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病例对照论文[2]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5
治疗食管癌的经验论文:治疗食管癌的经验笔者运用自拟通噎汤、通膈液治疗各类食管癌。
通过历年临床观察数列患者,治愈很多,对晚期食管癌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命。
仅将介绍。
食管癌数中医噎膈范畴,噎是通过食管时梗噎不顺,膈是指胸膈阻塞,食不下,噎是膈的前期症状,常合称噎膈。
中医对噎膈的痛机早有认识。
《内经》指出“三阳结,谓之膈”《诸病源侯论》“忧患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宜流使噎”。
笔者守前人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食管癌的病机大有阐发。
认识到暴怒伤肝,肝气横逆,久克脾土,热毒蕴积,致使气机逆冲,经络瘀阻,形成症症。
1 治法原则它的治疗原则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攻毒消肿,软坚散结之法。
通噎汤由柴胡10g、赤芍15g、香附15g、枳壳15g、陈皮15g、砂仁10g、三棱15g、莪术15g、射干15g、蚤休15g、独角莲10g、生鳖甲25g 、灵仙15g。
水煎服,每日服两次。
通膈液:独角莲15g、蜈蚣10条共研细末用香油500g浸泡七日后服,每次10g,日用3次。
以上两方配合服用。
2 病例举要李患,男,87岁。
1985年2月4日初诊。
近1个月每餐食稍干食物、食管部位疼痛。
有胀闷阻塞感觉,食稀餐稍轻,日渐严重。
经上海中山医学大学附属医院钦透摄影片见食管上半处有1.3cm局限性狭窄,钦通过困难,僵硬,狭窄处以下食管明显扩张。
通过给予病理培养诊断为食管癌。
先服通噎汤三剂,日用2次。
通膈汤三日,每次1g,日用3次。
此患感到食管部位疼痛,胀闷阻塞稍减,按原方连续用药五个月诸症状明显减轻。
7月10日钦透见食管上处僵硬与上次钦透变软。
继服2个月神爽体稍胖,进食如常。
9月12日钦透见狭窄处正变小,其上部扩张有所好趋。
效不更方再服,1个月到1985年8月15日钦透摄片见食管上部粘膜恢复正常,无狭窄,无扩张,自觉症状皆不在,经多次随访,健在神怡。
3 总结通噎汤、通膈液治疗食管癌尚可,在病都渐退之时不要变方动量,坚持用药乃至病愈药停。
中医药治疗食道癌分析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对近20年来公开发表的治疗食管癌的方药进行了分析。
用药频次较多的有补益药、活血化淤药、清热药、化痰药、解毒药;总体用药、中西医结合用药和针对食管癌梗阻用药情况有异,总体及中西医结合以补益药最多(24.4%,31.140%),特别是中西医结合;食管癌梗阻以清热药(16.79%)、化痰药(16.79%)较多;同时还对所用频次较多的药物进行了排序和分析,反映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组方和科研选药。
【关键词】中医药食道癌用药分析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又是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世界人口调整年死亡率为32.22/10万[1]。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笔者对近20(1986-06~2005-05)年来公开发表的治疗食管癌的方药进行了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方法1.1方药选择标准凡1983-06~2002-05《中国医学文摘·中医》收录的有关食管癌的完整方药,皆进行收集整理。
1.2整理方法对于辨证用方,每一证型有方者,所处方按一个单独方药处理,如果是基本方加减用药,只能按一个方处理;剔除针对放化疗、手术后遗症或含中药不明的中成药处方;注明中西医结合和针对食管癌食道梗阻治疗的处方。
1.3分析项目总体用药频度;总体用药类型情况,中药分类依据六版教材;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频度和类型情况;针对食管梗阻用药频度和类型情况。
2结果2.1总体情况共得方101首,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用方者34首,针对食管梗阻者14首,总用药次数898,药物种数194种,类别28个,其中补药(补阴药、补阳药、补血药、补气药)219次,占24.4%;清热解毒药101次,占11.2%;如加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凉血、凉血止血,清热药共143次,占15.9%;其他解毒药(拔毒化腐、解毒杀虫,熄风止痉:全虫、蜈蚣、牛黄等)52次,占5.8%;活血化淤药146次,占16.3%;化痰药112次,占12.5%;其他药物占25.1%。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食管癌论文篇一:食管癌论文心律失常论文护理对策论文食管癌论文心律失常论文护理对策论文食管癌论文心律失常论文护理对策论文食管癌论文心律失常论文护理对策论文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为了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对12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5例进行分析,高龄、术前合并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缺氧、手术刺激、术后并发症等是主要原因。
围术期应密切监测、加强管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关键词】食管癌;心律失常;原因;护理对策心律失常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我院自201X年1月至201X年7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126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5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5例中,男29例,女16例。
年龄48岁~79岁,平均62岁。
术前心电图异常27例,其中心肌供血不足4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左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房性期前收缩7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
合并慢性肺疾患21例、高血压19例、冠心病16例。
2.2结果:术后发生室性早搏17例,其中偶发室早13例,短阵室速2例,频发室早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房颤及房扑12例、房早5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合并2种以上心律失常9例。
本组有42例发生在术后3天内。
所有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
2心律失常原因分析:2.1年龄:高龄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组平均年龄62岁,此类老年患者的心肺储备能力减退,术后早期血液黏性明显增高,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应变能力减弱,心排量、心肌氧利用率及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故易出现心律失常。
2.2术前合并疾患:本组21例慢性肺疾患中,15例术后出现了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的19例中,13例术后出现了心律失常;合并冠心病的16例中,9例术后出现了心律失常。
2013-2014年度案例分析作业患者,徐某,女, 65 岁,2013年01 月 15 日以“咽下不利2月余,确诊食管癌1月余”为主诉平诊,步行入院。
患者2月余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自觉进食后哽噎,至当地诊所就诊,给予“胃药”口服治疗效不佳。
遂至当地医院行钡餐示:食管上段显示长约3cm左右,管壁硬毛糙。
查胃镜示:1.上段食管溃疡性质待定2.中段食管糜烂性质待定3.糜烂出血性胃炎。
行活检病理结果回示:1.(食管30cm)鳞状细胞原位癌,不除外早期侵润;2.(食管18--20cm)鳞状细胞原位癌伴早期侵润。
查CT示:1.双下肢纹理增粗紊乱;2.食管上段局部管壁增厚,并邻近气管食管间隙数枚小淋巴结,建议增强扫描;3.脂肪肝。
1月余前至我院就诊,复查CT示:食管上段增厚,考虑食管CA可能。
两下肺轻度间质性改变。
上腹部MSC T平扫加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查无化疗禁忌后,于2013-12-06始行“顺铂+替吉奥胶囊”化疗2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13-12-27,期间未诉特殊不适。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食管癌”为诊断收入我院。
入院查体:T:36.8℃,P:78 次/分,R:20次/分,BP:118/70 mmHg,发病以来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辅助检查:CT(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11-27):1.双下肢纹理增粗紊乱;2.食管上段局部管壁增厚,并邻近气管食管间隙数枚小淋巴结,建议增强扫描;3.脂肪肝;胃镜(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11-25):1.上段食管溃疡性质待定2.中段食管糜烂性质待定3.糜烂出血性胃炎;病理:1.(食管30cm)鳞状细胞原位癌,不除外早期侵润;2.(食管18--20cm)鳞状细胞原位癌伴早期侵润。
·疾病控制·林州市食管癌病因及其变化的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徐德忠 李良寿 张秀玲 王波 孙长生 闫明晓 王嫣 杨文献 常贵生 河南省林州市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国内外研究者就其病因进行了很多研究,发现的暴露因素主要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烫食、快食、粗食、硬性食物,食酸菜,少食新鲜蔬菜、水果或动物性食品,吸烟,食管癌家族史等。
为了解目前的病因因素和变化趋势及其与宿主生物学标志(biomarkers)之间的关系,我们自1995年开始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本文仅报告一次病例对照研究(1995年10月至1996年1月)中危险因素宏观研究的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选择:(1)病例:选自林州市肿瘤医院、林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姚村镇医院。
病例的纳入标准:①连续性新发病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②经组织病理学确诊;③居住在当地20年以上。
(2)对照:选择上述医院同院同期普外、骨科和内科住院病人,包括骨折,疝气,结石,心、肾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等15种疾病,作为普通对照组。
纳入条件:①未患消化道疾病的非肿瘤病例;②年龄在35岁以上;③在当地居住20年以上。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考虑到林州市是高发区,“普通对照组”内可能有个别早期食管癌患者,故还设置了病理对照组,为来自在上述医院内镜室进行上消化道检查的门诊病例;入选条件:食管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上皮正常或轻度增生;其他条件同普通对照组。
2.调查方法:调查表主要包括4部分:①一般人口学特征;②生活行为方式;③既往病史;④家族史。
对某些暴露因素作了定量,如吸烟,指每日至少吸1支连续1年以上。
调查由流行病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实施。
3.统计分析方法:资料整理后采用Epi Info与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结果1.均衡性检验:病例组67例,普通对照组65例,病理对照组69例。
病例组与二个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与文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111~0.881)。
收稿日期:2019-12-20ә基金项目:揭阳市卫健局医学科研技术研究项目(揭市卫[2019]66号)文章编号:1004-4337(2020)03-0390-04 中图分类号:R 735.1 文献标识码:A㊃统计分析㊃普宁市居民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ә马伟钦 林少斌(普宁市人民医院 普宁515300)摘 要: 目的:分析普宁市食管癌发生现状,探讨食管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㊂方法:选择经确诊的普宁市食管癌新发病例120例为研究组,按照1ʒ1配对方法,按照年龄㊁性别和户籍所在地进行配对;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㊁膳食结构㊁吸烟㊁饮酒等生活习惯;采用S P S S 17.0对相关变量进行L o g i s t i c 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对筛选出的有意义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 d d sr a t i o ,O R )及其95%可信区间(95%c o n f i d e n t i a l c e i n t e r v a l ,95%C I )㊂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更少吸烟㊁少饮酒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果蔬类㊁豆类食物摄入较少等因素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恶性肿瘤史㊁吸烟㊁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每周5次以上新鲜蔬菜和每周3次以上水果及每周2次以上食用豆类制品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㊂结论: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加食管癌的发生概率,多食新鲜果蔬和豆类可减少该疾病的发生㊂关键词: 食管癌; 病例对照; 膳食; 生活习惯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20.03.035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逐渐西化,高脂高热量饮食等膳食结构促使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高不下㊂现有研究认为,食管癌是遗传因素㊁年龄㊁生活环境㊁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但由于我国各地饮食习惯各异及遗传多态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区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各异㊂本文以本市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本市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为该病的积极预防提供参考㊂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市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确诊的食管癌病例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同时按照性别㊁年龄(相差5岁以内)㊁户籍所在地进行1ʒ1配对,选择120例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㊂其中病例组患者平均年龄(59.5ʃ3.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0.1ʃ4.2)岁㊂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㊂1.2 研究方法在充分查阅食管癌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㊂问卷内容包含研究对象的年龄㊁身高㊁居住地等一般情况以及饮食习惯㊁生活习惯㊁职业㊁受教育程度㊁家族病史等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并由两名经培训的数据录入员进行数据录入并复核,确认无误后保存数据㊂1.3 数据分析E pi D a t a 3.0进行数据录入后,使用S P S S 17.0进行数据分析㊂食管癌相关变量首先使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再使用多因素条件l o g i s t i c 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㊂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经对比可知,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年龄㊁婚姻状况㊁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相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P >0.05)㊂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项目病例组(n =120)对照组(n =120)χ2值P 值年龄29~395740~591714ȡ6098991.5920.627婚姻状况已婚115119未婚510.2180.837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4954初中以上71663.2240.1082.2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族肿㊃093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3 N o .3 2020瘤史(P=0.002)㊁是否吸烟(P=0.014)㊁是否饮酒(P= 0.003)㊁是否每周5次以上蔬菜(P=0.001)㊁每周3次以上水果(P=0.017)㊁每周3次以上豆类(P<0.001)㊁每周2次以上腌制食品(P<0.001)㊁是否静坐工作方式(P=0.027)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㊂表2食管癌发生因素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因素病例组(n=120)对照组(n=120)χ2值P值家族肿瘤史(有/无)35/8517/1039.0710.002是否吸烟(是/否)81/3959/611.9270.014是否饮酒(是/否)88/3255/651.7580.003是否喝茶(是/否)48/7241/790.7580.274进餐是否过快(是/否)52/6849/710.6140.485三餐是否规律(是/否)102/18107/131.5290.852每周5次以上蔬菜(是/否)89/31112/810.7040.001每周3次以上水果(是/否)47/7366/548.1140.017每周3次以上豆类(是/否)56/6478/4217.528<0.001每周2次以上腌制食品(是/否)32/8817/10326.317<0.001每周5次以上肉类(是/否)99/2189/313.2470.074每周2次以上油炸食品(是/否)79/4186/344.2550.242是否静坐工作方式(是/否)35/8544/764.8540.027家庭成员是否关系融洽(是/否)112/8117/33.3840.0582.3食管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发现,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家族肿瘤史㊁吸烟㊁饮酒;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有每周5次以上蔬菜㊁每周3次以上水果及每周3次以上豆类膳食习惯,见表3㊂表3食管癌发生因素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因素b值W a l d/χ2P值95%C I家族肿瘤史0.8955.7240.0122.217(1.324~4.417)吸烟1.18712.544<0.0011.247(1.075~2.574)饮酒2.27420.752<0.0011.758(1.576~3.075)每周5次以上蔬菜-0.55610.207<0.0010.475(0.352~0.748)每周3次以上水果-0.8577.547<0.0010.528(0.275~0.857)每周3次以上豆类-0.9596.112<0.0010.408(0.175~0.882)每周2次以上腌制食品0.1280.2520.7541.172(0.685~2.351)静坐工作方式0.3270.5810.8521.055(0.779~3.527)3讨论根据最新的国基癌症研究所数据,2018年全球有57.2万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和50.9万食管癌死亡病例[2],其中的一半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来自于中国㊂这可能与中国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㊂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人群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在不同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显著不同,一些食管癌高发地区(如山东㊁四川)的食管癌防治工作仍十分艰巨,因此,探明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对防治该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家族肿瘤史㊁吸烟㊁饮酒是本市食管癌的危险因素㊂具有家族肿瘤史的研究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是无家族肿瘤史人群的2.217倍,与谭昊[3]的研究结果相似㊂有研究证实,具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胃癌及食管癌的患病率较无恶性肿瘤人群患病率显著上升[4],因此,对于具有家族恶性肿瘤史的人群,应做到早发现㊁早诊断㊁早治疗,积极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降低该类人群食管癌的发病率㊂另外,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该类具有家族史的食管癌高发人群进行癌症防治的健康教育,通过手机短信㊁宣传手册㊁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食管癌健康教育,普及防癌致癌科普知识,最终减少医院及家庭负担㊂在我国的一项食管癌高发地区的队列研究显示,通过内镜检查出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是筛查食管癌的有效手段[5],因此,如何识别高危人群并通过筛查早期诊断是防治食管癌的重要技术瓶颈㊂目前筛查食管癌的主要措施是通过疾病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筛查,而模型中有关变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家族肿瘤史㊁吸烟㊁饮酒均为食管癌的危险因子,这可以为之后的食管癌风险筛查模型提供一定依据㊂吸烟和饮酒是众多恶性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㊂本研究提示,吸烟饮酒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㊁不饮酒人群的1.247倍和1.75倍㊂酒精被人体吸收后,经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后者在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乙酸㊂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乙醛可引发单链或者双链D A N点突变,甚至导致D A N片段断裂,染色体信息交换和染色体畸变㊂另外,乙醛还可通过改变D N A修复酶的活性,降低D N A修复活力,影响D N A甲基化,最终导致D N A复制和生成受阻㊂在欧美人㊃193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3期群研究中,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生相关系证据十分丰富,例如一项包含5个欧美地区和1个亚洲地区的人群研究结果证实,每日饮酒10g以上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是不饮酒人群的1.25倍(95%C I=1.12~1.41)[6]㊂在我国的河北磁县和四川盐亭,以及山东肥城的病例对照研究也证实,食管癌在饮酒者中的发病率是非饮酒人群的2倍左右[7]㊂烟草当中含有25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部分为致癌物,如二甲基亚硝胺㊁4-甲基亚硝胺等㊂这些致癌物或其代谢产物均可通过诱导D N A突变而致癌,若吸烟人群伴有饮酒习惯,则酒精将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加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从呼吸道已经食管粘膜吸收入血,增强其致癌危险性[8]㊂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每周食用5次以上新鲜蔬菜以及每周食用3次以上水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㊂主要是由于新鲜蔬菜当中主要是含有大量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㊁β胡萝卜素㊁硒等㊂这些抗氧化因子不但可参与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使机体免于氧化应激损伤,还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的生成,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㊂有研究显示,随着每日柑橘类水果摄入量的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随之下降[9],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㊂但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抗氧化因子含量远比存放一段时间的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因子含量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提倡尽量食用新鲜果蔬,存放的果蔬不但抗氧化作用减弱,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或感染霉菌等,变成癌症的危险因素㊂另外,豆类食品由于含有钼元素十分丰富,而具有一定的抗食管癌活性,有研究证实,钼元素的缺乏与食管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缺钼可导致食管癌发病风险增加[10]㊂其次,豆类食品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植物化学物成分,前者已表明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㊁抑制肿瘤细胞转移㊁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乳腺癌㊁前列腺癌㊁子宫癌㊁结肠癌㊁卵巢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抑制作用,后者可降低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血管生长㊁浸润㊁转移等多种肿瘤细胞活性㊂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每周2次以上腌制食品和静坐生活方式与食管癌的发生没有相关性,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㊂可能腌制食品的食用量与食管癌的发生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证实㊂顾晓平等[11]研究发现,腌制肉类的摄入量与食管癌的发生具有正相关(O R =2.33,95C I=1.56~3.84),且二者之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而陈金等[12]的研究结果却显示腌制食品与食管癌的发生无相关性㊂但腌制食品由于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进入人体的胺类物质合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腌制食物的食用量㊂静坐生活方式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与食管癌的发生不具有相关性㊂之前的研究结果发现低B M I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静坐工作方式人群B M I多数较高㊂一项关于B M I与食管癌相关性的M e t a分析显示,B M I每增加5k g/m2,食管癌的发病风险相应下降36%,可能是由于某些与高B M I 相关的激素降低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且在高B M I人群中,该类激素含量较低B M I人群高㊂综上所述,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家族恶性肿瘤病史㊁吸烟㊁饮酒等,而经常摄入新鲜蔬菜㊁水果和豆类制品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应在今后的食管癌防治工作中加强食管癌风险因子的健康教育,减少该疾病的发生㊂参考文献1潘媛,张丽娟,潘恩春,等.淮安市居民早期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江苏预防医学,2017,28(5):515~517.2黄力伟,黄文博,林艺萍,等.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3):85~87.3谭昊.食管癌㊁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5,21:50~53.4刘海燕,陈军贤,赵秋枫,等.杭州地区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842~844.5马丹,杨帆,廖专,等.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意见(2014年,北京).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4):320~337.6孙中明,潘恩春,何源,等.淮安市沿淮河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流行特征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0):3652~3654. 7李会庆,刁玉涛,李颢,等.肥城市食管鳞癌的危险因素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s1):27~30.8陈伟霖,黄丽萍,韩煌煌,等.腌制食品摄入联合吸烟㊁饮酒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18,34(5):27~30. 9王霄,李博,包郁,等.四川省105561例高危人群食管癌筛查结果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17,39(1):67~71.10徐汉友.食管癌高中低发区居民钼日食入量的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4):237.11顾晓平,王银存,智恒奎,等.大丰市食管癌㊁胃癌发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0):1406~1409. 12陈金,李健,田小兵,等.川东北地区居民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职业与健康,2016,32(15):2093~2095.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 d y o n t h eR i s kF a c t o r s o f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i nR e s i d e n t s o f P u n i n g C i t yM a W e i q i n,L i nS h a o b i n(P u n i n g 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P u n i n g51530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a n a l y z e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i n p u n i n g c i t y,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e-v a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d a t a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M e t h o d s:120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 c a s e s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i nP u n i n g c i t y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s t u d y g r o u p.B y t h e1ʒ1m a t c h i n g m e t h o d,a c c o r d i n g t o a g e,g e n d e r a n dd o m i c i l e l o c a t i o n f o rm a t c h i n g;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w e r e u s e d t o c o l l e c t d a t a,i n c l u d i n g b a s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d i e t a r y s t r u c t u r e,s m o k i n g a n d d r i n k i n g h a b i t s;S P S S 17.0w a s u s e d f o rL o g i s t i c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o f r e l e v a n t v a r i a b l e s,a n d m u l t i v a r i a t e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o f s e l e c t e dm e a n i n g f u l v a r i a b l e sw a s f u r t h e r c o n d u c t e d t oo b t a i no d d s r a t i o(O R)a n d95%c o n f i d e n t i a l c e i n t e r-㊃293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33N o.32020收稿日期: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2018-11-23v a l (95%C I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r e l a t e dr i s kf a c t o r s .R e s u l t s :U n i v a r i a t e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S m o k i n g a n dd r i n k i n g l e s sw e r e p r o t e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f o r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i n t h e c a s e g r o u p c o m pa r e d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l o w i n t a k e o f f r u i t s ,v e g e t ab l e s a n d l e g u m e sw e r e t h e r i s k f ac t o r s f o r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P <0.05).M u l t i v a r i a t e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d t h a t f a m i l y h i s -t o r y o fm a l i g n a n t t u m o r ,s m o k i n g a n da l c o h o l c o n s u m p t i o nwe r e r i s kf a c t o r s f o r e s o p h a ge a l c a n c e r ,w h i l ef r e s hv eg e t a b l e sm o r e th a n5ti m e s aw e e k ,f r u i t sm o r e t h a n 3t i m e s aw e e ka n d l e gu m e p r o d u c t sm o r e t h a n 2t i m e s aw e e kw e r e p r o t e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f o r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C o n c l u s i o n :S m o k i n g ,d r i n k i n g a n do t h e ru n -h e a l t h y l i v i n g h a b i t s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a n d e a t i n g m o r e f r e s h f r u i t s ,v e ge t a b l e s a n db e a n s c a n 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f t h i s d i s e a s e .K e y w o r d s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c a s e c o n t r o l ;d i e t ;l i f e s t y l e 文章编号:1004-4337(2020)03-0393-03 中图分类号:R 78 文献标识码:A㊃统计分析㊃提高父母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张 珊 田智慧(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漯河462300)摘 要: 目的:探究提高父母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㊂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社区内180名儿童进行研究,开展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活动,比较活动前后父母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影响㊂结果:实施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活动之后,父母口腔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也得到改善,龋齿充填率提升,6龄齿窝沟封闭率也明显提升㊂结论:父母口腔健康意识直接影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㊂关键词: 父母; 口腔健康意识; 儿童; 口腔健康行为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20.03.036口腔健康对人体健康而言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口腔健康行为应从小培养,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提高自身口腔健康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确保儿童健康成长[1]㊂基于此,本文择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社区内180名儿童进行研究,探究提高父母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社区内180名儿童进行研究㊂其中男88名,女92名,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56ʃ3.45)岁㊂1.2 方法首先在自然光线条件下通过平面镜配合探针的方式检查所选儿童龋齿数㊁失牙数㊁补牙数,所有检查操作均由专业口腔医师进行,并在调查之前开展标准一致性检验,诊断标准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龋病诊断标准,k a p pa 值>0.8;之后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活动,每周开展1次口腔健康教育相关的讲座,并张贴口腔健康教育画报,定期对张贴内容进行更换,并向儿童及其父母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图册以及宣传彩页;另外每天通过广播的方式宣传口腔健康知识,主要涉及到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问题以及预防㊁治疗,正确刷牙方法㊁6龄齿㊁窝沟封闭等内容;最后对所选儿童的父母通过同样方式进行调查和测量,分析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活动开展前和开展后儿童及其父母的口腔健康意识㊁行为㊂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㊁分析㊂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㊂以P <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健康教育前儿童患龋齿情况分析在口腔健康行为教育活动开展之前,父母口腔健康意识较差,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也较差,且龋齿充填率较低,见表1㊂表1 健康教育前儿童患龋齿情况分析性别人数患龋人数患龋牙数充填牙数患龋率(%)龋均充填率(%)男88543142061.363.576.37女92583162463.043.437.59总计1801126304862.203.506.98㊃393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3期。
盐城市35岁以上居民食道癌发病影响因素的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王学高1,刘爱民2,刘荣海3,赵建华4,戴曙光5,梅茂东6,孙海波7,邱民8(1.江苏省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阜宁 224400;2. 江苏省大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大丰 224100;3. 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 224000;4. 江苏省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东台 224200;5. 江苏省射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射阳 224300;6. 江苏省滨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滨海 224500;7. 江苏省响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响水 224600;8.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我地区食道癌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的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以2000年盐城市6县(市、区)35岁以上居民慢性非传染病基线调查中查出的244例胃癌病例为病例组,以1︰5配对从调查对象中选择1220名非胃癌调查对象为对照组,进行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2个因素中,肿瘤家族史、戒烟史、常喝绿茶、经常活动、超重、常吃奶及奶奶制品、文化程度较高、睡眠好、口味偏咸、常吃水果、偏辣口味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P<0.05),其OR值分别为2.55、4.36、0.48、0.38、0.29、2.50、0.53、0.65、0.70、1.43、0.68;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 的因素有肿瘤家族史、戒烟史、常喝绿茶、经常活动、超重、常吃奶及奶奶制品、文化程度较高、睡眠好、常吃水果,OR值分别为2.73、4.40、0.46、0.42、0.28、2.85、0.50、0.70、1.59。
[结论]有戒烟史、肿瘤家族史是食道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常活动、睡眠好、文化程度较高、超重、常喝绿茶是食道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Conditional logistic analysis of oesophageal cancer for resident older than 35 in seven county belong to Yancheng city Wang Xuegao, Liu Aiming, Liu Ronghai, etc.Fu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uning , 224400 , JiangSu, China.Abstract Objec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O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244 diagnosed cases with oesophageal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basic trials investigation for chronic Noninfection Diseases in six county belong to Yancheng city,5 health people matched by sex, age and resident town were selected for every case. Odds ration (OR) and its 95% confidence (CI) f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were estimated by conditional logistic model analysi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for 32 factor showed that oesophageal cancer was closely relate to eleven factors: history for giving up smoking, family history for tumor,greentea, overweight, activity, good sleep, good education, enough fruit,high salt,milk, beingfond of capsicum, OR: 4.36,2.55,0.48,0.29,0.38,0.65,0.53,1.43,0.70,2.50,0.68.Nine factors were selected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history for giving up smoking, family history for tumor, greentea, overweight, activity, good sleep, good education, enough fruit, milk, OR: 4.40,2.73,0.46,0.28,0.42,0.70,0.50,1.59,2.85. Conclusion History for giving up smoke and family history were risky factor, overweight, activity, good sleep, good education, and greentea were protective factor for gastric cancer.Key Word Oesophageal cancer; Influencing factor; Case control; Conditional logistic analysis.2000年,盐城市所属阜宁、东台、射阳、滨海、响水、盐都6县(市、区)根据江苏省统一方案开展了35岁以上居民慢性非传染病(慢性病)基础线索调查,形成盐城市及各县(市、区)的社区诊断报告和社区防治规划。
为了研究我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为制定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的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根据查出的胃癌病例,按照1︰5配对,对调查涉及的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0年盐城市在所属阜宁、东台、射阳、滨海、响水、盐都6县(市、区)根据江苏省统一方案对35岁以上居民开展慢性病基础线索查出的胃癌病人174例(病例诊断以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为准),每例病人选择同性别、同乡镇、年龄相差1岁以内的非胃癌调查对象5人(合计870人)为对照,进行分析。
1.2 方法将调查涉及的可能与食道癌发病有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33个赋值后,首先用用stata8.0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各因素赋值方法为:常吃猪肉是=1,否=0;常吃鸡肉是=1,否=0;常吃牛羊是=1,否=0;常吃淡水鱼虾是=1,否=0;常吃海产品是=1,否=0;常吃蛋类是=1,否=0;常吃奶制品是=1,否=0;常吃水果是=1,否=0;常吃豆制品是=1,否=0;常吃腌鱼肉是=1,否=0;常吃酱菜是=1,否=0;常吃腌咸菜是=1,否=0;口味偏淡是=1,否=0;口味偏咸是=1,否=0;口味偏甜是=1,否=0;口味偏辣是=1,否=0;口味偏酸是=1,否=0;肿瘤家族史有=1,无=0;吸烟史有=1,无=0;戒烟史有=1,无=0;饮酒常饮=1,不常饮=0;超重(BMI24=1, BMI<24=0);饮食消费高(>收入50%)是=1,否=0;住房面积大(>10m2/人)是=1,否=0;饮用卫生水好(自来水或深井水)是=1,否=0;婚姻正常是=1,否=0;文化程度较高(初中以上)是=1,否=0;蔬菜摄入多(≥0.5/kg)是=1,否=0;常喝绿茶是=1,否=0;睡眠好是=1,否=0;生活紧张是=1,否=0;经常活动是=1,否=0;厨房与卧室分开是=1,否=0。
2 结果2.1 单因素分析结果对244例胃癌病人及1220名非胃癌病人用32个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有肿瘤家族史、戒烟史、常喝绿茶、经常活动、超重、常吃奶及奶奶制品、文化程度较高、睡眠好、口味偏咸、常吃水果、偏辣口味,其OR值分别为2.55、4.36、0.48、0.38、0.29、2.50、0.53、0.65、0.70、1.43、0.68,OR大于1的有戒烟史、肿瘤家族史常吃奶及奶制品、常吃水果,是可能的危险因素,超重、经常活动、睡眠好、文化程度较高、常喝绿茶是可能的保护性因素。
见表1。
表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多因素分析结果对32个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P值为0.05的标准进行的因素有(表2所示),肿瘤家族史、戒烟史、常喝绿茶、经常活动、超重、常吃奶及奶制品、文化程度较高、睡眠好、常吃水果,OR值分别为2.73、4.40、0.46、0.42、0.28、2.85、0.50、0.70、1.59。
口味偏咸和口味偏辣两个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被排除。
3 讨论对2003年盐城市6县(市区)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基线调查中查出的244例食道癌病例采用1︰5配对进行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有戒烟史、肿瘤家族史、常吃奶及奶制品、常吃水果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超重、经常活动、睡眠好、文化程度较高、常喝绿茶是胃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超重对食道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超重的人生活条件相对优越,饮食条件好,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和新鲜水果蔬菜的量也比较多,而且有条件使用冰箱保存食品,这与以前的报道一致[1]。
本研究结果,有戒烟史是患食道的危险因素,而吸烟与食道的发病无关,这可能是戒烟者大多是肌体有某种情况下才被戒烟的,他们的吸烟累积量一般都很高[1] [2][3][4][5] [6] [7] [8] [9] [13],也可能是戒烟后引起体内某种变化导致胃癌发病的可能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前有过关于口味偏辣与口味偏咸是食道癌的危险因素的报道[1],但本次分析单因素有意义,多因素分析时无意义,说明采取多因素进行分析的必要性,否则不足以消除其它影响的影响.经常活动或体育锻炼的人往往睡眠好,在精神心理方面也会比较健康,它对胃癌的保护作用与以前报道一致[1] [2] [4] [6][7] [8] [9] [10] [11] [12] [13] [14]。
文化程度高是食道癌的保护性因素,则与有关报道一致[1]。
常喝绿茶对食道癌有保护作用与以往报道一致[1] [8] [12] [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