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
- 格式:ppt
- 大小:12.07 MB
- 文档页数:66
吸取井喷案例教训提高井控能力井喷是指地下水、石油或天然气等储层岩石突然大量流出并冲出井口的现象。
井喷一旦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为了提高井控能力,必须吸取井喷案例的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井喷案例,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的教训。
1. 墨西哥湾Deepwater Horizon井喷事故2024年,墨西哥湾Deepwater Horizon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这起事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长期影响了墨西哥湾的生态系统。
这次事故的教训之一是,必须加强井喷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在井施工前,应对储层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并采取合适的井控措施,以降低井喷风险。
2.美国夏威夷莫洛卡107号井喷事故2004年,美国夏威夷莫洛卡岛附近的海底石油钻井平台107号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这起事故的教训之一是,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措施。
事发时,平台上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应急准备,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事故的严重性加剧。
因此,未来在钻井平台上必须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人员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3.中国东海平南油田井喷事故2024年,中国东海平南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导致6名工人遇难。
这起事故的教训之一是,必须加强井施工和井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井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层压力失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注入均质水泥浆和打压井口,以维持适当的井口压力。
此外,应使用先进的井施工工具和设备,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4. 委内瑞拉Lagunillas油田井喷事故2024年,委内瑞拉Lagunillas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导致10名工人死亡。
这起事故的教训之一是,井喷事故应该成为全行业的教训,而不仅仅是一起事故。
油田经营企业应该共享井喷事故的教训和经验,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强协作和合作,共同提高井控能力。
总的来说,吸取井喷案例的教训可以帮助改进井施工工艺和技术,加强井控能力。
Every noble work is at first impossib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牙哈23-2-14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1、基本情况牙哈23-2-14井是由60703 队以总包方式承钻的牙哈23井区一口直井生产井,目的层位为下第三系、白垩系(E+K) 。
该井于1998年6月20日12:00 一开,8月28日17:00完钻,完钻井深562Om,套管程序为:339.7mm120Om+178mm 5259.80m,固井正常。
在1998年8月28日钻水泥塞时由于下部88.9mm钻杆本体刺坏,钻井液循环短路造成卡钻。
从1998年9月6日17:00开始先后用强力活动钻具、转盘原钻具倒扣、下超级震击器震击、正扣套铣反扣倒扣和磨鞋磨进等方法进行处理(后电测解释证明5140m 处套管磨损较为严重) 。
鉴于事故处理难度大,现人工井底5175.93m 已低于主要目的层下第三系底界深度5159m以下17m,经指挥部研究决定,于1998年10月6日停止卡钻事故处理,按设计进行完井作业。
1)井喷前井控装置及控制系统状况:(1) 井口:339.7mm套管头+178mm套管头+变径法兰+钻井四通+双闹板(2个127mm 的半封) +单闸板(178mm半封)+环形防喷器;(2) 控制系统(远控台、司控台、节控箱)已被拆除;(3) 管汇(压井、节流、放喷管汇)已被拆除。
2)三次电测情况 :(1) 本井于10月7日4:00~19:00 进行第一次电测,因钻井液中铁屑多未成功,电测要求处理钻井液,井队于10月7日19:00~10月8日13:00将全井筒钻井液(密度1.49g/cm3) 替成完井套管保护液(密度1.03g/cm3);(2)10月8日13:00~10月9日12:00进行第二次电测,测固井质量成功。
于10月9日12:00~10月10日12:00下139.7mm强磁打捞器+ 178mm套管刮壁器处理套管壁上的铁屑。
井喷事故案例井喷事故是指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失控或者井筒完整性破坏等原因,导致油气从井口喷涌而出的突发事件。
井喷事故不仅会造成油气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井喷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井喷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喷漏事故。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油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一座石油钻井平台上的油井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同时油井开始不断喷涌原油。
这次事故导致了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进入墨西哥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二,中国大庆油田井喷事故。
1979年,中国大庆油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井喷事故。
当时,由于注水不当和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了一口油井的井喷。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原油喷涌而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控制事故,当地油田工作人员进行了紧急处置,最终才成功控制了井喷事故。
案例三,俄罗斯西伯利亚天然气井喷事故。
2003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口天然气井发生了井喷事故。
事故导致了大量的天然气喷涌而出,形成了巨大的火球,造成了周边地区的严重破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了紧急处置,并最终成功控制了事故的蔓延。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井喷事故对人类、环境和资源的严重危害。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对井筒完整性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加强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和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确保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
吸取井喷案例教训提高井控能力一、从红吉林油田G+4-52井喷事故原因中吸取教训1、泥浆密度高是造成严重井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提高泥浆密度时要注意地层的承压能力,不能认为泥浆密度越高越安全。
2、没有按规定设计安装封井器。
安装了封井器不按时管理等于没有,所以我们在安装后要很好的管理,包括试压维修保养到按时进行。
3、忽视该地区钻井的井控高风险性,沿袭历史经验和错误做法,片面理解、过分地夸大和依赖一次井控,将有浅气层的井按一般开发井对待。
所以立足于一次井控不是万能的。
4、钻井队的泥浆循环系统简陋,依然沿用地面池循环系统,无法准确计量泥浆量。
钻井队的坐岗观察以井口有无泥浆返出来判断是否井漏,以木棍的刻痕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泥浆坑液面的升降,并据此计量地面泥浆坑的泥浆量增减。
如此简陋的计量手段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井漏或井涌。
我们有了循环罐和检测设备如果不认真检测,论虚作假等于没有,我们必须加强坐刚工作5、发生井漏后,钻井队现场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对井漏可能导致井喷的问题认识不足,井控意识不强。
灌满泥浆后,既不校核漏失和灌入的泥浆量、计算漏失速度,也不适当地静置一段时间以便充分观察环空液面变化,确定井下稳定与否,而是匆忙决定起钻。
在发生井漏后我们同样没有进行观察,所以堵漏后必须进行观察后在决定起钻。
6、起钻时又采取整立柱起钻的常规做法,违反了一次井控的预案要求的“用方钻杆一个单根一个单根地逐根起出”的要求,造成发生井喷后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接上方钻杆,失去了循环压井的通道。
我们同样是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以后在起钻时必须先用放钻杆带出几根后观察井下正常时再正立柱起钻。
7、井控无关论:由于无知,认为井控是别人的事,与自己和单位无关。
无知无畏,不信不怕。
我们同样存在着。
8、侥幸心理:认为井喷毕竟是少数,这次我们也不会摊上,不会发生井喷。
这种思想我们井队普遍存在。
9.井控意识淡薄,麻木不仁:把传统的违规做法和“低老坏”毛病视为正常,见怪不怪。
南2井井喷失控着火事故专家点评:该井作为一口预探井,在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等资料预测误差较大,特别是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预测难度更大的情况下,井身结构设计和井控装置设计均不合理,¢339.7mm 表层套管仅下92m,安装的防喷器为苏制∏∏M-12型,给该井的钻井安全埋下了隐患;发生井涌,压井作业完成后,在钻井液密度未循环均匀的情况下,急于恢复钻进,造成钻进2m 后,发生井漏,增加了处理难度;当立压升至lMPa时,处理失误,错误打开回水闸门,放水4m3 ,造成立压急剧上升到3MPa,且井口严重外溢,导致井喷失控。
应吸取的教训是预探井井身结构设计一定要留有余地,井控装置压力等级应符合行业标准规定;发生溢流进行压井作业时应尽可能使入井钻井液密度均匀,基本压住后,应充分循环,并静止观察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活动钻具)循环,通过观察后效判断钻井液密度是否合适,正常后再恢复钻进;在停止循环状态下,无论是立压还是套压上升,均表示井内压力无法平衡,此时均不能开井排液,不然越排液井内欠压越多,而应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循环压井。
1. 基本情况南2井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南翼山构造顶部一口评价井,设计井深3000m,施工井队为32688队。
该井主要钻探目的是通过取心为浅油藏储量计算和搞清产能变化提供参数、探明浅油藏油层下限,并了解深层的含油气情况。
由于对该地区深层认识不足,地质工程设计粗略,井控技术不落实,致使该井于1985年6月20日ll:36钻至井深2981m时发生井喷并失控,6月22日 16:16自爆着火,造成机毁、井废和油气资源浪费等后果。
2.事故发生经过南2井于1985年2月15日开钻,φ339.7mm表层套管下深92m(设计为45m),井口安装苏制∏∏M-12型防喷器(工作压力为7.5MPa),使用φ215.9mm钻头二开。
浅部井深620m取心及中深层钻进均无异常,所以按施工设计中“根据钻进中的实际情况,如果井下正常,φ244.5mm技术套管可考虑不下”的提示,继续使用φ215.9mm钻头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