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8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使用药物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药品的作用主要是治疗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安全用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原因及防范措施着手,深入探讨安全用药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在正常剂量下,某些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令人不受控制地出现,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损害健康。
这些反应与药物剂量、剂型、使用频率、服用时间、服药途径、药物的代谢及排泄等因素有关。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具体表现如下:1. 轻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不会造成明显危害的反应,如头痛、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
2. 中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危害的反应,如高血压、免疫反应性疾病、癫痫发作等。
3. 重度反应:指对患者的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反应,如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药物本身的属性,也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和错误使用相关。
1. 药品本身的属性:药品本身就具有某些毒副作用,这是由药品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一些药品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致癌、基因突变等问题,这些都是由药品的化学成分所导致的。
2. 患者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敏感,或者某些人身体状况较差,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3. 错误使用药品:一些错误用药行为也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比如,超量、长期用药、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
三、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的措施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强药品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适宜人体的安全药品,不断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2. 严格执行医生处方制度,避免使用过多不必要的药物和剂量。
3. 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除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出现了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剂量依赖反应、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类型。
具体如下:(1)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剂量依赖反应:例如抗生素过量使用引起的耳毒性、肾毒性等。
(3)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酚妥拉明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不良反应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处理,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1.对患者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疾病、导致新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
例如,抗生素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对医疗机构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对医疗纠纷的风险,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1.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监测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小常识一、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呢,就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打个比方,就像你本来想让药帮你治病,结果它却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小麻烦。
比如说吃了某种感冒药后,可能会觉得有点犯困,这就是一种药品不良反应。
可不要小瞧这些反应哦,虽然有些看起来是小问题,但也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1. 副作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啦。
就像是药的小脾气,它在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顺便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小影响。
比如治疗高血压的药,可能会让你咳嗽,这咳嗽就是它的副作用。
但这并不代表药不好使,只是它有点小个性。
2. 过敏反应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
有些人对特定的药品就像对花粉过敏一样,接触了就会有反应。
可能是皮肤发红、瘙痒,严重的话还会呼吸困难呢。
就像有的人吃了青霉素类的药,身上就会起疹子,痒痒的可难受了。
3. 毒性反应这个就比较严重啦。
一般是用药的剂量太大或者用药时间太长才会出现。
比如说有些药吃多了会损害肝脏或者肾脏,这就是毒性反应在捣鬼。
三、为什么会有药品不良反应1. 药品本身的性质有些药的化学成分就决定了它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
就像有些化学物质天生就比较“活泼”,在身体里会和其他东西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2.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的反应可能会不一样。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人的身体是完全一样的。
有的人可能身体比较强壮,对药品的耐受性就好一些;而有的人可能比较敏感,一点点药就会有比较大的反应。
四、如何应对药品不良反应1. 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如果吃了药之后感觉不舒服,而且怀疑是药品不良反应,那可别犹豫,赶紧先把药停了。
比如说吃了退烧药后头晕得厉害,这时候就别再继续吃了,停了药看看症状会不会减轻。
2. 告知医生或药师这一点超级重要哦。
把你的症状和吃的药告诉他们,他们就像药品方面的专家,可以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出主意。
也许会给你换一种药,或者告诉你一些缓解不良反应的小方法。
有关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在使用药物时,我们首先应确保是用药安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用药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药品的副作用是指人在接受治疗剂量的药物后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治疗疾病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
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
三、什么是假药?《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3.变质的;4.被污染的;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四、什么是劣药?《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3.超过有效期的;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五、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1.药物的副作用:是药品在规定常用剂量使用时出现的与防病治病目的无关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科普一、药品不良反应概述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品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有害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副作用、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对于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副作用: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可能与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2.过敏反应:部分人对某些药物成分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有关,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应了解自己的过敏史,并告知医生。
3.毒性反应:长期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毒性反应,对肝、肾等器官产生损害。
毒性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和时间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1.药物成分影响:不同药物成分可能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抗生素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某些抗肿瘤药物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2.用药方式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频率过高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过量使用退烧药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3.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
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特别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四、如何预防药品不良反应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成分、用法用量等信息。
同时,应注意药品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药品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时间。
3.及时报告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品,并及时就医。
不良反应基础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介绍不良反应基础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介绍药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常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但是在使用药品时,人们也需要了解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指药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为你介绍不良反应的基础知识,使读者们了解药品使用时应该如何避免和处理不良反应,让药品使用变得更加安全有效。
1. 不良反应的分类不良反应根据发生地点和机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根据发生的时间,可以将不良反应分为: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
即刻反应往往在使用药品后立即出现,而延迟反应则在使用药品后几天、几周或几个月之后才会出现。
根据药品引起的症状,可以将不良反应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胃肠道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等等。
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将不良反应分为轻微、中度、重度和致死性不良反应。
2. 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在使用药品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代谢异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等。
此外,不良反应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某些人而言,某种药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它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药品时,应该适当掌握药品的用法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如何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在使用药品之前,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了解药品的用法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药品,防止相互作用。
药品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关注身体的状况,有意识地记录药品使用的时间和剂量,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若出现了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品,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缓解症状,比如清洗皮肤、服用止痛药等等。
如果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总之,不良反应是药品使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预防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是指在使用药品时,必须采取合理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身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安全用药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安全用药的要点
1. 谨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药品,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2. 注意药品不良反应:任何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品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4.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品时应特别注意,需咨询专业医生。
5. 不轻信广告宣传:药品广告可能有夸大疗效的成分,应保持警惕,不可盲目
购买和使用。
三、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1. 购买药品时,应选择正规药店,并保留好药品发票和说明书,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
2. 使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3. 如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诊断治疗。
4. 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5. 家庭药箱应定期整理,避免过期药品和不合格药品的使用。
安全用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了解安全用药的知识和方法,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药品的治疗作用,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
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
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
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安全用药: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答: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
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
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应。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
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药品说明书为什么必须规范?答:药品说明书应依照国家要求的格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制备。
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说明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准确并定时修订。
每个药品包装中应有一份适用的说明书,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
说明书中的副反应,有的国家规定,只收和本品很可能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因此许多厂家不是把所有的不良事件都收入说明书。
然而,在诉讼出现时,则厂家处于脆弱的地位,以致现在有一种趋势,把所有的副反应一律收入说明书。
另外,同一品种、同一剂型、同一浓度但生产厂家不同的产品,其说明书的内容应彼此接近,不应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应该规范化。
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全用药: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答: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超过这个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在这个合理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提高疗效,但不是绝对的。
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这个剂量范围里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安全用药: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答:药物说明书经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字样,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
“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安全用药:如何看待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客观理解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的关系?答: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有害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
国际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合格药品”可以理解为质量是不存在问题的药品,因此不能将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问题混为一谈。
药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应该根据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看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
许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在药品质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能认为有了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就一定是药品质量事故。
安全用药:如何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答:是药品不良反应还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等要求。
具体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鉴别和处理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
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症状如何区别?答:出现了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该药品在国内外引起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和患者过去、现在所患疾病、所用药物的情况,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等,必要时还要作一些化验检查,认真进行鉴别,才能下结论。
因果关系一般分为可疑、可能、很可能、肯定等几种。
安全用药:公众如何发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应对?答:使用药品后,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无力、口干等症状。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安全用药: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起草有关法规,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然后,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用药:应该怎样治疗药品不良反应?答: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它常见病、多发病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它药物。
安全用药:哪些药品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答:治疗窗范围窄的药物(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用即有明显改变的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它们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苷和抗过敏药等。
安全用药: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答:人体原来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身体里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另外,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里的杂质、辅料、添加剂过敏。
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
此外,个人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安全用药:继发反应是否为药物本身的效应?答: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又如利尿药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苷洋地黄不耐受。
青霉素引起的赫氏反应也属于继发反应。
安全用药: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答:是的。
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不良反应也差不多?答: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有时候不良反应差不多,有时候差别很大,不能凭想当然就结论。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好?答:一些发达国家的药厂生产条件较好,产品的杂质含量较低,但是这不是绝对的。
我国这些年来,许多药厂花了大量投资,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有些产品中的杂质比国外同类产品还低,质量也很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安全用药:价格贵的药是否更安全有效?答:药品的价格是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和治病的效果。
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
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答:总的来说,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它成为一个新药。
但是,新药的优点不一定都表现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有时候一个药品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老药差不多,但是因为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也可能被批准为一个新药。
安全用药: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吗?答: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但是,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虽然其安全性相对来说高一些,但并非绝对“保险”。
安全用药:非处方药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答: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比较少、比较轻,但这不是绝对的。
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安全用药: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不是就说明医生处方一定有问题?答:不一定。
医生的处方是否有问题,要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能因为出现了不良反应就一定说明医生的处方有问题。
安全用药: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答:不能这样认为。
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具体的规定。
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的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
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地告诉用药者,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费者的投诉。
安全用药: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答:不是。
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国内外都是如此。
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答: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说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视。
除非医生认为确属病情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安全用药: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答: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组方、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有时还存在讲究道地药材、如法炮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