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详细详解使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9
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DIGITAL•INTELLIGENT PRESSURE/DIFFERENCE PRESSURE TRANSMITTER1.变送器调检前请水平放置。
2.微量程变送器安装至现场后,应对变送器调零。
3.变送器应安装在干燥的环境中,切忌雨水冲刷。
在恶劣环境下,露天安装应使用变送器保护箱。
4.禁止用户自行拆装。
5.请用户自行检查变送器供电电压是否稳定和洁净(电源应防止交流干扰)。
6.经防爆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随意更换元件或改变结构。
7.变送器外接地螺钉须可靠接大地。
8.本安型变送器外配安全栅的安装使用须按其使用说明书进行。
9.当本安防爆型变送器在爆炸危险环境区使用时,向安全栅供电的电源变压器须符合GB3836、4-2000标准8.1来要求。
10.S-PORT通信口必须使用我公司专用转接模块。
开箱后请用户仔细阅读本使用手册!简介 ..................5 1概述1.1 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1.1.1整机外形 ............71.1.2整机结构 ............81.1.3工作原理介绍 ..........91.2 数字化•智能直联式压力/液位变送器1.2.1整机外形结构 ..........101.2.2工作原理介绍 ..........12 2安装使用2.1 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2.1.1整机外形尺寸图 .........132.1.2现场安装 ............142.2 数字化•智能直联式压力/液位变送器2.2.1整机外形尺寸图 .........182.2.2现场安装 ............202.3与测量方式相关问题 .........212.4电气安装 ..............242.5本安防爆型变送器系统接线图 .....262.6隔爆型变送器说明 ..........26 3调试与操作3.1概述 ...............283.1.1各键的定义 ...........293.1.2各键的功能描述 .........303.1.3工作状态显示 ..........303.1.4菜单描述 ............303.1.5符号的输入 ...........313.1.6整数的输入 ...........31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使用手册3.1.7小数的输入 ............313.2变送器准确度微调 ..........323.3主菜单说明 .............333.4子菜单操作详细说明 .........344用户维护4.1概述 ................414.2软维护 ...............414.3硬维护 ...............424.4故障排除 ..............435 法兰式变送器安装使用说明5.1 概述 ...............465.2 品种规格 .............465.3 仪表的调校 ............505.4 仪表的使用方法 ..........505.5 仪表维护 .............575.6 订货须知 .............57附录A.1型号构成 ..............60A.2附件及材质 .............61A.3性能指标 .............62A.4随机附件 ..............68A.5注意事项 ..............68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多功能数字式智能仪表,包括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和直联式压力/液位变送器,在采用成熟的、可靠的传感器技术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单片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数字转换技术精心设计而成。
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DIGITAL•INTELLIGENT PRESSURE/DIFFERENCE PRESSURE TRANSMITTER1.变送器调检前请水平放置。
2.微量程变送器安装至现场后,应对变送器调零。
3.变送器应安装在干燥的环境中,切忌雨水冲刷。
在恶劣环境下,露天安装应使用变送器保护箱。
4.禁止用户自行拆装。
5.请用户自行检查变送器供电电压是否稳定和洁净(电源应防止交流干扰)。
6.经防爆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随意更换元件或改变结构。
7.变送器外接地螺钉须可靠接大地。
8.本安型变送器外配安全栅的安装使用须按其使用说明书进行。
9.当本安防爆型变送器在爆炸危险环境区使用时,向安全栅供电的电源变压器须符合GB3836、4-2000标准8.1来要求。
10.S-PORT通信口必须使用我公司专用转接模块。
开箱后请用户仔细阅读本使用手册!简介 ..................5 1概述1.1整机外形 ..............61.2整机结构 ..............71.3工作原理简介 ............8 2安装使用2.1整机外形尺寸图 ...........92.2现场安装 ..............102.2.1安装方式 ............102.2.2引压方式 ............102.2.3排气/液阀 ...........122.2.4盖子锁 .............122.2.5流程连接孔距离调整 .......122.2.6安装注意事项 ..........142.3与测量方式相关问题 .........142.4电气安装 ..............172.5本安防爆型变送器系统接线图 .....192.6隔爆型变送器说明 ..........19 3调试与操作3.1概述 ................203.1.1各键的定义 ...........213.1.2各键的功能描述 .........223.1.3工作状态显示 ..........223.1.4菜单描述 ............223.1.5符号的输入 ...........233.1.6整数的输入 ...........233.1.7小数的输入 ...........23 3.2变送器准确度微调 ..........24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使用手册3.3主菜单说明 .............253.4子菜单操作详细说明 .........264用户维护4.1概述 ................334.2软维护 ...............334.3硬维护 ...............344.4故障排除 ..............355 法兰变送器安装使用说明5.1 概述 ...............385.2 品种规格 .............385.3 仪表的调校 ............425.4 仪表的使用方法 ..........425.5 仪表维护 .............495.6 订货须知 .............49附录A.1性能指标 ..............52A.1.1技术指标 ............52A.1.2使用条件 ............55A.2随机附件 ..............56A.3注意事项 ..............56数字化•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是在采用世界先进的、成熟的、可靠的电容传感器技术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单片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数字转换技术精心设计而成的多功能数字化•智能仪表。
目录按键详细操作指南1.按键功能概述1.1.按键模式说明标准的H3051S和H3051T表头上都有三个按键,分别为“M”、“S”、“Z”。
也支持外部扩展干簧管接口,实现不开盖调整。
此时支持两个按键,分别为“S”、“Z”。
针对这两种应用,本产品支持“双按键”和“三按键”两种操作模式。
“三按键”操作模式:操作更快捷,适用于LCD上具备3个按键的产品。
Z键用于进入提示数据设置界面和移位;S键用于进入数据设置界面、增加数字和数据保存;M键用于数据保存。
注:在三按键模式下,任何时候都可以按下“M“键,保存当前的设置数据。
“双按键”操作模式:这种操作模式通常用于外部只有2个非接触按键的情况。
Z键用于进入提示数据设置界面和移位;S键用于进入数据设置界面、增加数字和数据保存。
注:在双按键模式下,输入数据时,必须等左下角的下箭头闪烁时,才能通过按下“Z”键保存设置数据。
2.按键功能2.1.输入操作码2.1.1.操作码及对应功能现场使用按键组态时,LCD左下角“88”字符用于表示当前设置变量类型,也就是当前按键所执行的设置功能。
其对应关系为:左下角“88”字符显设置变量示0或空正常显示1输入操作码(可以直接输入和下面功能对应的数字,以直接进行相应功能的设置)2设置单位3设置量程下限4设置量程上限5设置阻尼6主变量调零7零点迁移与量程迁移 [调零和调满]8输出特性【设置线性输出、或者开方输出】9校准下限10校准上限注:通过输入各个功能对应的操作码,可以快速进入对应功能。
例如输入“5”,直接进入设置阻尼功能。
例如输入“8”,直接进入设置输出特性。
例如输入“9”,直接进入校准下限。
2.1.2.操作码输入方法图例说明:1.均以当前采集值1 kPa,量程为0~100kPa为例2.空心显示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当前是闪烁显示如果输入操作码不同,则进入相应的菜单,例如:输入“3”,进入设置量程下限。
输入“5”,进入设置阻尼。
输入“6”,进入调零。
使用说明书压力/差压智能变送器Operation instruction目录1.引言 (2)2.运输 (3)3.储藏 (3)4.产品标识 (3)5.工作原理 (4)6.安装 (5)7.电气连接 (7)8.使用 (8)9.菜单操作 (9)10.维护 (27)11.修理 (27)引言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是采用高精度硅传感器技术,新型智能高精度变送器,基于通过微处理器的电子部件,实现与现场设备通信。
压力/差压变送器包括表压、差压、绝对压力、高静压差压等多个品种。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水务、酿造等工业领域。
长期以来,以产品的卓越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用户一致的好评。
■运输在校验之后,仪器被包装在纸箱(GB/T 13384-2008)中以保护免遭损伤。
■储藏储藏仪器无需任何特殊处理。
对储藏期没有限制,但保质期仍按公司规定的期限一致。
■产品标识产品铭牌标识包括序列号、量程、精度等级、输入电压、输出、出厂日期等相关信息。
重要:查询时务必提供仪表序列号。
■工作原理图1压力变送器包括两个功能单元:—主单元—辅助单元主单元包括传感器和过程连接,工作原理如下:过程介质通过柔性、抗腐蚀性的隔离膜片以及填充液在测量膜片上施加压力,测量膜片的一端接大气(用于表压测量)或真空(用于绝压测量).当所测的压力通过测量膜片和填充液,传递给传感器硅芯片,使传感器硅芯片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检测系统输出电压变化.该输出电压与压力变化成正比,图 1 压力(绝压)变送器再由适配单元和放大器转化成一标准化信号输出。
图2差压变送器包括两个功能单元:—主单元—辅助单元主主单元包括传感器和过程连接,工作原理如下:传感器模块采用全焊接技术,内部拥有一个整体化的过载膜片,一个绝对压力传感器和一个差压传感器。
绝压传感器只装在传感器膜盒的高压侧,作为静压补偿的参考值。
差压传感器的负压侧与传感器膜盒的低压腔相连.当所测的差压力通过图2 差压变送器隔离膜片和填充液,传递给传感器硅芯片,使传感器芯片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检测系统输出电压变化。
CNAS C N A S C001-Q C N A S C001-E C N A S C001-S警告请注意包装上的警告标志!禁止被测介质结冰,否则将损坏传感器!只有合格或经授权的人员才能从事变送器的安装、电气连接、使用和维护。
合格人员指从事变送器或类似设备的装配、电气连接、使用和操作等有经验的人员,并持有从事这类工作的合格证书或持有电路、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的安全性工程标准操作维护装置或设备的培训、指导或授权书。
持有按照安全工程标准,维护和使用安全系统的培训、指导证书。
为了您的安全,我们提醒您注意:在电气连接时,只可使用绝缘强度符合要求的工具。
此外必须遵守有关电气安装施工和运行的相关安全规定。
,对于防爆变送器,应遵守与防爆有关的规程和推荐标准。
本变送器能在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的场合下运行。
如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或材料损坏。
变送器供其它国家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国家规定。
设备的供电必须同电网电压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隔离。
目录一工作原理 (1)............1、工作原理 (1)………......2、快速采样计算的滤波方法 (3)二技术规范 (5)……1、功能参数 (5)…………2、技术参数 (6)3、变送器安装形式 (7)……4、变送器外形尺寸10…………………………………………………………………三标定 (12)1、WIDEPLUS型(1151外形)参数设定 (12)…………………………………2、WIDEPLUS型(3051外形)参数设定 (14)3、仪表和通讯器连接说明 (16)……四、安装 (17)…………1、概述 (17)……2、导压管 (17)……3、安装 (19)4、接线 (20)………5、液位测量 (20)…………五、维护 (24)……1、概述 (24)…2、折卸步骤 (24)……3、故障检修 (25)…………******承蒙惠购本变送器不胜感激,敬请先详阅本“使用说明”,以便于准确使用。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详细使用说明(一)差压变送器原理与使用本节根据实际使用中的差压变送器主要介绍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1. 差压变送器原理压力和差压变送器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检测变换部分,将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差压(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如DC4mA~20mA 电流),作为显示仪表、运算器和调节器的输入信号,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检测和自动控制。
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由测量部分和转换放大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测量转换电路图1.2 差动电容结构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常采用差动电容结构,如图1.2所示。
中心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构成两个平面型电容H C和L C。
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形成两个感压腔室,介质压力是通过两个腔室中的填充液作用到中心可动极板。
一般采用硅油等理想液体作为填充液,被测介质大多为气体或液体。
隔离膜片的作用既传递压力,又避免电容极板受损。
当正负压力(差压)由正负压导压口加到膜盒两边的隔离膜片上时,通过腔室内硅油液体传递到中心测量膜片上,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使可动极板和左右两个极板之间的间距不相对,形成差动电容,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该差动电容可看作平板电容。
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与被测压力成正比,与填充液的介电常数无关,从原理上消除了介电常数的变化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 变送器的使用(1)表压压力变送器的方向低压侧压力口(大气压参考端)位于表压压力变送器的脖颈处,在电子外壳的后面。
此压力口的通道位于外壳和压力传感器之间,在变送器上360°环绕。
保持通道的畅通,包括但不限于由于安装变送器时产生的喷漆,灰尘和润滑脂,以至于保证过程通畅。
图1.3为低压侧压力口。
图1.3 低压侧压力口(2)电气接线①拆下标记“FIELD TERMINALS”电子外壳。
②将正极导线接到“PWR/COMN”接线端子上,负极导线接到“-”接线端子上。
注意不得将带电信号线与测试端子(test)相连,因通电将损坏测试线路中的测试二极管。
压力与差压变送器详细使用说明(一)差压变送器原理与使用本节根据实际使用中得差压变送器主要介绍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1、差压变送器原理压力与差压变送器作为过程控制系统得检测变换部分,将液体、气体或蒸汽得差压(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得标准信号(如DC4mA~20mA 电流),作为显示仪表、运算器与调节器得输入信号,以实现生产过程得连续检测与自动控制。
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由测量部分与转换放大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测量转换电路图1、2 差动电容结构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得测量部分常采用差动电容结构,如图1、2所示。
中心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构成两个平面型电容H C与L C。
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形成两个感压腔室,介质压力就是通过两个腔室中得填充液作用到中心可动极板。
一般采用硅油等理想液体作为填充液,被测介质大多为气体或液体。
隔离膜片得作用既传递压力,又避免电容极板受损。
当正负压力(差压)由正负压导压口加到膜盒两边得隔离膜片上时,通过腔室内硅油液体传递到中心测量膜片上,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使可动极板与左右两个极板之间得间距不相对,形成差动电容,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该差动电容可瞧作平板电容。
差动电容得相对变化值与被测压力成正比,与填充液得介电常数无关,从原理上消除了介电常数得变化给测量带来得误差。
2、变送器得使用(1) 表压压力变送器得方向低压侧压力口(大气压参考端)位于表压压力变送器得脖颈处,在电子外壳得后面。
此压力口得通道位于外壳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在变送器上360°环绕。
保持通道得畅通,包括但不限于由于安装变送器时产生得喷漆,灰尘与润滑脂,以至于保证过程通畅。
图1、3为低压侧压力口。
图1、3 低压侧压力口(2)电气接线①拆下标记“FIELD TERMINALS”电子外壳。
②将正极导线接到“PWR/N”接线端子上,负极导线接到“-”接线端子上。
注意不得将带电信号线与测试端子(test)相连,因通电将损坏测试线路中得测试二极管。
FB3351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使用说明书目录一、概述 (1)1、简介 (1)2、产品适用范围及用途 (1)3、智能变送器工作原理 (1)二、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3)三、产品使用环境条件及技术数据 (4)四、结构特征及结构材料 (5)五、变送器选型表 (5)六、安装、使用 (11)1、概述 (11)2、导压管 (11)3、安装 (12)4、接线 (16)5、液位测量 (17)七、调试和标定 (20)1、利用面板上的按键调整量程 (20)2、HART手持通讯器通用模式菜单树 (21)3、利用上位机智能软件调校 (22)八、故障报警和写保护开关 (29)九、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0)十、保养及保管应注意的事项 (30)十一、维护 (31)FB3351使用手册一、概述1、简介FB3351 系列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是一种多功能数字化仪表,在采用先进的、成熟的、可靠的电容传感器技术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数字转换技术精心设计而成。
FB3351 系列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关键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均采用进口,其性能与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相一致,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进一步的研制开发,FB3351系列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日臻完善,无论在性能指标上还是在质量可靠性上在国内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FB3351系列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具有设计原理先进、品种规格齐全、安装使用简便等特点,尤以精度高、体积小、外观美、稳定可靠、价廉物美而著称,因此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产品适用范围及用途FB3351系列智能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适用于精确地测量微差压到大差压、低压力到高压力、液位、真空度和比重,配合节流装置还可测量流量,可适应工业各种场合及介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食品、造纸、医药、纺织等行业。
3、智能变送器工作原理1.3.1图1-1是智能变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气框图。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详细使用说明(一)差压变送器原理与使用本节根据实际使用中的差压变送器主要介绍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1. 差压变送器原理压力和差压变送器作为过程控制系统的检测变换部分,将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差压(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如DC4mA~20mA 电流),作为显示仪表、运算器和调节器的输入信号,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检测和自动控制。
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由测量部分和转换放大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测量转换电路图1.2 差动电容结构差动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常采用差动电容结构,如图1.2所示。
中心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构成两个平面型电容H C和L C。
可动极板与两侧固定极板形成两个感压腔室,介质压力是通过两个腔室中的填充液作用到中心可动极板。
一般采用硅油等理想液体作为填充液,被测介质大多为气体或液体。
隔离膜片的作用既传递压力,又避免电容极板受损。
当正负压力(差压)由正负压导压口加到膜盒两边的隔离膜片上时,通过腔室内硅油液体传递到中心测量膜片上,中心感压膜片产生位移,使可动极板和左右两个极板之间的间距不相对,形成差动电容,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该差动电容可看作平板电容。
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与被测压力成正比,与填充液的介电常数无关,从原理上消除了介电常数的变化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 变送器的使用(1)表压压力变送器的方向低压侧压力口(大气压参考端)位于表压压力变送器的脖颈处,在电子外壳的后面。
此压力口的通道位于外壳和压力传感器之间,在变送器上360°环绕。
保持通道的畅通,包括但不限于由于安装变送器时产生的喷漆,灰尘和润滑脂,以至于保证过程通畅。
图1.3为低压侧压力口。
图1.3 低压侧压力口(2)电气接线①拆下标记“FIELD TERMINALS”电子外壳。
②将正极导线接到“PWR/COMN”接线端子上,负极导线接到“-”接线端子上。
注意不得将带电信号线与测试端子(test)相连,因通电将损坏测试线路中的测试二极管。
应使用屏蔽的双绞线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为了保证正确通讯,应使用24AWG或更高的电缆线。
③用导管塞将变送器壳体上未使用的导管接口密封。
④重新拧上表盖。
(3)电子室旋转电子室可以旋转以便数字显示位于最好的观察位置。
旋转时,先松开壳体旋转固定螺钉。
3. 投运和零点校验一体化三阀组与差压变送器投入运行时的操作程序:首先,打开差压变送器上两个排污阀,而后打开平衡阀,再慢慢打开二个截止阀,将导压管内的空气或污物排除掉,关闭二个排污阀,再关闭平衡阀,变送器即可投入运行。
差压变送器零点在线校验操作程序:先打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对变送器进行零点校验。
三阀组的调整状态如图1.4所示。
以罗斯蒙特3051型差压变送器为例介绍差压变送器的调零。
松开电子壳体上防爆牌的螺钉,旋转防爆牌,露出零点调节按钮。
(注意,有两个按钮,一个为零点调节按钮(ZERO),另一个为恢复默认设置按钮(SPAN),注意选择零点调节按钮。
给变送器加压,压力值等于4mA输出对应的压力值。
按下零点调节按钮2秒钟,检查输出是否变成4mA。
带有表头的变送器会显示“ZERO PASS”。
图1.4 调零时三阀组状态差压变送器调零注意事项:零位调整螺钉和量程调整螺钉切勿搞婚、搞错。
安装现场切勿进行差压变送器的量程调整;变送器调零时正负压室及两侧引压管温度必须相同,如果两侧有温差则调整的零点会随时间产生漂移;若在现场用变送器进行正、负迁移补偿,则应在投运运状态下做零位调整。
若迁移量过大,则不能再差压变送器上进行迁移补偿。
(二)变送器技术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变送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它的结构性能也规定得越来越详细。
现在生产的智能变送器,各种技术指标达数十项之多。
但是对用户来说,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使用现场对变送器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验证,而且有些指标是不会变化的。
然而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能,对于使用和维护好变送器是有好处的。
1. 测量范围、上下限及量程每个用于测量的变送器都有测量范围,它是该仪表按规定的精度进行测量的被测变量的范围。
测量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称为测量下限(LRV)和测量上限(URV),简称下限和上限。
变送器的量程可以用来表示其测量范围的大小,是其测量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即:量程=测量上限值一测量下限值使用下限与上限可完全表示变送器的测量范围,也可确定其量程。
如一个温度变送器的下限值是-20℃,上限值是180℃,则其测量范围可表示为-20~180℃,量程为200℃。
由此可见,给出变送器的测量范围便知其上下限及量程,反之只给出变送器的量程,却无法确定其上下限及测量范围。
变送器测量范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给出变送器的零点(即测量下限值)及量程。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只要变送器的零点和量程确定了,其测量范围也就确定了。
因而这是一种更为常用的变送器测量范围的表示方式。
2. 零点迁移和量程调整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测量要求或测量条件的变化,需要改变变送器的零点或量程,为此可以对变送器进行零点迁移和量程调整。
量程调整的目的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
图2.1为变送器量程调整前后的输入输出特性。
由图可见,量程调整相当于改变变送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斜率,由特性1到特性2的调整为量程增大调整。
反之,由特性2到特性1的调整为量程减小调整。
图2.1 变送器上限调整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正确选择变送器的量程大小,提高测量准确度,常常需要将测量的起点迁移到某一数值(正值或负值),这就是所谓零点迁移。
在未加迁移时,测量起始点为零;当测量的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时,称为正迁移;反之,当测量的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负值时,称为负迁移。
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的目的,都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与测量信号的下限值相对应。
在时,为零点调整;在时,为零点迁移图2.2为变送器零点迁移前后的输入输出特性。
由图中可以看出,零点迁移后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沿x坐标向右或向左平移了一段距离,其斜率并没有改变,即变送器的量程不变。
若采用零点迁移,再辅以量程压缩,可以提高仪表的测量精确度和灵敏度。
图2.2 变送器零点迁移零点正、负迁移是指变送器零点的可调范围,但它和零点调整是不一样的。
零点调整是在变送器输入信号为零,而输出不为零(下限)时的调整;而零点正、负迁移,是在变送器的输入不为零时,输出调至零(下限)的调整。
如果差压变送器的低压引入口有输入压力,高压引入口没有,则将输出调至零(下限)时的调整,称为负迁移;如果差压变送器的高压引入口有输入压力,低压引入口没有,则把输出调至零(下限)的调整,称为正迁移。
由于迁移是在变送器有输入时的零点调整,所以迁移量是以能迁移多少输入信号来表示,或是以测量范围的百分之多少来表示。
由于同一台变送器,其使用范围有大有小,所以迁移量也成了有大有小。
大多数厂家生产的变送器,迁移量都是以最大量程的百分数来表示的。
例如有的变送器零点正负迁移为最大量程的±100%,这就是说,如果变送器的测量范围为0~31.1kPa 至O ~186.8kPa ,则当变送器高或低压引入口通O ~186.8kPa 范围内的任意压力时,其零点都可以迁到4mA 。
不过高压引入口通186.8kPa 的压力已经是测量范围上限了,再通就是超压,把零点调成4mA DC 不是不可能,但已是没有意义了,所以一般还补充一句,零点迁移量与使用量程之和不能超过测量范围的限值。
即h s z p p p ∆≤∆+∆式中:z p ∆为迁移量;s p ∆为使用量程;h p ∆为最大量程。
这样,如果使用量程为186.8kPa ,零点正迁移量便是a s h z KP p p p 08.1868.186=-=∆-∆=∆即不能迁了。
但若使用量程为62.3kPa ,则零点正迁移量便是a z KP p 5.1243.628.186=-≤∆对负迁移来说,没有这一限制,因为它是负压引入口压力,所以不管通0~186.8kPa 范围内的多大压力,零点迁移量加上使用差压,都不会超过测量范围的限值3. 量程比量程比是指变送器的最大测量范围和最小测量范围之比,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变送器所使用的测量范围和操作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如果变送器的量程比大,则它的调节余地就大。
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随时更改使用范围,显然这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方便。
他们可以不需更换仪表,不需拆卸和重新安装.只要把量程改变一下就可以了。
对智能仪表来说,只要在手持终端上再设定一下。
这样,库里的备品数量可以大为减少,计划管理等工作也会简单得多。
从最简单的位移式差压计到目前的智能变送器,量程比是在不断地增加之中,这说明技术的进步。
但要注意的是,当量程比达到一定数值(例如10)以后,它的其他技术指标如精度、静压、单向性能都会变坏,到了某个值后(例如40),虽然还可使用,但它的性能已经很差的了。
一般情况下,量程比越大,其测量精度就越低。
4.四线制与二线制变送器大都安装在现场,其输出信号送至控制室中,而它的供电又来自控制室。
变送器的信号传送和供电方式通常有两种:(1)四线制供电电源与输出信号分别用两根导线传输,其接线方式如图2.3所示。
这样的变送器称为四线制变送器。
DDZ-Ⅱ系列仪表的变送器采用这种接线形式。
由于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因此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件的功耗没有严格的要求。
供电电源可以是交流(220V)电源或直流(24V)电源,输出信号可以是死零点(0~10mA)或活零点(4~20mA)。
图2.3 四线制传输(2)二线制对于二线制变送器,同变送器连接的导线只有两根,这两根导线同时传输供电电源和输出信号,如图2.4所示。
可见,电源、变送器和负载电阻是串联的。
二线制变送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由被测参数控制。
当被测参数改变时,变送器的等效电阻随之变化,因此流过负载的电流也变化。
图2.4 二线制传输二线制变送器必须满足如下条件:I,即①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必须等于或小于信号电流的最小值minmin 0I I ≤由于电源线和信号线公用,电源供给变送器的功率是通过信号电流提供的。
在变送器输出电流为下限值时,应保证它内部的半导体器件仍能正常工作。
因此,信号电流的下限值不能过低。
因为在变送器输出电流的下限值时,半导体器件必须有正常的静态工作点,需要由电源供给正常工作的功率,因此信号电流必须有活零点。
国际统一电流信号采用4~20mADC ,为制作二线制变送器创造了条件。
② 变送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条件是)(max max 0min r R I E U L +-≤ 式中:U 为变送器输出端电压;min E 为电源电压的最小值;max 0I 为输出电流的上限值,通常为20mA ;m ax L R 为变送器的最大负载电阻值;r 为连接导线的电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