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之启程篇: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 格式:doc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冲刺阶段复习技巧行测常识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就是对考生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的考查,是对考生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其出题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常识题目覆盖面广,关于常识判断的复习,中公教育专家给各位考生以下备考建议,预祝广大考生马到成“公”。
一、系统回顾学习常识判断的备考,平日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
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涉及范围广泛,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所以,大家在复习备考时候需要树立自信,夯实知识基础,从容应对考试。
当然,一定程度的系统学习也是必要的,尤其是现在,距离考试还有这么短的时间,一些考生感觉时间紧迫,面对涉及知识点广而杂的常识判断,不知从何着手,这时候的系统回顾就显得很是重要,我们要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理清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
首先,考生要在之前广泛积累的基础上,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把所接触到的核心常识资料重新翻阅一遍,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部分,做到重点突出,有所侧重。
分析往年考题,明确命题重点,在系统回顾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间的利用率。
大家在回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国内外各个领域内的热点,思考热点背后的考点,对于四川省考的考生,对于在四川省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和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尤为注意,特别是近几年特别关注的民生、经济、文化等类主题事件。
根据对以往真题的研究,可以推测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重点主要在于:①政治常识--十八大、十八界三中全会、习近平外交、中共党史等②人文常识--法国等外国文学、艺术等③科技常识--最新科技成果、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等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指导④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等新法⑤经济常识--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学热点名词⑥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在系统梳理完理论知识后,做相应的专项练习,尤其是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题量不求多求精,因为时间宝贵,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通过专项练习,查漏补缺,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016国考备考之启程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个大有可为的年华,我想,大家都是不甘平凡的人,都是对未来有所期许的人,都是有梦想的人,国考对于大家来说,可谓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很多人当时只道是寻常,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留下了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的感慨。
我们应当莫问前程有悔,但求今生无愧。
在这条路上我们可能会觉得陪对象的时间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少了,刷微信的时间少了,但是我们可以用一朝换来千古业。
如果我们整天拿着手机,刷着微信,做着那些八十岁以后,都能干的事,那么我们要青春干什么呢?这世间总有一种付出让人的泪流满面,有时候我们该留一份寂寞给自己,这样对自己有一份交代,也让人生更加开阔。
我们更应该清楚,我们所参加的是全世界最残酷的考试,去年全国拟招录2.2万人,报考了140.9万人,也就是说有138.7万人失败了,失败无处不在,人生如此绝望,这就是现实,那我们该怎么办?一、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了解申论是基础申论是在宋代的策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公务人员日常事务,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整张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构成,考试时间180分钟,参考资料8千字左右,共有5道题目,其中最后一道必为文章写作。
申论试题看似主观,为了保证考试的信度,却有着客观的阅卷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抱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态度凭着感觉作答,而必须必须客观作答。
比如: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150字。
给定资料1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也使人类思考的方向有所变化。
由此带来的,是对人类不断创新的深刻认识。
上述摘出的资料中就有对新技术创造性的解释: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并改变着世界。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如何决胜2015国考行测战场行测答题技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行测考试也是一样。
由于其题型多种多样,内容也比较庞杂,决定了考生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制定周密的考前复习计划才能顺利成公。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行测复习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更多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一个阶段是全面“扫荡”阶段。
按照考试大纲划定复习范围,在熟悉大纲的基础上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行测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考题练习阶段。
三网购中公国考教材享中公报班优惠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题,重点解决答题思路的问题。
这个阶段要注意归纳总结,即拿到题后要知道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求解,每道题并不要求都要写出完整步骤,只要思路有了,解题就问题不大了,考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省出时间来做更多的题。
所选试题可以是历年真题,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运算步骤。
2015年国考就要来了这些事儿你必须知道(国考专题)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专题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
考前一个月,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
考生要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梳理,熟记公式并系统地做几套模拟试卷,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
在做模拟题前先要进行系统记忆、掌握基本公式、方法。
做题要讲究质量,既要有速度,又要有严格的步骤、格式,计算一定要准确。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面授】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网校课程【网络】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预测。
最后是收缩范围阶段,一般为考前15天左右。
针对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打牢基础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只注重基础,也是不行的。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太注重基础,就会拘泥于书本,难以适应试题。
打好基础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
但过于注重提高基础就难以打牢,导致头重脚轻、力不从心。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随着2018国考日益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先秦文学高频知识点(四)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备考干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常识判断先秦文学高频知识点6.兵家,《孙子兵法》十三篇,是孙武一派兵家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属于孙武。
《孙子》把战术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是用兵的最一般法则。
我们结合以上所讲内容,对下面两道习题进行解答。
1.司马谈《论六家要旨》:“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④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入:A.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B. 道家、名家、墨家、儒家C. 儒家、墨家、法家、名家D. 儒家、法家、兵家、名家此题属于考察先秦诸子百家思想,①选项“礼”是儒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②选项节用是墨子的主张,所以是墨家学派的主要观点。
③选项严而少恩是法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④选项是名家的主要观点。
故本题选择C。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题干中的忧乐体现的是儒家的仁政观点,A选项是法家的司法平等的主张。
B选项是道家的思想。
C选项是儒家观点。
D选项是兵家的思想,故选C。
1/2。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425联考)试卷说明:题量:110 答题时间:120分总分:10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 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A. 马踏匈奴B. 击鼓说唱俑C. 昭陵六骏D. 乾陵石雕2.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国内的动漫产业和影视剧通过内容管控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下列不属于行政手段的是:A. 规定各级电视台每日播出境外各类影视节目时间B.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本土作家创作优秀剧本C. 国家出台“限娱令”规范娱乐节目播出类型D. 每年引进的境外动漫作品同类题材数量设置上限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
在未来一个阶段,《决定》对普通公民的生活可能带来的改变有:①如果你要考大学,那么可能不必文理分科②如果你是“单独家庭”,那么可以生育二胎③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那么宅基地可以私有④如果你是劳动者,那么可能可以延迟退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
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飞②程咬金③李逵④牛皋A. ②①③④B. ②①④③C. ④②①③D. ①②③④5.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之计的是:A. 城濮之战B. 垓下之战C. 猇亭之战D. 淝水之战6. 某重点高校20岁的大二学生王晓,起诉要求父亲王军支付大学时期的教育费和生活费,但王军因收入有限拒绝支付,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甲认为王晓仍为在校生,王军有义务支付王晓的教育费和生活费B. 乙认为王晓虽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来源,王军仍有支付的义务C. 丙认为王晓已成年,王军没有义务继续支付王晓的教育费和生活费D. 丁认为王军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有义务支付王晓教育费和生活费7. 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A. 晕轮效应B. 马太效应C. 破窗效应D. 配位效应8. 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之言语理解(冲刺备考篇)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于10月15日开始,公告、职位表也随后公布,国考冲刺阶段如何备考复习是考生常见问题,本文为考生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致胜技巧,以求能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致胜技巧(汇总篇)。
针对三种题型,有重点、有分别地进行备考1.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是每道题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根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1: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答案:A。
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阅读理解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重点题型之一,是考生拿下行测科目的关键之一。
阅读理解的主要考点有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寓意理解型题目,其中主旨观点型题目是重中之重。
中公一对一课程全新上线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2014年国内时政新闻及时事政治回顾对于阅读理解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备考:首先,了解每个考点的材料特点、命题特点、正确选项的特点、迷惑项的设置特点。
其次,能准确把握所给材料。
了解材料的结构、材料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材料的关键信息(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暗示信息)等等。
2015年省考申论指导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江西华图教育赵星申论考试对于刚接触申论的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不知道申论考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申论是如何考察我们的能力。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考生并不了解我们的考试大纲和申论考察的具体题型。
今天赵星老师将对每一个题型做一个简单的分类,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2015年的省考备考。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概括题概括是测验阅读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检测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力和表达力的体现,是对读者阅读记忆和把握材料主要内容的能力体现。
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包括问题、意义、原因、主要内容等的概括。
概括题在申论考试中的地位是基础题型,其中的单一式概括题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同时单一式概括题几乎也是必出题型,所以,考生的备考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2)分析题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中最重要的一种题型,由综合和分析两个部分组成。
分析题再进行细划分,可分为3钟小题型,分别是分析要素题、分析评论观点题、词句阐释题,首先所谓分析要素题就是将申论的4大要素,即问题、影响、原因、对策某个要素拿出来分析。
分析要素题的重难点是了解每一个要素分析的答题思路,这样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次分析评论观点题,就是将某一个观点拿出来分析,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表态,态度的表达占的分值大概是2分左右。
最后就是词句阐释题,词句阐释题就是将某一词语进行解释。
(3)对策题解决问题类题型就是让考生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即也叫做对策类题型。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但考生需要注意的重难点是在写答案时,是否需要写问题。
这个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了。
希望这点考生要注意审题和题目的要求。
(4)写作题写作包括公文写作和大文章写作。
公文写作的难点就是格式的掌握。
但很多考生对公文写作的格式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这里赵星老师告诉各位考生,格式分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当不知道如何书写格式的时候,主要把握公文写作的内容,这样可以拿到七层的分数。
2015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备考攻略海南华图教育周徐军随着2015国考笔试落下帷幕,2015海南省考笔试又将烽烟再起,想必莘莘学子已是摩拳擦掌,只待冲锋号角吹起便要拔城攻地了。
在广大学员跃跃欲试之时,首先要对省考有个清醒的认识,对复习方案有个详细的规划,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么,笔者将对即将到来的2015省考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先分析题量。
根据以往几年的形式,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基本固定在40道题左右,想必2015年也不例外。
在总题量120题左右的行测试卷中,4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基本占了三分之一强,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是我们从小一直就在学的知识,因此学员们务必要将它拿下!再来看题型。
海南省考的言语模块题型基本固定,主要有三大模块,分别为逻辑填空题(也即大家认为的词语填空题)、片段阅读题和语句表达题。
而片段阅读题又包含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态度观点题、标题填入题等,语句表达题也分为词句理解题、语句衔接题、语句排序题和结语推断题等。
总体而言题型偏传统,不会像内陆某些省市还要考病句、歧义句等,因此海南省考言语难度居中,只要有相应基础都不会有大问题。
在明确了言语的题量和题型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复习备考的问题了。
首先在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过程中切忌“撒胡椒面”,在每一个题型上平均分配时间,这是学习大忌,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没有掌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那么,言语理解与表达应该重点复习哪些题型呢?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精确地了解每个题型的题量和考试频率。
根据以往省考言语分析,逻辑填空题在40道言语题中基本固定在20题左右,占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半壁江山;而片段阅读题基本在15题到17题左右,其中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则是重中之重;剩下的语句表达题量在3至5题左右,这其中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是重点,尤其是语句排序题费时长,难度大,准确率偏低,学员更应引起重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思是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够在战斗中屡战屡胜。
在面试考试也是如此、面试备考一.知彼1.命题人的意图就是什么?很多考生哭诉——“命题人实在是太‘变态’了!”““命题人就是想法设法的为难各位考生,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命题水平,让绝大部分考生做不完考试题!”……这些想法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并没有看到考试的本质。
命题人希望通过考试考查大家的政治意识,考查大家的心理素质,考查大家的大局观,最终的真实意图是为了选拔人才!2.考试托福什么?一些考生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公务员考试考什么!这听起来好像是玩笑,可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将近5%的考生坐在考场上的时候才知道,哦,原来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这些内容。
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会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其中,公共科目,一般考查的是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另一部分是申论,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涉及的内容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及资料分析。
复试复习二.知己1.所处的水平正所谓奈何者明,一个人只有很确切的介绍自己想录取什么样的岗位,晓得自己处在什么水平,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准备工作公务员考试。
比如说一位学生说道他的总分在90分后以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著全国范围之内的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岗位他可能将都没考。
另一位学生的分数在分后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著全国范围之内的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岗位,他都就是能够考进的。
因此一名学生的边线同意了他的复习方向,更同意了以后他能够录取什么样的岗位。
2.薄弱环节一些学生,在备考的时候没重点,没头绪,实际上每一个模块都不可能将就是全盘都不能或者就是全盘都会。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学生们必须介绍的就是自己能够达至的高度以及存有的盲点,只有这样,学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才能更存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面试备考三.战术1.明晰目标古语有云:立大志者成中志,立中志者成小志,立小志者不成志也!因此,如果考生们决定考公务员的话,那么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考取的部门。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国考行测备考指导之启程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源:江门中公教育新一轮的国考周期已经开始,为迎接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多考生开始进入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笔试备考期。
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些是不惧失败,重振旗鼓;更多的则是摩拳擦掌、初试啼声。
一场战役,成功与否,重在备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国考行测备考的启程篇,中公教育专家就国考行测考试的内容、形式及特点等,做以详解,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数量关系在行测中主要测查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种题型。
而随着众考生能力的提高,数字推理题型的相对难度一再降低,其测查有效性也越来越低。
自2011年起,数字推理题目已经退出了国考行测舞台,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回归,所以对于数量关系题型复习,考生一定要以数学运算相关题目为主。
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同为行测中“理科”方向的考查。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近年来难度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材料综合性加强中公教育版权,理解分析难度加大、计算类题目减少,常规重要考点考查量降低,题目的灵活性、综合性加强。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同为“文科”方向的题型。
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图形推理题目近年屡有创新,在行测考试中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同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一起,不容忽视。
逻辑判断包含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考查,要求考生重点复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五种题型中题量最大,体现了其重要性。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国考行测中包含了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及语句表达三种题型。
其中逻辑填空题量最大,一般考查20小题,其题型名称以前为“选词填空”,名称的变化体现了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之启程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新一轮的国考周期已经开始,为迎接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多考生开始进入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笔试备考期。
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些是不惧失败,重振旗鼓;更多的则是摩拳擦掌、初试啼声。
一场战役,成功与否,重在备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国考行测备考的启程篇,中公教育专家就国考行测考试的内容、形式及特点等,做以详解,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数量关系在行测中主要测查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种题型。
而随着众考生能力的提高,数字推理题型的相对难度一再降低,其测查有效性也越来越低。
自2011年起,数字推理题目已经退出了国考行测舞台,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回归,所以对于数量关系题型复习,考生一定要以数学运算相关题目为主。
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同为行测中“理科”方向的考查。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近年来难度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材料综合性加强中公教育版权,理解分析难度加大、计算类题目减少,常规重要考点考查量降低,题目的灵活性、综合性加强。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同为“文科”方向的题型。
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图形推理题目近年屡有创新,在行测考试中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同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一起,不容忽视。
逻辑判断包含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考查,要求考生重点复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五种题型中题量最大,体现了其重要性。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国考行测中包含了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及语句表达三种题型。
其中逻辑填空题量最大,一般考查20小题,其题型名称以前为“选词填空”,名称的变化体现了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由以前的侧重词语辨析,变为现在的重上下文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中公教育版权。
考生对这类题型一定要抓住复习的侧重点和做题的思路及角度。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近年来,国情社情的考察内容庞杂,但乱中有序,考点也相对集中。
对于综合管理基本素质,不仅要求考生要能记能背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以上是关于国考中行政能力测试的部分内容,关于行测考查的认识,不止于此,在后续文章中,中公教育专家将和大家一起继续分析学习,敬请期待!
凡标注来源“中公教育山东分校(/html/guojiagongwuyuan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