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多样性研究_杨加志
- 格式:pdf
- 大小:958.18 KB
- 文档页数:5
12个阔叶树种在广东云浮的生长表现黎颖锋;黎少玮;龚益广;李国新;张栋;邓炳权【摘要】通过铺设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等12个阔叶树种的对比试验和调查其生长指标,评价6 a生多树种混交林分中各树种的生长表现。
结果表明:除了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保存率仅为32.3%外,试验林其它11个树种6 a 生时的保存率均在90%以上,表明了绝大多数树种对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不同树种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差异显著,其中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和米老排生长表现最好,胸径年均生长量为2.49和2.36 cm,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79和1.47 m;而油楠(Sindora glabra)、土沉香和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等珍贵树种,其胸径和树高的年均生长量均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可知,西南桦和米老排属于速生型,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以及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a)属于较速生型,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以及乐昌含笑(M.chapensis)属于中生型,油楠、土沉香和格木属于慢生型。
基于上述分析,推荐米老排、西南桦、红椎、山桂花和灰木莲等5个较速生、适应性强且病虫害少的树种用于营建粤西地区的生态公益林。
【期刊名称】《林业与环境科学》【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6页(P65-70)【关键词】阔叶树种;生态公益林;保存率;树高;胸径【作者】黎颖锋;黎少玮;龚益广;李国新;张栋;邓炳权【作者单位】[1]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西江林场,广东郁南52712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0;;[3]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良洞迳林场,广东新兴527121;;[1]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西江林场,广东郁南527121;;[1]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西江林场,广东郁南527121;;[1]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西江林场,广东郁南527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7.9根据《广东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广东省计划于2020年全面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业生态省。
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调查研究纪丹虹;蔡选光;纪燕玲;黄宏光【摘要】通过不定期踏查、设置虫情测报灯,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害虫有8目56科128种,按取食类型划分,刺吸类害虫24种、食叶类害虫91种、钻蛀类害虫9种、地下类害虫4种;按危害程度划分,危害轻微害虫80种、危害中等害虫42种、危害严重害虫6种.【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4页(P33-35,43)【关键词】乡土阔叶树种;害虫调查;潮汕地区【作者】纪丹虹;蔡选光;纪燕玲;黄宏光【作者单位】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00;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00;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00;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81.81乡土阔叶树种是广东生态林业、生态景观林带等建设广泛应用的主要树种。
因其凋落物量大,且凋落物质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分解和腐殖质化进程较快,对林地自肥作用强,能加快生态系统生物循环,在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功能方面起主导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广东省乡土阔叶树种种类丰富,适应性广泛。
省内自然分布的乡土阔叶乔木树种约1 295种,隶属于79科284属[1]。
然而,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和人工阔叶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森林病虫害问题也日渐突出,尤其是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的林业生物灾害,更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已严重威胁林木正常生长及其可持续经营。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北回归线贯穿其中。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在2 000 h左右,年降雨量1 300~2 200 mm,年平均气温21~22 ℃,夏长无酷暑、冬暖无霜冻,阳光充足、气候宜人。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
王华南;林新;陈建新
【期刊名称】《广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2(018)003
【摘要】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林是提高我省林分质量、生态功能等级和增加优质森林资源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我省优良乡土阔叶林造林树种选择,以及主要树种的适宜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要求和主要造林技术.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王华南;林新;陈建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局,广州,510173;广东省林业局,广州,510173;广东省林科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浅谈庆元县生态公益林优良阔叶树种及选择利用原则 [J], 周淑娟
2.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乡土阔叶树种造林技术 [J], 王华南;林新
3.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珍贵阔叶树种选择与发展 [J], 罗文扬;罗萍;刘贻均
4.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技术研究 [J], 王祥;王海军;王中激;连辉明;黄钰辉;曾令海
5.鄂西山区主要乡土阔叶大径用材树种选择研究 [J], 韩庆瑜;郭义东;祁松;甘德军;李道新;黄成名;高新章;祁万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引言林草资源调查监测,主要是对林区的林地、草地、湿地、荒漠及其附着的森林资源和草资源,以及其他土地上的林木资源进行监测,可以查清我国林草资源具体变化、掌握年度消长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评价林草生态系统状况、功能效益以及演替阶段和发展趋势[1],为国家制定林草资源监督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政策,编制林草发展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林草资源调查监测是在林地现状调查基础上,采用RTK 测量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可以大大提高林草资源测量的准确性;基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林草资源的分布信息以及植被指数、面积指数等多维度参数信息;无人机可以覆盖大范围地表,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林草资源信息,尤其在山区、沼泽等工作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利用无人机可以灵活、便捷地采集资源信息,实时掌握项目区林草资源情况;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对项目区野生动植物、有害生物进行智能识别,还可以对大量的遥感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评估林草资源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实现智能化的林草资源调查监测。
通过采用上述几种技术开展林草资源调查监测,可以准确获取项目区林草资源存量及质量变化等信息。
2 测区地理概况广东省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是我国经济大省之一,广东省林草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分析叶裕琦(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林草资源监测是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草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改革的推进,林草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
为了查清林草资源变化情况,以广东省林草资源调查监测为实例,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展开林草资源等基于地面样地的监测,并对林区林草资源的存量、变化情况以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汇总,形成林草资源年度数据,为编制国家林草资源及其生态状况白皮书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2):139~144F orest Resea rch 文章编号:100121498(2008)022*******华南乡土树种在松杉林下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3张浩1,2,庄雪影13,黄永芳1,赖植添3,邹寿明3,何汉波3(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香港;3.增城市林科所,广东增城511300)摘要:研究了11种华南乡土阔叶树种幼树在广东增城市林科所松杉人工林林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4种壳斗科植物黎蒴、米锥、甜锥和槟榔青冈在移植后5a 均具有较高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可作为人工林改造优良树种;香椿在前期生长表现良好,而移植后4~5a 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反映该树种随着年龄增长,其需光性加强,该树种仅适用于低密度人工林的改造;石笔木生长虽然稍慢,但其耐荫性较强,在林下生长良好,可作为次生林改造树种;樟树、枫香和火力楠等树种在林下生长不良。
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松杉林下植物以耐荫性和鸟播植物为主。
关键词:人工林改造;乡土阔叶树种生长;林下植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7209207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局(2F )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研究基金项目(2G 3)作者简介张浩(—),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华南地区人工林生态效益研究3通讯作者庄雪影(6—),女,博士,教授,2xyz @Gr owth of So m e Na ti ve Br oa d 2lea ved Tr ees an d P l an t D i ver sityi n the Con i fer ous P l an ta t i on of South Ch i n aZHA NG Hao 1,2,ZHUANG Xue 2ying 1,HUA N G Y ong 2fang 1,L AI Zhi 2tian 3,ZOU Shou 2ming 3,HE Han 2bo3(1.College of Forest ry,S outh Ch i na Agricu lt u ral Un i versity,Guangz hou510642,Guangdong,C hina; 2.D epart ment of B i o l ogy,the Ch i neseU niversity of Hong K ong,Hong K ong,Ch i na; 3.Forest ry R es earch I n s ti t u t e of Zengcheng C ity,Zengcheng 511300,Guangdong,Ch i na)Abstrac t:The gr ow th of 11na tive br oad 2leaved tree spec ies in a conif e r ous plantation located in Zengcheng,Guangdong P r ovince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aplingsof f our Fagaceae specie s (Castanopsis fissa,C .ca rlesii,C .eyrei,and C ycloba lanopsis bella )had vigor ous gr owth in the p lanta ti on during the first 5years,which were excellent s pecie s in the ecol ogical p lanta tions .The sap lings of Toona sin e n sis had rapid gr owth in the first 3years,but the gr owth declined in the f ourth and fifth yea r .I t had higher light require m ent with its gr ow ing .I t can be used a s r ef or m ed specie s in the l ow 2density ecol ogical p lanta tions .The saplings of Tutcheria champ ion ii wa s shade 2tolerant and showed good competiti on under the canopy .It can be used as the enrichment spec ies f or therefor m ati on of secondary f orests .The sap lings of Cinnam o mum ca m phora,L iqu idam bar for m osana ,and M ichelia m acclurei had r e lative ly poor gr owth in the high 2density ecol ogica l p lantati ons .The plot investiga tion result indicated tha t most understory specie s invading the plantati on were shade 2t ole r ant and bird dispersed .Key wor ds:p lantati on ref or ma tion;gr owth of the native tr ee s pecies;plant dive rsity in the understor y森林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但过去人类没有把森林定位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过渡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广东省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规律初探
彭达;张红爱;杨加志
【期刊名称】《广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6(22)1
【摘要】以2002年全省林地土壤调查样本中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资料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有明显规律性,而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分布影响不大.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彭达;张红爱;杨加志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州,51050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州,51050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州,5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4.2
【相关文献】
1.不同毛管布置形式条件下棉花膜下滴灌水盐分布规律 [J], 张明;张胜江;曹伟
2.当代中学生苦恼的分布规律初探--广东省中学生苦恼现状的调查 [J], 刘新奇
3.非恒定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的初探 [J], 乐培九;方修泮
4.苏北丘陵区典型性次生林地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时空变异特征 [J], 罗水清;于法展;夏羚;王青艳;陈帅
5.土壤盐碱化程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对羊草群落生物量及优势度的影响 [J], 殷立娟;张为政;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地理梯度研究的中期报告在广东省范围内展开的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地理梯度研究已经进行到中期阶段。
本报告将对该研究的目的、方法、进展以及初步结果进行阐述。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广东常绿阔叶林结构和多样性在地理梯度上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组成和演替过程。
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揭示广东常绿阔叶林的空间格局、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1. 样地布置我们在广东省不同地理区域选取了一系列代表性样地。
在每个样地内部,我们设立了固定的调查区域,并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样本采集。
每个调查区域的大小为等面积的正方形,并尽量选择邻近的区域进行比较。
2. 数据采集我们在每个调查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实地观测和数据采集。
包括记录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数量以及生长状况等。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相关的环境因子数据,如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坡度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我们对常绿阔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地理梯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3. 数据分析我们将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相似性指数等,比较不同地理梯度上植物群落的差异性。
同时,我们还将应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来验证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进展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广东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样地调查工作,并采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
初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和多样性随着地理梯度的变化而发生的一些趋势。
首先,随着纬度的升高,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这说明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
其次,我们观察到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高海拔地区的植物群落更加稀疏,个体数量较少,而低海拔地区的植物群落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例如,土壤湿度与物种丰富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光照强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广东韶关小坑林场5种阔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白昆立;陈蕾伊【摘要】The diversity of understory plants of Elaeocarpus sylvestris, Cinnamomum camphora, Castanopsis fissa, Castanopsis hystrix and Michelia macclurei stand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2 shrub species and 13 herb species in the E. sylvestris forest, 7 shrub species and 11 herb species in the Cin. camphora forest, 16 shrub species and 12 herb species in the Cas. fissa forest, 10 shrub species and14 herb species in the Cas. hystrix forest, 9 shrub species and 20 herb species in the M. macclurei forest. Shannon Wiener diversity indexes and evenness indices (Jsw and Jsi) of shrub layer under E. sylvestris stand were 2.51, 0.70 and 0.84,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stands.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stand typ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undergrowth diversity, and the E. sylvestris stand was favorable for undergrowth development.%对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
林分改造是将生产力低、林分质量差的低效林改造成能发挥较高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营林措施[1]。
广东省第一轮绿化大行动虽然完成了大部分荒山披绿,但还存在造林质量不高、树种结构不优等突出问题[2]。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植物群落稳定且能很好地体现地域特征等特点[3],是建设当地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材料[4]。
随着广东省深入推进高效益生态公益林建设行动,加强乡土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和生理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对推动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的混交林造林,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5种乡土阔叶树种在广东省饶平县造林2年半后的保存率和早期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粤东地区的林分改造树种选择提供参考,进一步加强乡土优良阔叶树种的应用推广。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位于北纬23°30′16″—24°14′12″,东经116°41′12″—117°11′16″,属海洋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区。
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4℃,降雨量1475.9mm ,平均年日照时数2114h ,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8.6℃;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0.8℃。
岩层主要是花岗岩,部分为流纹岩以及砂页岩等。
土壤可分为发育于花岗岩土地薄层红壤、发育于变质岩的粗骨红壤、典型红壤和黄壤4类。
1.2林分营建及抚育造林地采用明穴整地,深培表土,植穴的规格为50cm×50cm×40cm ;每穴施300g 复合肥作基肥,株行距3.0m×2.5m ,选用黎蒴(Castanopsis fiss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和木荷(Schima superba )5种乡土阔叶树种,按2∶2∶2∶2∶2的比例随机种植。
南方城市乡土阔叶树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柯碧英;刘连海
【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
【年(卷),期】2005(3)2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南方城市乡土阔叶树种研究状况,并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柯碧英;刘连海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学校,广州,510520;广州市林业局,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J], 黄庆;黄任泽;温军
2.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与栽培技术(二)四大因素选择乡土阔叶树种 [J], 梁瑞龙;黄应钦;李娟;林建勇
3.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调查研究 [J], 纪丹虹;蔡选光;纪燕玲;黄宏光
4.深圳市桉树相思改造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林下草本群落特征研究 [J], 林冉;谭琳;陶玉柱;窦苗;白浩楠
5.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与栽培技术(三) 三大环节提升乡土阔叶树种种植质量 [J], 梁瑞龙;黄应钦;李娟;林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Vol.53No.1林业科技情报・33・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及优势分析李妙嫦(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江门529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了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就要提高植树造林的力度,这其中碳汇造林就是植树造林工作的延伸。
在碳汇造林中乡土阔叶树种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乡土阔叶树种在碳汇造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关键词]乡土阔叶树;碳汇造林;应用分析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of Native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in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Li Miaochang(Jiangme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Jiangmen529000,Guangdong,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many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xposed・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afforestation.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 is an extension of afforestation work,and native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in 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and optim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ject.Key words:Native broadleaved tree;carbon sink afforestation;application analysis当前,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就必须要重视碳汇造林的建设。
广东省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研建思路与框架徐期瑚;薛春泉;罗勇;林丽平;黄宁辉【摘要】The concept and framework of the biomass model for main local broad-leaved species in Guangdong were put forward du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l. 9 local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were used as modeling objec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9 biomass modeling population. The number of ele-ments for each population was 90, among them, 40 roots were logging and another 40 were stem analysis. 60 trees of the modeling sample were based on the average allocation of 10 diameters, and another 30 trees were based on the origin, which were both determined by the trees proportion of each diameter class in Guangdong continuous resource inventory.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sampling, internal test and modeling technology for the biomass model in Guangdong were proposed.%从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研究意义出发,提出建立广东省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的思路与框架;确定以9个乡土阔叶树种为建模对象,共划分为9个广东生物量建模总体,每个总体建模样本单元数为90株,其中采伐树根40株,树干解析样本40株;建模样本的构成是在10个径阶平均分配60株的基础上,30株考虑样木的产地因素,根据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样木各径阶的株数比例确定产地及径阶的分配株数;提出适合广东省生物量建模的外业调查及采样方法、内业实验测定方法以及建模技术方法.【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8(043)003【总页数】7页(P16-21,46)【关键词】乡土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建模思路框架;建模总体;建模样本;外业调查;内业实验测定;广东省【作者】徐期瑚;薛春泉;罗勇;林丽平;黄宁辉【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 51052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 51052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 51052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 510520;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广州 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6;S711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1],储存了陆地生态系统76%~98%的有机碳,其地上部分碳库和土壤碳库分别占全球地上部分碳库和土壤碳库的80%和70%[2-3],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5]。
4种广东乡土阔叶树种幼苗的生长与养分特征周伟超;魏文华;庞冰林;李洁;薛立【摘要】用半微量凯氏法、钼兰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荷木Schima superba、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等4种幼苗叶片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树的N、Ca含量高而P和K含量略低;山杜英的K、Ca和Mg含量低;荷木的N、K和Mg含量最高;海南蒲桃P含量最高而N含量最低.聚类分析表明,4种幼苗中樟树和荷木的生长特征是苗高较小而冠幅大,山杜英和海南蒲桃为苗高较大而冠幅小.【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16(045)001【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幼苗叶片;养分;生长【作者】周伟超;魏文华;庞冰林;李洁;薛立【作者单位】台山市甫草林杨,广东台山 529231;台山市甫草林杨,广东台山529231;台山市甫草林杨,广东台山 52923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3植物叶片养分元素含量可作为其养分供应水平的一个指标,氮(N)、磷(P)、钾(K)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3种养分,也是评价植物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体内,钙(Ca)可以维持细胞壁结构,调节细胞膜透性,中和体内有机酸,调节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1—3]。
在一定范围内,Ca能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但过量时因颉颃其他元素(如镁、钾)的吸收,不利植物的生长[4]。
镁(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需元素,对幼苗中叶绿素的合成具有直接影响[5]。
研究叶片养分含量是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有效方法[6]。
一些研究者对叶片养分进行过研究,如对桉树Eucalyptus sp.的养分变化及其转移特性的研究[7]、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的研究[8]以及关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9]和火炬松P. elliottii[10]养分研究的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