤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混凝⼟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桥梁恒载时,宜采⽤⾦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出⼊⼝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通透性较好的⾦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地区,可选⽤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实车⾜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条件注:表中、、和为匝道设计速度。
主⼲路、次⼲路与⽀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主⼲路、次⼲路及⽀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条件邻近饮⽤⽔⽔源保护区、⼲线铁路、轨道交通、⽔库、危险品仓储油库、⾼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或规定的防护等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桥梁车⾏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道外侧应采⽤防撞护栏或⾼路缘⽯进⾏防护,⾼路缘⽯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
设计速度为的城市主⼲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以上⾼路缘⽯,设置⾼路缘⽯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于,路缘⽯⾼度宜为。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7.1.3【原条款】不能提供足够路侧安全净距的快速路路侧,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快速路路侧无足够的路侧安全净距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或者中央分隔带12m范围内有墩、柱或墙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碍物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
【原条文说明】…本规范借鉴以上研究成果规定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是为了防止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行道或撞击中央分隔带内的墩、柱或墙等障碍物而设置的。
各国在规定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标准时,主要以中央分隔带宽度、设计速度和交通量为依据。
根据国外研究,可能发生对撞事故的道路,行车速度约为70km/h,因此由于城市快速路,车辆行驶速度高,如果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或者中央分隔带内有障碍物时,如果不设置护栏,则容易出现车辆闯入对向车道或者撞到分隔带内障碍物,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其中墩、柱主要是指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监控设施、交通标志支撑结构、上跨桥梁的桥墩等;墙是指构筑物的墙体。
7.2.1【原条款】防撞护栏等级分为五级,各等级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 护栏防撞等级【修订】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按照设计防护能量划分为八级,见表7.2.1。
表7.2.1 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原条文说明】…根据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调研,通过对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况、事故车辆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我国城市道路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共分五级。
【修订】…原规范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共分五级。
但是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的不断发展,大型公交车与货车不断增多,譬如大型铰接客车总重可达25t,集装箱卡车总重可达55t,碰撞能量大幅提升,出现了大型客车或大型货车越出护栏的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实车碰撞试验表明,33t重的大型货车碰撞速度为65km/h时,碰撞能量大于600kJ,超过了SS级碰撞能量520kJ。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
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护栏可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防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注:表中、、和为匝道设计速度。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邻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干线铁路、轨道交通、水库、危险品仓储油库、高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或规定的防护等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
设计速度为的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以上高路缘石,设置高路缘石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小于,路缘石高度宜为。
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办法一、总述道路交通设施是指为保证道路交通有序进行,确保交通安全,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而设置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交安设施等。
为了规范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基本原则1. 科学规划:道路交通设施应根据道路特点和交通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安全、便利、高效。
2. 统一标准: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设置和标示等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并及时更新升级。
3. 授权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责任由相关交通管理机构承担,并相应地进行授权。
4. 安全为先: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应以保障交通安全为首要任务,做到合理、高效、可靠。
5. 便民惠民: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应尽量符合行人和交通参与者的需求,提供便利。
三、设施分类和设置1.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指用以引导和警示交通参与者的符号和标识牌。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交通标志可以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指路标志等。
(1)指示标志:用以引导和指示交通参与者前行、转弯、靠边停车等。
应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设置,位置宜明显、易于辨认。
例如,道路直行、转弯、靠边停车等指示标志。
(2)警告标志:用以警示交通参与者注意道路的特殊情况或危险区域。
例如,危险弯道、施工区域、动物穿行等警告标志。
(3)禁令标志:用以限制或禁止交通参与者的某些行为。
例如,禁止左转、禁止超车等禁令标志。
(4)指路标志:用以指示道路的行车方向和行车距离。
例如,指示城市中心、人民广场等指路标志。
2. 交通标线:交通标线是指通过涂绘等方式在道路上标示出道路的行车规则和限制。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交通标线可以分为虚线、实线、黄色标线、白色标线等。
(1)虚线:用以标示交通流的导向线,其可以跨越被画线的车道。
例如,虚线可以用于标示上下坡道、变窄区域等。
(2)实线:用以标示车辆禁止调头或者越过大部分实线的行车规则。
例如,实线可以用于标示禁止变道、禁止调头等。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与优化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与优化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与优化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率,并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效率通过科学规划道路网,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叉口、公交站点等设施,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可以减少交叉口的等待时间,提高车辆通过能力。
2.减少交通事故率合理规划道路交通设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等,可以引导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违章行为,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率。
3.改善出行环境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
例如,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设施,可以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鼓励居民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三、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与优化方案的实施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与优化方案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法。
1.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在制定规划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道路交通状况、交通需求、交通流量等数据,可以了解交通瓶颈、拥堵点等问题,为规划提供依据。
2.道路网布局优化在规划道路网布局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的长度、宽度、密度等,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还可以考虑建设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分流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压力。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需要采用的护栏碰撞能量低于时,护栏可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城市道路可采用刚性或半刚性或柔性护栏,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撞等级和结构行驶。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诜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注:表中、、和为匝道设计速度主干路的路侧宜设置防撞护栏。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事故或严重二次事故的路段,宜设置防撞护栏。
次干路和支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参照主干路设置;邻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干线铁路、轨道交通、水库、危险品仓储油库高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 经综合论证应在表或规定的防护等级基础上提高个及以上等级应对防撞护栏进行特殊设计。
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概述引言城市公路交通工程是指在城市内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停车场等。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城市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进行概述,分析其重要性和主要组成部分。
重要性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的交通运行和居民的出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性:1.交通流畅性: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可以提高交通流畅性,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交通安全性:良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可以提供良好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提高道路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3.出行便利性:合理建设的人行道、步行和自行车道等设施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减轻交通拥堵。
4.环境友好性: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应当考虑环境因素,包括减少噪音和污染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道路道路是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道路的建设应当考虑车流量、速度、道路宽度等因素,以确保交通安全和流畅。
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不同级别,应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的交叉点,是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的设计应当考虑交通流量、行人通行需求、交通信号设置等因素,以确保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交叉口的种类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T型交叉口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人行道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道路边缘设施,是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行道的建设应当考虑行人通行需求、通行安全和便利性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步行环境。
人行道的设计应当具有较宽的宽度,平坦的路面和便捷的通行设施,例如斑马线、过街天桥等。
停车场停车场是供机动车停放的设施,是城市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2019年版)说明:1.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2.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
7.2.17.2.1的规定。
表7.2.1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5t)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20%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70kJ7.2.3 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1 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2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3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4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5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7.2.3A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1 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7.2.4-1的规定;表7.2.4-1 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注:表中50km/h、40 km/h、30 km/h和20km/h为匝道设计速度。
2 主干路的路侧宜设置防撞护栏。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7.2.4-2的规定。
表7.2.4-2 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邻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干线铁路、轨道交通、水库、危险品仓储油库、高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7.2.4-1或7.2.7 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2 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顽症”,这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缺失有关。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不仅反映了城市道路设计的不合理,也表明了交通设施使用和管理的不足。
现今,我国人均汽车使用数量不断增长,为此,可以更好的管理城市交通设施,并针对现行管理中的问题和缺陷加以改进,进而制定出一种人性化的解决方案,成功营造一个利于人们出行的良好交通环境。
为此,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通过一定的借鉴和参考,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助力。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问题;对策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和车辆的稳步攀升,城市交通中出现的问题接踵而至,道路设施对驾驶员的心理和行为水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道路状况较差且信号不清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城市街道上的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建立科学的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道路运输服务的功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者必须认识到建立道路运输设施的重要性,并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1当前城市道路的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1.1道路交通的设置设计不合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目的是更好地引导人们遵守相关秩序并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因此,在交通设施的建立和规划中,执行科学和监管原是所必需的。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城市周围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一些交通设施的配置没有进行及时更新,这就使得交通设施的定位处于尴尬的境地。
例如在一些主要城市,信号灯和标志的配置也不合理且分布不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这些不利问题现象的出现,不仅违背了城市交通设施的初衷,而且没有发挥城市交通设施的作用。
1.2城市交通设计的施工质量无法进行保障城市交通设计的施工质量的不到保障反映了建设系统执行不力和缺乏监督。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定一、引言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对于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定,从不同角度论述其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通过提供合理规范,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二、交通标志与标线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标志和标线设置能够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设施标志与标线的种类及用途不同种类、颜色和形状的交通标志与标线应根据其用途进行合理设置。
例如,交通禁止标志应在禁止通行区域明显位置设置,车道分隔线和人行横道标线应明确划定,提醒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安全。
2. 可反射性和清晰度要求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可反射性和清晰度对于夜间驾驶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设施应选用高反射材料,确保标志和标线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清晰可见。
3. 距离和高度的规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应符合一定的距离和高度规定,以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在足够的距离内看到并做出相应反应。
例如,离交叉口一定距离内设置停车标志,限高标志应设置在过低桥梁或隧道入口处。
三、交通信号灯及相关设施设置规范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灯位设置和灯色规定能够引导交通流量,减少事故发生。
1. 路口信号灯设置要求路口信号灯的设置应根据交通流量、能见度和道路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高峰期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应设置信号灯来引导交通,并根据情况安排左转信号灯及行人信号灯。
2. 信号灯的配时设定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设定应根据路口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行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在合理的配时设定下,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 信号灯的维护与保养交通信号灯的正常运行对于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定期检修和维护信号灯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由于信号灯故障引起的交通事故。
四、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是为了提供方便、安全的交通环境给行动不便人士。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
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护栏可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防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注:表中、、和为匝道设计速度。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邻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干线铁路、轨道交通、水库、危险品仓储油库、高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或规定的防护等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行道外侧应采用防撞护栏或高路缘石进行防护,高路缘石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
设计速度为的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以上高路缘石,设置高路缘石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小于,路缘石高度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