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or与Analogy的对比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755.00 KB
- 文档页数:23
SAT写作的21种修辞方式助你疯狂涨分1. 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或者说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例如:(1) 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of my book of fairytales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2) 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wind like slim fingers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2. 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例如:(1) 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down bombs, shells andbullets.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2) 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and center of the store.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3. Metonymy 借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
指两种不同事物并不相似,但又密不可分,因而常用其中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另一种。
就是借用甲来表示乙,但前提条件是甲必须与乙关系密切和本质上有相似之处。
Figure of Speech【整理自PPT】1。
Simile 明喻❖是比喻的一种,是对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且常带有比喻词,如:❖ Like/ seem / be something of / as /resemble/ comparable to /similar to / akin to/ be analogous to❖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Robert Burns)2。
Metaphor 暗喻❖对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所不同的是在形式上,暗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多通过Be 动词来联系.省掉比喻词.❖明喻:Life is like an unexplored river,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great beauty and dangerous surprises .❖暗喻: Life is an unexplored river,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great beauty, and dangerous surprises。
3. Personification 拟人❖本质上是一种暗喻,其特点是赋予非人类范畴的东西一些人的特征.❖The forest held its breath, and the trees seemed to listern intently.❖The sun kissed the green fields。
The thirsty desert drank up the water。
4。
Metonymy 借代/换喻❖是通过借用与某种事物密切相关的东西来表示该事物。
例如用单词word 来表示话语或者消息news,用硬币penny来表示钱 money。
❖Word comes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send a pair of giant pandas to the United States。
八年级英语议论文论证方法单选题40题1. In the essay, the author mentions a story about a famous scientist to support his idea. This is an example of _____.A.analogyB.exampleparisonD.metaphor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
选项A“analogy”是类比;选项B“example”是举例;选项C“comparison”是比较;选项D“metaphor”是隐喻。
文中提到一个关于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来支持观点,这是举例论证。
2. The writer uses the experience of his own life to prove his point. This kind of method is called _____.A.personal storyB.example givingC.case studyD.reference答案:B。
选项A“personal story”个人故事范围较窄;选项B“example giving”举例;选项C“case study”案例分析;选项D“reference”参考。
作者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证明观点,这是举例论证。
3. The author cites several historical events to strengthen his argument. What is this method?A.citing factsB.giving examplesC.making comparisonsing analogies答案:B。
选项A“citing facts”引用事实,历史事件可以作为例子,所以是举例论证;选项B“giving examples”举例;选项C“making comparisons”比较;选项D“using analogies”使用类比。
Metaphora way of describing something by referring to it as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suggesting that it has similar qualities to that thingSimilean expression that describes something by comparing it with something else, using the words 'as' or 'like', for example 'as white as snow'Metaphor(隐喻):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这也是一种比较,不过这个比较是暗含的,且没有用like 或as 等指出。
如果把例句:“My girlfriend is like a sweet watermelon.”,去掉了like 这个描述词,这便是隐喻用法而不是明喻了。
因为在改了的这个句子里面,虽然也把My girlfriend 比作 a sweet watermelon,但却没有一个词指出这个比较,因而watermelon 此处是隐喻用法。
隐喻通常和be 动词连用,但是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都可以有隐喻用法。
(1) A nest is to a bird what a house is to a man. (Art and Architecture, SEFC 2A, P.21)鸟巢对于鸟而言,正如房子对于人一样。
本句话的语言结构:“A is to B what C is to D”为隐喻结构,意为“A 对B 而言正如C 对D 一样。
”(2) There were a few lordly poplars before the house.有一排白杨像贵族一样矗立在房子前。
英汉辞格对比研究:Simile,Metaphor,Metonymy和比喻,借代作者:吴青铭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3期摘要本文将英语辞格当中的Simile,Metaphor和Metonymy与汉语辞格当中的比喻和借代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SimileMetaphorMetonymy比喻借代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1引言中国古代的诗学研究,以“赋比兴”概括诗歌的创作方法。
“赋比兴”被视为中国传统的修辞手法,并逐步发展和分解成众多的修辞格。
英语中相似和关系类修辞手段有二十余种。
本文将英语辞格当中的Simile,Metaphor和Metonymy与汉语辞格当中的比喻和借代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汉语中的比喻和借代2.1 汉语中的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两者的词语叫做喻词。
比喻主要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比喻词。
例如:这是一种像个小钟似的花/ 夜空里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亮(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如:祖国是母亲/ 书籍是朋友(3)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喻体“乌鸦”比喻旧时官吏)六一儿童节那天,花儿们愉快地来到了学校参加活动。
(喻体“花儿”比喻朝气蓬勃的小朋友)2.2汉语中的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人或者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做借代。
借代主要有以下几类:特征,标志代本体;专有名词代替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
(1)特征,标志代本体:用人或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Metaphora way of describing something by referring to it as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suggesting that it has similar qualities to that thingSimilean expression that describes something by comparing it with something else, using the words 'as' or 'like', for example 'as white as snow'Metaphor(隐喻):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这也是一种比较,不过这个比较是暗含的,且没有用like 或as 等指出。
如果把例句:“My girlfriend is like a sweet watermelon.”,去掉了like 这个描述词,这便是隐喻用法而不是明喻了。
因为在改了的这个句子里面,虽然也把My girlfriend 比作 a sweet watermelon,但却没有一个词指出这个比较,因而watermelon 此处是隐喻用法。
隐喻通常和be 动词连用,但是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都可以有隐喻用法。
(1) A nest is to a bird what a house is to a man. (Art and Architecture, SEFC 2A, P.21)鸟巢对于鸟而言,正如房子对于人一样。
本句话的语言结构:“A is to B whatC is to D”为隐喻结构,意为“A 对B 而言正如C 对D 一样。
”(2) There were a few lordly poplars before the house.有一排白杨像贵族一样矗立在房子前。
研修计划题目: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概要:转喻和隐喻实际上代表了基于相同认知机制所从体现的不同认知形式。
因此,如何从一个合理的思维角度处理两者的接口问题,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论题。
本文拟立足于转喻和隐喻之关系的起因、传统划界,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两者接口做系统分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隐喻和转喻的界面研究扩展到整个人类的认知交流过程中。
本研究对隐喻和转喻的划界的研究有助于澄清语言哲学中的许多相关论题,丰富语言研究的认知科学转向,对于揭示语言活动的认知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文献综述:虽然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已经得到论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两个不同认知过程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类属性互不包容。
但尽管如此,在隐喻和转喻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不确定性.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认知域都包含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内,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
Radden同时提出了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这一中间概念,并认为传统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位于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两端的原型范畴,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占据连续体轴上的中间模糊地带,它们体现了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随不同的观察视角更靠近某一端。
而且,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Radden认为,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包括四种情况,即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概念域由语用含义联系,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概念域由文化模式互相联系,这四种隐喻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形中。
转喻和隐喻共有的经验基础首先为连续体的建立提供来源,例如,Lakoff概念隐喻MORE IS UP中垂直高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的转喻关系。
范畴结构也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了来源,范畴结构的范畴(整体)与范畴成员(部分)之间的相互指代关系本身就是转喻关系,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系,转喻和隐喻是范畴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基本。
从隐喻视角看汉英中身体部位词对比翻译郑菲菲【摘要】在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许多身体部位词,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意思,本文试图从隐喻的视角出发,将英汉中身体部位词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4)006【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隐喻;身体部位词;对比翻译【作者】郑菲菲【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引言隐喻一词 metaphor源自希腊语两个词根“mete(整体)”和“phora(转移)”,意为将某一事物的内涵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再表达出来,或把不同类的事物进行类比联想,找出其相似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修辞的时候,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格,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Lakoff和Jonson 撰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革命性的“概念隐喻理论”革新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仅仅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段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只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从此将隐喻引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由于汉英两国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上,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导致了用来形容我们五官的词在某些方面所代表的涵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常常用“满腹经纶”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很多时候我们将“腹”字与英语中的“brain”两在一起,例如“腹稿”,意思就是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再如“腹议”,最上没说,心里对人有看法,等等,都是与心相互联系的。
而英语中的“gut”,意思是“the organs inside your body,or the tube which food passes from your stomach”,与中文的腹的原意识相同的。
然而“gut”一词在英语中的象征意义却是“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you need to do something difficult or unpleasant”,指的是“勇气,决心”,与中文的“腹”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
浅析隐喻(Metaphor)和换喻(Metonymy)的区别与联系作者:郑雅楠来源:《人间》2016年第32期(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摘要:传统的修辞理论把隐喻和换喻作为两个并列的修辞格。
许多隐喻理论常常把换喻作为隐喻的一个种类。
本文从概念、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等角度对隐喻和换喻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隐喻;换喻;认知功能;运作机制;区别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57-01一、隐喻与换喻的概念(一)隐喻的概念。
隐喻通常是指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用于通过A事物理解或解释B事物,涉及到两个概念的映射。
(二)换喻的概念。
换喻着重的是事物本身的特点或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基本上是利用A事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来指认该事物,基本不涉及事物特征的转移。
二、隐喻与换喻的结构(一)隐喻的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隐喻由“本体”,“喻体”和“喻底”三部分组成。
如:她纯洁得永远像春天像蝴蝶。
其中,“她”是本体,“春天’夕、“蝴蝶”是喻体,而“纯洁”是喻底。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符合“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另一事物”才能被称为隐喻。
因此,就隐喻的本质来说,隐喻是通过某一事物来理解另外一事物。
喻体与本体之问的关系是差异中的相似。
所谓差异,指的是本体和喻体两者属于小同的领域,这是构成隐喻的基础,例如:百科全书是一座金矿。
“百科全书”与“金矿”为小同的事物,分属小同的领域。
但在这两者之问却存在着某方面的相似。
例如在上例中,说“百科全书”是“一座金矿”因为两者都“值得挖掘”,因此这就构成了一个隐喻。
(二)换喻的结构。
换喻也可以看作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喻底。
但与隐喻小同的是,在换喻中,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
本体和喻体是以隐含的方式在起作用的。
本体和喻体之问是一种替代的关系。
而这两个事物之问并小存在一种相似的关系,喻体之所以可以替代本体,因为它代表了本体的某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