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操作规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15
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要对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生产的知识和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了解,讲解自救和求助的常识。
2、在井下作业施工前,在井的周围要设置安全护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必须加挂警示灯、照明灯。
并设专人看守人孔井,防止他人或车辆闯入施工区域,施工结束后,要盖好井盖,清扫现场,方可离去。
3、井下施工之前使用鼓风机向井内进行有效的通风,并用有毒气体探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井内有无有毒气体,确认井内无有毒气体后方可接近井口施工。
4、若井下有水的,首先要抽水排污,方便施工人员入井工作,排水后必须经有毒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下井施工。
5、施工人员下井作业时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绝缘手套、绝缘鞋,必要是穿皮衩和雨靴等,并随身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器。
6、井下作业时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代入井内。
7、井上施工人员要在井口安装好三角架,遇有情况时便于紧急救援。
8、井下同时施工人员不得超过两人,作业时应指定专人在井上监护,井下施工与井上监护人员配比为1:2 。
9、如检测仪发生报警,井上施工人员应立即将井下施工人员用三脚架拉到井上,并迅速撤离施工现场,疏散现场人群,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10、施工人员下井时,必须使用梯子上下,不准脚踩电缆。
搬动梯子必须轻拿轻放,防止砸伤、破坏电缆。
硫化氢的危害与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人吸入浓度为1g/m3;的硫化氢在数秒钟内即可死亡。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见(表1)表1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2、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3、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
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4、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小于20%,或硫化氢浓度大于或等于10mg/m3时,须选用防毒面具。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操作规程,来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保护环境的安全作业指南。
二、基本原则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发展”。
安全第一: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不安全因素必须消除,安全隐患必须排除。
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做到三预防:预防事故发生,预防污染产生,预防环境损害。
综合治理:加强对井下作业环境的协调和管理,完善井下作业安全控制体系,建立检查、监测、报告、处理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装置。
科学发展:推动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矿业生产的科学发展。
三、通用规定1.现场准备工作:煤矿井下作业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及时补救措施,确保安全环保。
同时,必须制定好严格、细致的安全计划和作业指导才可执行作业,操作前必须完成设备的安装、手持电气设备的检验,对涉及作业人员人身伤害、污染环境的器材、补给品、支架材料等进行现场动态管控;2.人员限制:在矿井压风区、目前低区以及载人设备过程中,工人在落地停留室安全区,严格执行矿井规定的人数标准,严禁非相关人员非法进入井下区域;3.双重检查制度:工作面上必须设有平巷安全员,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环保隐患;4.所有煤矿井下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矿山安全标准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维护保养。
四、操作规程4.1 矿内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前拿到工作签、凭证,检查设备各项标志是否齐全、标准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操作标准,如有违反,必须要排除后方可进行工作;2.在矿井中禁止饮酒后进行设备操作,这也是矿井迅速起火或爆炸以及其他危险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运作是否正常、是否安全,手持电器设备也需要检测电量是否充足;4.在矿井中其他设备都已经关闭的情况下,严格执行操作设备前人员清点,确保所有人员全数撤离之后再进行操作。
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 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是井下电工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进行任何井下电工作业之前,必须对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
2. 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井下电工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危险。
3. 在井下电工作业中,必须严格按照电工工作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任何电气设备维护、修理或更换时,必须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贴上明显的停电标志、使用绝缘工具等。
4. 在井下电工作业中,严禁将电线或电缆暴露在潮湿或有水的地方。
若发现电缆有可能与水接触,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5. 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避免过度拉伸、扭曲电线和电缆,以及过度拉紧绝缘体。
6.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同时,在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保证自身的安全。
7. 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时,必须随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电线故障、电气设备异常等,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报告。
8.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时,必须确保设备的可靠支撑和固定,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和倾斜。
9. 井下电工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触摸和断开原则”。
即在进行接线或操作电气设备之前,必须先触摸并断开电源,确认电气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后,方可进行操作。
10. 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时,必须尽可能避免单独作业。
若需要单独作业,必须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建立有效的呼叫和报警系统,确保能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援。
11. 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维护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干燥,并清理任何可能引起意外伤害的杂物和障碍物。
12. 井下电工必须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井下发生意外事故,特制定此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凡是从事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一、基本原则1.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
2.工作前必须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杜绝隐患。
3.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4.任何作业都必须接受下属人员的授权和管理,并在授权范围内完成工作。
5.严格遵守现场标识。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随意更改。
7.任何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都必须立即向管理层报告。
二、安全管理1.建立完善的井下作业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
2.梳理作业工序,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知各项工作流程和特殊要求。
3.加强安全宣传,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培训班,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井下作业前必须着装完整,佩戴好安全装备。
2.操作人员必须对操作设备进行以下检查:•电源是否通畅;•各线路、阀门是否正常;•仪表检查是否正常。
3.确认下井作业人员人数和名称。
4.对作业井下的环境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等危险。
5.根据作业环境的特殊要求,各级管理根据需要还要指定巡逻人员。
6.确保井下应急设备完整、有效。
四、作业时的安全措施1.在作业区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工作。
2.不准乱动设备及运行控制箱。
3.类比物料尽量采取盘点、过磅等方式,避免烟花爆竹爆炸。
4.井下必须使用专用、合格的工具,不得私自制造。
5.停电作业必须在管理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五、作业后的操作1.作业结束后检查设备是否已正常停机。
2.保持作业区域及其周围的清洁和有序。
3.保存作业记录并报告管理人员。
4.将作业场地恢复原有状态。
六、其他1.禁止在井下抽烟、喝酒。
2.禁止在井下进行打闹、逗乐等危险行为。
3.严禁在道路、作业区等危险地段行动。
4.禁止在井下乱扔垃圾。
七、安全责任1.本规程由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井下安全操作规程井下是指在地下或水下进行作业的环境,如矿井、隧道、水井等。
由于井下存在着高温、高湿、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井下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井下安全操作规程,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顺利进行。
一、遵守井下作业规章制度1. 严格按照井下作业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方法。
2. 不得饮酒、吸烟、嚼槟榔等任何影响安全的行为。
二、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1.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 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服装,如防热、防寒、防静电等。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三、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1. 严格执行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不得进入未经检测的区域。
2. 清除、通风、防护等措施必须到位,确保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佩戴适当的防毒面具,必要时使用独立供氧装置。
4.不擅自解除氧气检测仪等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时更换过期的氧气检测仪。
四、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1. 使用完好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能正常运转。
2. 不得将工具和设备用于非正常的作业,避免人为破坏和过度使用。
3.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操作不规范或过载运转的电动工具。
五、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1. 严格遵守井下火源管理制度,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井下。
2. 严禁在井下进行明火作业,注意用火安全和防火措施。
3. 发现火源、可燃气体等危险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六、注意防止机械伤害1. 严禁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调试等工作。
2. 操作机械设备时,应保持专注,避免分心和疲劳操作。
3. 不得随意触摸和操作机械设备上的移动部件和旋转部件。
七、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1. 因井下作业常需要进行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工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体力储备。
2. 作业过程中,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耗能。
八、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和隐患1. 发现井下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以及危险情况时,必须立即报告。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是指在煤矿井下对煤层进行开采、支护和控制有害气体等工作。
由于井下环境复杂、危险因素多,必须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工人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职责分工
1. 井下作业负责人:全面负责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要求井下作业人员服从指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保证井下作业包括人员、设备和煤层控制安全。
2. 井下作业人员:执行井下作业负责人的指令,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证自身安全和工作顺利进行。
二、作业前的准备
1.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熟悉井下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通风、瓦斯抽放、水系、通讯等设备运转正常,并进行煤层、支护结构、瓦斯含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井下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3. 严格按照煤矿井下安全标志指示进行作业,并穿戴符合规范要求的工作服、鞋、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1。
井下安全操作规程
《井下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井下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井下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重要内容:
1. 确保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接受了必要的培训,并且持有合格的证书和执照。
2. 在进入井下工作区域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确保井下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电气设备安全可靠、无毒气泄漏等。
3. 在井下作业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遵守通风要求、不擅自解除安全装置等。
4. 在发生意外或突发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如通知监工、撤离现场等。
5. 在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检查工作,确保井下工作区域符合安全要求。
井下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希望所有井下作业人员牢记并严格遵守井下安全操作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SY 5727—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整合修订并代替SY 5727—1995《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SY 6443—2000《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和SY/T 6566—2003《水力压裂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SY 5727一1995,SY 6443—2000和SY/T 6566—2003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增加3.18.1.8“不应将供电线路直接挂在设备、井架、绷绳、罐等金属物体上”;—增加3.18.6.1“井场露天照明应使用低压照明和防爆灯具,井场照度应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增加3.18.6.2“井架、钻台上的灯具应安装保险绳”;—增加第3章中3.1“井场布置”至3.17.8“水龙带使用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增加4.1“一般要求”至4.3.6“射孔作业应符合SY/T 5325—2005中第9章的规定”;—增加4.5“常规试油”至5.11“完井后应清理储液池和井场,做好施工井废液、废弃物的回收或处理”;—SY 5727—1995中7.4“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 ”修改为本标准的3.18.8.4“营房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 ,电器设备接地不大于4 ”;—SY 5727—1995中4.1.6“配电箱总开关应装设漏电保护器”修改为本标准的3.18.4.6“配电箱总开关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分闸应距井口15m以外。
若采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照明,安全电压变压器应防水。
输入应采用三芯电缆线,连接配电箱接地”;—SY/T 6566—2003中9.6的内容修改为本标准的4.4.5.16;—SY/T 6566—2003中4.3“承压罐在满足4.2规定的同时,应符合GB 150的要求”修改为本标准的4.4.2.3“承压罐在满足4.4.2.2规定的同时,应符合GB 150中的规定”;—SY 6443—2000 7.2,7.3,6.13修改为本标准的4.4.6.3,4.4.6.4,4.4 6.5;—SY 6443—2000的4.5,4.7修改为本标准的4.4.5.10,4.4.5.11;—SY 5727—1995中的3.1.3,5.2. 5,6.2修改为本标准的3.18.1.1,3 18.6.3,3.18.7.2;—删除SY 5727—1995中的3.3.1,5.1.1,5.1.2,5.2.1,5.2.2,5.2.3,5.2.4;—删除SY 6443—2000的第3章~6.12;—删除SY 6443—2000的7.1和7.4;—删除SY/T 6566—2003中的9.1,9.2,9.3,9.4,9.5。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井下作业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作业形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规程旨在规范井下作业的安全操作,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二、作业前准备1. 作业人员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了解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3. 确保通风系统和照明设施正常工作,保证作业环境通风良好且明亮。
4. 了解并遵守井下作业的特殊安全规定,不得擅自进行违规作业。
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 佩戴防护装备,并确保装备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 确保遵守通风、照明、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安全规定,杜绝违规操作。
3. 作业人员须按照安全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禁止违章作业。
4. 注意观察作业环境及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不得擅自解除安全防护措施,如有需要必须经过相关安全负责人同意并在监督下操作。
四、作业结束后的安全措施1. 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场地和工具,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2. 确保井下作业设备和通风系统正常运转,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
4. 作业人员在离开作业场地前,必须进行交接班和安全交底,确保作业连续流转及安全。
五、违规处理对于不遵守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直至达到公司要求的安全操作标准。
总之,井下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安全意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本规定所称井下作业,是指在净水设施和地下构筑物中进行的安全作业。
第二条公司相关部门和外来施工单位在公司范围内进行井下作业,必须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3条井下作业应合理调配工作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湿热、大风、雷雨天气。
第四条下井作业时,必须有现场安全负责人监督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并指定监护人在井口进行监护。
监护人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知道如何使用人工急救和防护设备,并在监护期间履行职责。
第五条打开井盖前,应清除井口周围的杂物,作业井周围1m范围内不得有石块、砖块等可能造成损坏的物体。
冬季作业时,应清除井口边缘周围的冰雪,防止作业人员滑倒造成事故。
井盖打开后,要立即设置安全屏障和挡板,在井周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悬挂红色警示灯,确保井口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并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第六条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绳;如果井里有点水,作业要穿高靴;如果井里水太多,作业要穿连体衣;如果井内检测到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且空气较弱,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隔离式防毒面具)。
同时,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在工作前检查安全措施,无隐患后才能下井工作。
井下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安全违规带,井上监护人要第一时间了解安全违规带,确保异常情况发生,帮助井下作业人员快速撤离。
井上监护人要密切关注井下作业情况,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第七条当井深或井内无梯子时,应按安全规定将伸缩梯子放在井底。
在监护人员的支持下,作业人员应下梯子进行作业。
井下作业时,工具及附件必须在井上与井下之间用工具袋悬挂连接,严禁抛掷。
第八条打开井盖进行地下作业,并设置遮挡或显示安全警示标志。
然后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确保井下含氧量不低于18%,标尺上的危险气体不超标并报警。
危险气体超标报警时,应自然通风20分钟以上,必要时用鼓风机强制通风,经现场监护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如果现场没有多功能气体探测器,情况紧急,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如将纸或蜡烛放入容器中点燃,然后逐渐将容器放入井中,观察火焰的燃烧情况;如果很快熄灭,说明井内缺氧,需要继续通风,直到火焰能够继续燃烧,没有任何异常。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前言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而编制的。
为了使每一位参与井下作业的成员,包括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充分了解此规程的内容,从而保证自身安全和整个工作区的安全,特编写此规程。
安全措施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有以下基本措施:1.管理层要明确安全措施的内容和确保它们的实施。
他们应确保工作场地和工作设备符合标准,并确保工人获得演习或培训的机会,以保证他们熟悉所有安全协议并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设备。
2.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际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安全设备,并熟悉这些设备的适当使用方式。
3.整个工作区域必须做好通风和照明设备,并保持清洁、无杂物的状态。
4.紧急疏散和救援方案需要制定。
必须确保所有人员都知道它们的实施方式和他们应该做什么。
5.作为常规维护,应检查所有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它们适合使用并被正确地使用。
操作规程1.准备:在开始作业前,必须检查安全设备和气体检测仪是否正常,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工作人员必须清楚知道当前作业的安全需求,并严格遵守这些要求。
2.入井:进入井下站点应该使用安全绳,闸门、井口覆盖物等设备进行安全防范检查确认,如不能确认安全则应退回井口重新确认。
3.气体检测:应定期进行气体检测,并记录检查结果,每次作业人员必须重复进行气体检测。
当氧气含量低于18%或可燃气体高于5%时,必须停止作业。
4.通风:应该在作业期间使用合适的通风装备,以确保空气流通并改善工作区的空气。
5.设备保持:为避免设备故障和事故,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并根据规定操作设备。
6.作业完毕:当作业完毕时,必须将所有使用过的设备和工具存储在安全位置,并确认现场清洁。
7.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如果发生突发状况,例如逃生、救援或疏散,必须确保每个人员都清楚知道应急措施的内容和步骤。
最后以上规程适用于任何井下作业。
使用此规程时,必须严格遵守所有安全措施。
任何未提及的安全协议和操作规程应遵守所在国家或区域的相关法规。
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前言作为煤矿作业中的重要环节,井下作业所需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安全可控、有效高效。
一、安全须知1.井下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了解作业区域的情况,确定作业任务和安全措施。
2.了解安全守则和制度,不能违反工作流程。
二、文明施工1.文明施工,劳动保护:不在人行道上堆放大型物品,不得在施工现场随意乱扔垃圾,不得将烟蒂随意抛掷。
2.安全第一: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工具及安全器具,以保证安全使用。
3.工作责任:班组间应定期组织班组员开展安全工作,强化协作,严格落实各自职责。
三、井下作业1. 通风与瓦斯检查1.在开展井下作业前,应每班检查通风设备,若发现通风异常,应及时上报领导,补救措施后才能开展井下作业。
2.开展井下作业前,应对井下区域内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若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应立即停止井下作业,上报领导,等瓦斯排出后再重新开展井下作业。
2. 露天场地作业1.露天作业时,应注意天气情况,当气温较低,地面湿滑时,要特别谨慎,避免滑倒摔伤。
2.在搬运重物时应注意人机合一,动作协调,可使用所配备的吊车、起重机协助搬运。
3. 机械作业1.现场人员必须是熟练的叉车、装载机或其他重型机械的驾驶员,同时要注意行驶路线,遵守交通规则。
2.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机械,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提前预防风险。
4. 井下数据测量1.井下人员进行数据测量前,必须确保自己处于安全区域内,同时要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2.在进行数据测量时,如发现局部高温、高湿、强噪声等现象,应迅速撤离,并上报领导,做好安全措施。
5. 井下作业用电1.井下作业用电应设专人负责,检查线路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损坏,确保安全可靠。
2.避免将电线路绕在设备或工作物件上,避免引起因不当连接导致的电器事故。
四、总结本规程作为井下作业的安全操作指南,旨在为工作人员们提供专业的操作指导和必要的安全说明,以便井下作业的人员能够在安全控制之下顺利地完成任务。
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井下电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是井下电工进行作业时应当遵守的基本安全规范。
第三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前,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第四条:井下电工在作业中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如发现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第五条:任何人不得违反本操作规程进行井下电工作业。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六条:井下电工进入作业区域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井下电工应熟悉作业区域的布置和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第八条: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设备的完好性和电气接地的可靠性,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第九条:井下电工在进入作业区域前,应将工地标识清晰可见并警示他人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第三章:井下电工作业的安全原则第十条:在进行井下电工作业前,必须切断电源,并对设备进行放电处理,确保安全。
第十一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烟。
第十二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并确保工具和设备无缺陷。
第十三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饮酒、服用药物,以免影响工作安全。
第十四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严禁不按规定进行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第四章:井下电工作业安全措施第十五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系,随时向上级报告作业进展和作业情况。
第十六条:井下电工在进行作业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严禁使用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和设备。
第十七条:井下电工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并且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平台上作业。
第十八条:井下电工在进行搬运作业时,应注意抬头低视,防止碰撞到设备和构件。
第十九条:井下电工在进行电气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作业前贴上警示标识,确保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