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质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0.01 KB
- 文档页数:20
药物分析习题第一章绪论(药典概况)一、填空题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GLP 、GMP 、GSP 、GCP 。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
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_鉴别____、_检查_____、含量测定______三者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_安全___、_合理____、有效____的重要方面二、选择题1、良好药品生产规范可用( )A、USP表示B、GLP表示C、BP表示D、GMP表示E、GCP表示2、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E、十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3、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可用( )A、GMP表示B、GSP表示C、GLP表示D、TLC表示E、GCP表示4、美国药典1995年版为( )A、第20版B、第23版C、第21版D、第19版E、第22版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A、GMPB、BPC、GLPD、RP-HPLCE、TLC6、美国国家处方集的缩写符号为( )A、WHOB、GMPC、INN(D、NFE、USP7、GMP是指A、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B、良好药品生产规范;C、良好药品供应规范D、良好药品临床实验规范;E、分析质量管理8、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B、生物利用度;C、物理性质D、药理作用三、问答题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2.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3.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怎样编排的?5.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6.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8.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9.药典的内容分哪几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几版药典?10.简述药物分析的性质?四、配伍题1、A:RP-HPLC; B:BP; C:USP; D:GLP; E:GMP(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2)良好药品生产规范2、A:GMP; B:BP; C:GLP; D:TLC; E:RP-HPLC(1)英国药典(2)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凡例正文附录索引2、GLP GMP GSP GCP3、千分之一百分之一±10%4、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5、鉴别,检查,含量测定6、安全,合理,有效二、选择题1、D;2、D;3、C;4、B;5、B;6、D;7、B;8、A三、问答题1、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
第1章 绪论选择题【1.1】 按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质点是指:(a )流体的分子;(b )流体内的固体颗粒;(c )几何的点;(d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解:流体质点是指体积小到可以看作一个几何点,但它又含有大量的分子,且具有诸如速度、密度及压强等物理量的流体微团。
(d ) 【1.2】 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相关的因素是:(a )切应力和压强;(b )切应力和剪切变形速度;(c )切应力和剪切变形;(d )切应力和流速。
解:牛顿内摩擦定律是d d v y τμ=,而且速度梯度d d vy 是流体微团的剪切变形速度d d t γ,故d d t γτμ=。
(b )【1.3】 流体运动黏度υ的国际单位是:(a )m 2/s ;(b )N/m 2;(c )kg/m ;(d )N·s/m 2。
解:流体的运动黏度υ的国际单位是/s m 2。
(a )【1.4】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a )黏度是常数;(b )不可压缩;(c )无黏性;(d )符合RTp =ρ。
解:不考虑黏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c )【1.5】当水的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时,水的密度增大约为:(a )1/20 000;(b )1/1 000;(c )1/4 000;(d )1/2 000。
解:当水的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时,其密度增大约95d 1d 0.51011020 000k p ρρ-==⨯⨯⨯=。
(a )【1.6】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一般流体和固体的区别在于流体:(a )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b )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能承受切应力;(c )不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d )能承受拉力,平衡时也能承受切应力。
解:流体的特性是既不能承受拉力,同时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即平衡时不能承受切应力。
(c )【1.7】下列流体哪个属牛顿流体:(a )汽油;(b )纸浆;(c )血液;(d )沥青。
《结构力学》课程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 弯矩图必定发生突变的截面是()。
A. 有集中力作用的截面;B.剪力为零的截面;C.荷载为零的截面;D.有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
2. 图示梁中 C 截面的弯矩是()。
12kN . m 4kN 3kN / mC4m 4m 2mA.12kN.m( 下拉 );B.3kN.m( 上拉 );C.8kN.m( 下拉 );D.11kN.m( 下拉 )。
3. 静定结构有变温时,()。
A. 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B.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C.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4. 图示桁架 a 杆的内力是()。
A.2P ;B. -2P;; D. - 3P。
P P Pda3 d5. 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A. 四根;B. 二根;C.一根;D. 零根。
P PaP Pl = 6a6. 图示梁 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A. Pl 3 /( 24 EI ) ;B. Pl 3 /(16 EI ) ;C. 5Pl3/( 96EI );D. 5Pl3/(48 EI )。
P2 EI EIl/ 2 A l/ 27.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
A.EI 没关;B.EI 相对值相关;C.EI 绝对值相关;D.E 没关, I 相关。
8. 图示桁架,零杆的数量为:()。
A.5 ;;; D.20 。
9. 图示结构的零杆数量为()。
A.5 ;B.6 ;; D.8 。
10. 图示两结构及其受力状态,它们的内力切合()。
A. 弯矩同样,剪力不一样;B.弯矩同样,轴力不一样;C.弯矩不一样,剪力同样;D.弯矩不一样,轴力不一样。
P P P P2P 2PEI EI EI EIh 2EI EIl ll l11. 刚结点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的主要特点是()。
A. 各杆能够绕结点结心自由转动;B.不变形;C.各杆之间的夹角可随意改变;D.各杆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质谱仪和磁流体发电机习题试卷含答案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质谱仪和磁流体发电机1.如图所示,相距为D 、板间电压为U 的平行金属板M 、N 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0的匀强磁场;在pOy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pOx 区域为无场区.一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垂直磁场射入两板间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H (0,A )点垂直y 轴进入第Ⅰ象限,经Op 上某点离开磁场,最后垂直x 轴离开第Ⅰ象限.求:(1)离子在金属板M 、N 间的运动速度; (2)离子的比荷q m; (3)离子在第Ⅰ象限的磁场区域和无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之比. 【答案】(1)0U v B d =(2)02q Um B Bad =(3)122t t π=【解析】 【分析】 【详解】(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速度为v ,平行金属板间的场强为E 0依题意,有qvB 0=qE 0① 又M ,N 间为匀强电场,有0UE d=② 联立①②解得0Uv B d=③ (2)带电粒子进入POy 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道半径为r ,有2v qvB m r=④依题意带电粒子进入第I 象限转过1/4圈后从OP 上离开磁场,如图,由几何关系得A-r=rtAn45° ⑤ 联立③④⑤得:02q U m B Bad=⑥(3)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2rT v π=⑦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14T t =⑧ 离子从C 出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过x 轴上的D 点,如图,由几何关系有CD=A-r ⑨ 从C 到D 的时间为2CDt v =⑩ 联立③⑤⑦⑧⑨⑩得122t t π=2.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 、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U 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过加速后通过狭缝O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区域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MN =L ,且OM =L .某次测量发现MN 中左侧2/3区域MQ 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1/3区域QN 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 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MQ 的离子即可在QN 检测到.(1)求原本打在MN 中点P 的离子质量m ;(2)为使原本打在P 的离子能打在QN 区域,求加速电压U 的调节范围;(3)为了在QN 区域将原本打在MQ 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U 的最少次数.(取lg20.301=;lg30.477lg50.699==,) 【答案】(1)220932qB L m U =(2)0010016819U U U ≤≤ (3)3次 【解析】 【分析】 【详解】(1)离子在电场中加速: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解得:代入,解得(2)由(1)知,离子打在Q点,离子打在N点r=L,,则电压的范围(3)由(1)可知,由题意知,第1次调节电压到U1,使原本Q点的离子打在N点此时,原本半径为r1的打在Q1的离子打在Q上解得第2次调节电压到U2,原本打在Q1的离子打在N点,半径为r2的打在Q2的离子打在Q 上,则:,解得同理,第n次调节电压,有检测完整,有解得:最少次数为3次【点睛】本题主要是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正确计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以及在磁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等,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结合计算找到运动的规律3.质谱仪的构造如图所示,离子从离子源出来经过板间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沿着半圆周运动而达到记录它的照相底片上,测得图中PQ 的距离为L ,则该粒子的荷质比qm为多大?【答案】228q U m B L= 【解析】 【分析】 【详解】粒子在电压为U 的电场中加速时,据动能定理得212qU mv =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L =2R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v qvB m R=解得228q U m B L=4.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大量的甲、乙两种离子飘入电压为U 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0,经加速后,通过宽为L 的狭缝MN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上.已知甲、乙两种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 ,质量分别为2m 和m ,图中虚线为经过狭缝左、右边界M 、N 的甲种离子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图1(1)求甲种离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到N 点的最小距离x ;(2)在图中用斜线标出磁场中甲种离子经过的区域,并求该区域最窄处的宽度d ; (3)若考虑加速电压有波动,在(U 0-ΔU )到(U 0+ΔU )之间变化,要使甲、乙两种离子在底片上没有重叠,求狭缝宽度L 满足的条件.【答案】(1)04mU L B q - (2)2002424mU mU L B q qB -- (3)0022()2()m L U U U U B q⎡⎤<-∆-+∆⎣⎦ 【解析】 【详解】(1)设甲种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 1 电场加速20122qU mv =⨯且212v qvB m r =解得12mU r B q=根据几何关系x =2r 1 –L解得4mU x L B q=-(2)(见图) 最窄处位于过两虚线交点的垂线上2211()2L d r r =-- 解得2002424mU mU L d B q qB =--(3)设乙种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 2 r 1的最小半径01min ()2m U U r B q -∆=r 2 的最大半径02max 2()1m U U r B q+∆=由题意知2r 1min –2r 2max >L ,即00()2()42m U U m U U L B q B q-∆+∆->解得002[2()2()]mL U U U U B q<-∆-+∆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此类问题主要是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分析粒子可能的运动情况,找出几何关系,有一定的难度.5.有一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静电分析器是四分之一圆弧的管腔,内有沿圆弧半径方向指向圆心O 1的电场,且与圆心O 1等距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磁分析器中以O 2为圆心、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静电分析器的右边界平行.由离子源发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初速度为零,重力不计),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M 点沿垂直于该点的电场方向进入静电分析器,在静电分析器中,离子沿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从N 点射出静电分析器.而后离子由P 点射入磁分析器中,最后离子沿垂直于磁分析器下边界的方向从Q 点射出,并进入收集器.已知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 ,磁分析器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请判断磁分析器中磁场的方向;(2)求静电分析器中离子运动轨迹处电场强度E 的大小; (3)求磁分析器中Q 点与圆心O 2的距离d .【答案】1)垂直纸面向外(2)2U E R =(3)12mU d B q=【解析】 【分析】 【详解】(1)带正电的粒子进磁场的速度水平向右,要从下边界Q 射出,P 点的洛伦兹力必须竖直向下,根据洛伦兹力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设离子进入静电分析器时的速度为v ,离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 根据动能定理 有212qU mv =① 离子在静电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O 1的电场力为向心力,有②由①②解得2UE R=③ (3)离子在磁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2v qvB m r=④由题意可知,水平向右进入磁场,竖直向下离开磁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d =⑤ 由①④⑤式解得⑥6.如图为某种质谱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半挥发性有机物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半挥发性有机物附录B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5750.8-2006)1、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通常采用C18固相萃取柱。
()2、固相萃取通常含有活化、上样、淋洗和洗脱四个步骤。
()√3、水样在使用固相萃取上样时,应先调节pH为中性。
()x先调节pH小于2。
4、水样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应避光4℃下保存,可放置14d,但是某些物质不稳定,如乙拌磷只能保存1h,所以只能定性分析。
()√5、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潜在的干扰有邻苯二甲酸酯、硅酮等。
()√挥发性有机物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10-2016)1、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测定实验室空白时,最常见的干扰为二氯甲烷。
()√2、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溶液保存期限为30d。
()x氯乙烯挥发性强,应临用现配。
3、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全分离,结果可以用加和报出。
()√4、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顶空瓶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减少待测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待测物质的灵敏度,但是氯化钠必须要用分析纯级以上。
()x用前应该在400度下烘烤4h。
5、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质谱容积剂割时间一般为三分钟以内。
()x,一般不设切割时间,以避免低沸点的物质出峰较快。
6、简答: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如何判断存在基体效应?每批样品应做一个基体加标,回收率如果不满足70-130%的要求,应重新做一个基体加标,两次基体加标测定值相对偏差小于30%,否则说明样品存在基体效应。
7、简答: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集时应加入盐酸,调节pH<2,但是如果加盐酸后发现样品中有气泡产生该如何处理?应重新采样,不加保存剂,样品标签上注明未加酸保存,24h内分析完毕。
第三章、核磁共振波谱法一、选择题( 共79题)1. 2 分萘不完全氢化时,混合产物中有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附图是混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A、B、C、D 四组峰面积分别为46、70、35、168。
则混合产物中,萘、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 )(1) 25.4%,39.4%,35.1% (2) 13.8%,43.3%,43.0%(3) 17.0%,53.3%,30.0% (4) 38.4%,29.1%,32.5%2. 2 分下图是某化合物的部分核磁共振谱。
下列基团中,哪一个与该图相符?( )(1)CH3C CH2OCHCHOCH3(2)CH(3)CH3CH2O(4)CH3O CH O CHH X:H M:H A=1:2:33. 2 分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1)C3(2)C CH3CH3(3)C CH3CH33(4)C HH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4. 1 分一个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含碳 88.2%,含氢 11.8%,其氢谱只有一个单峰。
它是 下列可能结构中的哪一个? ( )5. 1 分下述原子核中,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是 ( ) (1) F (2) C (3) O (4) He 6. 2 分在 CH 3- CH 2- CH 3分子中,其亚甲基质子峰精细结构的强度比为哪一组数据 ?( ) (1) 1 : 3 : 3 : 1 (2) 1 : 4 : 6 : 6 : 4 : 1(3) 1 : 5 : 10 : 10 : 5 : 1 (4) 1 : 6 : 15 : 20 : 15 : 6 : 1 7. 2 分ClCH 2- CH 2Cl 分子的核磁共振图在自旋-自旋分裂后,预计 ( ) (1) 质子有 6 个精细结构 (2) 有 2 个质子吸收峰 (3) 不存在裂分 (4) 有 5 个质子吸收峰 8. 2 分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9. 2 分在 CH 3CH 2Cl 分子中何种质子 σ 值大 ? ( ) (1) CH 3- 中的 (2) CH 2- 中的 (3) 所有的 (4) 离 Cl 原子最近的 10. 2 分在 60 MHz 仪器上,TMS 和一物质分子的某质子的吸收频率差为 120Hz ,则该质 子的化学位移为 ( ) (1) 2 (2) 0.5 (3) 2.5 (4) 4 11. 2 分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C HHHC RC RC H(b )(c )(d )(a ) 12. 2 分质子的γ(磁旋比)为 2.67×108/(T ∙s),在外场强度为 B 0 = 1.4092T时,发生核磁共 振的辐射频率应为 ( ) (1) 100MHz (2) 56.4MHz (3) 60MHz (4) 24.3MHz 13. 2 分下述原子核没有自旋角动量的是 ( )(1) Li 73 (2)C 136(3)N 147 (4) C 12614. 1 分将 H 11 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 ) (1) 1 (2)2 (3)3 (4) 51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 (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 16. 1 分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 试样应是 ( ) (1) 单质 (2) 纯物质 (3) 混合物 (4) 任何试样 1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波谱, OH 基团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 (不考虑 氢键影响) ( )(1) R OH (2) R COOH (3)OH (4)CH 2OH18. 2 分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 质子化学位移(δ )值分别为5.8与2.8, 乙烯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 (1) 诱导效应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3) 自旋─自旋偶合 (4) 共轭效应 19.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10H 14, 1HNMR 谱图如下: 有两个单峰 a 峰δ= 7.2 , b 峰δ= 1.3峰面积之比: a:b=5:9 试问结构式为 ( )CH 2CH(CH 3)2CH(CH 3)CH 2CH 3C(CH 3)3CH 3CH(CH 3)2(1)(2)(3)(4 )20. 2 分化合物C 4H 7Br 3的1HNMR 谱图上,有两组峰都是单峰: a 峰 δ= 1.7 , b 峰 δ= 3.3,峰面积之比: a:b=3:4 它的结构式是 ( ) (1) CH 2Br-CHBr-CHBr-CH 3 (2) CBr 3-CH 2-CH 2-CH 3BrCHBr 2CH 3CH 3(3)C BrCH 32Br 2Br(4)21. 2 分某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含碳88.2%, 含氢11.8%, 1HNMR 谱图上只有一个单峰, 它的结构式是 ( )C CH 2CH 2CH 2CH 2CH CH CHC H 2H 2CCHCHC CH 2CH 2CH 2CH 2(1)(3)(2)(4)22. 2 分丙烷 C H C H C HH H , 1HNMR 谱其各组峰面积之比(由高场至低场)是( ) (1) 3:1 (2) 2:3:3 (3) 3:2:3 (4) 3:3:2 23. 2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 (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 (1)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2)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 (3) 有信号检测仪 (4) 有记录仪 24. 2 分对核磁共振波谱法, 绕核电子云密度增加, 核所感受到的外磁场强度会( ) (1) 没变化 (2) 减小 (3) 增加 (4) 稍有增加 25.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 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 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 ) (1) 原子 (2) 有磁性的原子核 (3) 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所有原子核 26. 2 分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27. 2 分核磁共振波谱的产生, 是由于在强磁场作用下, 由下列之一产生能级分裂, 吸收一定频率电磁辐射, 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 ) (1) 具有磁性的原子 (2)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3)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 (4) 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内电子 28.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所用电磁辐射区域为 ( ) (1) 远紫外区 (2) X 射线区 (3) 微波区 (4) 射频区 29. 2 分613C 自旋量子数I =1/2将其放在外磁场中有几种取向(能态) ( )(1) 2 (2) 4 (3) 6 (4) 8 30. 2 分将511B (其自旋量子数I =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 (1) 2 (2) 4 (3) 6 (4) 8 31. 2 分某一个自旋核, 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时, 吸收电磁辐射的频率大小取决于( ) (1) 试样的纯度 (2) 在自然界的丰度 (3) 试样的存在状态 (4) 外磁场强度大小 32. 2 分613C(磁矩为μC )在磁场强度为H 0的磁场中时, 高能级与低能级能量之差∆( )(1)μC B 0 (2) 2μC B 0 (3) 4μC B 0 (4) 6μC B 0 33. 2 分自旋核在外磁场作用下, 产生能级分裂, 其相邻两能级能量之差为( ) (1) 固定不变 (2) 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变大 (3) 随照射电磁辐射频率加大而变大 (4) 任意变化 34. 2 分化合物C 3H 5Cl 3, 1HNMR 谱图上有3组峰的结构式是 ( ) (1) CH 3-CH 2-CCl 3 (2) CH 3-CCl 2-CH 2Cl (3) CH 2Cl-CH 2-CH 2Cl (4) CH 2Cl-CH 2-CHCl 2 35. 2 分化合物C 3H 5Cl 3, 1HNMR 谱图上有两个单峰的结构式是 ( ) (1) CH 3-CH 2-CCl 3 (2) CH 3-CCl 2-CH 2Cl (3) CH 2Cl-CH 2-CHCl 2 (4) CH 2Cl-CHCl-CH 2Cl 36.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 ) (1) CH 3CHBr 2 (2) CH 2Br-CH 2Br (3) CHBr 2-CH 2Br (4) CH 2Br-CBr(CH 3)2 37. 2 分化合物(CH 3)2CHCH 2CH(CH 3)2, 在1HNMR 谱图上, 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 ) (1) 6:1:2:1:6 (2) 2:6:2 (3) 6:1:1 (4) 6:6:2:2 38. 2 分化合物Cl-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2) 1个三重峰(3) 2个二重峰(4) 2个三重峰39. 2 分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40. 2 分2-丁酮CH3COCH2CH3, 1HNMR谱图上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应为()(1) 3:1 (2) 3:3:2 (3) 3:2:3 (4) 2:3:341.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CH3CH2CH3CH3CH(CH3)2CH3CH2Cl CH3CH2Br(a) (b) (c) (d)(1) a b c d (2) a b d c (3) c d a b (4) c d b a42. 2 分考虑2-丙醇CH3CH(OH)CH3的NMR谱, 若醇质子是快速交换的, 那么下列预言中正确的是( )(1) 甲基是单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2) 甲基是二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3)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七重峰, 醇质子是单峰(4) 甲基是四重峰, 次甲基是十四重峰, 醇质子是二重峰(假定仪器的分辨率足够)43.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 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2OCd(1) d c b a (2) a b c d(3) d b c a (4) a d b c44. 2 分考虑3,3-二氯丙烯(CH2=CH-CHCl2)的NMR谱, 假如多重峰没有重叠且都能分辨,理论上正确的预言是( )(1)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2) 有3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四重峰(3)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八重峰(4) 有4组峰, 2位碳上的质子是六重峰45. 2 分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a)CH 3CH 3NO 2O 2NCH 3NO 2O 2N CH 3NO 2NO 22NO 2(b)(c)(d)46. 2 分考虑α-呋喃甲酸甲酯(糠醛甲酯)的核磁共振谱, 若仪器的分辨率足够, 下列预言中正 确的是 ( )OC OCH 3(1) 4个单峰, 峰面积比是1:1:1:3(2)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二重峰(3) 4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另外3组峰均是四重峰, 多重峰的面积比是1:1:1:1 (4) 4重峰, 同(3), 但多重峰面积比是1:3:3:147. 2 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标出了a 、b 、c 、d 4种质子, 处于最低场的质子是 ( )CCH 33Odb ca 48. 2 分化合物CH 3COCH 2CO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 (3) 2个单峰(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49. 2 分化合物CH 3CH 2OCOCOCH 2CH 3 的1HNMR 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 (2) 2个单峰(3) 2个三重峰, 2个四重峰 (4) 1个三重峰, 1 个四重峰 50. 2 分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值( ) (1) 磁场强度大的δ大 (2) 照射频率大的δ大(3) 磁场强度大, 照射频率也大的δ大(4) 不同仪器的 相同 51. 1 分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 52. 1 分自旋核的磁旋比γ随外磁场强度变大而( )(1) 变大 (2) 变小 (3) 稍改变 (4) 不改变 53. 1 分表示原子核磁性大小的是( )(1) 自旋量子数 (2) 磁量子数 (3) 外磁场强度 (4) 核磁矩 54. 1 分核磁共振波谱法中, 化学位移的产生是由于( )造成的。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 )、(b )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a) (b) 习题1.1电路 解:(a )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 )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数:3。
1.2标出图示电路中,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并判断A 、B 、C 三点电位的高低。
解:电流、电动势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A 、B 、C 三点电位的比较:C B A V V V >>1.3如图所示电路,根据以下各种情况,判断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解:(1)C A V V > (2)C A V V > (3)无法判断1.4有人说,“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解:不对。
因为电压为零时电路相当于短路状态,可以有短路电流;电流为零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状态,可以有开路电压, 1.5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a ) (b ) 习题1.5电路 解:(a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b )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1.6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后,AB U 和CD U 的大小。
1.7求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后A 点的电位。
解:开关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开关打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电路,求开关闭合前及闭合后的AB U 、电流1I 、2I 和3I 的大小。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功率,并说明功率的流向。
(1)V 100A,2==u i ,(2)V 120A,5=-=u i , (3)V 80A,3-==u i ,(4)V 60A,10-=-=u i解:(1)A :)(200提供功率W ui p -=-=; B :)(200吸收功率W ui p == (2)A :)(600吸收功率W ui p =-=; B :)(600提供功率W ui p -== (3)A :)(240吸收功率W ui p =-=; B :)(240提供功率W ui p -==(4)A :)(600提供功率W ui p -=-=; B :)(600吸收功率W ui p ==1.10一盏220V/40W 的日光灯,每天点亮5小时,问每月(按30天计算)消耗多少度电?若每度电费为0.45元,问每月需付电费多少元?解:(度)630510403=⨯⨯⨯=-W ;每月需要的费用:(元)7.245.06=⨯1.1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元件的功率。
8-1 试求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轴力的最大值。
(2) 取1-1(3) 取2-2(4) 轴力最大值: (b)(1) 求固定端的约束反力; (2) 取1-1(3) 取2-2(4) (c)(1) 用截面法求内力,取1-1、2-2、3-3截面;(2) 取1-1(3) 取2-2 (4) 取3-3截面的右段;(5) 轴力最大值: (d)(1) 用截面法求内力,取1-1、(2) 取1-1(2) 取2-2(5) 轴力最大值: 8-2 试画出8-1解:(a) (b) (c) (d) 8-5与BC 段的直径分别为(c) (d)F RN 2F N 3 F N 1F F Fd 1=20 mm 和d 2=30 mm ,如欲使AB 与BC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F 2之值。
解:(1) 用截面法求出(2) 求1-1、2-28-6 题8-5段的直径d 1=40 mm ,如欲使AB 与BC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 段的直径。
解:(1)用截面法求出1-1、2-2截面的轴力;(2) 求1-1、2-2截面的正应力,利用正应力相同;8-7 图示木杆,承受轴向载荷F =10 kN 作用,杆的横截面面积A =1000 mm 2,粘接面的方位角θ= 450,试计算该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并画出应力的方向。
解:(1) (2) 8-14 2=20 mm ,两杆F =80 kN 作用,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解:(1) 对节点A(2) 列平衡方程 解得: (2) 8-15 图示桁架,杆1A 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 作用,F =50 kN ,钢的许用应力[σS ] =160 MPa ,木的许用应力[σW ] =10 MPa 。
解:(1) 对节点A (2) 84 mm 。
8-16 题8-14解:(1) 由8-14得到的关系;(2) 取[F ]=97.1 kN 。
8-18 图示阶梯形杆A 2=100 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 解:(1) (2) AC 8-22 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面积与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 处承受载荷F 作用。
《仪器分析》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仪器分析》(编号为10005)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计算题,简答题,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已知:h=6.63×10-34 J s则波长为100nm的光子能量为A. 12.4 eVB. 124 eVC. 12.4×105 eVD. 0.124 eV2.某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光度为T0;若浓度增加1倍,此时吸光度为A. T0/2B. 2T0C. -2 lgT0D. (-lgT0)/23.分子光谱是由于而产生的A. 电子的发射B.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C. 质子的运动D. 离子的运动4.共振线是具有的谱线A. 激发电位B. 最低激发电位C. 最高激发电位D. 最高激发能量5.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6.当pH玻璃电极测量超出电极使用的pH范围的溶液时,测量值将发生"酸差"和"碱差"。
"酸差"和"碱差"将使得所测量pH值分别A. 偏高和偏高B. 偏低和偏低C. 偏高和偏低D. 偏低和偏高7.色谱分析中,要求两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应是A. R ≥ 0.1B. R ≥ 0.7C. R ≥ 1D. R ≥ 1.5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农作物中含硫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测器?A. 热导池B. 氢火焰离子化C. 电子捕获D. 火焰光度9.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用来A. 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B. 确定配位数C. 研究化学位移D. 研究溶剂效应10.带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A. 炽热的固体B. 受激分子C. 受激原子D. 单原子离子11.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硅碳棒作光源的是A. 原子光谱B. 分子光谱C. 可见分子光谱D. 红外光谱12.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A. 高B. 低C. 相当D. 不一定谁高谁低13.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D. As和Hg14.经常不用的pH电极在使用前应活化A. 20分钟B. 半小时C. 一昼夜D. 八小时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比电极是提供电位测量标准的电极,它必须是去极化电极B. 新用玻璃电极不用在水中浸泡较长时间C. 离子选择电极电位选择系数K pot ij越大,该电极对i 离子测定的选择性越好D. 控制电流电解分析法的选择性优于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16.在其它色谱条件不变时,若使理论塔板数增加3 倍,对两个十分接近峰的分离度是A. 增加1倍B. 增加3倍C. 增加4倍D. 增加1.7倍1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18.在发射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A. 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B.将试样蒸发、离解、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辐射C. 提供仪器照明D. 辐射出试样的连续光谱19.红外光可引起物质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B. 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20.能在近紫外光区产生吸收峰的电子跃迁为A. n—σ*B. σ—σ*C. π—π*D. n—π*21.对于下列关于1.0 mol L-1 CuSO4溶液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A. 改变入射光波长,ε亦改变B. 向该溶液中通NH3时,ε不变C. 该溶液的酸度不同时,ε相等D. 改变入射光波长,ε不变22.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A. 10~400 nmB. 400~750 nmC. 0.75~2.5 mmD. 0.1~100 cm.23. Na原子的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A. 32S1/2-43S1/2B. 32P1/2-42D5/2C. 32S1/2-32D5/2D. 32S1/2-32P1/224.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A. 折光仪B. 原子发射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电子显微镜25. H2O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吸收峰数目为A. 3B. 4C. 5D. 22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A. 光源的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27.玻璃膜电极使用的内参比电极一般是A. 甘汞电极B. 标准氢电极C. Ag-AgCl电极D. 氟电极28.电位滴定法不需要A. 滴定管B. 参比电极C. 指示电极D. 指示剂29.如果试样中各组分无法全部出峰或只要定量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分,那么最好应采用下列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哪一种?A. 归一化法B. 外标法C. 内标法D. 标准加入法30.用气相色谱法定性是依据A. 色谱峰面积B. 色谱峰高C. 色谱峰宽度D. 保留时间31.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时采用的入射光为A. 白光B. 单色光C. 可见光D. 紫外光32.波数(σ)是指A. 每厘米内波的振动次数B.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C. 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D. 一个电子通过1V电压降时具有的能量33.下列羰基化合物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A. RCOR’B. RCOClC. RCOFD. RCOBr34.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5.锐线光源的作用是A. 发射出连续光谱,供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B. 产生波长范围很窄的共振发射线,供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C. 产生波长范围很窄的共振吸收线,供待测元素原子蒸气吸收D. 照射待测元素原子蒸气,有利于原子化作用3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时,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B. 在用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它对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没有响应C. pH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7.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待测成分的浓度之间A. 符合能斯特方程式B. 符合质量作用定律C. 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D. 无定量关系38.经常用作参比电极的是A. 甘汞电极B. pH玻璃电极C. 惰性金属电极D. 晶体膜电极39.用气相色谱法定量通常根据A. 色谱峰面积B. 保留时间C. 保留体积D. 相对保留值40.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41.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改变溶剂的极性A. 不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B. 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C. 精细结构并不消失D. 对测定影响不大42.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43.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 CO2B. H2OC. SO2D. H244.下列哪些因素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A. 入射波长B. 待测溶液浓度C. 光源强度D. 吸收池厚度45.分子轨道中电子跃迁对应的电磁波谱区为A. X射线区B. 紫外区C. 紫外和可见区D. 红外区4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呈高斯分布的是A. 多普勒变宽B. 自吸现象C. 分子吸收特征D. 原子吸收特征47. pH电极在使用前活化的目的是A. 去除杂质B. 定位C. 复定位D. 在玻璃泡外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48.电位分析法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一、选择题 ( 共35题 )1. 2 分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CH 3C 2H 5CH 3CH 3CH 3CH 3(2)(3)(4)2. 2 分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3. 2 分)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4. 2 分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1) m /z 为 15 和 29 (2) m /z 为 93 和 15(3) m /z 为 29 和 95 (4) m /z 为 95 和 935. 2 分在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M +26. 2 分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1) CH 3CH 2CH 2COOCH 3 (2) (CH 3)2CHCOOCH 3(3) CH 3CH 2COOCH 2CH 3 (4) (1)或(3)7. 2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8. 2 分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其M =129, 其强度大的m /z 58(100%), m /z 100(40%), 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 )(1) 4-氨基辛烷 (2) 3-氨基辛烷(3) 4-氨基-3-甲基庚烷(4) (2)或(3)9. 2 分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M+=87, m/z30为基峰, 则它最可能是( )(1) (CH3)2CHCH2CH2NH2CH3⎪(2) CH3CH2-C-NH2⎪CH3CH3⎪(3) CH3CH2CH2CHNH2(4) (1)或(3)10. 2 分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1) 苯> 共轭烯烃> 酮> 醇(2) 苯> 酮> 共轭烯烃> 醇(3) 共轭烯烃> 苯> 酮> 醇(4) 苯> 共轭烯烃> 醇> 酮11. 2 分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1) 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2) 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3) 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4) 芳香族及共轭烯烃12. 2 分在C2H5Br中, Br原子对下述同位素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1) M(2) M+1 (3) M+2 (4) M和M+213. 2 分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42, 其质谱图如下左, 则该化合物为( )(1) 正癸烷(2) 2,6-二甲基辛烷(3) 4,4-二甲基辛烷(4)3-甲基壬烷14. 2 分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1) 醚(2) 醇(3) 胺(4) 醚或醇15. 2 分在化合物3,3-二甲基己烷的质谱图中, 下列离子峰强度最弱者为( )(1) m/z29 (2) m/z57 (3) m/z71 (4) m/z8516. 2 分3,3-二甲基戊烷:CH 3CH 2C CH 2CH 3CH 3CH 3123456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1) 1和4 (2) 2和3 (3) 5和6 (4) (2)和(3)17. 2 分R ─X·+ ──→ R + + X· 的断裂方式为: ( )(1) 均裂 (2) 异裂 (3) 半异裂 (4) 异裂或半异裂18. 2 分今要测定14N 和15N 的天然强度, 宜采用下述哪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 )(1) 原子发射光谱 (2) 气相色谱(3) 质谱 (4) 色谱-质谱联用19. 2 分溴己烷经β均裂后, 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1) m /z 93 (2) m /z 93和m /z 95 (3) m /z 71 (4) m /z 71和m /z 7320. 2 分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 /z 57(100%), m /z 29(27%)及m /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1) (CH 3)2CHCOOC 2H 5 (2) CH 3CH 2COOCH 2CH 2CH 3(3) CH 3(CH 2)3COOCH 3 (4) CH 3COO(CH 2)3CH 321. 5 分某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m/z 29,43,57 的系列峰, 在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出现如下吸收峰: >3000c M -1 ;1460c M -1 ,1380c M -1 ,1720c M -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烷烃 (2) 醛 (3)酮 (4)醛或酮22. 2 分某化合物的M S 图上出现m /e 74的强峰,I R 光谱在3400~3200c M -1有一宽峰,1700~ 1750c M -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1)R 1-(CH 2)3-COOCH 3(2)R 1-(CH 2)4-COOH(3)R 1-(CH 2)2-CH -COOH|CH 3(4)(2)或(3)23. 5 分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M r =10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是一种酯。
质谱图上m/z 74处出现一强峰。
则该化合物为 ( )(1)CH 3CH 2COOC 2H 5 (2)(CH 3)2CHCOOCH 3(3)CH 3(CH 2)2COOCH 3 (4)CH 3COOC 3H 724. 5 分某一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羰基吸收峰。
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C 4H 8O (2)C 3H 4O 2 (3)C 3H 6NO (4)(1)或(2)25. 2 分化合物CH 3 C C 3H 7O 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 )(1) m/z 15 (2)m/z 29 (3)m/z 43 (4)m/z 7126. 1 分在某化合物的质谱上,M 和(M +2)峰的相对强度约为3:1,由此,大致可以推断该化合物存在 ( )(1)氧的同位素 (2)硫的同位素 (3)溴的同位素 (4)氯的同位素27. 1 分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 对(M +1)的比例是 ( )(1)100:1.1 (2)100:2.2 (3)100:3.3 (4)100:4.428. 1 分在一张质谱图中,M :(M +1)为100:24,可能存在的碳原子数约为 ( )(1)2 (2)11 (3)22 (4)24二、填空题 ( 共20题 )1. 2 分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 =142, 质谱图上测得M +1/M =1.1%(以轻质同位素为100时, 某些重质同位素的天然强度是: 13C: 1.08; 2H: 0.016; 15N: 0.38), 则该化合物的经验式是:( )(1) C 8H 4N 3 (2) C 4H 2N 2O 4 (3) CH 3I (4) C 11H 102. 2 分CO 2经过质谱离子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有 CO 2+、CO +、C +、CO 22+等,它们经加速后进入磁偏转质量分析器,它们的运动轨迹的曲率半径由小到大的次序为 _______ 。
3. 2 分 (2108)质谱仪的分辨本领是指的能力.4. 2 分质谱图中出现的信号应符合氮规则,它是指5. 2 分在电离室生成的碎片离子比在飞行过程中生成相同碎片离子的动能_____________, 偏转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的m /z 值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 分丁苯质谱图上m /z 134, m /z 91和m /z 92的峰分别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峰.7. 5 分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上, 常见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 其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飞行过程中断裂产生的.8. 5 分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4H 8O 2, M =88, 质谱图上出现m /z 60的基峰.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2 分CH 3CH 2COCH 3和CH 3(CH 2)3CH 3应用低分辨率质谱仪,所作的质谱图有一个较为明显 的差别, 在m/z 为______时,前者显________峰,后者显___________峰。
10. 2 分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分子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___________区,它是由分子失去________ 生成的, 故其质荷比值是该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
11. 2 分同位素离子峰位于质谱图的最高质量区, 计算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强度比, 根据________表确定化合物的可能分子式。
12. 2 分因亚稳态离子峰是亚稳离子在离开_________后碎裂产生的, 故在质谱图上____于其真实质荷比的位置出现.它的出现可以为分子的断裂提供断裂途径的信息和相应的____离子和_____离子。
13. 2 分m/e142的烃的可能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M和M+1的比例是_______。
14. 5 分对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可能有的同位素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5 分考虑到12C和13C的分布,乙烷可能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同位素分子的分子离子值m/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