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鉴别题总结复习进程
- 格式:ppt
- 大小:778.53 KB
- 文档页数:1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总结有机化学鉴别方法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鉴别和分析。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鉴别、燃烧反应鉴别、溶解性鉴别、酸碱性鉴别、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结构确认和谱学分析等。
以下是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详细总结。
一、物理性质鉴别物理性质鉴别是通过观察和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外观、物理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折光率等性质,推测和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的颜色、形状、结晶形态等外观性质,可以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和折光率,可以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二、燃烧反应鉴别燃烧反应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进行燃烧反应,观察和检测燃烧反应的现象和产物,从而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现象,如燃烧时是否有火焰、燃烧是否发生爆炸等,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饱和度和含氧量;通过检测燃烧产生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等,可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三、溶解性鉴别溶解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观察和检测溶解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极性官能团;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极性和溶液的稳定性。
四、酸碱性鉴别酸碱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与酸或碱进行酸碱反应,观察和检测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与酸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和沉淀,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酸性官能团;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与碱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碱性官能团。
五、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还原性和氧化性鉴别是通过将有机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观察和检测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鉴别题总结
有机鉴别题是化学领域中的一种常见任务,它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根据一些特定的性质或反应来判断某个物质是否为有机化合物。
这项任务对化学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验技能和化学常识。
在有机鉴别题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结晶形状等,这些特征对于判断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定反应,比如氧化、酸碱中和等,通过观察物质是否发生了相关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其是否为有机化合物。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的特点和反应规律,比如醇、醛、酮等。
通过对有机鉴别题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这对于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项任务,注重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化学知识水平。
要完成有机鉴别题,我们需要多做练习,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优秀的化学学习者和实践者。
第 1 页共 1 页。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鉴别不同的有机化合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准确、快速地鉴别有机化合物不仅对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来聊聊化学试剂鉴别法。
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有效的方法。
比如说,用溴水来鉴别不饱和烃和饱和烃。
不饱和烃(如烯烃、炔烃)能够使溴水褪色,而饱和烃则不能。
这是因为不饱和烃中的双键或三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再比如,醛类物质可以用银氨溶液(也称为托伦试剂)或者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
醛类能够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而酮类则没有这样的反应。
其次,物理性质鉴别法也不容忽视。
通过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也能够对它们进行初步的鉴别。
例如,硝基苯是一种淡黄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而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
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而苯则难溶于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鉴别方法。
比如,红外光谱法。
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它们在红外光谱中会显示出特定的吸收峰。
通过分析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
另外,核磁共振氢谱也是一种强大的鉴别工具。
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会产生不同的信号峰,峰的面积比则反映了不同环境氢原子的数目比。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峰,我们可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其结构。
在实际的鉴别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乙醇和乙酸的鉴别,我们可以先通过闻气味来初步判断。
乙醇具有特殊的醇香味,乙酸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然后,我们可以分别向两种样品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乙酸会产生气泡(二氧化碳),而乙醇则不会。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或者核磁共振氢谱来确认。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
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高三有机化学推断知识点在高三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推断题属于常见题型之一。
学好有机化学推断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有机化学推断题的基本知识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
1. 推断题的基本知识点有机化学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官能团反应以及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断。
2. 解题思路解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化合物的结构:首先要仔细观察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等信息,根据已学知识对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2)寻找特征反应:根据化合物的性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关的重要官能团反应,进一步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3)结合化学性质进行推理:根据已学知识,综合考虑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准确答案。
3. 解题技巧为了提高解有机化学推断题的准确性和效率,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供参考:(1)掌握官能团的反应规律: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有醇、醛、酮、酸、醚等,了解这些官能团的常见反应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2)注意官能团的选择性反应:在考虑特定官能团反应时,要注意其选择性,即与之反应的官能团种类和位置限制。
(3)考虑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往往对反应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注意这些因素在推断过程中的应用。
(4)多进行反推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次推理和反推,将已知条件与化合物结构联系起来,推断出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总结:高三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化合物结构、寻找特征反应,结合化学性质进行推理等步骤。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官能团的反应规律,注意官能团的选择性反应,考虑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并灵活运用反推法来得出准确答案。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我们可以提高对有机化学推断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顺利应对高考有机化学试题。
大学有机化学鉴别总结有机化学鉴别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有机化学鉴别实验,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理性质的鉴别物理性质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特征,通过对物理性质的测试可以进行初步鉴别。
比如,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是物理性质的两个重要参数。
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可以与已知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进行对比,从而初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类别。
此外,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密度、颜色等物理性质也可以用于鉴别。
二、酸碱性的鉴别除了物理性质外,酸碱性也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酸碱性的测试,可以初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
例如,使用酸碱指示剂对有机化合物进行中和反应,可以判定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存在酸或碱性物质。
同时,一些特定的反应也可以用于鉴别功能团,比如醇和醚的与溴水反应、胺与硝酸银反应等。
三、官能团的鉴别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功能部分的总称,通过对官能团的鉴别,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官能团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等。
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区的吸收峰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比如羰基、羟基、羧基等。
而核磁共振谱可以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氢谱和碳谱的信号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和结构。
此外,还有质谱(MS)等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官能团的鉴别。
四、化合物结构的鉴别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最终的鉴别过程需要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完整结构。
在确定结构时,可以借助化合物的反应性,通过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来确定结构。
例如,使用碳酸钠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可以鉴别羰基化合物的位置,使用氢化铝锂与醛或酮反应可以鉴别羰基化合物与α-位上的取代基等。
总之,大学有机化学鉴别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结合不同的鉴别手段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对物理性质、酸碱性、官能团和化合物结构的鉴别,可以很好地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将全书的重点内容按命名、结构理论、基本反应、化合物转化及合成方法、鉴别等几个专题进行总结归纳,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
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甘醇、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氯仿、草酸、苦味酸、肉桂酸、苯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巴豆醛、葡萄糖、果糖等。
还应熟悉一些常见的缩写及商品名称所代表的化合物,如:RNA、DNA、阿司匹林、煤酚皂(来苏儿)、福尔马林、扑热息痛、尼古丁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
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⑴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
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
按照“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
必须注意,顺、反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
例如:CH3-CH2BrC=C(反式,Z型)HCH2-CH3CH3-CH2CH3C=C(反式,E型)HCH2-CH3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2025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有机物的鉴别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浙江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溶液B.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C.可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青蒿素的分子结构D.将有机溶剂与粉碎后的玫瑰花瓣混合,进行搅拌和浸泡,该提取方法为萃取2.(2024•绍兴二模)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检验所需的试剂:NaOH溶液、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B.用饱和溴水可鉴别1﹣丙醇、2﹣氯丙烷、丙醛和苯酚溶液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检测CH3OCOOCH3谱图上呈现两组峰D.可通过灼烧闻气味来区分衣物的材质属于蛋白质还是纤维素3.(2024•义乌市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酸性KMnO4溶液可鉴别汽油、煤油和柴油B.用NaOH溶液、硝酸银溶液可鉴别氯乙烷、溴乙烷和碘乙烷C.用溴水可鉴别酒精、苯酚、己烯和甲苯D.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4.(2024•台州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护肤品、医用软膏中的“凡士林”,其主要成分是烷烃,有润滑作用B.为了获得支链较少的聚乙烯,应选择在低压低温的情况下进行加聚反应C.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无法鉴别丙烯和丙醛D.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甲酸、乙醛和葡萄糖溶液5.(2024•杭州二模)关于有机物分析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X射线衍射可确定乙酸的空间结构B.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以鉴别己烯和己醛C.红外光谱图可获得分子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D.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滴加AgNO3溶液后根据沉淀颜色可判断卤原子种类6.(2024•宁波模拟)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该有机物一定不是醇B.可用溴水鉴别甲酸水溶液、甲醛水溶液和甲苯C.CH3CHO与CH3COOH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是完全相同的D.淀粉水解液碱化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还原性糖7.(2024•重庆模拟)鉴别甲烷和氢气两种无色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点燃后观察实验现象B.点燃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C.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冷烧杯D.通入澄清石灰水8.(2024•温州二模)关于有机物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质谱法不可鉴别乙醇和二甲醚B.阿司匹林()加稀H2SO4水解后,直接加FeCl3溶液检验产物中的酚羟基C.用新制氢氧化铜(可加热)可鉴别乙醛、乙醇、苯、甲苯D.已知分子式为C3H6O2的某链状有机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推断其是否是丙酸9.(2024•浙江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最大质荷比是58,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4H10B.天然橡胶、纤维素、蛋白质、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C.一些高分子的共轭大π键体系为电荷传递提供了通路D.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来鉴别乙醛、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10.(2024•淄博一模)鉴别下列物质的试剂错误的是()A.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B.稀盐酸可鉴别NaI、AgNO3、Na2CO3溶液C.酸性KMnO4溶液可鉴别环己烯、苯、甲苯D.饱和Na2CO3溶液可鉴别乙酸、乙酸钠、乙酸乙酯11.(2024•济宁一模)一次性鉴别下列三种溶液,方法不可行的是()A.乙酸、乙醛、苯酚三种溶液:浓溴水B.NaOH、FeCl3、Na2SO4三种溶液:KHCO3溶液C.KNO3、NH4Cl、Na2CO3三种溶液:饱和Ba(OH)2溶液,微热D.乙醇、溴苯和苯三种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2.(2024•聊城一模)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B.用现代元素分析仪可确定有机物分子式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5H12D.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13.(2024•市中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能掺入苯酚B.各种水果之所以有水果香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酯类物质C.可用溴水鉴别苯、甲苯、苯酚、己烯D.尼龙、棉花、天然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14.(2023•虹口区校级模拟)下列四组物质中,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是()A.SO2和CO2B.苯和甲苯C.乙烷和乙烯D.正戊烷和正己烷15.(2023•天津模拟)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B.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C.混合气通过盛蒸馏水的洗气瓶D.混合气跟适量氯化氢混合16.(2023•和平区二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B.铁管镀铝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低,该反应越不易进行D.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大,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大17.(2023•济南二模)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2﹣溴丁烷的一对对映异构体B.选用氨水鉴别Fe2+、Mg2+,Al3+和Ag+C.向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一段时间,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D.除去NaCl中的少量MgCl2杂质,可将固体先用足量饱和食盐水充分溶解后再过滤,重复操作几次18.(2023•黄浦区二模)只用水不能鉴别()A.苯和CCl4B.KMnO4晶体和I2晶体C.Na2O2和硫粉D.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9.(2022•洛阳二模)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
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有机化学期末鉴别题总结(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五、用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各化合物:CH 3,CH 2=CH CH=CH CH 2,CH 3CH 2C CH ,,CH 3CH CH C 2H 5 A. B C D E解答: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C(CH 3)3(CH 2)3CH 3C(CH 3)3解答:混酸硝化后无黄色油状物产生的为;有黄色油状物产生两种化合物分别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的为;不褪色的为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ClNH 3+Cl -解答: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后的为;另一试样为三、鉴别与分离题:1.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1) 1-戊醇、2-戊醇、3-戊烯-1-醇和2-甲基-2-丁醇解:加入卢卡斯试剂,立即变浑浊的为2-甲基-2-丁醇,片刻后变浑浊的为2-戊醇,加热后变浑浊的为1-戊醇和3-戊烯-1-醇.往1-戊醇和3-戊烯-1-醇中分别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为3-戊烯-1-醇,余下的为1-戊醇.(2) 苯甲醚、甲苯、甘油和苯酚答:加入溴水,有白色沉淀的为苯酚.苯甲醚、甲苯、甘油中分别加入金属钠,有气泡生成的为甘油.苯甲醚、甲苯中加入HI,加热,生成使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蒸汽的为苯甲醚.2.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除去氯苯中含有的少量苯酚。
解:加溴水振荡过滤,滤液分去水层,干燥蒸馏.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环己基甲醇解:各加入2,4-二硝基苯肼,无黄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样为环己基甲醇,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往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中加入Fehling试剂,有红色沉淀生成的试样为苯甲醛。
无明显现象的为环己酮、苯乙酮。
往环己酮、苯乙酮加入碘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晶体生成的为苯乙酮,另一试样为为环己酮.2.戊醛、3-戊酮、2-戊酮、3-戊醇、2-戊醇解:各加入2,4-二硝基苯肼,无黄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样为3-戊醇、2-戊醇,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戊醛、3-戊酮、2-戊酮.往3-戊醇、2-戊醇加入碘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晶体生成的为2-戊醇,另一试样为为3-戊醇.往戊醛、3-戊酮、2-戊酮加入碘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黄色晶体生成的为2-戊酮,余下试样为戊醛、3-戊酮.往戊醛、3-戊酮中加入Fehling 试剂,有红色沉淀生成的试样为戊醛。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试剂的分类与试剂的酸碱性1、自由(游离)基引发剂在自由基反应中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叫自由基引发剂(free radical initiator),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叫链引发。
如:hv 或高温hv 或高温Cl2Cl BrCl2、Br2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
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2、亲电试剂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 reagent)。
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轨道或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H+、Cl+、Br+、RCH2+、CH3CO+、NO2+、+SO3H、SO3、BF3、AlCl3等,都是亲电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酸(Lewis acid),因此,路易斯酸就是亲电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催化剂。
3、亲核试剂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
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OH-、HS-、CN-、NH2-、RCH2-、RO-、RS-、PhO-、RCOO-、X-、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亲核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给出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碱(Lewis base),因此,路易斯碱也是亲核试剂。
4、试剂的分类标准在离子型反应中,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是一对对立的矛盾。
如:CH3ONa + CH3Br →CH3OCH3 + NaBr的反应中,Na+和+CH3是亲电试剂,而CH3O-和Br-是亲核试剂。
这个反应究竟是亲反应还是亲核反应呢?一般规定,是以在反应是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试剂为判断标准。
在上述反应中,是CH3O-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CH3O-是亲核试剂,因此该反应属于亲核反应,更具体地说是亲核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