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10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钠在常温下被空气氧化
钠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
:
OH+ H
第1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氮气中燃烧
第5页共16页◎第6页共16页
四、硅和碳有关化的化学方程式3
序号反应条件
1 硅和氟气反应
2 硅和氢氟酸反应
3 硅与NaOH溶液反应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钠在氯气中燃烧
铜在氯气中燃烧
铁在氯气中燃烧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氢气与氯气光照爆炸)
第9页共16页◎第10页共16页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钠与硫粉研磨爆炸
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第13页共16页◎第14页共16页。
课题:§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二)(初三化学038)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H:1 Cu:64 Zn:65 S:32 Fe:56 I:127 C:12 Cl:35.5一、旧知回顾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
每个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都有固定的____________。
如果已知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中任何一种物质的_________,就能利用质量比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其他未知物质的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学习【目标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 将6.5克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质量6.18克,问:(1)制得氧气质量(2)判断剩余物质的成分以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多少(练习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5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各为多少?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
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t1t2t3t44.24 4.16 4.08 4.08剩余固体质量(g)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样品氯酸钾纯度是多少?【目标四】元素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妙用初中化学存在着广泛的守恒关系。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这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在应用守恒思想解题时,要注意巧妙地选择两状态中总值不变的物理量建立等式,不纠缠中间过程,只考虑始终状态,实际上是整体思维的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题本测试题共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多个化学方程式的题目,测试难度从易到难逐渐增加。
第一部分:基础练习1.1. 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a + 2H2O → Ca(OH)2 + H21.2. 标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1.3. 燃烧甲烷时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H4 + 2O2 → CO2 + 2H2O1.4. 一般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AgNO3 + NaCl → AgCl↓ + NaNO31.5. 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2H2 + O2 → 2H2O第二部分:进阶练习2.1. 硫酸和钠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2.2. 乙醇燃烧后产生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2H5OH + 3O2 → 2CO2 + 3H2O2.3.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a(OH)2 + 2HCl → CaCl2 + 2H2O2.4.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答案:Al(OH)32.5. 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Cu(NO3)2 + 2NaOH → Cu(OH)2↓ + 2NaNO3第三部分:高阶练习3.1. 铁与硫的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Fe + S → FeS3.2.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3.3. 氯气和氢气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H2 + Cl2 → 2HCl3.4. 氯化钠和高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NaCl + HClO4 → NaClO4 + HCl3.5. 氧化亚银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2Ag2O + 2NaOH → 4Ag↓ + 2Na2O + H2O本测试题共包含15个化学方程式,分为基础、进阶、高阶三个部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完成相应的题目。
高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
2、烧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
3、氯气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
4、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
5、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6、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
7、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离子方程式:
8、FeCl3溶液与Cu反应:离子方程式:
9、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10、铜与浓硝酸:离子方程式:
11、铜与稀硝酸:离子方程式:
12、电解饱和食盐水:离子方程式:
13、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
14、电解食盐水制氯气离子方程式:
15、实验室制氯气离子方程式:
16、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
17、往氢氧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
18、二氧化硫与氯气、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19.碳与浓硝酸反应:20.氮气与氧气反应:
21.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23.铜与浓硫酸反应24.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三氧化硫:25.FeS2与氧气反应:26.工业制取粗硅:
27. 铝与氧化铁反应:28.碳与浓硫酸反应
29.镁与二氧化碳反应:30.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31.往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32.往过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33.制取漂白粉:34.次氯酸见光分解:。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答案】D【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高中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1、钠镁铝铁铜, 碳氢硫磷在空气中燃烧(10):2、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氨气、乙烯、乙醇在氧气中燃烧(6):3、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氧化汞、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碳酸钙、水分解(8):4、一氧化碳、氢气、碳、铝等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氧化钨、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铬(12):5、锌铁镁铝和稀硫酸、稀盐酸反应(8):反应(8):7.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锌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6):8、盐酸、硫酸、硝酸与烧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锌、氢氧化镁起反应(21):9、盐酸、硫酸、硝酸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反应(12):11、判别二氧化碳:12、八种基础气体试验室制取1)、氧气:用氯酸钾: 用高锰酸钾:氧化汞:过氧化氢:2)、氨气试验室制法:3)、氯气试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4)、氢气试验室制法:5)、二氧化碳试验室制法:6)、二氧化硫试验室制法:7)、 NO2试验室制法:9)、硫化氢试验室制法:10)、工业制水煤气:13、钠镁铝铁与水反应(4):14、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15、过氧化钠作为生氧剂与水反应:16、过氧化钠与CO2、 SO2反应化学方程式:17、氢氧化钠与硅、铝、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三氧化硫、硫化氢、氧化铝等反应:18、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1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0、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21、碳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钙反应:22、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23、碳酸氢钠与盐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4、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25、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反应:27、碳酸氢钠与氯化铁反应:28、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29、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30、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31、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反应:32、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钡反应:33、生石灰溶于水:34、生石灰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二氧化硅反应:35、生石灰与盐酸反应:36、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37、氯气与氢气、硅、磷反应:38、氯气与甲烷、乙烯反应:39、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40、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41、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42、氯气与潮湿二氧化硫反应:43、氯气与硫化氢反应:44、氯气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化学方程式: ,用NaOH进行氯气尾气吸收):漂白粉漂白原理:45、试验室制氯气(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反应,工业制氯气):46、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47、电解氯化钠溶液:48、电解氯化镁(制金属镁):49、电解氯化铜溶液:50、电解硫酸铜、硝酸银溶液:51、电解氢氧化钠溶液:52、镁与水反应:53、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54、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55、氧化镁与盐酸反应:56、氧化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57、氧化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58、氢氧化镁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59、氢氧化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60、氢氧化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1、碳酸镁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62、碳酸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63、碳酸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4、铝与热水反应:6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6、铝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67、氧化铝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68、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9、氢氧化铝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7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1、硫酸铝与氨水反应(氢氧化铝制备):72、硫酸铝与碳酸钠溶液反应:73、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泡沫灭火器原理):74、明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量或不足):75、明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量或不足):76、氢氧化铝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77、偏铝酸钠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过量或不足)78、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过量或不足)79、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反应:80、偏铝酸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81、铁与硫反应:82、铁与氯气反应:83、铁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84、铁与水蒸气反应:85、铁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87、氧化亚铁与氧气反应:88、氧化亚铁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89、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与铝反应90、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反应:9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92、硫酸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93、三价铁离子检验:94、二价铁离子检验:95、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相互转化: (任意写两个)96、氯化铁与铜反应:97、氯化铁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98、氯化铁与硫化钠溶液反应:99、氯化铁与碘化钾溶液反应:100、氢氧化铁胶体制备:101、铜与浓硫酸反应:102、铜与硝酸反应(浓、稀硝酸):103、氧化亚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4、氧化亚铜在空气中加热:105、氢氧化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6、铜绿与醋酸反应107、氧化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8、碳与氧化钙反应:109、碳与二氧化硅反应:110、碳与浓硫酸反应:111、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反应:112、二氧化碳与镁反应113、碳与水蒸气反应: 114、氮气与氧气、氢气反应:115、氮气与镁反应:116、氨气与氧气反应(工业制硝酸):117、氨气与氯气反应:118、氨气与氯化氢反应:119、氨气与氧化铜反应:120、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试验室制氨气):121、碳酸氢铵热分解:122、氯化铵热分解:123、硝酸铵热分解:124、氨气与水反应:125、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126、二氧化氮与水反应:128、二氧化氮与氨气反应:129、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130、二氧化氮与硫化氢反应:131、二氧化氮与碘化钾溶液反应:132、浓硝酸保留在棕色瓶中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33、 C与浓硝酸反应方程式134、硝酸与铜、银反应:135、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反应136、二氧化硫与氯气在水中反应:137、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138、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40、表现二氧化硫氧化性化学方程式141、 C与浓硫酸化学方程式142、硫酸钠和氯化钡:143、粗硅提纯:144、氢氧化钠不用玻璃瓶保留原因, 化学方程式145、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146、硅酸钠与盐酸反应:147、硅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148、硅酸与氢氧化钠反应:149、醋酸与氨水反应150、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151、将少许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152、将CO2通入Na[Al(OH)4](NaAlO2-)溶液中153、离子检验(1)SO42-离子检验:(2)NH4+离子检验:(3)Fe2+离子检验:(4)SO2检验:(5)Fe3+离子检验154、硅与氢氟酸反应:155、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156、制造玻璃关键反应:157、硫化氢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 158、硫化钠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159、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160、氢化钠与水反应:161、氢化钙与水反应:162、氢化钙与盐酸反应:163、氢氟酸与氯化钙溶液反应:164、氨气与钠反应:165、氯气与氢氧化钠热溶液反应:166、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67、磷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68、钠、镁与四氯化钛反应:169、侯氏制碱法:170、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71、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172、锌与硝酸反应(浓、稀)173、亚硫酸钠与氧气反应:174、硝酸与硝酸亚铁反应:175、浓硫酸与硫化钠反应176、浓硫酸与氟化钙反应:177、氯化铝与氨水反应:178、硫化钠与硫酸铝溶液反应:179、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180、氯酸钾与盐酸反应:181、在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182、 FeSO4酸性溶液中加过量双氧水183、 Na与CuSO4溶液反应184、 Fe(NO3)3与NaHCO3溶液反应185、氨水与醋酸反应186、碳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187、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试管中188、新制氯水注入盛碘化钾溶液试管中189、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190、氧气与硫化亚铜反应:191、 F2通入水中192、 SO2通入FeCl3溶液中193、试验室可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194、为何久置氯水酸性增强?195、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196、用食醋除水垢197、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反应:198、石灰法脱硫:199、 NO和CO反应:200、钠与四氯化钛反应201、电解熔融氯化镁202、电解熔融氧化铝203、高温灼烧氢氧化铝204、新制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05、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20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207、向胆矾晶体滴入浓硫酸208、以硫铁矿为原料工业生产硫酸反应原理相关方程式209、甲烷与氯气发生替换反应211、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212、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213、乙烯加聚反应214、试验室制取乙烯215、由乙炔制取聚氯乙烯216、试验室制取乙炔217、苯溴代反应218、苯硝化反应219、甲苯制TNT220、乙醇与金属钠反应221、 2-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22、乙醇在铜催化氧化反应223、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25、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22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227、乙酸电离方程式228、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29、乙酸乙酯与稀硫酸混合加热230、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231、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23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233、重铬酸钾(K2Cr2O7)水解:234、电解氯化铜溶液:235、电解饱和食盐水:236、电解硫酸铜溶液:237、电解氢氧化钠溶液:238、电解硫酸钠溶液:239、铜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240、一般锌锰干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氯化铵、二氧化锰):241、碱性锌锰干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氢氧化钾、二氧化锰)242、银锌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氧化银、氢氧化钾):243、锂电池电极反应式(锂):244、铅蓄电池电极反应式:放电电极反应式充电电极反应式:245、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为酸性或碱性): 246、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酸性或碱性): 247、甲醇燃料电池:24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49、氯气与钠、镁、铝、铁、铜:。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复习经典例题、习题1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称取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气体全部逸出,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0.2g(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试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
【答案】5.6g【解析】【分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8g+94.6g-100.2g=0.2g设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x,Fe+H SO=FeSO+H2442562x0.2g56x=20.2gx=5.6g答: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是5.6g。
2.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为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钙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 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10.0%的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
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1)在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
______(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3)烧杯Ⅱ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 96.4% 10.0%【解析】【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表格数据55.5g氯化钙溶液生成5g沉淀,生成10g沉淀需要氯化钙溶液质量为111g【详解】(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沉淀质量最终10g生成10g沉淀需要氯化钙溶液质量为111g故图像为:(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 CO CaCl=CaCO2NaCl2323106100117X10g y106x10010g=,=10010g117yx = 10.6g y=11.7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00%96.4%≈11g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96.4%(3)烧杯Ⅱ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11g-10.6g+11.7g=12.1g烧杯Ⅱ所得溶液质量;11g+120g-10g=121g烧杯Ⅱ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12.1g100%=10.0%121g⨯ 答:烧杯Ⅱ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初三()班学号姓名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例题:归一法:设左右两边化学式最复杂的物质计量数为“1”,依次配平。
1、P + O2 P2O52、 C + O2CO3、Al + O2Al2O34、Fe + O2Fe3O45、Mg + O2MgO6、H2O2MnO2 H2O + O2↑7、H2O H2↑+ O2↑8、H2+ O2H2O9、CuSO4 +NaOH —Na2SO4 + Cu(OH)210、Mg + HCl —MgCl2+ H2↑11、Fe2O3 + H2SO4Fe2(SO4)3+ H2O12、Al + H2SO4 —Al2(SO4)3+ H2↑13、Fe(OH)3 + H2SO4Fe2(SO4)3+ H2O14、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练习1补充完整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2、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B CH4C CH3OHD C2H43、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4、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B NO2C N2OD N2O35、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6、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7、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8、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B 2 :1C 2 :32D 4 :329 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
化学方程式大全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 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其他27.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 H+CuSO4==Cu(OH)2↓+Na2SO42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2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2CO2+3H2O3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2Fe+3CO23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3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34、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H2O+CO2↑35、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⑴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 2CO⑵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2CO2+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H2O+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3O2↑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 3Fe+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2Fe+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 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⑴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 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 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 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 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⑵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⑶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⑷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⑸酸+ 碱-------- 盐+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 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⑹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⑺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 QQ:61317013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⑻盐+ 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2Mg+O2 2MgO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2Hg+O22HgO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2Cu+O2 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4Al+3O2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3Fe+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O2 CO2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S+O2SO2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2H2+O2 2H2O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4P+5O2 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CH4+2O2 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2C2H2+5O2 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2KClO3 2KCl+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KMnO4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HgO 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2H2O 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Cu2(OH)2CO3 2CuO+H2O+CO2↑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NH4HCO3 NH3↑+H2O+CO2↑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Fe+H2SO4==Fe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Mg+H2SO4==Mg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Al+3H2SO4==Al2(SO4)3+3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Fe2O3+3H2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Fe3O4+4H2 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WO3+3H2 W+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MoO3+3H2 Mo+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2Na+Cl2 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H2+Cl22HCl 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C+O2 2CO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2CO+O2 2CO2蓝色火焰煤气燃烧C+CuO 2Cu+CO2↑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2Fe2O3+3C 4Fe+3CO2↑冶炼金属Fe3O4+2C 3Fe+2CO2↑冶炼金属C+CO2 2COCO2+H2O==H2CO3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H2CO3 CO2↑+H2O石蕊红色褪去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CaCO3+H2O+CO2==Ca(HCO3)2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Ca(HCO3)2 CaCO3↓+H2O+CO2↑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2NaHCO3 Na2CO3+H2O+CO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苏打蒸馒头CaCO3 CaO+CO2↑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CaCO3+2HCl==CaCl2+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Na2CO3+H2SO4==Na2SO4+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MgCO3+2HCl==MgCl2+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CO Cu+CO2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2O3+3CO 2Fe+3CO2冶炼金属原理Fe3O4+4CO 3Fe+4CO2冶炼金属原理WO3+3CO W+3CO2冶炼金属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OH+3O2 2CO2+4H2OC2H5OH+3O2 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Fe+CuSO4==Cu+FeSO4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Fe+MgSO4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Cu(NO3)2Cu+2AgNO3==2Ag+Cu(NO3)2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Cu+ZnSO4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H2O白色固体溶解MgO+2HCl==MgCl2+H2O白色固体溶解CaO+2HCl==CaCl2+H2O白色固体溶解NaOH+HCl==NaCl+H2O白色固体溶解Cu(OH)2+2HCl==CuCl2+2H2O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Cl==MgCl2+2H2O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Cl==AlCl3+3H2O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Fe(OH)3+3HCl==FeCl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2HCl==CaCl2+2H2OHCl+AgNO3==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3H2SO4==Al2(SO4)3+3H2O白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H2SO4==ZnSO4+H2O白色固体溶解MgO+H2SO4==MgSO4+H2O白色固体溶解2NaOH+H2SO4==Na2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蓝色固体溶解Ca(OH)2+H2SO4==CaSO4+2H2OMg(OH)2+H2SO4==MgSO4+2H2O白色固体溶解2Al(OH)3+3H2SO4==Al2(SO4)3+3H2O白色固体溶解2Fe(OH)3+3H2SO4==Fe2(SO4)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Ba(OH)2+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H2SO4==BaSO4↓+2HCl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Na2O+2HNO3==2NaNO3+H2O白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NO3)2+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NO3==Zn(NO3)2+H2O白色固体溶解MgO+2HNO3==Mg(NO3)2+H2O白色固体溶解CaO+2HNO3==Ca(NO3)2+H2O白色固体溶解NaOH+HNO3==NaNO3+H2OCu(OH)2+2HNO3==Cu(NO3)2+2H2O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NO3==Mg(NO3)2+2H2O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NO3==Al(NO3)3+3H2O白色固体溶解Ca(OH)2+2HNO3==Ca(NO3)2+2H2OFe(OH)3+3HNO3==Fe(NO3)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3NaOH+H3PO4==3H2O+Na3PO43NH3+H3PO4==(NH4)3PO42NaOH+CO2==Na2CO3+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lCl3+3NaOH==Al(OH)3↓+3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2NaOH==Mg(OH)2↓+2NaClCuCl2+2NaOH==Cu(OH)2↓+2NaCl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aO+ H2O==Ca(OH)2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Ca(OH)2+SO2==CaSO3↓+H2O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Ba(OH)2+Na2CO3==B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K2CO3==CaCO3↓+2KOH有白色沉淀生成CuSO4+5H2O==CuSO4·H2O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AgNO3+NaCl==AgCl↓+NaNO3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CaCO3↓+2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Ba(OH)2==BaCl2+Mg(OH)2↓有白色沉淀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MgCO3+2HCl==MgCl2+H2O+ CO2↑NH4NO3+NaOH==NaNO3+NH3↑+H2O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NH4Cl+KOH==KCl+NH3↑+H2O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有机化学方程式练习
1、由电石与饱和食盐水作用制乙炔:
2、乙炔与HCl制氯乙烯:
3、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4、与溴水发生1,4加成反应
5、发生加聚反应
6、苯、液溴在铁屑催化下反应:
7、由苯制硝基苯:
8、由甲苯制TNT:
9、由甲苯与Cl2在光照下反应:
10、甲苯、液溴在铁屑催化下反应:
11、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
12、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
13、1,2 ― 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14、1,2 ― 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15、BrCH2CH2COOH与NaOH溶液共热:
16、BrCH2CH2COOH与NaOH醇溶液共热:
17、乙醇与氢溴酸反应:
18、由乙醇制乙烯:
19、由乙醇制乙醚:
20、乙醇催化氧化:
21、2-丙醇催化氧化:
22、由乙酸与乙二醇制二乙酸乙二酯:
22、CH3-CH(OH)-COOH与金属钠反应:
23、CH3-CH(OH)-COOH与NaOH反应:
24、CH3-CH(OH)-CO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25、CH3-CH(OH)-COOH发生消去反应:
26、Cl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7、苯甲酸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1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
故选B。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CaCO3B.Na2CO3C.H2O D.CaO【答案】A【解析】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
故选A。
5.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 B.CaO2C.CaCO3D.CaC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Ca、O、H的原子个数依次为:2、6、4,已知反应前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2X中应含有Ca、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X的化学式为CaO2,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6.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
本题选A。
7.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故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8.“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答案】A【解析】【详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
故选A。
10.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X + 4H2O中,X的化学式是A.CH4 B.C2H4 C.H2CO3 D.H2C2O4【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4O、12H,反应后(X除外)有4O、8H,所以x中有有2C、4H,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 的值是 7D.丁可能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甲物质质量减少了14g-2g=12g,丙物质质量不变,丁物质质量增加了36g-5g=31g,根据质量守恒,乙物质反应后的质量,x=(14+26+5+3)g-(2+3+36)g=7g。
乙物质质量减少了26g-7g=19g。
【详解】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2:19,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丙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x的值为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乙→丁,丁是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错误。
故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A.B.C.D.【答案】B【解析】【详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中,氯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由于氯酸钾在加热时不断产生氧气),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在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在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能是零。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
故选B。
13.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Zn + 2O2+ 3H2O + X = 3Zn(OH)2+ ZnCO3。
则X的化学式为()A.C B.CO C.CO2D.H2CO3【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Zn 4;H,6;O,9;C,1;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Zn 4;H,6;O,7;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 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14.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CaO 起催化作用B .该反应中CO 2是生成物C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图中CaCO 3、CaO 、CO 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 3增加,CaO 、CO 2减少,说明CaO 、CO 2是反应物,CaCO 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 。
15.高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18:7 B .7:2C .7:3D .21:8【答案】B 【解析】 【详解】设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 ,228165.6g C O O xO C +→x 16=5.6g 28x =3.2g ,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 ﹣3.2g):3.2g =7:2。
故选B 。
【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6.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3224NH +5O 4X+6H O Δ催化剂,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 2B .NOC .NO 2D .N 2O【解析】 【详解】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3224NH +5O 4X+6H O Δ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则:反应前的原子为:氮原子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10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则4X 中含有氮原子4个、氧原子4个,故X 的化学式为NO 。
故选:B 。
【点睛】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3224NH +5O 4X+6H O Δ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则X 的化学式可求出。
17.下列关于C+O 2CO 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6g 的碳在20g 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C+O 2CO 2可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