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首届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会展概论1、会展概念广义会展就是通常所说的MICE,是会议、展销、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狭义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2、会议的概念:三人或三人以上参与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在一定时空内聚集,旨在交流信息、商讨事项的一种集体活动方式。
会议5个方面内涵:集体性、组织性、目的性、短暂性、交流信息 4、会展的类型(1)按照性质不同,分为贸易展和消费展---①贸易展:又称专业展,目的为了传递信息,专注大笔交易,看样订货;②消费展:又称公众展注重本时期的销售量(2)按照内容不同,分为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覆盖范围)(3)按照规模不同,分为国际展、国家展、地区展、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独家展(4)按照时间不同,分为定期展览和不定期展览(5)按照场地不同,分专用展览馆展和流动展览(6)按照形式不同,分为现实展览和虚拟展览5、会展的起源与发展阶段物物交换已经具备了会展业的某些特征---如它功能是交易或者传递6、近现代展览活动(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展贸业从货物交易变为了样品交易(2)1798年,法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工业产品大众展,近代工业展览会的开端(3)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大展览会”,第一个真正具有国际规模的展览会,是第一个世界博览会(4)1894年,德国莱比锡样品博览会,兼具集市的市场性和工业展的展示性,被认为是现代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的最初形式(5)现代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的发展过程分两个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1924年,国际展览会联盟(简称UFI)在意大利米兰成立(7)形成了以欧洲和美国为龙头,以亚太地区为强大新生力量的全球化产业,拥有全球性行业组织ICCA和UFI7、中外会展发展概述(1)国外①德国:世界头号会展强国:世界最大的四个展览中心有三个在德国②法国:巴黎—国际展览之都是世界第一大国际会议中心③意大利:兴旺发达的会展业④俄罗斯---欣欣向荣的会展业(2)国内:北京、上海、广州、香港8、中国会展发展趋势(1)全球化趋势:入世为我国的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契机(2)信息化趋势:信息化是中国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龙源期刊网 首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将在南京召开作者:来源:《华人时刊》2010年第05期为了促进更多人士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专业工作者参与,促进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成,“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特发起成立,并即将在中国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会议将邀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智利、匈牙利、日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人士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预计这次会议报名参加学术交流的代表近千人,将是世界各地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的大团聚、大交流、大合作、大展示的一次盛会,可谓是一次世界性的学术嘉年华,世界各地从事医疗、保健事业学者和专家以及与医疗保健相关各界人士将共同来参加这次盛会,共同开创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新局面。
21世纪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新世纪,是全世界共同寻找人类福祉的新世纪。
而健康,是人类福祉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人享有健康,是整个人类的重大课题。
“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的成立,将促进更多人士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专业工作者参与这一项工作,并敦促各国政府重视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设。
本次会议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南京办事处承办,南京中医药大学、以岭药业集团、美国现代医学出版社、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澳门中医药学会、印尼针灸学会、英国长城集团、中南美洲中医药联合会协办,并有《华人时刊》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单位支持等。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拥有健康生活方式,享有健康幸福人生”,大会议题是:健康生活方式,公众营养、运动与健康,心理健康,环境与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医药发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世界民间传统保健方法的应用与挖掘。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迎进博”加强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09.07•【字号】沪爱卫会〔2023〕6号•【施行日期】2023.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2023年“迎进博”加强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通知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有关单位:2023年9月至11月,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爱卫会)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以“健康生活,全民行动”为主题的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市以良好的卫生健康环境迎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召开。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开展市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行动围绕“‘三减三健’,从我做起”主题,结合《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在9月深入推进实施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倡导坚持适量科学运动、勤洗手、保持居家环境清洁、使用公筷公勺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营造市民共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氛围。
(一)开展“三减三健”健康宣教活动一是以学校开学为契机,聚焦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肥胖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宣传,传播低盐低油饮食知识和平衡膳食技巧。
二是普及“三减三健”知识,倡导口味清淡,控制盐、油、糖,全生命周期关注“三健”。
重点针对“每日盐不超过5克”“控制烹调油用量”“食品饮料要少糖”“早晚两次、正确刷牙”“测体重、算指数、量腰围”“强健骨骼、爱护关节”开展健康科普传播。
三是举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现场主题活动,展示倡导个人健康行为、良好卫生习惯和科学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四是举行健康大讲堂和“舞动人生,悦享健康”健康文化主题专场活动,开展骨骼健康、口腔健康和运动健康等热点问题专家访谈和互动展示。
意大利流行“慢生活”意大利从来都被认为是一个拥有充足工作和高生活品质的国家,颇具吸引力。
然而,“慢生活”概念的兴起,使意大利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一个更为独特和令人向往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慢生活”在意大利的历史、现状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一概念。
一、什么是“慢生活”?“慢生活”这一概念源自意大利,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青睐。
“慢生活”不是一种新文化或新运动,而是一种消费和生活方式。
与快节奏、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相对,它强调放缓的生活节奏、自然主义和分享快乐。
“慢生活”充满了自然和环保的元素,倡导放弃一些技术和工业化的特点,保护环境和自然。
走近自然,享受大地生活是“慢生活”的核心所在。
同时它也提倡健康的饮食方式,远离营养失衡的垃圾食品。
二、“慢生活”在意大利的发展历史“慢生活”在意大利的发展史可以由一些具体的事件来标志。
1.1986年,由美国山姆·沃特斯(Samuel Watson)提出的“快餐文化”的概念第一次在意大利引起了关注。
2.1989年,顾问者家电协会(ADCI)成立,主要是为了宣传草根意识和文化。
3.1996年,“慢发酵羊乳酪委员会”成立,专门研究传统生产工艺和经济问题。
4.2003年,米兰国际博览会开始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文化计划,名为“快速变速何必?”(“Perchè il rush?”),让住在城市中心或公寓中的人们体验如何在城市中心寻找和欣赏美食。
意大利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意大利浓缩咖啡、可能的意大利面食和意大利葡萄酒)在国际上也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使得意大利在国际上的食品和生活方式市场上占有优势。
三、“慢生活”在意大利的现状在一些大城市中,如罗马、佛罗伦萨等,部分居民普遍感受到紧迫感,这也正是“慢生活”概念得以兴起的原因。
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人们更多地注重效率和结果,而“慢生活”则强调平衡、和谐和自然。
在意大利,这种生活方式很受欢迎,因为它与当地人文化相契合,这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和深入根源的生活。
中国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邀请函
时间:年月日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上海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国消费者协会
学术支持: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生物技术中心上海市科协
上海市爱卫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科委上海世博局
协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饮料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组织单位:上海茂发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桑国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主席陈竺卫生部部长
副主席邓楠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燕华科技部副部长
冯建中国际体育总局副局长王国强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局局长
邵明立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药监局局长沈晓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员尹力卫生部办公厅主任秦小明卫生部人事司司长
赵同刚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局长杨青卫生部妇社司司长
王羽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捍峰中央保健局常务副局长
齐小秋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局长姚晓曦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王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南俊华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主任
边振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司长王可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
盛志国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王宏广科技部中国科技生物中心主任
徐建光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孙正心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专家委员会
主任殷大奎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
副主任钟南山刘德培曾毅巴德年陈君石
委员李兰娟赵铠高润霖俞梦孙李连达陈可冀郝希山杨胜利曲绵域郎景和赵霖葛可佑刘力生王拥军李晓鹰刘洪臣杨秉辉向红丁杨文英徐光炜樊瑜波徐建严卫星汪卫东黄建始钮文异赵文华杨月欣李可基支修益李淑媛段雷雷王梅胡锦华 ......
秘书长孔灵芝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
副秘书长杨功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雷正龙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处长
学术秘书费佳孙正
执行委员会
主席王陇德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副主席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张凤楼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原组长
成员吴明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毛群安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
张宗久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秦耕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
孔灵芝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白呼群卫生部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
刘登峰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普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副司长
高勘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副部长刘国勇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
侯培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秘书长蔡纪明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副秘书长李忠阳上海市爱卫会副主任赵卫建上海市科协科普部部长
李少丽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德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
任官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翟凤英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
张广超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邸泽青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
汪光亮中国睡眠研究会秘书长注:以上委员以展会现场公布为准
引领科学生活促进全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是我国政府的庄严承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明显进步,医疗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成就世界瞩目。
但伴随我国由贫到富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国际化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不当的生活方式不仅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健康素质。
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
健康是民生之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健康的人力资源,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战略投资。
决定个体健康的要素中医疗干预仅占,而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因素各占了,因此我国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只有依靠通过平常形成的健康生活习惯,注重预防和环境因素的改善,健康素质和水平才会得以根本性提高,因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成为贯彻“预防为主”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
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内涵是人本、人文,健康关系到国计民生。
未来气候、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经济社会、国际贸易旅行等多种因素将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保护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消费模式,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