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物流。 • 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 • 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
11
四、物流的类型
• (一)采购物流 • 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流通企业购入
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采购物流。 • (二)生产物流 • 从原材料、零部件购进入库起,直到产成品发送出
去为止,物质资料在生产企业内的整个物流过程称 为生产物流。 • (三)销售物流 •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 销售物流。
15
二、存货管理
• 存货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确定原材 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存货水平;其二,确保所有存 货得到良好的保管,并提高仓储面积、容积的利用 效率。
• 存货水平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第一,采购 批量。第二,运输批量。第三,生产批量。第四,客 户服务水平。
• 为确保存货完好无损,提高仓储效率,需要在合理分 析投入产出的情况下积极采用先进的仓储设备。
17
四、配送
• 配送是按照零售商或最终顾客等的订单对产品品 种、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在配送中心完成配 货之后,从配送中心到零售商或最终顾客所在地的 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
• 配送作业环节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选择配货作业方 法、选择车辆配装方法、确定配送路线等。
• 配货作业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播种方式。其二, 摘果方式。
20
21
一、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 (一)供应链管理趋势 •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建包括从原材料
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 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 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 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的网链结构,从 系统观点、合作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 节点企业之间的内耗与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实现 全体节点企业的共赢。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物流管理(第三版)
刘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第1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
3
学习导航
• 掌握物流与物流管理的概念。 • 了解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 了解物流的类型。 • 掌握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 • 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 了解物流管理在企业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熟悉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
12
• (四)回收物流 • 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具有
再利用的价值,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加工、拣选、分 解、净化等,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或转化为能源而 重新投入生产或生活循环系统的物流过程称为回 收物流。 • (五)废弃物流 • 对于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不能再加 以利用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 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称为废弃物流。
衡。 • 第三,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 • 第四,物流活动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 • 第五,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
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
8
二、物流概念的沿革
• “Physical Distribution”(PD)是“物流”的英文名称, 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 中文的“物流”一词最初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 • 目前,我国所指的物流是指英文的“Logis• 信息管理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有 及时收集和传输有关信息,才能使物流通畅化、高 效化。
• 在物流运作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提供了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 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的能力,它大大提高了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了对物流 活动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顾 客服务水平。
4
5
6
一、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 物流(Logistics)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照顾客的要 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以创 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 具体包括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 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
7
• 这一定义,突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 第一,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 • 第二,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
18
五、包装加工
• 包装按照其功能主要分为两类,即销售包装和运输 包装。前者是直接针对产品的小包装,主要目的在 于便利销售和使用;后者是若干个小包装的集合,主 要目的在于便利运输、装卸搬运及仓储。
• 在物流系统中,主要针对的是运输包装,包括包装材 料、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 在物流系统中,还涉及加工或销售包装的延迟化 (Postponement)。
切配合,共同促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实现。 • 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的
现象,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与商品实体的 转移路线并非完全一致。
10
• 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情形: • 有商流而无物流。 • 有物流而无商流。 • 有商流和输入物流(即采购物流)而无输出物流(即
13
14
一、运输
• 这里所说的运输是指干线运输、核心运输,包括企 业为开展生产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调达运 输以及产成品从企业仓库向各配送中心的大规模 运输。
• 对于运输而言,速度、成本和一致性这三个因素至 关重要。
• 运输合理化的内容包括:工厂和配送中心的合理选 址;水运、铁路、汽车、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 合理选择或组织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选择信 誉可靠、服务到位的具体承运人。
16
三、装卸搬运
• 物流活动的各要素,如运输和仓储等是靠装卸搬运 活动连接起来的。装卸搬运是确保高效率物流的 重要环节。
• 装卸搬运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包括叉车、传送带、吊车、电动平板车、自动升 降机等,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
• 为提高装卸和搬运的效率,通常使用单元化装载 (Unit Load),将许多分立的小货箱集中到一个大托 盘上或集装箱内。
为“后勤”。 •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物流研究的对象主要
是PD,即与产成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 • 20世纪90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
到我国,但仍沿用以前的译法。
9
三、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 所谓商流,是指商品的买卖过程,即商品所有权的转 移过程。
•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 •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二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