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253.08 KB
- 文档页数:4
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状况与补救措施分析2010年玉米茎叶除草剂发生严重药害,给农民带来一定损失,也给生产企业、销售商增加不少麻烦,并影响到该类药剂的应用推广。
现笔者根据掌握的相关情况进行讨论,以期在今后尽量减少此类药害的发生,推动玉米田茎叶除草的又好双快发展。
一、本年度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具普遍性、严重性本次药害分布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重。
从地域上,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从时间上,东北三省的春玉米自6月上旬出现药害,华北、西部等地的夏玉米药害在7月中旬刚刚结束,持续40余天。
对玉米危害的严重性,从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至玉米死苗断垄或成片死亡。
从药剂品种上,在药害发生的严重区域,不论是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的单剂还是复配剂,包括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含量、不同剂型均出现药害,只是发生程度轻重而已。
如此现象,在我国推广玉米茎叶除草剂以来尚属首次。
二、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主要症状本年度药害全为显性,也是过去常见症状,只是普遍又集中发生。
如玉米生长受抑制,秆细苗矮;玉米茎叶褪绿变色、玉米叶水渍状或严重白化;玉米生长高矮不齐,差距较大;玉米心叶拧在一起“马鞭状”;玉米茎叶裹在一起“拳头状”;严重矮化;干叶烂心,直接影响玉米后期生长并造成减产;重者死亡。
三、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的成因1.异常高温是导致本次药害的主要因素,又可称“热药害”。
据主要地区的气象记录资料显示,今年气候出现异常,高温天气(35°C以上,下同)出现早,持续时间长。
黑龙江省早春低温过后,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持续高温,河北、山东、山西也有雷同情况,后期温度仍上升并超过东北地区。
在此期间,虽有降雨,但未根本改变高温情况,多数情况处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
此阶段,正大量使用玉米茎叶除草剂。
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的气候现象,致玉米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生化作用失衡,分解酶活力下降,对外抗逆力明显减弱,在此情况下,应用玉米茎叶除草剂很易导致产生药害。
玉米除草剂常见药害与防治有些除草剂,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又常常伴随着药害的发生:烟嘧磺隆药害症状关键词:心叶变黄失绿。
如果烟嘧磺隆使用不当,施药3-4天后表现心叶变黄、失绿,严重时其它叶片依次变黄。
特别是在玉米2叶期前或6叶期后,使用烟嘧磺隆容易产生药害。
而玉米在3~5叶期对烟嘧磺隆抗性最强,这时用药最安全,一般施药时间是下午5点之后施药。
玉米6叶期后用药应定向喷雾,避免药液接触到玉米心叶。
另外,甜玉米和爆裂型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
莠去津药害症状关键词:白斑干枯白化。
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上出现白斑、干枯,严重的整个植株白化。
硝磺草酮药害症状关键词:叶片白化抑制生长。
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白化(前期褪色但不干枯),白化后会影响光合作用,同时也会对玉米的生长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用量越大,药害越严重。
乙草胺药害症状关键词:茎叶扭卷矮缩。
乙草胺用来做土壤处理时,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玉米芽严重变形不能正常出土,幼苗茎叶扭卷、弯曲、植株矮缩。
5.发生药害了,如何缓解药害?(1)及时浇水喷淋。
当确定药害是因为除草剂的用量过大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用清水喷淋玉米,清除玉米叶面的药液残留,降低玉米体内的除草剂浓度,或者及时浇水促进蒸腾作用,减轻药害。
(2)喷施肥料,加强管理。
药害较轻时,部分玉米叶片会发黄或者干枯,但是心叶正常,可以施用一些解药害的药剂。
后期一定要加强玉米的肥水管理,及时补水补肥,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损失。
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1、按照规定剂量进行常量喷雾,不可随意加大药量。
2、采用“二次稀释法”,先配成母液,后对水均匀喷雾。
3、一般玉米苗后除草剂使用适期应在玉米可见叶2叶以后至可见叶5叶以前。
若在5~7叶期用药,应在玉米行间使用,避免药液喷到心叶内。
多地玉米苗发生除草剂要害什么原因如何补救?当前玉米进入快速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不仅有利于庄稼生长,杂草也在丛生,因此现阶段也是玉米田喷施除草剂的关键时期。
每年都有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而出现药害的状况发生。
昨日一位农户朋友在群里发来照片,说自家玉米发生了除草剂药害,寻求解决办法。
农户使用的是在玉米田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除草剂——烟嘧·莠去津(复配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在玉米田中普遍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药害呢?一旦出现药害该如何解决?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特征烟嘧·莠去津产生药害后,受害株叶片失绿,发生黄化、白化,表现最明显的是喷药浓度较大的平展叶片,以及植株心部叶片(药液在叶片上聚集成液滴,滑向心部,导致心部除草剂残留量大)。
受害严重的话,植株在后续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茎秆扭曲、矮化等畸形生长,浓度过高的情况下叶片会干枯死亡。
玉米心部幼嫩部位药物残留量大,更容易受害二发生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已经在玉米地使用多年的除草剂,为什么还会发生药害呢?其实各种除草剂对作物生长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即使在适用作物上,也只有在方法得当的前提下,才是安全的。
由于使用方法不当而发生药害,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3种情况:01浓度配比不当庄稼用药跟人用药是一个道理,需要特别注意剂量,剂量小效果不明显,但随意加大浓度却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生产中多半的除草剂药害是由于超量使用所致。
具体原因包括:①农户缺少量药器、兑药凭经验和直觉;②杂草太多着急除草,加大用药量;③农户没看明白说明书,对稀释的倍数理解出现偏差。
02不考虑温湿状况即便是按照说明书标准配比稀释药液,仍可能出现除草剂药害,因为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受栽培环境温湿度条件影响,干旱及温度高的条件下,除草剂挥发移动性强,效果更为显著,而此时玉米的耐药性会较低,容易产生药害。
明显的腿绿黄斑,就是因为重复喷施,或喷头停留时间较长所致03喷施方式不对其一重复喷施:除草剂喷施一扫而过即可,喷头往复就可能造成局部叶片药量过大产生除草剂危害。
浅议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及预防、缓解措施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杂草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
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化防过程中操作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1.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
低浓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时对植株有剌激生长作用,当施用剂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时即抑制植株生长。
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
适宜用药时期为玉米的4-6叶期。
两种除草剂用量分别为亩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
早春低温、使用时期过晚或过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形成药害。
早春低温使玉米对2,4-D丁酯的耐药性减弱。
春玉米4叶期低浓度(30-35克/亩)药剂处理,用药几星期后即可使玉米产生畸形;5-6叶期玉米耐药性增强,但浓度过大(120克以上/亩)更易引起植株器官变态。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
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
1.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亩用有效成份90-100克。
玉米苗前使用过量时,初生根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苗期使用过量则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部分皱缩,心叶呈葱状叶,茎秆脆弱,易倒伏折断;施用过晚,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长受抑制,易于倒伏。
玉米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建议及措施
目前玉米田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因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除草剂程度不同的药害所至。
其症状原因如下:
症状: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发生原因:
1、用药时低温玉米苗降解除草剂比较缓慢,时间长,易产生药害。
2、有些地块因积水或过水影响根系活力易产生药害。
3、喷雾器喷头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如使用圆形喷头的症状较重,扇形喷头的轻。
以后希望大家改成扇形喷头。
4、使用农药适期不当,个别品种玉米叶龄超过5-6叶易产生药害。
5、使用除草剂剂量超量产生药害。
6、不同的玉米品种对除草剂的耐药性(敏感性)不同。
如:马齿型玉米品种四单19基本没有药害;特种玉米象甜玉米硬粒型对除草剂敏感,耐药性差,易产生药害。
建议:广大农民要积极行动起来,不等不靠进行生产自救,将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措施:
1、及时进行中耕铲趟,提高地温,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的通透性,增加根系活力,减轻药害。
2、进行追施氮肥。
3、喷打植物解害灵,生根粉,叶面肥等。
如(1):商品名(净叶)的解害灵,(2)碧护+微肥+米醋进行叶面喷雾,都能减轻药害作用。
4、对较重的植株将鞭状的心叶割除,再进行叶面喷打解害灵处理。
都能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原因及科学使用个别地块玉米苗出现扭曲、皱缩、腐烂等症状,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是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
现对当前玉米生产上几种除草剂药害症状总结。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烟嘧磺隆。
烟嘧磺隆是内吸性除草剂,可为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传导,造成敏感植物生长停滞、茎叶褪绿、逐渐枯死。
药害症状表现为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矮化,有时会产生丛生、次生茎。
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2、酰胺类除草剂。
乙草胺为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抑制杂草蛋白质合成,而使杂草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
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
3、莠去津。
莠去津是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芽后茎叶处理。
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
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
但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期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造成淋溶性药害。
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
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一般10-15天后叶色方可转绿,恢复正常生长。
4、硝磺草酮。
因其安全性高,对地里大草防治效果略好,受到部分农户的喜爱,因它安全性高可以全田喷雾也造成了大家对除草剂安全意识防范的降低,但大剂量的使用加上高温天气依旧会发生药害。
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白化(前期褪色但不干,区别于百草枯药害)影响光合作用,同时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用量越大药害越严重。
该除草剂对玉米地莎草及较大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也常复配烟嘧磺隆使用,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此类除草剂属激素型除草剂,它们主要是诱导作物变畸形,根、茎、叶、花及穗均有明显的变形现象玉米炎热天喷洒或使用量过大时,玉米叶片卷曲,叶片浓绿,心叶呈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育受抑制;遇到阴雨高湿天气易倒伏,后期主要影响正在发育的气生根,根系缩小,影响玉米正常营养的吸收、对玉米穗也会有一定影响二、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1、用药时期不当。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近年来,随着玉米除草剂的普遍使用,玉米除草剂药害的发生也大面积增加,甚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玉米除草剂药害能够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也可造成附近地块的其它作物产生药害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特别是目前农民大量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品种多、复配剂多,遇到特殊气候条件,玉米除草剂药害发生更为严重。
笔者在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玉米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表现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表现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有2,4-D 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两种,该类除草剂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较强的内吸性和传导性。
在玉米田中使用主要用阔叶类杂草,用药期为玉米的4-6叶期。
低温、施药时期过晚或者用药量过大时常出现药害。
温度过低会造成玉米对2,4-D 丁酯的耐药性能变弱。
春玉米4叶期以下使用低浓度(30-35g/亩)药剂喷雾,用药几周后即可使玉米茎叶产生畸形;5-6叶期虽然玉米耐药性有所增强,但大剂量(大于120g/亩)使用更容易造成玉米生长畸形。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玉米药害一般叶片呈扭曲状、心叶呈卷曲鞭杆子状,不经过人工剥离割除叶片和雄穗不能伸展抽出;由于在正常位置难以形成雌穗,常在植株的下部节位长出雌穗;植株下部的节间较脆弱、易折断,根系生长受限,侧根生长不良。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在玉米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百草敌。
该类除草剂有植株生长调节剂的功能,内吸传导性能好。
百草敌一般用于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后杂草三叶前茎叶喷雾,能够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
苗前用于土壤处理时常与莠去津、甲草胺等药剂复配混用,正常用量为有效成分90-100g/亩。
玉米苗前使用药量过大时,初生根明显变多,植株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能力变弱;苗期使用药量过大,造成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出现皱缩现象,心叶为葱状,茎秆脆弱易折;施药过晚时,会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气生根,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极易造成植株倒伏。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喷洒除草剂是常见的方法,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药害的情况,给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带来损失。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1. 叶片变黄玉米叶片变黄是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最常见症状之一,通常出现在叶片的末梢或边缘,也可以在叶片的中部,叶片状况好的玉米可能是部分叶片或整个玉米叶片都变黄。
叶片变黄的同时还会出现叶片卷曲的情况。
2. 叶片倒伏除草剂药害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变得虚弱,不能承受风雨天气,从而出现叶片倒伏的情况。
叶片倒伏不仅影响了玉米的外观,还会影响玉米的发育,育穗期出现的叶片倒伏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3. 植株生长异常玉米除草剂药害会影响植株的形态,使得玉米植株生长异常。
玉米可能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小、根系发育不良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玉米的死亡。
1. 注意药剂浓度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过高的药剂浓度易导致玉米药害,并且浪费成本。
2. 注意施药时间玉米生长不同阶段的适宜施药时间不同,在玉米生长初期,适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这个时候玉米的叶片较小,较为脆弱需要特别注意。
在玉米生长后期,由于植株高度增加,药剂难以完整覆盖植株,容易造成部分植株的药害。
3. 细心观察在施药后,需要仔细观察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药害症状需要及时调整药剂浓度和施药时间,同时也需要借助农药防治专家的意见。
同时,建议在药剂使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搅拌和喷洒药剂时要适当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总之,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需要农民们在日常的生产中加以重视,对于因施药不当导致的玉米药害情况,需要制定合理的药剂使用计划,细心观察实际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01 Chapter
药害定义和原因
定义原因
药害对玉米的影响
03
02
01
药害的常见症状
叶片黄化
生长迟缓
穗粒减少
根系受损
02 Chapter
logo
预防玉米除草剂药害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当使用或选择错误的除草剂,都可能导致玉米受到药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预防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措施。
03 Chapter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除草剂可能会导致玉米受到药害,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那么,玉米除草剂药害如何补救呢?logo 药害发生后如何补救
04 Chapter
补救后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05 Chapter
药害情况
补救措施
案例一:药害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案例二: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经验分享:如何避免类似药害事件再次发生
01020304
严格用药管理
提高农民素质
关注气象条件
强化监管和检测
THANKS。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玉米田除草剂
在春玉米种植区,要在充分了解各除草剂品种的性能与使用方式方法后,针对田间杂草种类选用对玉米安全的除草剂品种。
在夏玉米种植区,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毒副作用、杀草谱广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乙莠水悬浮乳剂、50%禾宝乳油或50%都阿合剂等混合药剂。
苗后茎叶处理剂可选用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除草剂。
2、严格掌握玉米除草剂用药时期和剂量
各种除草剂之间性能与杀草范围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
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特点、有效成份等认真把握用药的准确时期及用量,使用过早与用量太小均难以起到灭草的应有效果,使用过晚与用量偏大则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
同时在用药时还应根据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玉米苗大小、杂草大小等酌情增减剂量,避免伤苗。
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3~5期叶,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雾,每亩用60~100毫升(折合有效成分2.4~ 4克/亩),可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苋、藜、莎草科杂草等。
一般在施药后4~5天出现毒害症状,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叶梢、叶鞘紫红色。
一年生杂草20天左右死亡,6叶以上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停止生长,高剂量可致死。
2甲4氯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
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玉米幼苗期对2甲4氯钠很敏
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
施药期应掌握在玉米3-6叶期,以4-5叶期施药最为适宜。
3、相邻地块慎用除草剂
与玉米田相邻的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类别、地理位置、风向、所用的除草剂品种与性能等谨慎用药。
非同科作物更应提高警惕性,并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防止药剂微粒随风扩散到玉米田伤及玉米。
4、除草剂施药方法
用手动喷雾器喷雾。
苗后除草在使用百草枯触杀性除草剂时,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设防护罩,并在无风或微风气象条件下进行,防止喷溅到玉米植株上伤及玉米。
喷施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茎叶除草剂时最好用扇形喷头,顺垄低空定向喷雾,即将喷头走在玉米心叶下部,尽可能不让心叶着药,这是减轻玉米药害的关键。
如果用空心圆锥喷头,最好加防护罩,控制雾滴方向,不让玉米心叶着药。
避开有风天气施药,在风力较大时不要施药。
同时尽可
能采用流量大的喷头,避免雾滴飘移。
同时,禁止在不完全了解各农药性能情况下自行配制混合药剂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各类除草剂严禁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5、清洗药具
施药用具在用前用后要认真严格清洗,用前清洗可防止前次残留药剂对此次用药的影响,用后清洗能消除下次用药的隐患。
特别是在前次用药防治其它类型病虫害或作物田杂草情况下,更应严格清洗,否则易
对玉米造成药害,必要时可用2%~3%的苏打水反复浸泡冲洗喷雾器的各个部件后再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