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天然药化
- 格式:pdf
- 大小:172.75 KB
- 文档页数:2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考试方向第一节总论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总论1.绪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及其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了解2.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熟练掌握(2)水蒸气蒸馏法掌握(3)升华法了解3.分离与精制方法(1)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应用了解(2)沉淀法的原理及应用了解一、绪论1.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含义及研究内容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组合物。
2.天然药物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为主,种类繁多。
3.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1)提供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2)探讨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3)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奠定基础;(4)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5)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熟练掌握) 1.溶剂选择1)常用的提取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常用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水、甲乙丙丁蠢、指甲玩,迷仿苯石油 2)各类溶剂所能溶解的成分(相似相溶原理)溶剂 类别可溶类型 具体类型水最安全,极性最强 能溶于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 甲醇(毒)、乙醇、丙酮 亲水性有机溶剂大极性的成分苷类、生物碱、鞣质及极性大的苷元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石油醚 亲脂性有机溶剂中等极性和小极性 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强心苷 极性大的物质用亲水性溶剂提取,极性小的物质用亲脂性溶剂提取。
石油醚常用于脱脂,即通过溶解油脂、蜡、叶绿素小极性成分而将其与其他成分分开;正丁醇是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常用来从水溶液中萃取极性较大的苷类(皂苷)化合物。
溶剂提取方法 加热提取溶剂 特点煎煮法 加 水亲脂性成分提取不完全,多糖类、且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浸渍法 不 水或其他 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 渗漉法 不 水或醇 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回流提取法 加 有机溶剂 此法提取效率高于渗漉法,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 连续回流提取法加 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连续回流提取常采用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CO 2 ,常用的夹带剂是乙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天然药物化学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3.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如人参、当归等),引导学生思考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2.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天然药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如提取、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等。
3.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介绍天然药物化学中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色谱法、光谱法等。
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这些方法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4.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讲解天然药物化学中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介绍天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现代药物研发中对天然药物的借鉴和利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和research content。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实例。
3. 思考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关于天然药物化学学习计划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鉴定、活性成分的研究,是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
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常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1.2 学习目的本学习计划旨在系统地学习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特性、提取与分离方法,掌握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技术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学习内容2.1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学习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包括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特性及活性成分的分类和性质。
2.2 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学习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包括传统提取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及其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3 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技术与方法学习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技术与方法,包括活性成分的鉴定、分离纯化、结构确定与活性评价等。
第三章:学习方法3.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论文、专著等,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现状。
3.2 实验操作通过参与实验室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项目,掌握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鉴定和活性成分研究的实验操作技能。
3.3 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讲座、研讨会等,与同行交流研究经验、分享学术成果,拓宽学术视野。
第四章:学习计划4.1 学习阶段(1)第一阶段:系统学习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特性,掌握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预计时间:3个月。
(2)第二阶段:学习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技术与方法,掌握活性成分的鉴定、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技术。
预计时间:4个月。
(3)第三阶段: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项目,实际操作并总结反思。
预计时间:5个月。
4.2 学习任务(1)阅读相关教材、论文、专著和研究文献,掌握天然药物的基本知识。
(2)参与实验室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项目,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实验。
天然药化知识点总结一、天然产物的来源天然产物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化合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等。
天然产物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生长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1. 植物来源:植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植物都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多酚、鞣质、挥发油等,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
例如,白芷、银杏、人参等都是常见的中药材。
此外,一些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中也含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2. 微生物来源:微生物也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微生物具有生物合成能力,可以产生各种化合物,如抗生素、酶、氨基酸等。
青霉素、链霉素等就是从微生物中获得的抗生素。
3. 动物来源:动物也是天然产物的来源之一。
例如,海洋生物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海藻中的多醣体、海绵中的生物碱等。
此外,动物组织中也含有许多有益的化合物,如胰岛素、胰蛋白酶等。
二、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是天然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从天然产物中获得纯净的化合物,并为后续的结构鉴定、药效评价和药物改造提供原料。
1. 提取技术:提取是从天然产物中获得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提、冷浸提、加热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的高溶解性和低表面张力,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提取物。
2. 分离技术:分离是从提取产物中获得纯净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色谱法、透析法、结晶法、分液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最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三、天然药物的结构鉴定天然药物的结构鉴定是天然药化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可以确定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为后续的药效评价和药物改造提供基础。
1. 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天然药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包括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光谱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如它的功能团、分子式、分子量、分子结构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实验须知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养成严密科学态度和良好工作作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为此,提出下列实验须知: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
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2.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好当天计划,争取准时结束。
实验过程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的重量、体积、温度或其他数据,应立即如实记录,实验完毕后,认真总结,写好报告,提取纯化所得单体产物包好,贴上标签(日期、样品名称、纯度、mp、bp、TLC、重量)交给老师。
3.实验室中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嚷,不许抽烟、不迟到、不随便离开,实验台面应保持清洁,使用过的仪器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实验柜内,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下水道和窗外,以免堵塞和影响环境卫生。
4.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完后立即返还原处,破损仪器应填写破损报告单,注明原因。
节约用水、用电、药用试剂。
严格药品用量。
5.保持实验室内整洁,学生采取轮流值日,每次实验完毕,负责整理公用仪器,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和门窗是否关闭。
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一、目的要求1.掌握硅胶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2.掌握硅胶薄层活度的测定方法3.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识中草药化学成分二、实验材料薄层层析用硅胶G,硅胶F,羧甲基纤维素钠,0.01%二甲基黄(Dimethy-yellow. P-Dimethylaminoazobenzene),苏丹红(Sudan Ⅲ),靛酚蓝(Indophenol blue 4-Tapnthoquinone-4-dimethyl aminoaniline),苯,微量点样管,10×20cm玻璃板20块,碾钵7套。
你对天然药物化学有什么样的认识?你认为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专业学科领域所处的地位和其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你觉得应该如何学好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程1)、你对天然药物化学有什么样的认识?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接近于原生态的“天然”健康,“天然药物”作为一个自然的原始产物与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自古以来,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对于天然药物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天然药物在中国称为“中草药”,其独具的特色使之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古代,中医盛行,人们对药物的研究只涉及到“对症治疗”的范畴,对于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等领域却是一片空白,至今还有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无法用现代西医学解释,于是对天然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把中西医理论互相结合并不断完善,从而衍生了一门现代医药学——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以植物为主)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等知识,以探索其防病治病的原理,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按植物亲缘关系寻找同类成分,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发掘新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随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时间消长以及发育阶段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和掌握提高中草药品质的变化规律,为规范化种植(GAP)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中草药在加工炮制和贮藏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为保证中草药疗效以及中草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有效成分的构效关系,以便利用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合成或半合成高效、低毒、安全的新的衍生物。
天然药物化学不仅仅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而存在,它与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药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微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均有密切的联系,其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综合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南一、说明--天然药物化学简介及知识模块构成《天然药物化学》涉及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结构修饰、活性研究。
本课程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波谱解析等学科为基础,是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4学分,理论68学时、实验68学时)。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上述专业培养要求,本课程定位于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的前提下,遵循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技术和方法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从分子水平向学生传授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揭示传统中药的作用机制。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由四大知识模块构成:第一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和技术(4学时);第二部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和技术概述(2学时)。
该部分的主要内容由本教研室承担的大二下学期《波谱解析》课程(共34学时)进行传授;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即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60学时);第四部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2学时)。
课程计划1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各半,均为68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依据药学类本、专科的培训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理论、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初步具有从事与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
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研究的方法,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药学事业,使我国独特的中药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四大知识模块,重点讲授主要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以及检识方法,介绍各主要类型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主要类型天然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物理方法,重点讲授波谱方法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同时适当介绍天然药物的构效关系、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制剂和分析中应用实例以及主要类型天然化合物研究的最新发展。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医药相关专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复杂的化学结构和药理学知识。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天然药物,如阿司匹林、奎宁、亚洲人参等,介绍它们的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通过讨论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实验教学也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天然药物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提取实验,让学生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测试。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还可以加深对天然药物化学原理的理解。
讲座和讨论也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讲座中,教师可以系统地介绍天然药物的分类、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非常重要。
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讲座和讨论以及跨学科教学等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天然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程,实践性强,是培养相关专业药物制剂提取分离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该课程主要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技术与技能,同时注意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实践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本课程主要服务于医药、中医药产业,为医药、中医药行业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从事药物调剂、天然药物制剂产品生产、检验等工作,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基本技能,能胜任天然药物提取工、天然药物制剂检验工等相关工作岗位,综合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具有天然药物制剂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方面技能,为将来学生从事天然药物制剂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药生产、药品营销企业以及医院天然药物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1.根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衔接见图1)。
先修课化学基础课药学类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制剂检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岗位后续课本课程是在化学基础课、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经过前期的基础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为后续《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针对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三大就业岗位群(天然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群、研发人员的助手岗位群、药学服务岗位群)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等等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并兼顾学生考取相关工种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提取方法:水提、醇提、酸碱提等分离方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鉴定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践操作法:演示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小组讨论法: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验设备:进行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验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第9-16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第17-24课时:进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操作,包括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实践。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选用《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资料。
2. 实验材料:天然药物样品、提取剂、分离剂、鉴定仪器等。
天然药物化学的心得体会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药物,从中提取出药用成分制成药物,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等优点。
天然药物化学是对这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是药物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天然药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
首先,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是多样的。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由许多天然物质组成,分别是生物碱、甙类、多糖、挥发油、酚类、黄酮类、鞣质等。
这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对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例如大黄中的龙胆素能促进胆汁分泌,奇异果中的VC可以刺激胃肠道钠的吸收,葛根中的异黄酮则具有调节内分泌、降低血脂等功效。
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有助于挖掘药物的潜力,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中不仅需要对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还要对其进行提取和纯化。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苯、醇等溶剂提取法,现代则更加注重绿色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技术的研究。
因此,在提取过程中,需要考虑提取剂的种类、比例、提取温度、浸泡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提取的完整性和性质的稳定性。
而在纯化过程中,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一般采用层析法、萃取法、冷凝法等。
优秀的提取、纯化技术对于药物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天然药物化学中,提取和纯化技术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再次,天然化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前进。
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使得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更为精细化和高效化。
例如,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分析药物分子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帮助鉴别和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大大提高了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水平。
综上所述,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学科。
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提取和纯化技术以及发现新的天然药物成分,有着深远的意义。
天然药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技术,培养我们从事天然药物研究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还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了各种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知识等。
2.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1)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我们学习了使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如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等)对天然药物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提取效率与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学会了如何优化提取条件。
(2)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我们了解了各种分离方法(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独立完成了样品的分离和纯化,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3)天然药物结构鉴定我们学习了使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样品分析。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完成了多个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此外,我们还撰写了实习报告,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提高了实验技能: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2)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了科研素养: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天然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培养了科研素养。
如何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之一对《天然药物化学》的了解是通过自学开始的,没有系统的将该课程融会贯通。
通过2年的教学,尤其是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我教学工作的批评和肯定,让我有意识的对如何学好该课程进行了思考
总结如下:
1、该课程的定位
首先大家要清楚的认识到,《天然药物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的一门理论融合试验的学科,为此,大家要想学习该课程,就要有意识的熟练和掌握每一个实验,并通过每一个实验去总结和引申的融会没有进行实验的章节,及时做好试验的讨论和分析。
2、该课程学习的三个梯次
(1)化合物结构和类型是该课程的前提,相当于产品开发或者试验前的文献综述。
这一部分的学习要紧紧结合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的学习相当于中药汤剂中的药引子,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但需要你熟悉和掌握每一类化合物的源头和先导化合物,这样,即使你遇到了新结构,也能依据生源途径进行归类,并有助于学习理解课本中的全部结构,除了特别的化合物需要死记硬背外,其他的典型药效化合物只需要能识别就足够。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已经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了教学,也许还不是很成熟,希望大家能依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熟悉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和方式。
(2)提取、分离和精致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本课程的考试重点,重点内容主要是特殊类型化合物的典型提取方法,如醌
类、生物碱和黄酮。
而该部分的另一个学习的意义在于,它是今后药学研究的核心工作,无论是工厂还是研究,都会以这部分作为基本技能,所以,掌握好这部分至关重要,但如何学好提取、分离和精致?
一是可以通过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大家认真预习、设计和操作每一个实验;二就是要尽可能的多参与学院一些老师的课题中去,这部分理论重要,而具体的实验经验积累更重要。
提取、分离和精致的学习没有什么窍门,就是经验的积累!
(3)化合物结构的鉴定是天然药物化学的灵魂,是研究的瓶颈。
(1)和(2)即使你掌握的很好了,如果无法对纯化合物进行结构的确认和解析,所有的工作都是枉然。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思路和目的的模糊,包括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忽视了该部分的学习,尤其是我在课程中一再强调的手性和空间构向问题。
三、建议和思考
发现学生的知识领域面不宽,对于一个本科生,不能要求知识面的深度,但对广泛学科的涉猎是今后大家如何发展的基础,很多人往往最后是依据兴趣爱好确定了自己的职业。
课程学习有误区,大家都普遍反应课程比较难,尤其是期末考试的压力比较大。
我一贯主张教学要严格,考试要宽松,我会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实施自己的观点,并请大家能理解和配合,尽量的领会我的意思,并能消化在自己的肚子里边。
学习的三个梯次我已经在教学中注意了贯彻,因为课程设置上的局限和期末考试的侧重点,我还是弱化了结构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