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逻辑学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0
GCT《逻辑学》指导及解题说明1、张飞和李柏今年都报考了GCT,关于他们的考试有如下四个断言:(1)他们俩人至少有一个考上;(张飞或李柏)(2)张飞并不必然考上;(3)李柏确实考上了;(4)并非张飞可能没考上。
最后录取结果表明:这四个断言中有两个是真的,两个是假的。
下面哪一个结果可以从上述条件推出:A.张飞考上了,李柏没考上。
B.张飞和李柏都考上了。
C.张飞和李柏都没考上。
D.李柏考上了,张飞没考上。
从自相矛盾条件下手[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2、人们大都认为,科学家的思维都是凭借严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借类比、直觉、顿悟等形象思维手段,(以上是语境,基本可以不看。
)但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这些形象思维手段,因此,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省略或者隐藏前提)以上结论是建立在以下哪项假设基础之上的?(寻找前提)A.有条理的、逐步的推理对于一般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B.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能力凭借类比、直觉、顿悟来进行创造性思维。
C.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
(隐含前提)D.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为聪明和勤奋。
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这些形象思维手段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3、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
C.如果鱼不可得,则熊掌可得。
D.如果鱼可得,则熊掌不可得。
非鱼或非熊掌[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4、有7名心脏病患者E、F、G、H、I、J、K要分配给4名医生负责治疗,他们是张医生、李医生、王医生和刘医生,每名患者只能由1位医生负责,每位医生最多负责两名患者的治疗,患者中J和K是儿童,其余5个是成年人;E、F 和J是男性,其余4个是女性,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张医生只负责治疗男性患者。
GCT逻辑学讲义背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综合素质型考试。
考试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
总分400分,每部分各100分;3个小时,每部分45分钟;考试题型都为客观题!逻辑推理能力测试部分总共50道题。
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试题分类角度看,逻辑推理又具体包括形式推理、论证推理和分析推理三大类型。
其中形式推理、论证推理题型以单题形式出现,大约为40道;分析推理题皆以题组的形式出现,整张卷子一般有两个题组,每个题组约有5道题。
1 形式推理形式推理只研究普通思维的推理形式问题,即研究以什么形式的命题为前提,可以必然要么或然地推出具有什么形式的命题的结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形式推理的推理,就是从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2 论证推理论证推理是GCT逻辑考试的主流题型,其考查目的都是为了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依据而设计的论证推理题的考查。
3 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要求考生分析一些假想的情况,是为了测试考生理解题设条件和引出结论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项目中的关系进行演绎,得出结论。
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一篇形式推理一,概念和定义1,概念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性或本质。
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那些特性或本质的具体思维对象。
一个思维对象只有具备内涵所反映的全部特性或本质属性的时候,才属于该概念的外延。
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于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它的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交换的产品。
逻辑解题基本方法三大命题原则(一)"一视同仁"原则逻辑命题的一个首要原则是是对考生一视同仁,也就是真正体现公平性,试题作为对知识水平的测试,应尽可能避免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人接受测试都应享有充分的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并且保证无专业背景之间的差异。
即MBA逻辑考试对任何一个考生都是公平的。
具体地说,虽然逻辑考题都是基于一个段落,所涉及的内容像阅读理解的文章一样,内容包罗万象,但读懂文章、回答问题,无需任何学科、专业的特定知识,你回答问题所需的一切信息均已包容在段落之中,考生只需着重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思维。
尽管有些考题涉及逻辑学中的专用术语,但并不需要正式逻辑学的知识来解答。
下面举一例:-去年全国通货膨胀率为17%,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平均为1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国通货膨胀率正呈下降趋势,明年的通货膨胀率将会更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结论?A.去年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国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
B.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是正常现象。
C.消费者对于高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适应了。
D.政府开始把抑制通货膨胀看成是宏观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E.由于抑制通货膨胀,现在失业人数和居民平均收入都有所下降。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本题的内容涉及通货膨胀,但作为考生并不需要有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题,也就是说,是否学过经济学的考生在解本题时都是公平的,因为做逻辑题只需要用逻辑推理能力既可。
本题要削弱的结论是"明年的通胀率会更低"。
A项最能削弱,因为A说明了去年通胀率高是特殊情况,正常情况可能比今年要低,这说明今年的通胀率反而可能有上涨的趋势,说明明年通胀率就有可能比今年还要高。
选项E是无关项,无法削弱。
(二)"假设正确"原则"假设正确"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假设、支持、削弱和评价这四类推理思路自下而上的考题,在问题部分典型的问法是"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可行),……"。
逻辑讲义一、GCT与逻辑缘由透视:GCT为什么考逻辑?情况分析:GCT的逻辑考试怎样进行?内容解读:GCT逻辑考试考什么方面?技术引航:如何有效地复习和应考?1、缘由透视:GCT为什么考逻辑?从理论上说,逻辑是有用的。
(1)逻辑学是一门求真的学问。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论证逻辑性、提高思维效率。
(4)揭批谬误。
从实践上说,高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特别需要逻辑思维;而中国文化缺乏形式逻辑思维的传统。
2、情况分析:GCT的逻辑考试怎样进行?GCT逻辑共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每题都是单项选择题,即:要求考生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试题设计包括:形式推理、论证推理和分析推理三种类型。
前两种题型都是单题形式,约40道题目;最后一种是题组形式,两个题组10道题目。
3、内容解读:GCT逻辑考试考什么方面?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和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者事件的走向进行合理的分析的和判定,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形式推理主要考查对形式逻辑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属于语言翻译和运算的能力。
论证推理主要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加强、削弱、评价、解释、假设和推论等题型。
分析推理主要考查理解题设条件和推出结论的能力,表现为排列、组合和选择题型。
4、技术引航:如何有效地复习和应考?“三循环”复习法学习逻辑知识④多做往年真题④总结解题方法应考两原则④紧扣题干逻辑关系④迅速解题,不会就过二、逻辑强调从形式结构方面把握思维逻辑学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世界上有三大发源地:古中国(先秦名辩学)、古印度(因明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分析¡±之义。
¡°逻辑¡±一词据说是古罗马西塞罗才开始使用。
逻辑应试技法逻辑考试是一种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中,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处理众多信息的应变能力的素质考试。
由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领悟通过内化而形成了各自的潜在逻辑,因此,正如不学语法和修辞也能说话写文章一样,不学逻辑也能大致正确地论证和推理,也能解答一些逻辑考试试题。
但是,也正如学了语法和修辞能够更好地说话写文章一样,学习逻辑并经过适当的强化训练必然有助于更正确、更快捷地论证和推理。
即如果具有一定的逻辑学知识,特别是掌握好与逻辑考试直接有关的若干基本逻辑知识点,是有助于对逻辑考题的迅速、正确的理解和准确地解答的。
“题海无边,题型有限”。
逻辑考试每年的题目表面上是并不重复的。
虽然出题者出的题目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就是必须依据考试大纲。
只要考试大纲不变,考点就是不变的,依据考点所出的题目构架则总是在重复的。
这种题目构架,就是我们常说的题型,即类型化方法。
所谓类型化方法,指的就是以最佳的试题类型分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试题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而提炼出来的处理不同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逻辑考试尽管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熟悉了各类逻辑考题的解题思路,并能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那么,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一定有助于尽快理清思路,快速准确解题。
在逻辑考试里面,考的是思路,即思维方法。
而落实在卷面上的思维方法就这么多种。
把题型搞定了,就会发现,每年的题目几乎都是一样的。
这就好比同一个人穿不同的衣服出场,只要我们有X光一样的慧眼,就能一眼把他认出来。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第一、识别每一道题所属的考点及出题题型;第二、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我们可以把逻辑试题大致分为比较类比型、排除矛盾型、削弱(反驳)型、加强(支持)型、假设(前提)型、推论(结论)型、解释(说明)型、评价(描述)型、语义分析型、逻辑运算型十个类型。
1、比较类比型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主要比较题干和多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可以从形式结构、逻辑方法,甚至是所犯的逻辑错误等方面进行比较。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工程硕士GCT逻辑辅导
绪论
GCT考试的特点
范围广、题量大、速度快
GCT逻辑考什么
答: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共包括四个部分,其中的逻辑推理部分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
逻辑推理能力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应用常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已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综合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引出概念、寻求规律,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与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试题分类角度看,逻辑推理又具体包括论证推理和分析推理两部分;
论证推理题占70%-80%左右;
分析推理题占20%-30%左右;
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对性质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等逻辑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灵活运用得不熟练,导致不该错的题做错;
2、没有经过“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训练,对大量的论证推理试题只能凭感觉做,不能科学有效地解题,正确率无法保证;
3、对分析题不善于进行隐含条件的分析,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
4、平时强化训练不够,反应速度跟不上,导致会做的题没有时间做;
对今年逻辑试题的预测
1、考查重点明确;
2、出题方式相对固定;
3、试题难度将略有增加;
4、试题阅读量将有所增大;
5、提问方式将更加灵活;
第一讲逻辑基础
GCT逻辑推理试题内容很广,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非考核所有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虽然逻辑试题并不专门考核逻辑学专业知识,但考。
GCT逻辑考试知识点五在 GCT 逻辑考试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第五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推理的有效性。
推理的有效性是指从给定的前提能够必然地得出结论。
在 GCT 逻辑考试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推理,判断其是否有效是关键的一步。
例如,“所有的猫都会抓老鼠,小花是猫,所以小花会抓老鼠”,这就是一个有效的推理。
但如果说“有些动物会飞,小明是动物,所以小明会飞”,这显然就是无效的推理。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命题的真假性。
命题是对事物情况的陈述,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比如“今天是晴天”,如果今天确实是晴天,那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反之,如果今天是阴天或者下雨,那这个命题就是假的。
在逻辑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对命题之间关系的判断。
比如矛盾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比如“这只笔是红色的”和“这只笔不是红色的”就是矛盾关系。
再来说说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如果 A 成立,B 就一定成立,那么A 就是B 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 A 就一定没有 B,那么 A 就是 B 的必要条件。
比如说“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下雨”就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就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还有逻辑等价的概念。
两个命题在逻辑上具有相同的真值,就称它们是逻辑等价的。
比如“如果 A 那么B”和“非 A 或者B”就是逻辑等价的。
关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也是重要的考点。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结论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
在做 GCT 逻辑题时,我们要学会对题干进行准确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
然后,判断推理的类型和所涉及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复杂的题干进行简化,提取关键信息,排除无关的干扰。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不要慌张。
可以采用假设法、反证法等方法来进行推理。
假设某个条件成立,然后看是否能推出合理的结论。
分析推理1.排列问题根据大小、时间、名次、编号等条件,把几个元素编为一列或几列,每个元素和一个位置对应,在实际考试中排除法是主要解题技巧。
例题:7个孩子坐在一排从西到东排列的7把椅子上。
所有这7个孩子都面向北坐。
其中有4个孩子是男孩:赵、钱、孙和李;3个是女孩:张、周和陈。
这些孩子按以下条件就坐:1.每个孩子坐一把椅子;2.所有的男孩都不相邻;3.孙在这排座位中紧靠着第四个女孩子的东边坐;4.周坐在孙的东边;5.赵和张相邻。
(1)赵和张能坐的不同椅子的组队数目的最大可能值是多少? A.1 B.2 C.3 D.4 (2)下面那一项陈述一定错误?A.钱和李坐在赵的东边。
B.钱和张坐在赵的东边。
C.钱和李坐在赵的西边。
D.钱和张坐在赵的西边。
(3)若陈和孙相邻,赵与陈相邻,则下面哪项陈述可能错误?A.赵和孙坐在张的东边。
B.赵和张坐在陈的西边。
C.赵和周坐在张的东边。
D.赵和张坐在李的西边。
(4)若赵不与和孙相邻的所有孩子相邻,则下面那一项陈述可能正确?A.钱坐在赵的西边。
B.李坐在孙的西边。
C.张坐在赵的西边。
D.陈坐在赵的西边。
(5)若赵坐在张的东边,则下面哪一对孩子不能相邻?A.赵、陈B.钱、张C.钱、周D.孙、张。
【2010gct-41→45】某国家领导人要在连续6天(分别编号为第一天,第二天,……,第六天)内视察6座工厂F、G、H、J、Q和R,每天只视察一座工厂,每座工厂只被视察一次。
(1)视察F在第一天或第六天。
(2)视察J的日子比视察Q的日子早。
(3)视察Q恰在视察R的前一天。
(4)如果视察G在第三天,则视察Q在第五天。
46.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按顺序排列的从第一天至第六天视察的工厂的名单? A. F、Q、R、H、J、G B. G、H、J、Q、R、FC. G、J、Q、H、R、F D. G、J、Q、R、F、H47面哪一个选项必定是假的?A.视察G安排在第四天。
B.视察H安排在第六天。
2010年GCT串讲内部资料第一部分(逻辑)一、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式思维概念思维命题思维推理思维归纳思维和类比思维因果思维一、形式结构思维形式结构思维:通过对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等所具有的形式结构的分析来把握其本质的一种思维。
类型:命题的形式结构论证的形式结构典型考题:形式结构比较题推理形式结构的比较、逻辑错误或谬误的比较、探究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的比较、语义结构的比较二、概念思维概念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组成单位。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对事物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反映。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某种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事物的对象范围。
内涵是对概念质的规定,外延是对概念量的规定。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
概念思维的核心就是关于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内涵存在的意义即是界定外延。
抓住了概念的外延也就抓住了概念本身。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三、命题思维命题思维的中心问题是命题的真假界限以及命题之间的关系问题。
命题是对事物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本质上是从思想到真值的推进过程。
1、复合命题:命题逻辑联言、选言、假言、负命题2、性质命题词项逻辑对当关系逻辑方阵3、模态命题可能、必然模态逻辑方阵4、关系命题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例1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A.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B.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C.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人都必然不受骗D.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例2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
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除了A.甘蓝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B.菠菜比莴苣更有营养。
C.菠菜比绿芥兰更有营养。
D.绿芥兰比甘蓝更有营养。
例3电视连续剧演到一对男女人质被绑架后,该集结束。
关心人质命运的四个人对这两个人质的吉凶作出如下猜测:甲:如果女的死了,男的也活不成。
乙:两个人都会平安无事的。
丙:男人质一定得救,女人质必死无疑。
丁:两个人质一定会同生或同死。
假如只有一个说得对,那么,以下哪个命题必然是真的?A.两个人质都得救了。
B.两个人质都遇害了。
C.如果甲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男人质一定遇害。
D.女人质一定获救,男人质一定遇害。
四、推理思维1、三段论:三段论的基本规则格与式三段论的省略2、复合推理:1)联言推理:2)选言推理:3)假言推理:4)负命题的等值推理:5)二难推理:3、模态推理:例1一个医生在进行医疗检查时过于细致,可能使病人感到麻烦,并因进行了不必要的化验而导致浪费。
而一个不够细致的医生,却有可能遗漏某些严重的问题,使病人错误地自以为安然无羌。
医生是很难精确地判断他们究竟应当细致到什么程度的。
所以,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A.某些严重的疾病在其早期阶段具有某种症状,尽管病人还未感到有任何不适,但医生却能轻而易举地检查出来。
B.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医生们一直在压缩他们在医疗检查时所花费的平均时间量。
C.缺乏医学知识的病人,自己无法判断医生做医疗检查时究竟细致到何种程度是适宜的。
D.许多人缺乏足够的医疗支付能力来负担定期的医疗检查。
E.有些医生在做医疗检查时细致得恰到好处。
例2关于明天的天气情况,甲和乙有如下对话:甲:明天必然下雨乙:明天不一定下雨事实上,第二天果然下了一场大雨。
甲说乙命题错误,乙不服。
谁正确?例3甲、乙和丙三人都擅长逻辑推理,他们三人依次排成一排。
现在我们从五顶帽子(三顶白帽子,两顶黑帽子),让他们过目后,挑出三顶分别戴在三人的头上。
三个人都只能看到前人头上的帽子,看不到自己头上的帽子。
现在,我们问排最后的丙:“你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吗?”丙回答说:“不知道。
”我们继续问乙同样的问题,乙回答说:“不知道。
”最后,我们问排在最前面的甲。
甲回答:“我知道。
”请问甲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例4如果科尔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取得成功,并且停止了老产品的生产,小李就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只有小李不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小王才会该公司股票。
如果小王不购买该公司股票,小张也不会购买该股票。
如果以上命题都是真的,则以下哪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1、新产品开发失败,小李购买股票,小张没买;2、新产品开发成功,并且停止了老产品生产,小张购买了股票;3、新产品开发成功,小王购买了股票,小张没买4、新产品开发成功,李、王、张都没买A. 1、2、4B、1、3、4C、2、4D、3、4例5所有的极地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
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因而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
近几年来,两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资料最有力地支持了以下哪个结论?A.如果现在的极地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它的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B.如果两极地区的气温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C.最近几年,两极地区的降雪实际上是连续不断的。
D.较厚的极地冰与较冷的空气是相互矛盾的。
E.在两极地区,为使雪转化成冰,空气必须特别冷例6只有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住在广江市的每一个人都要付税;每一个付税的人都发牢骚。
根据上面的这些句子,判断下列各项哪项一定是真的?Ⅰ.每一个不理睬通货膨胀影响的人都要付税。
Ⅱ.不发牢骚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Ⅲ.每一个发牢骚的人都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A.仅Ⅰ。
B.仅Ⅰ和Ⅱ。
C.仅Ⅱ。
D.仅Ⅱ和Ⅲ。
E.Ⅰ、Ⅱ和Ⅲ。
例7林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了白蚁。
除非小区中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否则任何小区都不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静园小区可以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如果上述断定都真,则以下哪项据此不能断定真假?Ⅰ.林园小区有的住户家中没有发现白蚁。
Ⅱ.林园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Ⅲ.静园小区的住户家中都发现了白蚁。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例8环宇公司规定,其所属的各营业分公司,如果年营业额超过800万的,其职员可获得优秀奖;只有年营业额超过600万元的,其职员才能获得激励奖。
年终统计显示,该公司所属的12个分公司中,6个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其余的则不足600万元。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该公司今年获奖情况的断定一定为真?I获得激励奖的职员,一定获得优秀奖。
II获得优秀奖的职员,一定获得激励奖。
III 半数职员获得了优秀奖。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和II。
例9你想加入一个俱乐部,入会申请表在某一个盒子里。
圆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申请表不在此匣中",方匣子上写着:"这两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如果你想获得会员的资格,你选择哪个盒子呢?例10在一次比赛中,甲乙丙丁四人名列前四名,但具体名次不知道。
已知条件:1)如果乙是第二名,那么甲是第一名;2)如果丁是第三名,那么甲是第一名;3)甲不是第一名。
如果上面的条件中只有一个为真,那么名次顺序是什么?五、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1、归纳推理:2、类比思维:六、因果思维二、题型总结一、逻辑基本形式例某银行被撬,巨额现金和证券失窃。
警察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名重大嫌疑犯:张三、李四和王五。
通过审讯,查明了以下的事实:(1)保险柜是用专门的作案工具撬开的,使用这种工具必须受过专门训练。
(2)如果张三作案,那么王五作案。
(3)李四没有受过使用作案工具的专门训练。
(4)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A.张三是罪犯,李四和王五情况不明。
B.张三和李四是罪犯,王五情况不明。
C.王五是罪犯,张三和李四情况不明。
D.李四是罪犯,张三和王五情况不明。
二、推理形式例1有些台独分子论证说: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都是中国人,台湾人现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所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以下哪一个推理明显说明上述论证不成立?A、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现在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
B、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当然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当然是商品。
C、所有技术骨干都刻苦学习,小张是技术骨干,所以,小张是刻苦学习的人。
D、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所有犯罪行为都应受到社会谴责。
例2东北人爱吃炖菜,小周爱吃炖菜,所以,小周是东北人。
以下哪个选项最明确地显示了上述推理的荒谬?A、所有的滨海人都说谎,小王是滨海人,所以小王说谎。
B、会走路的动物都有腿,椅子有腿,所以,椅子是会走路的动物。
C、春梅爱小周,小周爱吃炖菜,所以,春梅爱吃炖菜。
D、所有模特都漂亮,所以,有些漂亮的人是模特。
三、支持与削弱例1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食物有损人的健康。
因此,既然越来越多的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和喝含酒精的饮料,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那些有害健康的食品呢?应该明令禁止18岁以下的人食用高脂肪、高糖食品。
以下哪个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建议?A、许多国家已经把未成年人的标准定在16岁以下。
B、烟、酒对人体的危害比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危害要大。
C、并非所有的国家都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喝酒。
D、高脂肪、高糖食品主要危害中年人的健康。
例2某超市发现常常有商品被盗,从而影响了该超市的正常经营。
于是,该超市管理层决定在超市的每个角落增加监控设备,并且增加导购人员的数量,以此来提高该超市的利润率。
以下哪项对于评价该超市管理层的决定最为重要?A、该超市每天卖出的商品数量和价格。
B、该超市商品的进价与卖价之比。
C、每天到该超市购物的顾客人数和消费水平。
D、该超市因商品被盗所造成的损失,与增加监控设备和导购人员的费用之比。
例3一位医生给一组等候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服用他从西红柿中提取的番茄红素制成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10毫克。
5周后发现这组病人的肿瘤明显缩小,有的几乎消除。
医生由此推测:番茄红素有缩小乳腺肿瘤的功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医生的结论?A、服用番茄红素的乳腺肿瘤患者的年龄在35 —55岁之间。
B、服用番茄红素的乳腺肿瘤患者中有少数人的病情相当严重。
C、还有一组相似的等候手术的乳腺肿瘤患者没有服用番茄红素胶囊,他们的肿瘤没有缩小。
D、番茄红素不仅存在于西红柿中,也存在于西瓜、葡萄等水果中。
例4马医生发现,在进行手术前喝高浓度加蜂蜜的热参茶可以使他手术时主刀更稳,用时更短,效果更好。
因此,他认为,要么是参,要么是蜂蜜,含有的某些化学成分能帮助他更快更好地进行手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马医生的上述结论?Ⅰ.马医生在喝高浓度加蜂蜜的热柠檬茶后的手术效果比喝高浓度加蜂蜜的热参茶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