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坯
• 湿坯晾干后,经过修整,最后成型。
(三) 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 唐代绞胎枕
• 一、陶艺材质肌理
•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 术表现的重要组成 部分。他的创作空 间是无限广阔的, 对于学生体验式的 制作来说,首先了 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 绞胎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工艺, 两种胎泥经 过恰当的搅拌,可以形成天然美丽纹理 。 釉色也可以通过搅拌施于器型上。
(一)、 基本工具和设备
• 一、制陶工具
• 1、手感的意义
• 手是最基本的制陶“工 具”,艺术起源于手制 造的痕迹,手感延续着 艺术作品的人文气息。 一个陶者,首先是用手 来感知事物的,感知事 物的质感、量感、虚实 和韵律,体悟自己的内 心感受,然后孕育作品的 意象,心手相师,心手 互动。
• 强调信任手感,然后辅之以工具,使工具 成为手的延伸。现代画家德库宁认为:“制 造一个有社会性意义的球,就不能使用固 定的尺子,你只有不停地去做,只能凭自 己的眼睛来检测这个圆球,不断地向你认 为完美的境界努力,球和人的关系是直接 性的,先完善尺子,再做球是不可能的。”
• 2、工具
• (1)拉坯车和轮盘
• 拉坯车从人工动力的辘 轳车发展而来。手工拉 坯和修坯的主要动力设 备,动力是靠电机带动 轮盘旋转。其作用是拉 坯和修坯。 轮盘是靠手 转动的轮式转盘。其作 用是制作和修整立体造 形、圆形器物,或在器 皿上进行绘画。
• (2)拉坯和利坯用具
• 拉坯用具主要有圈尺 、木制关坯刀、切割 线等。
比如这件隋代的青釉鸡头 壶“高21.8厘米 口径 6.9厘米 底径6.7厘米。 盘口,细颈,丰肩,圆 腹,假圈足。底心微内 凹,肩一侧为鸡头,相 对面有弯柄,柄端高于 盘口,并向内倾斜,另 两侧各有一横系,通体 施釉,底有六个半圆形 紫红色支烧痕。”这样 的描述给人以相当感性 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