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04.01 KB
- 文档页数:6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
注:
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
K -=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
注:
9.1 其中,C0是自发性消费;cY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
K -=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1 (微观部分)2. 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 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 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 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 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 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 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 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 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 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 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 7 有时也用Q表示。
4. 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 2 (宏观部分)其中,C o是自发性消费;cY是引致性消费。
与GDP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两部门经济时,Y=C+S。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K1 b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o —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1 —货币供给;M h—基础货币。
s—储蓄率,s=S/Y;J—资本产出比率,J=K/Y。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9.1 其中,C0是自发性消费;cY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注:2.1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有时是需求量Qd ,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有时又表示为e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有时也用Q表示。
4.8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注:9.1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注:2.1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有时是需求量Qd ,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有时又表示为e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有时也用Q表示。
4.8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注: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两部门经济时,Y=C+S 。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符号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2.1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有时是需求量Qd ,有时是供给量Q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有时又表示为e,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p2.4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有时也用Q表示。
4.8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9.1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注: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注: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 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因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错误,希望大家及时指正,多谢。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
注:
9.1 其中,C 0是自发性消费;cY 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
K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1(微观部分)
注:
2.1 不同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表现为不同的下标,如X、Y、L、K。
2.2 有时是需求量Q d,有时是供给量Q s,有时就表示产量或其他的数量。
2.3 有时又表示为e p,有时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
2.4 有时就简称为交叉弹性。
2.5 有时就简称为供给弹性。
4.1 既可能是短期总成本,也可能是长期总成本,有时又写作C。
4.2 既可能是短期平均成本,也可能是长期平均成本。
4.3 既可能是短期边际成本,也可能是长期边际成本。
4.4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不变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4.5 也就是后面的短期总可变成本,又称为变动成本。
4.6 又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
4.7 有时也用Q表示。
4.8 如可变的投入是其他要素,可加上不同的下标。
《宏微观经济学》符号一览表2(宏观部分)
9.1 其中,C0是自发性消费;cY是引致性消费。
9.2 与GDP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者的国籍作为标准;而后者是以生产地作为标准。
10.1 经常用来表示国民收入,亦可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
10.2 在上述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即是b 。
10.3 两部门经济时,Y=C+S 。
10.4 两部门经济时,MPC+MPS=1,APC+APS=1。
10.5 这儿的乘数应是指投资乘数,两部门时,b
K -=
11。
14.1 这仍是两部门经济下(不考虑税收)的乘数。
14.2 这是三部门经济下(考虑税收)的乘数。
15.1 M 0—流通中现金;RE -存款准备金。
15.2 D -派生存款;MR -原始存款;rd-法定准备金率。
15.3 M 1-货币供给;M h —基础货币。
17.1 s -储蓄率,s=S/Y ;J -资本产出比率,J=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