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FusionSphere服务器虚拟化容灾与备份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366
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案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成为了现代企业中重要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手段。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数据库面临着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等风险。
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数据库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个数据库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阿里巴巴云数据库RDS阿里巴巴云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是阿里云推出的一种全托管的自服务云数据库。
RDS支持多种数据库引擎,如MySQL、SQL Server、PostgreSQL等,可提供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数据库服务。
在RDS中,数据备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RDS提供了数据备份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定时备份和手动备份两种方式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备份数据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数据备份,RDS还提供了容灾解决方案。
RDS的主从复制功能可以自动将主库的数据同步到备库,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同步和灾备能力。
在主库宕机或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库,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案例二:华为FusionSphere云平台华为FusionSphere云平台是华为推出的一种虚拟化平台,用于构建和管理云计算环境。
该平台提供了数据库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安全备份和灾备能力。
在FusionSphere云平台中,可以通过虚拟机备份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
备份数据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保证了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FusionSphere云平台还提供了容灾解决方案。
通过搭建主备模式和冷备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持续同步和故障切换。
当主库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库,确保了业务的连续性。
案例三:腾讯云数据库TDSQL腾讯云数据库TDSQL(TencentDB for MySQL)是腾讯云推出的一种高性能、可扩展的云数据库。
华为FusionSphere 6.5.0虚拟化套件容灾技术白皮书目录1容灾简介 (1)1.1 云计算容灾概述 (1)1.1.1容灾简介 (1)1.1.2容灾系统的评价指标 (1)1.1.3容灾系统建设过程 (2)1.2 FusionSphere容灾方案简介 (3)2 FusionSphere容灾方案介绍 (5)2.1基于存储远程复制容灾方案 (5)2.1.1方案概述 (5)2.1.2适用场景 (7)2.1.3方案组网 (10)2.1.4方案特点 (13)2.2城域双活容灾方案 (13)2.2.1方案概述 (13)2.2.2适用场景 (15)2.2.3方案组网 (16)2.2.4方案特点 (18)2.3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 (19)2.3.1方案概述 (19)2.3.2适用场景 (20)2.3.3方案组网 (21)2.3.4方案特点 (22)2.4 FusionStorage Block复制容灾 (22)2.4.1方案概述 (22)2.4.2适用场景 (25)2.4.3方案组网 (27)2.4.4方案特点 (29)3综述:FusionSphere容灾方案对比分析 (30)4术语 (33)1 容灾简介1.1 云计算容灾概述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在云计算中。
由于各行业的用户和企业对网络应用和数据信息的依赖日益强烈,使得突发性灾难如火灾、洪水、地震、区域电力中断或者人为破坏对整个企业的数据和业务生产会造成重大影响,如重要信息丢失、服务中断、经济损失、客户流失等。
因此,为了保证云计算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靠性,华为提供了针对云计算的容灾解决方案,保证灾难发生时关键数据不丢失,系统服务尽快恢复运行。
1.1.1 容灾简介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系统,系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洪水、地震、人为蓄意破坏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服务器容灾与备份方案选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服务器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然而,服务器故障或数据丢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建立有效的容灾与备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容灾与备份方案的选型,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方案。
一、容灾方案选型1. 数据中心容灾数据中心容灾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容灾方案,通过将服务器设备部署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中心中,实现数据的备份和灾难恢复。
这种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灾难情况。
2. 备份服务器容灾备份服务器容灾是指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备份服务器快速切换,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这种方案相对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3. 虚拟化容灾虚拟化容灾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容灾,通过虚拟机的快速迁移和恢复,提高了容灾的效率和灵活性。
虚拟化容灾适合对灾难恢复时间有较高要求的企业。
二、备份方案选型1. 定期数据备份定期数据备份是最基本的备份方案,通过定期将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介质或云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企业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在全量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增量备份适合数据变化频率较高的场景。
3. 磁盘镜像备份磁盘镜像备份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完整复制到备份介质中,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
在系统崩溃时可以快速恢复整个系统状态,适合对系统完整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三、容灾与备份方案的综合应用1. 多层次备份企业可以结合定期数据备份、增量备份和磁盘镜像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建立多层次的备份策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容灾与备份方案的定期测试无论选择哪种容灾与备份方案,企业都应定期进行容灾演练和备份恢复测试,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只有经过实际验证的方案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3. 自动化备份与监控企业可以借助自动化备份工具和监控系统,实现备份任务的自动化执行和监控,减少人为失误和提高备份效率。
华为业务连续性灾备解决方案华为业务连续性容灾解决方案业务连续性容灾挑战巨大如何最大的保障业务连续性,实现业务零中断、数• 据零丢失?如何将对生产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保持业务性能• 体验一致?如何保证复杂业务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容灾设备利用率低,如何提升投入产出比?• 容灾中心的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共享,降低容灾• TCO ?容灾数据如何有效利用,实现增值?• 人力有限,如何高效地完成容灾业务来支撑企业持• 续运作?容灾涉及到业务分析、风险分析、方案设计、实• 施、演练、流程等一系列环节,如何简单、快速的完成符合自身的容灾系统的建设。
容灾系统建设、管理范围广、难度大,如何简化?如何有效解决复杂业务,保证业务7*24小时在线?传统容灾模式投入大,利用率低,如何提升投入产出比?目 录华为业务连续性容灾解决方案01华为数据中心备份解决方案0601应用场景本地高可用:单数据中心业务高可用,避免单部件故障引起的业务中断主备容灾:同城/异地容灾,灾难发生时,容灾中心业务可快速恢复,对外提供服务;双活容灾:同城容灾,业务均衡负载到生产和容灾中心,两数据中心同时提供服务两地三中心:同城双活/主备容灾,异地主备容灾,多份容灾,更高的业务连续性保障单数据中心双数据中心三数据中心123主备容灾双活/主备同城DC主备异地DC总部双活容灾12'34'12341'23'4123412341'2'3'4'华为业务连续性容灾解决方案华为提供端到端的业务连续性容灾解决方案,确保数据存取的持续性、可恢复性和高可用性,防止各种自然灾难和人为破坏对生产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毁坏,打造业界一流的容灾服务。
通过RA 和BIA ,评估IT 系统相关风险,以及各IT 体系的灾难恢复能力,管理业务的容灾需求基于规划的输入,综合考虑技术成本因素,输出容灾设计方案以及DRP 设计建议包括两部分内容:容灾系统的部署建设;生产系统到容灾系统的迁移容灾日常管理维护,包括复制状态监控,容灾性能监控;定期DRP 演练,并优化DRP 设计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华能集团-对症下药,业务分级容灾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成功案例保障业务连续性 保护企业声誉应用双“活”部署,提高容灾资源的利用率• 业务7*24一直在线,业务自动切换,数据零丢• 失,业务零中断统一监控、呈现,集中告警,维护工作量减少• 50%在不改动现网的情况下,实现了业务的分级容灾• X86异构小型机,华为存储异构IBM 存储,投入节• 省43%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性价比统一可视化监控容灾管理易决策投资下降40%方案亮点架构稳固:存储、计算、应用、网络、安全和传输6层双活保障业务稳定:应用双活,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稳建设简单:一站式咨询、设计、交付、演练服务运维简捷:可视化管理,效率提升1倍简成本优:利旧、异构容灾,成本下降40%性能优:协议优化,业务性能提升30%数据优:数据库与文件,关联一致性保障优中石油管道局-双活容灾,业务零中断,数据零丢失海量数据带给备份的挑战应用场景海量数据的备份和管理:在信息爆炸性增长时期,企业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分布也趋于分散。
服务器容灾备份技术及方案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服务器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意外情况可能导致服务器故障或数据丢失,因此建立有效的容灾备份技术和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容灾备份技术及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保障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服务器容灾备份技术1. 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备份是服务器容灾备份的基础。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快速恢复数据,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常见的数据备份技术包括:(1)完全备份:将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全部备份,包括系统文件、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等。
完全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备份时间较长,占用存储空间较大。
(2)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
增量备份相比完全备份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但在恢复数据时需要依次恢复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恢复时间较长。
(3)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与增量备份不同的是,差异备份只需要恢复最近一次的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即可。
差异备份在恢复数据时相对增量备份更加高效。
2. 高可用性技术高可用性技术是指通过冗余设计和故障转移等方式,确保服务器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设备上,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常见的高可用性技术包括:(1)集群技术:通过将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
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工作,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2)双机热备:在主服务器的基础上配置一台备用服务器,实时同步主服务器的数据。
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用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工作,实现快速故障转移。
3.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台逻辑服务器,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在容灾备份中,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机的快速迁移和恢复,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
常见的虚拟化技术包括VMware、Hyper-V等。
1、管理员登录到华为BCManager eBackup上备份虚拟机时,可以根据网络带宽使用情况,选择LAN-Free或LAN-Base模式。
○对○错答案:错LAN-Free:备份数据和业务数据不使用同一局域网络。
LAN-Base:备份数据和业务数据使用同一局域网络。
2、关于FusionSphere支持的四种磁盘配置模式,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多选)□块存储的非虚拟化存储只支持普通模式磁盘与裸设备磁盘□虚拟化存储支持普通磁盘、精简磁盘与普通磁盘延迟置零磁盘□NAS存储支持普通、精简磁盘和裸设备磁盘□裸设备磁盘将SAN存储的物理LUN直接作为磁盘,绑定给业务虚拟机使用。
答案:BD3、关于备份和容灾的理解,以下哪项是正确的?○数据备份需要将产生存储和备份存储放在同一机房○数据放在不同的地域就可以实现容灾○只要发生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就有可能产生数据故障,进而影响业务的使用,所以要有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容灾或备份都可以保障数据不会丢失答案:C4、在FusionCompute中,位于同一主机上同一端口组内的两台虚拟机无法通信,以下哪项不是引起该故障的原因?○虚拟防火墙配置错误○物理路由器故障○DVS工作异常○虚拟机IP配置错误答案B5、A公司有300名员工,处于信息安全的考虑,甲公司希望对员工办公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等进行集中管控,并且降低IT运维人员处理办公电脑软硬件故障问题的工作量,请问建议A公司采用以下哪种解决方案?○FusionAccess桌面云○FusionShpere私有云○FusionSphere服务器虚拟化○eBackup备份答案:A6、在FusionSphere OpenStack中,哪些角色一定会部署在控制节点上?(多选)□Controller□zookeeper□keystone□sys-server答案:ADController:提供OpenStack管理服务Zookeeper:提供分布式集群服务Keystone:提供认证和授权服务sys-server:提供API代理和负载均衡服务7、关于FusionCompute集群创建的描述,以下那些是正确的?□集群开启HA后,集群内的虚拟机才可以开启HA□集群开启IMC模式,可以避免因CPU不兼容而导致的虚拟机迁移失败□集群开启主机内存复用后,主机上创建的虚拟机内存总数可以超过主机物理内存□集群开启GuestNUMA后,集群内的虚拟机需重启才能生效答案:ABCD8、FusionCompute上的本地数据存储对接到FusionSphere OpenStack后,在FusionShpere Openstack OM上该数据存储资源属于共享存储,而非本地存储。
华为FusionSphere虚拟化解决方案目录技术创新战略背景FusionSphere 虚拟化解决方案基于鲲鹏处理器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成功案例关键技术技术研发、持续创新是保证信息领域安全的唯一出路“棱镜门”暴露信息安全形势严峻中兴事件解读: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芯片断供企业陷入瘫痪,但同时美国供应商也深受其害,股市最大跌幅36%中美贸易战解读:通过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和创新、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从而降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各行业需求不同,云的浪潮下,需要怎样的虚拟化?●全栈信息技术创新政府安平运营商医疗教育大企业●满足科研需求●跨平台的业务在线迁移●电信级高可靠性●支撑运营商分层解耦架构●完善的虚拟化灾备方案●满足国家安全等保要求●高性价比●提供高性能虚拟网络转发能力●运维管理简单●安全●可承载核心系统●GPU 显卡资源的灵活调度●安装部署快……●未来可演进金融●100%自主研发目录技术创新战略背景FusionSphere 虚拟化解决方案基于鲲鹏处理器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服务器虚拟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驱阶段APP1中间件1 OS1数据库1 OS2x86x86APP2中间件1OS3数据库1OS4 x86x86阶段一:传统IT物理机部署设备利用率低,能效低业务上线慢x86虚拟化集群管理、配置、监控APP1VM VM中间件1中间件2APP2VM VM中间件3中间件4APP3VM VM中间件5中间件6虚拟化集群鲲鹏虚拟化集群鲲鹏虚拟化集群阶段二:服务器虚拟化提升资源利用率降本增效简化运维阶段三:混合云多团队大规模并行协作资源自动化编排新业务快速上线无缝使用公有云服务x86云自动化编排(I/P层打通)PaaS中间件中间件n中间件1APP1APP2APP3中间件2华为IaaS鲲鹏公有云服务APP4第三方异构资源池平安城市FusionCube 桌面云智慧城市FusionSphere 虚拟化云核心网NCE企业通信EC…FusionSphere 虚拟化作为华为公司多个全球商用的解决方案基石已服务于150 +国家,7000 +客户,累计发放430万+虚拟机FusionSphere 虚拟化解决方案,如磐石般稳定可靠互联网产业2008年2012年2015年2018年Galax8800FusionSphere R3FusionSphere R5FusionSphere 6.32019年全栈技术创新支持鲲鹏处理器,打造鲲鹏产业生态成立Y 项目组启动预研,选型XEN 引擎200+特性,突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虚拟化集采支撑虚拟化、桌面云、公有云商用局点500+构建容灾备份,NUMA 支持,在线调整虚拟机CPU 和内存等差异化能力.规模上量,树立品牌,覆盖多个行业.抢占中国区和运营商40%新增市场份额切换KVM 引擎发展奠定基础超越覆盖政府及公共事业、运营商、能源、金融、交通、制造、媒资、医疗、教育OpenStack 独立形态公有云发布2020年X86,ARM 双栈部署业务平滑过渡向混合云演进FusionSphere 发展历程极简双核混动极速极低的成本提升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轻量且易被集成超轻量部署:单服务器测试部署,2节点最小HA集群即具备自愈合能力管理至简:集中可视化管理,新一代UI交互精简操作,向导式不停机升级敏捷开放:一键安装预集成,开放接口,低门槛快速适配KVM内核,虚拟机秒级发放,多项专利技术保障计算网络高性能性能第一:SPECvirt性能测试连续3年刷新最新CPU平台测试记录高速网络:OVS+DPDK+40GE大带宽适配HPC高吞吐,低延迟场景。
FusionSphereV100R005C10U1容灾与备份用户指南(服务器虚拟化)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16-02-29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6。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前言读者对象本文档介绍FusionSphere解决方案的容灾与备份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根据容灾与备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并实现方案部署。
本文档(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l售前工程师l技术支持工程师l维护工程师l用户符号约定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修订记录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
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容。
文档版本 01 (2016-02-29)第一次正式发布。
目录前言 (ii)1 概述 (1)1.1 容灾与备份的基本概念 (2)1.2 容灾与备份方案总览 (2)2 城域双活容灾(基于VIS6600T) (9)2.1 方案简介 (10)2.1.1 城域双活容灾方案 (10)2.1.2 组网方案 (13)2.1.3 容灾原理 (17)2.1.4 约束与限制 (22)2.1.5 部署原则 (22)2.1.6 维护建议 (26)2.1.7 技术规格 (27)2.2 安装容灾系统 (28)2.2.1 安装与配置流程 (28)2.2.2 安装准备 (29)2.2.3 配置交换机 (33)2.2.4 配置存储 (34)2.2.5 安装FusionCompute (38)2.2.6 安装FusionManager (45)2.2.7 创建容灾虚拟机 (49)2.2.8 配置容灾集群资源调度 (49)2.3 容灾调测 (50)2.3.1 调测流程 (50)2.3.2 调测容灾切换 (51)2.3.3 调测容灾数据重新保护 (52)2.3.4 调测容灾切回 (53)2.4 维护指引 (53)2.4.1 配置虚拟机容灾 (53)2.4.2 取消虚拟机容灾 (55)2.4.3 添加容灾主机 (56)2.4.4 移除容灾主机 (58)2.4.5 添加容灾存储 (59)2.4.6 删除容灾存储 (59)2.4.7 计划性迁移VM (60)2.4.8 容灾演练 (61)2.4.9 容灾应用 (63)2.5 FAQ (72)2.5.1 配置主机优先使用近端存储资源 (73)3 城域双活容灾(基于V3系列存储) (76)3.1 方案简介 (77)3.1.1 城域双活容灾方案 (77)3.1.2 组网方案 (79)3.1.3 容灾原理 (81)3.1.4 约束与限制 (86)3.1.5 部署原则 (87)3.1.6 维护建议 (90)3.1.7 技术规格 (91)3.2 安装容灾系统 (92)3.2.1 安装与配置流程 (92)3.2.2 安装准备 (93)3.2.3 配置交换机 (97)3.2.4 配置存储 (98)3.2.5 安装FusionCompute (98)3.2.6 安装FusionManager (105)3.2.7 创建容灾虚拟机 (109)3.2.8 配置容灾集群资源调度 (109)3.3 容灾调测 (110)3.3.1 调测流程 (110)3.3.2 调测容灾切换 (111)3.3.3 调测容灾数据重新保护 (112)3.3.4 调测容灾切回 (112)3.4 维护指引 (113)3.4.1 配置虚拟机容灾 (113)3.4.2 取消虚拟机容灾 (115)3.4.3 添加容灾主机 (116)3.4.4 移除容灾主机 (118)3.4.5 添加容灾存储 (119)3.4.6 删除容灾存储 (119)3.4.7 计划性迁移VM (120)3.4.8 容灾演练 (121)3.4.9 容灾应用 (123)4 阵列复制容灾 (132)4.1 方案介绍 (133)4.1.1 阵列复制容灾方案 (133)4.1.2 组网方案 (134)4.1.3 容灾原理 (135)4.1.4 约束与限制 (139)4.1.5 部署原则 (140)4.1.6 维护建议 (141)4.1.7 虚拟机属性容灾指标 (141)4.2 安装及配置容灾系统 (143)4.2.1 安装及配置流程 (143)4.2.2 安装准备 (144)4.2.3 配置交换机 (147)4.2.4 配置存储设备 (148)4.2.5 安装UltraVR (148)4.2.6 创建容灾虚拟机 (149)4.2.7 添加容灾磁盘 (150)4.2.8 配置异步远程复制关系 (151)4.2.9 配置容灾策略 (152)4.3 容灾调测 (152)4.3.1 调测流程 (152)4.3.2 调测容灾切换 (153)4.3.3 调测容灾测试 (154)4.3.4 调测计划性迁移 (155)4.3.5 调测重保护 (156)4.3.6 备份配置数据 (157)4.4 维护指引 (158)4.4.1 容灾存储组管理 (159)4.4.1.1 修改容灾存储组 (159)4.4.1.2 删除容灾存储组 (159)5 主机复制容灾 (161)5.1 方案介绍 (162)5.1.1 主机复制容灾方案 (162)5.1.2 组网方案 (162)5.1.3 容灾原理 (164)5.1.4 约束与限制 (167)5.1.5 部署原则 (167)5.1.6 维护建议 (168)5.1.7 虚拟机属性容灾指标 (169)5.2 安装容灾系统 (170)5.2.1 安装及配置流程 (170)5.2.2 安装准备 (171)5.2.3 配置交换机 (174)5.2.4 配置存储设备 (175)5.2.5 安装VRG (175)5.2.6 安装UltraVR (175)5.2.7 创建容灾虚拟机 (176)5.2.8 添加容灾磁盘 (177)5.2.9 配置容灾策略 (178)5.3 容灾调测 (178)5.3.1 调测流程 (178)5.3.2 调测容灾切换 (179)5.3.3 调测容灾测试 (180)5.3.4 调测计划性迁移 (181)5.3.5 调测重保护 (182)5.3.6 导出配置数据 (183)6 两地三中心容灾 (185)6.1 方案介绍 (186)6.1.1 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 (186)6.1.2 组网方案 (187)6.1.3 容灾原理 (189)6.1.4 约束与限制 (189)6.1.5 部署原则 (190)6.1.6 维护建议 (192)6.1.7 虚拟机属性容灾指标 (193)6.2 安装及配置容灾系统 (195)6.2.1 安装与配置流程 (195)6.2.2 安装准备 (197)6.2.3 配置交换机 (201)6.2.4 配置存储设备 (201)6.2.5 安装FusionCompute (201)6.2.6 安装FusionManager (208)6.2.7 安装UltraVR (212)6.2.8 创建容灾存储组 (212)6.2.9 创建容灾虚拟机 (213)6.2.10 添加容灾磁盘 (214)6.2.11 配置容灾集群资源调度 (215)6.2.12 配置异步远程复制关系 (216)6.2.13 配置容灾策略 (217)6.3 容灾调测 (217)6.3.1 调测流程 (217)6.3.2 调测计划性迁移 (218)6.3.3 调测容灾切换 (219)6.3.4 调测容灾测试 (220)6.3.5 调测容灾切回 (221)6.3.6 备份配置数据 (222)6.4 维护指引 (223)6.4.1 添加容灾主机 (223)6.4.2 移除容灾主机 (225)6.4.3 添加容灾存储 (226)6.4.4 删除容灾存储 (227)6.4.5 容灾存储组管理 (227)6.4.5.1 修改容灾存储组 (227)6.4.5.2 删除容灾存储组 (228)7 用户数据容灾 (229)7.1 用户数据容灾方案介绍 (230)7.2 用户数据容灾配置与调测 (235)8 虚拟机备份 (236)8.1 方案介绍 (237)8.1.1 虚拟机备份方案介绍 (237)8.1.2 组网方案 (240)8.1.3 备份与恢复原理 (245)8.1.4 约束与限制 (248)8.1.5 部署原则 (248)8.1.6 维护建议 (249)8.1.7 技术规格 (250)8.2 安装与配置备份系统 (252)8.2.1 安装与配置流程 (252)8.2.2 安装准备 (252)8.2.3 安装eBackup服务器 (253)8.2.4 配置eBackup服务器对接FusionCompute (260)8.2.5 创建eBackup备份存储 (262)8.3 备份调测 (263)8.3.1 调测虚拟机备份 (263)8.3.2 调测虚拟机恢复 (264)8.4 附录 (265)8.4.1 登录FusionCompute (265)8.4.2 添加上行链路 (269)8.4.3 创建端口组 (272)8.4.4 关闭虚拟机 (277)8.4.5 绑定主机 (279)8.4.6 启动/唤醒虚拟机 (280)8.4.7 使用系统内模板部署虚拟机 (281)8.4.8 向主机添加数据存储 (291)8.4.8.1 背景知识 (291)8.4.8.2 为主机添加存储接口 (295)8.4.8.3 向站点添加共享存储资源 (301)8.4.8.4 为主机添加心跳平面业务管理接口(虚拟化SAN存储) (306)8.4.8.5 为主机添加数据存储(使用共享存储) (311)8.4.8.6 为主机添加数据存储(使用本地存储) (314)8.4.8.7 如何处理FusionCompute主机上无法扫描到存储设备(VRM安装之后) (318)8.4.9 创建磁盘 (322)8.4.10 绑定磁盘 (325)8.4.11 创建用户 (327)8.4.12 创建用户 (330)8.4.13 操作系统兼容性列表 (332)9 用户数据备份 (336)9.1 用户数据备份方案介绍 (337)9.2 用户数据备份配置与调测 (342)9.2.1 配置简介 (342)9.2.2 配置准备 (343)9.2.3 配置过程 (344)9.2.4 特性调测 (345)A 术语 (346)A.1 A-E (347)A.2 F-J (348)A.3 K-O (350)A.4 P-T (351)A.5 U-Z (353)1概述关于本章1.1 容灾与备份的基本概念1.2 容灾与备份方案总览1.1 容灾与备份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容灾和备份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业务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承载的业务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