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12692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物质的杂除方法归纳
初中化学物质的杂除方法归纳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三、溶液除杂: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常见物质的除杂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CuO= CO2+Cu(加热)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uO= H2O+Cu(加热)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NaOH=Na2CO3+ H2O 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三、溶液除杂: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Fe+2HCl=FeCl2+H2↑;Fe+CuCl2=Cu+ FeCl2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制取气体碳、一氧化碳、氢气性质的比较C CO H2物理性质黑色固体,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方程式C + O2 点燃CO22C + O2 点燃2CO2CO + O2 点燃2CO22H2 + O2 点燃2H2 O现象红热,生成无色气体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纯净气体能安静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还原性方程式C+ 2CuO 高温2Cu +CO2 ↑3C+ 2Fe2O3高温4Fe +3CO2↑CO+ CuO高温Cu +CO23CO+ Fe2 O3加热2Fe +3CO2H2 + CuO加热Cu +H2 O现象黑色CuO粉末变成红色固体Cu,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CuO变成红色固体Cu,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CuO变成红色固体Cu,还有水珠生成实验装置图主要实验步骤反应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液体中取出来,再停止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通C O→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CO(尾气处理)通H2→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H2用途作燃料,治炼金属作气体燃料,治炼金属最清洁气体燃料,治炼金属NaOH可以干燥H2、O2、CO、CH4、N2、NH3不能干燥CO2、SO2、HCl浓H2SO4可以干燥H2、O2、CO2、CO、CH4、SO2、HCl、N2、不能干燥NH3气体的检验。
化学常见的物质除杂总结1.N2(O2)—-灼热的铜丝2Cu+O2=2CuO2.CO2(H2S)-—用饱和NaHCO3溶液NaHCO3+H2S=NaHS+H2O+CO2↑3。
CO2(CO)——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24。
CO2(HCl)-—用饱和NaHCO3溶液NaHCO3+HCl=NaCl+H2O+CO2↑5。
H2S(HCl)——用饱和NaHS溶液NaHS+HCl=NaCl+H2S6。
SO2(HCl)——用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7.Cl2(HCl)—-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不溶8。
MnO2(碳粉)—-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C+O2=CO22。
通入灼热的氧化钙C+CaO=Ca+CO2↑(条件:高温)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4Fe9。
碳粉(MnO2)——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10。
C(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11.Al2O3(Fe2O3)方法一: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
Al2O3+2OH-=2AlO2—+H2O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AlO2—+2HO+CO2=Al(OH)3+HCO3—2Al(OH)3====Al2O3+3H2O2O3+6H+=2Al3++3H2OF方法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盐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Al2e2O3+6H+=2Fe3++3H2O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Fe(OH)3,Fe3++3OH-=Fe(OH)3Al3++4OH—=AlO-+2H2O3、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AlO2—+2H2O+CO2=Al(OH)+HCO3- 2Al(OH)3=Al2O3+3H2O 注:如果是Fe2O3(Al2O3)就直接加氢氧化钠啊!312。
化学常有的物质除杂总结2(O 2)——灼热的铜丝2Cu+O=2CuO2(H 2S)——用饱和 NaHCO 3溶液 NaHCO 3+H 2S=NaHS+H 2O+CO 2↑ 2(CO)——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O 22(HCl) ——用饱和 NaHCO 3溶液 NaHCO 3+HCl=NaCl+H 2O+CO 2↑ 2S(HCl) ——用饱和 NaHS 溶液 NaHS+HCl=NaCl+H 22(HCl) ——用饱和 NaHSO 3溶液 NaHSO 3+HCl=NaCl+H 2O+SO 2↑ 7.Cl 2(HCl) ——用饱和食盐水, HCl 易溶而 Cl 2不溶 2( 碳粉 ) —— 1. 将混淆物在氧气中点燃C+O 2=CO 22. 通入灼热的氧化钙 C+CaO=Ca+CO 2↑( 条件 : 高温 )3. 通入灼热的氧化铁 3C+2Fe 2 O 3=3CO 2↑+ 4Fe9. 碳粉( MnO 2)——加浓盐酸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O 10.C(CuO )——加稀盐酸CuO+2HCl=CuCl+H 2 O 11.Al O (Fe O )2 32 3方法一:将固体混淆物溶于过分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掉氧化铁,留下滤液。
Al 23-2 -2O+2OH=2AlO +HO向滤液中通入过分的CO 2,过滤获得 Al(OH) 3, 加热使 --Al(OH) 3 分解。
AlO 2 +2HO+CO 2=Al(OH)3+HCO 3 2Al(OH) 3 ====Al 2O 3 +3H 2O方法二: 1 、将固 体 混淆 物溶于 过 量的盐酸 溶液 中, 是混 合物 完满 溶解。
Al 2O 3 +6H +=2Al 3++3H 2 O++2 332Fe O+6H=2Fe+3HO2、加入过分 NaOH 溶液33+-33+--, 过滤除掉积淀 Fe(OH) , Fe +3OH=Fe (OH) Al +4OH=AlO +2HO3、向滤液中通入过分的 CO 2,过滤获得 Al(OH) 3, 加热使 Al(OH) 3 --分解。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
化学是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下面为大家带来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快来看看吧。
除杂即去除物质中的杂质。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的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包括水蒸气等),不能将原有的物质反映掉,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除杂方法原理:1、利用物理性质是否溶解于水,进行杂质去除;2、利用化学反应,反应掉其中的杂质;燃烧、碱水吸收、酸液吸收等都算,都是化学反应;其中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种;3、利用物理性质,升华、蒸发或者融化等进行分离,甚至可以使用磁铁、蚂蚁等手段;注意的问题:(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 (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初中化学除杂具体⽅法初中化学除杂具体⽅法1、CO2(CO):把⽓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蒸⽓):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中(在氧⽓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量的稀硫酸6、Cu(CuO):加⼊⾜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 加⼊⾜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蒸⽓):通过浓硫酸专题练习——除杂题1、下列各组离⼦在⽔溶液中能⼤量共存的是() A. H+、Ba2+、NO3-、OH- B. H+、K+、Cl-、CO32- C. Na+、Ag+、NO3-、CO32- D. Na+、K+、OH-、SO42-2、某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Na2SO4和Na2CO3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仅提供3种药品:AgNO3溶液、BaCl2 溶液和稀HCl。
请设计合理的顺序将杂质逐⼀除去,并填写下⾯实验报告。
(简要回答)Ba+ OH-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程式(1)(2)(3)3、在分开盛放的A、B两溶液中,共含有Na+、Cu2+、Ba2+、Mg2+、OH-、NO3-、SO42-七种离⼦两溶液中所含离⼦各不相同,已知A溶液⾥含三种阳离⼦和两种阴离⼦,其余在B溶液⾥,则B溶液⾥所含离⼦应该是。
4、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的⼀组试剂是()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5、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同时,⼜不能引⼊新的杂质,分别写出所加试剂和发⽣反应的化学⽅程式。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概念理解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除杂、提纯方法及例题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1 物理方法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CaCl2)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H2O)溶解,由于氯化钙(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CaCO3),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CaCl2)。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CaCO3),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A.CaCO3CaO B.NaCl KNO3C.NaNO3BaSO4D.KCl KClO3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eg:除去固体硝酸钾(KNO3)中混有的氯化钠(NaCl)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A.NaNO3 Na2CO3B.NaNO3 NaCl C.NaOH Mg(OH)2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除杂即去除物质中的杂质。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的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包括水蒸气等),不能将原有的物质反映掉,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初中化学物质除杂方法归纳:1、 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 2、CO(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 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 CuO( 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 Cu(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 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 FeSO4( 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 NaCl( 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 NaCl( 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 NaOH( 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 NaCl( 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 NaNO3( 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 NaCl( KNO3):蒸发溶剂15、 KNO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 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除杂方法原理:1、利用物理性质是否溶解于水,进行杂质去除;2、利用化学反应,反应掉其中的杂质;燃烧、碱水吸收、酸液吸收等都算,都是化学反应;其中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种;3、利用物理性质,升华、蒸发或者融化等进行分离,甚至可以使用磁铁、蚂蚁等手段;注意的问题:(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 CO2、 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因为(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 NaOH不用Ca( 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 Ca(OH)2浓度小,吸收 CO2不易完全。
Ca(OH)2溶液,。
初中化学除杂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物理性的差异而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有过滤和结晶两种。
1.过滤法:是把难溶性物质跟易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1.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简析:将含有泥沙的食盐溶于水,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通过过滤,把泥沙从食盐中除去,再把滤液蒸干即得纯净的食盐。
2.结晶法:是根据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通过冷却或升温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种物质先结晶出来,然后过滤使结晶出来的晶体与母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2.如何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简析:将含有少量NaCl的KNO3配成热的饱和溶液,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性质,采用降温冷却的方法,使KNO3结晶析出,而NaCl则留在母液里,再过滤即可得纯净的KNO3晶体。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不与被提纯物反应而与杂质反应的试剂把杂质除杂的同时,不能给被提纯物带来新的杂质。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1.沉淀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常用的沉淀剂为:Mg、Fe、Cu等阳离22子,一般用可溶性碱,Cl用Ag,SO4用Ba,CO3用Ca。
22232例3.如何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2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Cl、SO4的溶液,其中SO4为杂质离子,2可加Ba2使SO4转变为BaSO4沉淀而除去,加入的试剂不能带来新的杂质,故试剂的阴2离子为Cl,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滤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
Na2SO4BaCl2BaSO42NaCl2.气化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例4.如何除去Na2SO4中混有的少量Na2CO3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SO4、CO3的溶液,其中CO3为杂质离子。
可加酸使CO3转变为CO2气体而除去,加入的试剂不能带来新的杂质,故试剂的阴离子为SO 4,即加入适量H2SO4后将溶液蒸干即得纯净的Na2SO4。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概念理解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除杂、提纯方法及例题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1 物理方法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CaCl2)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H2O)溶解,由于氯化钙(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CaCO3),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CaCl2)。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CaCO3),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A.CaCO3 CaO B.NaCl KNO3C.NaNO3 BaSO4D.KCl KClO3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eg:除去固体硝酸钾(KNO3)中混有的氯化钠(NaCl)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A.NaNO3 Na2CO3B.NaNO3 NaCl C.NaOH Mg(OH)2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初中化学除杂质⽅法有哪些 中化学中利⽤化学⽅法除去杂质的⽅法有很多,那么有哪些呢?请看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中化学除杂质⽅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除杂质⽅法 1、沉淀过滤 ⽐如杂质是Ca2+,那加⼊过量CO32-把Ca2+变成CaCO3沉淀,然后过滤出来。
过量的CO32-⽤酸除去——⾄于什么酸,那你要看溶液的阴离⼦是什么,如果是Cl-,那就加HCl 2、⽓体 ⽐如杂质是CO32-,那⼩⼼加⼊酸,把CO32-变成CO2 3、结晶 ⽐如你要获得纯净的KNO3,那么⽤降温结晶的⽅式,把KNO3从溶液中结晶沉淀出来,剩下杂质就留在母液⾥⾯ 初中化学除杂⽅法原理 1、利⽤物理性质是否溶解于⽔,进⾏杂质去除; 2、利⽤化学反应,反应掉其中的杂质;燃烧、碱⽔吸收、酸液吸收等都算,都是化学反应;其中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种; 3、利⽤物理性质,升华、蒸发或者融化等进⾏分离,甚⾄可以使⽤磁铁、蚂蚁等⼿段; 学好化学的五个关键点 1.观察 巴甫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深思的⼤字:观察、观察、观察!⽡特由于观察到“⽔蒸⽓冲动壶盖”⽽受到有益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我们在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法。
因为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呢?⾸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和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尤其要在⽼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的地去观察化学实验时所产⽣的现象。
观察⼀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具体步骤是: ①反应物的颜⾊、状态、⽓味; ②反应条件; ③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④反应⽣成物的颜⾊、状态、⽓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师的指导下,进⾏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的。
例如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成了新物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概念理解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初中化学除杂、提纯方法及例题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1 物理方法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
如:氯化钙(CaCl2)中含有少量碳酸钙(CaCO3)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H2O)溶解,由于氯化钙(CaCl2)溶于水,而碳酸钙(CaCO3)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CaCO3),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CaCl2)。
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CaCO3),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eg:除去固体硝酸钾(KNO3)中混有的氯化钠(NaCl)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
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2 化学方法:原理(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初中化学除去杂质方法出差订酒店就用趣出差,单单有返现,关注微信小程序或下载APP立即领取100元返现红包除杂题是初三化学常考的题型之一。
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
之分离和提纯的原则1.引入的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
2.后续的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加的试剂。
3.不能引进新物质。
4.杂质与试剂反应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
5.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
6.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7.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8.如遇到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1.加热法: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
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再如NaCl溶液中混有MgCl2、CaCl2杂质,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而除去同时引入了OH-杂质;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使Ca2+转化为CaCO3沉淀而除去同时引入了CO32-杂质;最后加入足量的盐酸,并加热除去OH-及CO32-加热的目的是赶走溶液中存在的CO2及HCl,并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
3.酸碱法:被提纯的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
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4.氧化还原反应法:如果混合物中混有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将适量的氯气通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以除去FeCl2杂质;同样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被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一、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消耗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二、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优先考虑物理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干燥,结晶,分馏,萃取等。
过滤:一种物质能溶于水,另外一种物质难溶,通过溶解过滤,实现难溶固体物质与溶液的分离。
蒸发:实现难挥发(或蒸发)与易挥发物质的分离(或蒸发)。
干燥:主要针对气体中混入的水蒸气,利用干燥剂的吸水性或者能与水蒸气反应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常见的干燥剂:常用干燥装置如下: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
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结晶:利用溶液中两种溶质溶解度的不同,实现某一种物质的结晶析出。
分馏:利用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蒸发分离。
(2)化学方法分离除杂质:熟悉杂质的化学性质,掌握杂质所能发生的反应,遵循除杂质问题的原则,逐个逐类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试剂或者方法。
针对酸碱盐类物质的除杂质问题可以从杂质离子的角度考虑,利用离子的不共存问题除去特定的杂质离子。
三、常见物质的除杂(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N2或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5.CO2(含HCl)将气体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或者加入铜的盐溶液。
2.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初三化学除杂方法及知识点初三化学除杂方法: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注意的问题:(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初三化学除杂知识点: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初三化学除杂方法及知识点初三化学除杂方法: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方法指导: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二、除杂就是有一些原则的:
1、添加的药品不能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2、生成物必须就是沉淀或气体或与要保留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3、溶液除杂生成物不能就是除了要保留溶液的其她溶液,气体除杂也一样
三、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四、常见物质的除杂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1. CO
2(含O
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 CO
2(含H
2
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 O
2或CO
2
或H
2
(含H
2
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 O
2或H
2
或CO(含CO
2
或SO
2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二)、固体除杂:
1.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
酸溶解)
2.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 Cu(含CuO)、Fe(含Fe
2O
3
):高温下与H
2
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
金属)
4.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 CaO(含CaCO
3):高温煅烧(CaCO
3
分解成CaO与CO
2
)
6. CaCO
3
(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
7. CaCO
3(含CaCl
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
2
溶于水,CaCO
3
不溶于
水)
8. CaCl
2(含CaCO
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 Ca(OH)
2
(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三)、溶液除杂:
1.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取
滤液。
有关反应:Fe+H 2SO 4=FeSO 4+H 2↑; Fe+CuSO 4=Cu+ FeSO 4 Fe+2HCl=FeCl 2+H 2↑; Fe+CuCl 2=Cu+ FeCl 2
2. NaCl 溶液(含Na 2CO 3):加适量..稀盐酸。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3. Na 2SO 4溶液(含CuSO 4):加适量..NaOH 溶液。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1、 物质的鉴别:
鉴别就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就是
NaCl 或KNO 3。
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就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离子 加入试剂(操作) 主要现象 H
+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变红色或PH<7 OH - 无色酚酞试液或PH 试纸 变红色或PH>7 Cl - AgNO 3溶液与稀HNO 3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 42- BaCl 2溶液与稀HNO 3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O 3
2- 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 4+
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产生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特征离子关系图
NH 4+Mg 2+Fe 3+
Cu 2+OH -
Cl -Ag +Ba 2+
H +CO 32-SO 42-
Ca 2+Cu 2+
Mg 2+
(3)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 -与SO 42-
时,只能用BaCl 2溶液不能用AgNO 3溶液。
(4)物质鉴别的思路与方法
① 气体鉴别:一瞧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瞧颜色,二瞧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A 、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 溶液做鉴别试剂。
B 、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 几种物质就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就是现象对比度大。
多数就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A 、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2、 物质的鉴定:
鉴定就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
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
如: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就是硫酸铵。
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就是否就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就是否就是硫酸盐(含SO42-)。
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就是(NH4)2SO4。
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依据物质特殊
性质进行检验
依据物质反应时产生
的特殊现象(化学性质)
颜色
气味
密度
溶解性(就是否放
热)
燃烧
变色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