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侵权责任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84.00 KB
- 文档页数:71
侵权责任的基本知识侵权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侵害他人权益,从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内容。
本文将介绍侵权责任的基本知识,包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的类型、损害赔偿的计算及救济方式等。
一、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主体、客体、行为、过错和损害。
主体是指侵权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客体是指受到侵害的法益,如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行为是指侵权行为的行动或不作为;过错是指实施侵权行为时的过失或故意;损害是指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或精神上的痛苦。
二、侵权责任的类型侵权责任主要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形式。
民事责任是指通过民事诉讼来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为了侵权受害人获得经济赔偿和其他损失的补偿;刑事责任是指侵权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规定,需要受到刑事制裁,例如刑罚或罚款等。
在民事责任中,侵权责任又可分为侵权行为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侵权行为责任要求侵权行为人具有过错,即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侵权行为。
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侵权行为人无需证明其过错,只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可承担责任。
三、损害赔偿的计算在确定损害赔偿金额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主要根据实际损失、违约程度和侵权行为人过错程度等来确定。
实际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违约程度体现了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越严重的过错应承担越大比例的赔偿责任;过错程度是指侵权行为人的过失或故意程度,过失程度越高,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性越大。
四、救济方式受侵权行为影响的权利人可以采取多种救济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请求确认侵权行为、要求赔偿损失和请求停止侵权。
其次,可以采取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以减少纠纷成本和提高效率。
此外,侵权行为触犯刑法的,权利人还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侵权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八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第三人过错”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第三人过错”是指原告(受害人)起诉被告以后,被告提出的该损害完全或者部分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从而提出免除或者减轻自己责任的抗辩事由。
第三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并且第三人与被告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比如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不能以其工作人员作为第三人,提出“第三人过错”的抗辩。
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承担替代责任。
一、第三人过错是造成损害的唯一原因(一)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范围内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适用范围内,被告能够证明损害完全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第三人的行为是原告所遭受损害的全部原因,即第三人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则应免除被告的责任,由第三人对原告承担侵权责任。
在过错责任适用范围内,例如,甲在骑车下班途中,碰巧乙和丙在路边斗殴,乙突然把丙推向非机动车道,甲躲闪不及,将丙撞伤。
在本案中,甲对丙突然被推向他的车前是不可预见的,因此甲没有任何过错,丙的损害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再例如,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由于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过往船舶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造成污染损害的船舶免予承担责任。
在过错推定责任适用范围内,例如,某农舍的墙上挂了一串玉米,某一天该玉米脱落砸伤了在该墙下乘凉的人。
按照本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农舍的主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并且能够证明损害是由于与自己有积怨的邻居拔松了挂玉米的钉子,从而使玉米脱落砸伤了他人。
在此情况下,应由邻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在无过错责任范围内无过错责任也称为“危险责任”,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对于一些超常危险的活动,即使受害人的损害完全是由第三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法律规定必须首先由危险活动的行为人或者高度危险物的持有人承担责任;对于一般危险活动的行为人,如果其能够证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完全是由第三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则免除其责任,而由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9年12月26日目录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三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五章产品责任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第十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第十一章物件损害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条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条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侵权责任编的概述侵权责任编是指对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编制和规定。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要,侵权责任编成为了保护创作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本文将从侵权行为的定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的分类和侵权责任的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侵权责任编。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盗版、抄袭、仿制、假冒等,严重影响了创作人的创作积极性和经济利益。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侵权行为、主体、客体和损害等。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行为,主体是指侵权行为的实施者,客体是指受到侵权行为影响的合法权益,损害是指因侵权行为给合法权益造成的实际损失。
侵权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侵权行为给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后,侵权人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侵权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侵权人应承担的刑罚责任。
侵权责任编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侵权责任的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当发生侵权行为时,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并恢复名誉。
同时,侵权责任编也规定了相应的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以确保侵权责任的有效实施。
在侵权责任编的适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滥用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编的目的是保护知识产权,但也要兼顾公平竞争的原则。
侵权责任编应该合理划定侵权行为的界限,避免对正常的竞争行为产生不必要的限制。
总结而言,侵权责任编是保护创作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它通过界定侵权行为和构成要件,规定了侵权责任的种类和救济措施,以保护知识产权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适用过程中,需要避免滥用侵权责任,确保侵权责任的公正和合理。
侵权责任编的概述侵权责任编是指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一种责任制度,用来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知识产权是指由人们的智力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和法律保护的各种创造性产品,如发明、作品、商标等。
侵权责任编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侵权问题,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侵权责任编主要包括侵权行为、侵权主体、侵权责任等几个要素。
侵权行为是指对他人的知识产权进行侵犯的行为,如复制、传播、展示等。
侵权主体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侵权责任是指侵权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侵权责任编主要采用民事责任的方式来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民事责任是指侵权主体应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并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在侵权责任编中,对于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侵权责任编中的赔偿责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赔偿责任是指侵权主体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用于弥补被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在赔偿责任中,一般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况来确定赔偿金额。
另外,对于故意侵权行为,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重赔偿金额。
侵权责任编主要还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证明和举证责任。
对于被侵权人来说,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遭到了侵犯。
而对于侵权主体来说,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侵权或者存在免责事由。
侵权责任编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责任规则。
例如,在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编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明知他人进行侵权行为时,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制止。
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采取措施,导致他人的权益受到损害,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的来说,侵权责任编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用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权益。
它通过明确侵权行为、侵权主体和侵权责任等要素,规范了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同时,它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责任规则,以适应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侵权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侵权责任不仅在民法领域有所体现,也在刑法和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领域发挥作用。
下面将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来介绍侵权责任的相关内容。
概念: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通过其违反法律规定而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是一种法律关系,由侵权行为、权益损害和责任承担三者构成。
其中,侵权行为指违反法律规定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权益损害指因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责任承担指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对权益损害方进行赔偿或其他法律责任的义务。
特征:1. 违法性:侵权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能构成侵权责任,违法性是侵权责任的首要特征。
2. 主观行为:侵权行为必须是有意为之或过失为之的行为。
主观行为要求行为人在侵权行为中具有明确的主观意图或者应当具备注意义务,否则无法构成侵权责任。
3. 原因关系:侵权行为必须与权益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侵权行为是权益损害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侵权行为,就不会有权益损害的发生。
4. 可预见性:侵权责任的产生必须是可预见的,即行为人应当能够预见通过其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如果行为人无法预见其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那么不能构成侵权责任。
5. 物体责任:侵权责任是一种物质责任,行为人因为侵权行为而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责任。
6. 公平补偿:侵权责任追求公平补偿原则,即通过赔偿或其他方式使权益损害方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恢复其合法权益,并使双方经济地位回到侵权之前的状态。
总结:侵权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从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具有违法性、主观行为、原因关系、可预见性、物体责任和公平补偿等特征。
侵权责任范本本文为侵权责任范本详解,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侵权责任概述第二部分:侵权主体及其行为第三部分:侵权责任的要件第四部分:侵权责任的形式第五部分:侵权责任的防范与应对第一部分:侵权责任概述侵权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侵犯了另一个人的合法权益,给其造成了损害,应对此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即为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部分:侵权主体及其行为侵权主体是指在侵权行为中具有侵权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人身侵权:包括人身权利的侵害,例如人身伤害、侮辱、诽谤等;2. 财产侵权:包括财产权益的侵害,例如侵占、盗窃、损坏财物等;3. 名誉侵权:包括名誉权益的侵害,例如恶意诽谤、造谣等;4. 知识产权侵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侵害;5. 合同侵权:包括违约、不履行合同义务等行为。
第三部分:侵权责任的要件侵权责任的成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 违法行为:侵权行为需要违反法律或合同约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2. 过错:侵权责任通常要求行为人存在过错,即故意或过失;3. 因果关系:要求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 损害:被侵权人需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害。
第四部分:侵权责任的形式侵权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合理开支;2. 停止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 恢复名誉、声誉:对于名誉、声誉受到侵害的情况,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恢复名誉、声誉;4. 其他形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侵权责任,例如公开赔礼道歉、发布声明等。
第五部分:侵权责任的防范与应对为避免侵权责任的发生,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避免违法行为;2. 突出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3. 如遭受侵权,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向公安机关报案、委托律师提起诉讼等;4. 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合理分配风险,减少侵权责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