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A版语文六下《养花》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六年级语文《养花》优质教案word文档五、六两段作者采用的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一喜一忧,有笑有泪,使感情更加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男女生分别读,进一步体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情趣及写作手法上的妙处。
(2)从“喜笑”中你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分享的快乐,给予的美好)从“忧泪”中你又一次感受到了?(老舍对花的喜爱)(3)文中还写了一处“苦与乐”“得与失”“劳与逸”你能找到吗?搬花的苦与劳动的乐写作的忙与赏花的闲脑力与体力的调节等方面,通过让学生充分读书,体会出“对比”写的好处。
2.再读开头结尾,体会前后照应,开头点题,结尾扣题的方法(1)我们已经知道养花给作者带来了那么多的乐趣,而作者在总结时只用了二十四个字就将养花的乐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确切,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精练简洁。
(2)学生进行朗读体会末段表达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练简洁,这段总结还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用辩证的方法进行总结。
“喜”与“忧”“笑”与“泪”,“劳动”与“见识”)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是辩证的,养花既能让人喜悦欢笑,也会让人伤心流泪;既让人有“香、色、花、果”带来的感观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体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获。
这样的总结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耐人寻味,养花确有乐趣啊!3.再读开头,点题“养花是乐趣”与结尾“乐趣在哪里”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三、感情朗读深化情感1.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内容,自由练习有感情的读,找生课堂展示。
2.指导感情读的技巧:如女同学读到“胜吃药”读慢一点,读出轻松悠闲的感觉来,男同学读抢救花草,可稍快一点,读出紧张剌激的感觉来,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3.老舍爱爱养猫和养花,我们在课文中已经学习过。
我有一个学生也爱养小动物、爱养花草,可是他的爸爸却认为会“玩物丧志”,学了养花之后,你能帮小X说明他爸爸吗?四、联系生活发现乐趣。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教案课文说明: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
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第五、六自然段。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又为什么“忧”和“泪”?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六年级语文《养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养花》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养花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养花》是一篇描写养花过程和体验的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养花的乐趣和意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学生对养花的了解和经验。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养花》,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和讨论。
3.3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养花的意义和乐趣,以及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表达意见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答题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养花的短文,或者进行养花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养花的乐趣。
5.2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养花成果或者养花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养花》的文本,可以是印刷版或电子版,确保字迹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做笔记。
6.2 教学图片或实物:准备一些与养花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如花卉、花盆、肥料等,用于辅助教学和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养花》主要是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花卉的日常养护方法,让他们了解怎样才能够让花儿们长得健康、美丽,从而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照顾家中的花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个教案的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花卉日常养护的基本方法,包括灌溉、施肥、修剪等操作,了解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喜好环境,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照顾花卉。
2. 教学内容我国是花卉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各种各样的花卉在不同地区生长茂盛。
但是,想要让花卉长得健康、美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认真地照顾和管理。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花卉基本知识在介绍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喜好前,需要先对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生长发育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花卉的特点和构成部分。
2.2 花卉种类的分类和特点不同种类的花卉生长的环境和要求都不尽相同,如果不了解花卉种类及其特点,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日常养护。
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对常见的花卉种类进行比较详细的分类和特点的介绍,包括室内植物和户外植物等。
2.3 花卉的日常养护方法花卉的日常养护是保证花卉长得健康、美丽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 灌溉不同种类的花卉对水的需求量不同,有些需要湿润的土壤,有些则需要干燥的环境。
在浇水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和环境要求,有选择性、有计划地浇水。
2.3.2 施肥施肥是花卉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但是过量的施肥也会对花卉造成危害。
在施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根据不同花卉种类和季节性要求进行施肥。
2.3.3 推荐土壤不同种类的花卉喜欢的土壤也不同。
应该在栽种之前,了解花卉的土壤适应能力以及花卉需要的环境。
2.3.4 修剪花卉的修剪有时可以促进其生长,也可以修整其外形。
不过,需要很小心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则,以免造成花卉损伤或死亡。
3. 教学方法3.1 案例思维以具体的花卉种类为例,通过比较不同的养护方法来让学生了解不同花卉的喜好和日常习性,从而掌握日常养护的方法。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摘要: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乐趣,.概括心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思想感情,3.背诵四、五、六、七然段课说明是我国现代著名作老舍先生956年月日发表《汇报》上散讲述了我养花情形从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思想感情、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情趣.学习课安排材方法把作写得有条理3.学习课生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熟课概括心思想背诵四至七然段二、教学三课三、教学重、难训练重是学习课安排材方法课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连接紧密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乐趣逐段理基础上概括每段思有几处议论明理句子学生理稍困难些其余容都比较易易懂应强化学生体味四、教学程指名分节课出心句思考出能概括心句子这心句是从哪几方面说养花乐趣?明确心句是课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是对花关心情感体验;有花有有香有色讲是劳动成;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是养花义练习背诵七节.理课容提问课从三方面写了养花乐趣每方面容各课哪部分?学生发言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五、六然段有花有有香有色、二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三、四然段学习五、六然段⑴齐课⑵思考作者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又什么忧和泪?画出句子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乐趣?发言归纳因与别人起分享劳动成从得到乐趣(送牛奶志夸花香和朋友们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体味到忧伤情感这也是种乐趣⑶有感情地朗课提问五然段可分几层思?五、六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这样写有什么处?明确五然段可分三层思夸花赏花赠花五、六然段侧重容上承接当然也有伤心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回这句当然也有与下面容衔接起这样写显得结构严谨⑷指名课学习、二然段Ⅰ默课边边画出有花有有香有色句子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种乐趣?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①花开得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②我院子里到夏天满是花草③我只养些种易活己会奋斗花草因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种乐趣养平凡花也有乐趣Ⅲ有感情地朗课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原句北京气候夏天不是干旱就是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了这是选择关系复句存几种情况从选择两种情况讨论口头造句学生平议学习三四然段指名课思考①三然短与、二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这样写有什么处?②作者是怎样养花?从得到了什么乐趣?③如循环胜吃药指是什么?④多么有思呀这多么有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讲?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分组讨论汇报明确)三然段开头用不词承接上然用尽管花草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不理任其生灭半还是会死句进步加以补充说明这承上启下折句使上下紧密连接起)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朋友似关切(朋友关切)它们;浇浇这颗搬搬那盆;天气突变抢救花草养花能增长知识从获取知识得到乐趣;养花要付出辛勤劳动从劳动获得乐趣3)作者有腿病不利行和久座是写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颗搬搬那盆然再写会儿然再出如循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调节胜吃药)多么有思呀是指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老活着这多么有思呀是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有益身心天气突变抢救花草付出辛勤劳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花思想感情.齐课问练习有感情地朗课3.指导造句要是就原句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了这是假设关系复句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那种结学生讨论口头造句评议.练习背诵四然段学习课安排材方法()七然段与二至六然段有什么关系?与然段有什么关系?全起什么作用?()明确七然段与二至六然段是分总关系与然段前照应全起了总结、名心作用全层次清楚句与句段与段逻辑性强渡然而巧妙语言洁、准确开头讲把养花当成种乐趣接着从不方面讲述养花乐趣概括起总述名心全条例十分清楚(3)总结全课是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我养花乐趣?①总起养花目当作种乐趣②养什么花种易活花③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④养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⑤养花使人喜悦夸、赏、赠⑥养花使人伤心几天没有笑容⑦养花乐趣总结有有既又总结全.心句.概括心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思想感情作业.复习词.有感情地朗课3.背诵四、五、六、七然段.完成练习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养花》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养花》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对养花的热爱与生活的态度。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养花》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盆鲜花,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花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养花的经历或对养花的看法。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三、课文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或感动的段落,进行讨论交流。
3.教师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1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辅导。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养花的乐趣有哪些?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写作练习1.教师出示题目:请以“我家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思考,列出作文提纲。
3.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分享作文,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花草,记录花草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养花》一文,让学生体会到养花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生活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语文《养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积累养花经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懂得付出劳动才能收获成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阅读: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2 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与养花相关的词汇和术语,如:花卉、土壤、浇水、施肥等。
2.3 养花实践: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
动手实践,尝试种植一盆植物,记录养护过程和心得体会。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养花如养人。
培养学生对花卉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卉种植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文阅读、词汇学习和养花实践方面的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5.3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正确率达到80%。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养花实践任务,且养护过程中表现出细心和责任心。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清晰、有条理。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年级课文《养花》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非常适合用于教学。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讲述如何进行《养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如何种植花卉,如何打理花卉,以及花卉的重要性和观赏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自主完成种植和打理花卉的任务。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花卉能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引导学生养成爱花卉、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花卉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解。
2.了解种植花卉的基本知识,掌握花盆的选购、土壤和水分对花卉的影响,以及打理花卉的技巧。
3.帮助学生了解到花卉的重要性和观赏价值,并启发学生去爱花卉、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对花卉进行分类,进行深入了解。
2.通过种植和打理花卉的任务,让学生真正掌握到花卉生长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PPT展示花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花卉的外形和颜色,通过花卉的共性和特点,进行花卉的分类学习。
2.学习花卉的主要知识让学生学习花卉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土质、光照和水分等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花盆的选购以及花盆的大小对花卉的影响。
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花卉的打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技巧。
3.实践任务带领学生进行花卉的种植和打理任务,向学生展示花卉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掌握到实际的技能和知识。
4.让学生感受花卉的美通过展示花卉的图片和让学生接触实物,让学生感受到花卉外形和颜色的美。
再通过了解花卉的观赏价值,让学生知道花卉不仅有生态价值,还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五、教学评价1.任务表现学生参与种植和打理花卉的任务,完成任务的好坏和方式是否正确是考评学生任务表现的重要标准。
2.口头问答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文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花卉的了解程度。
3.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秩序、听课态度和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
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教案《养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在授课前该如何备课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教案,欢迎阅读!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乐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课后“练笔”的作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一)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
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
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是怎样养花的?请1、2名学生简要说说自己是怎样养花的。
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很多同学爱上养花的(板书:9养花)(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指导学生“秉”字的写法“ ”;“砸”的右半部按“ ”的笔顺写。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后,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
课文中指养花使作者感到快乐。
计较:计算比较。
课文中指作者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在意。
计较读j@ jiao。
奇花异草:稀有罕见的珍贵花草。
霜冻:靠近地面的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使植物体受到冻害的天气现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过问;之,它,本课指花。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自生自灭:由它自然生长,自然死之。
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长,不加过问。
关切:关心。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养花》语文教案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养花》语文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
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基本上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
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