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章复习课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案第一章:整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整式的定义解释整式的概念,举例说明。
强调整式的组成要素:系数、变量和指数。
1.2 整式的基本性质介绍整式的加减法规则,如同类项的合并。
讲解整式的乘法法则,如分配律、结合律等。
第二章:同类项的识别与合并2.1 同类项的定义与识别解释同类项的概念,强调同类项的相同变量和指数。
练习题:识别给定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2.2 同类项的合并讲解同类项合并的规则,强调系数的相加减,变量和指数保持不变。
练习题:合并给定的同类项。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运算3.1 整式加法介绍整式加法的运算规则,强调同类项的相加。
练习题:计算给定的整式加法问题。
3.2 整式减法讲解整式减法的运算规则,强调减去一个整式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练习题:计算给定的整式减法问题。
第四章:多项式的简化与因式分解4.1 多项式的简化介绍多项式简化的方法,如合并同类项。
练习题:简化给定的多项式。
4.2 因式分解讲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强调提取公因式和应用平方差公式等。
练习题:对给定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第五章:综合练习与应用5.1 综合练习提供一系列整式加减和因式分解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解决给定的整式加减和因式分解问题。
5.2 应用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式的加减和因式分解知识解决。
练习题: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第六章:多项式的除法与remnder 定理6.1 多项式除法概念介绍多项式除法的概念,强调除法运算的规则。
解释除法运算中的商和余数的概念。
6.2 long division 方法讲解long division 的步骤和技巧。
练习题:使用long division 方法进行多项式除法。
第七章:带余除法与最大公因式7.1 带余除法的应用介绍带余除法在简化多项式中的应用。
练习题:利用带余除法简化给定的多项式。
7.2 最大公因式的概念与应用解释最大公因式的概念及其在多项式除法中的应用。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案第一章:整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整式的定义1.2 整式的基本性质1.3 整式的分类第二章:整式的加减运算2.1 同类项的概念2.2 同类项的加减运算2.3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2.4 整式的加减步骤与方法第三章:多项式的加减运算3.1 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3.2 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规则3.3 多项式加减的步骤与方法3.4 多项式加减的实例解析第四章:有理数的整式加减4.1 有理数与整式的关系4.2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4.3 有理数整式加减的步骤与方法4.4 有理数整式加减的实例解析第五章:分式的整式加减5.1 分式与整式的关系5.2 分式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5.3 分式整式加减的步骤与方法5.4 分式整式加减的实例解析第六章:整式的乘法运算6.1 整式乘法的概念6.2 整式乘法的基本法则6.3 整式乘法的步骤与方法6.4 整式乘法的实例解析第七章:整式的除法运算7.1 整式除法的概念7.2 整式除法的基本法则7.3 整式除法的步骤与方法7.4 整式除法的实例解析第八章:整式的混合运算8.1 混合运算的定义8.2 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规则8.3 整式混合运算的步骤与方法8.4 整式混合运算的实例解析第九章:整式的应用题9.1 应用题的特点与类型9.2 整式在应用题中的解题步骤与方法9.3 整式应用题的实例解析9.4 整式应用题的练习与拓展第十章:复习与检测10.1 复习整式的加减运算10.2 复习整式的乘除运算10.3 复习整式的混合运算10.4 复习整式的应用题10.5 检测题与答案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整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补充说明: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它们都可以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不包括指数运算。
整式的基本性质包括:同类项的定义与判断、整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确定等。
二、整式的加减运算补充说明:同类项是指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部分保持不变。
第九章《整式》复习课一 、 知识点的整理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2 正确书写代数式.3 正确列出代数式.4 利用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5 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明确他们与代数式的联系及区别.6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7 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降幂、升幂排列.8 同类项的概念.9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10 添括号、去括号法则.11 整式的加减的基本步骤.三 习题探讨分析1下列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A.2m×n; B.526ab; C.(a+b)÷(a-b); D.3a(x+1).2某商品进价为a 元,零售时要加价20%,则它的零售价为_______________.3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是Y ,个位数字是Z,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4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各是多少?5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项数、次数、几次几项式?6在代数式32b ,2xy +3,-2,5x ab +,xy 3,ba +1,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整式有 个,代数式有 个.7多项式23231a b a ab ---按字母a 的升幂排列是 ,按字母b 的降幂排列是 ;8下列各题去括号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A ,22(2)2x x y z x x y z --+=-++B ,(231)231x x y x x y --+-=+-+C ,[]35(1)351x x x x x x ---=--+D ,22(1)(2)12x x x x ---=---9不改变多项式3223324b ab a b a -+-的值,把后三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中,以下正确的是( )A ,32233(24)b ab a b a -+-B ,()3223324b ab a b a -++ C ,32233(24)b ab a b a --+- D ,32233(24)b ab a b a --+10按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1)1张餐桌可坐4人,2张餐桌可坐 人.(2)按照上图的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桌子张数3 4 n 可坐人数四 课外作业1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1)、(2)(3)x y y x ---(2)、2213[5(3)2]42a a a a ---++ 2 先化简,后求值:(1)、233(4333)(4),2;a a a a a a +----+=-其中(2)、22222222(22)[(33)(33)],1, 2.x y xy x y x y x y xy x y ---++-=-=其中 (1)x y yx xy y x 222223-+-(2))3(35222x x x x +-+ , 其中3-=x(3)y y x 32)2(31++-, 其中1,6-==y x。
《整式的加减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知识目标:理解小说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1、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理解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难点:学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去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学生自由跟唱,教师趁势引导: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彩虹的绚丽。
的确,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了辛酸,饱含苦楚与泪水。
成长,也是需要经受“风雨”洗礼的代价的。
“孤独”,就是其中最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美丽而又残酷的题目。
今天,杜小康就要踏上自己孤独的旅途。
让我们与他为伴,一起来体验孤独的放鸭生活和艰难的成长经历。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走近“孤独”(一)资料链接作品背景:《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的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色彩。
故事中的杜小康,曾经是村中富户杜雍和的独子,曾经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是让孩子们个个都钦慕不已的“大班长”,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今天的主角猝不及防,迎接他的是一场崎岖坎坷的“孤独之旅”。
相信大家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好奇,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和他一起踏上旅途吧!(二)基础积累(1)注音轩.(xuān) 嬉.(xī)闹凹.(āo)地雍.(yōnɡ) 掺.(chān)杂胆怯.(qiè)撅.(juē) 给予..(jǐyǔ) 撩.(liáo)逗歇(xiē)斯底里(2)释义厚实:丰富、富裕。
整式章复习课
本章知识框架
知识点一: 整式的概念
整式的概念比较多,概括起来就是要正确理解“三式”和“四数”,“三式”是指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四数”是指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以及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
例1 已知多项式-5x 2a +1y 2-14x 3y 3+x 4y 3
. (1)求多项式各项的系数和次数;
(2)若多项式的次数是7,求a 的值.
[解析] 先根据多项式系数和次数的概念解答(1),再对各项的次数进行分析可知,只有第一项可能是7次项,由此可求a .
[点析] 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1.分别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单项式
系数 次数 a
-35x 2y
8abc
2.若-13
x a -3y 3与3y 5-b x 3是同类项,则a b =________. [点析] 同类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即为“两同”.
知识点二: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一般遵循的原则:若有括号,则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可以看作
是正用分配律的结果,而合并同类项实质上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例2 合并同类项:x -3(1-2x +x 2)+2(-2+3x +x 2).
[解析] 做此题易犯以下几点错误:(1)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不变号或只改变第一项的符号;(2)运用分配律时易漏乘;(3)合并同类项时,同类项找不准确或漏项;
(4)移动某项时,符号没有一起移动.
3.先化简,再求值:
已知A=2a²-a ,B=-5a+1,求当a=12
时,3A-2B+1的值
[点析] 运用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化简,考查对法则灵活运用的能力.
4.已知 ||a -2+()b +12
=0,求3a 2b +ab 2-3a 2b +5ab +ab 2-4ab +12
a 2
b 的值.
[点析] 如果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这几个非负值分别为零,从而求得字母的值. 知识点三: 整式加减的应用
整式加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审清题意,结合相关知识正确列出式子,再进行计算. 例3 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2米栽一棵树,那么第1棵树与第n 棵树之间的间隔是多少米?
[解析] 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1)从具体的、实际的、简单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变化规律;(2)合理联想,大胆猜想;(3)善于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
[点析]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求得n 棵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
5.假如用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又用绳子绕一个柑橘的最大圆一周.现在把绕地球的绳子和绕柑橘的绳子各加长1 m ,绳子会离开地球和柑橘的表面,产生一些空隙,请问这时是地球与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还是柑橘与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
知识点四: 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是指在考虑问题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某一项或某一类看成一个整体,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整体结构和本质特点,全面关注条件和结论,使问题的解答简捷、明快.在整式加减运算或求式子的值时,根据式子的特征,把一些式子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可使解答过程更简便.
例4 已知3x 2-4x +6的值为9,求x 2-43
x +6的值.
6.已知x 2-2x =5,则式子2x 2-4x -1的值为________.
7.已知x 2+xy =2,y 2+xy =5,求12x 2+xy +12
y 2的值.
知识点五: 绝对值的化简
含有绝对值符号的化简题,如已确定某些代数式的取值,就按这个代数式的取值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而化简。
如没有告诉某些代数式的取值或取值范围,那么就找出这个绝对值符号内的界值,然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例5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试化简:。
例6 化简(必须进行讨论)
8.当-1<x <3时,化简:2|x+1|-3|x-3|+|2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