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7
空气净化标准与技术前言:内容包括空气净化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医院与医药行业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空气净化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洁净室的设计原则,洁净室环境设施与布局要求,洁净室的卫生管理,洁净室的监测指标与方法。
一、有关概念空气净化( air purification ):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行为。
洁净度( cleanliness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洁净室(区)( clean room (area) ):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局部空气净化( localized air purification ):仅使室内工作区域特定局部空间的空气含悬浮粒子浓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这种方式称局部空气净化。
单向流( unidirectional air flown ):沿着平行流线,以一定流速、单一通路、单一方向流动的气流,曾被称为层流。
非单向流( nonunidirectional air flown ):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曾被称为乱流。
二、空气净化标准与要求(一)国内外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1 、 WHO 、美国与欧共体( EC )标准洁净度级别美国联邦标准FS-209EWHO 与 ECGMP等级限值 / m 3 尘粒的最大允许数 /m 3≥ 0.5 μ m ≥ 5 μ m ≥ 0.5 μ m ≥ 5 μ m100 1 万10 万3.53 × 10 33.53 × 10 53.53 × 10 6—3.53 × 10 53.53 × 10 63.5 × 10 33 .5 × 10 53.5 × 10 6—2.0 × 10 32.0 × 10 42 、我国医药行业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洁净度级别尘埃最大允许数(个 /m 3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 0.5 μ m ≥ 5 μ m 沉降菌(个 / 皿 * )浮游菌(个 /m 3 )100 级 3.5 × 10 3 0 1 51 万级 3.5 × 10 52 × 103 3 10010 万级 3.5 × 10 6 2 × 10 4 10 50030 万级10.5 × 10 6 6 × 10 4 15 —* 用直径 9cm 的琼脂平板在空气中暴露 30 分钟。
空气净化器结构及原理空气净化器结构及原理空气净化器是一种能够去除空气中有害污染物的设备,使室内空气更清洁、更健康。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过滤系统、净化系统、风扇系统和控制系统。
一、过滤系统:过滤系统是空气净化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如灰尘、花粉、细菌、病毒等。
过滤系统通常由多层过滤网组成,包括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HEPA(高效颗粒空气)过滤网。
它们的作用及结构如下:1. 初效过滤网(Prefilter):初效过滤网是空气净化器过滤系统的第一层,它能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和粗颗粒灰尘。
初效过滤网通常由纤维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较低的阻力。
2. 活性炭过滤网(Activated Carbon Filter):活性炭过滤网能去除空气中的异味、甲醛、苯等有机污染物。
活性炭材料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能有效吸附有机分子。
活性炭过滤网通常是由多层活性炭材料组成,其中间可能还有纤维材料增强过滤效果。
3. HEPA过滤网(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过滤网是空气净化器过滤系统的关键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HEPA过滤网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如PM2.5、病毒、细菌等。
HEPA过滤网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大量的细小纤维和较高的过滤效率,能过滤掉99.97%以上的0.3微米的颗粒。
二、净化系统:净化系统是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关键部分。
净化系统一般采用化学吸附技术,通过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净化。
常见的净化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光催化法和等离子体净化法等。
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最常用的净化技术之一,活性炭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异味、甲醛等有机污染物。
2. 光催化法:光催化法是利用光催化材料吸收紫外光产生电子空穴对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光催化材料通常是钛酸锶、二氧化钛等,能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污染物。
空气净化技术及其原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大约70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死亡,这个数字比因为交通事故、暴力犯罪或自杀死亡的人数还多。
因此,人们对于空气净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空气净化技术及其原理。
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使其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科学技术。
目前,常见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滤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滤网或滤纸等材料对空气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分离。
过滤技术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因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空气净化技术。
但是,过滤技术只能去除固体颗粒,对于气态污染物则无能为力。
2.静电技术静电技术是利用静电原理对气体中带电的微粒进行捕捉。
该技术比过滤技术更加高效,因为静电技术可以去除气态污染物。
静电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它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而且处理后的尘埃需要处理。
3.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吸附剂通常是活性炭、分子筛等材料。
吸附技术可以去除气态、固态和液态污染物,因此是当前最有效的空气净化技术之一。
4.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化学过程的空气净化技术。
该技术以光为能量,利用催化剂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这种技术对於大气中病菌,吸收气体和异味的去除效率也很高。
5.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电离气体的原理来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这种技术可以去除气态、固态和液态污染物,且处理后的废料很容易清理。
但是,等离子体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因此运行成本比较高。
空气净化技术的原理不同的空气净化技术有不同的原理。
例如,过滤技术利用过滤材料将空气中的颗粒分离,而静电技术则利用静电原理将带电微粒捕捉下来。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理。
1.活性炭吸附原理活性炭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吸附剂之一。
它能够吸附大部分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因为其表面积非常大,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当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活性炭时,它们会被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0 4. 4空气净化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净化器通常由电路负离 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机器内的微风扇(又称通风机)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两次过滤)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类似大自然中新鲜空气的“微气候环境”。
离子是电子和空气中的分子碰撞所产生的带有电荷的分子,而带有负电荷的分子就称为负离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因空气污染严重使负离子逐渐消失,同时产生过多的正离子。
在正离子过多的空气里生活,会使人们产生头疼、失眠、神经衰弱、倦怠、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通俗的讲,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把空气吸进来,通过各种手段把有害物质降低,再释放出安全的、干净的空气。
市面上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主要由马达、风扇、空气过滤网、智能监测系统组成,部分型号的机器配有加湿功能的水箱,或是辅助净化装置,如负离子发生器、高压电路等。
虽然说不是每一款产品都具备以上的结构,除去高压静电集尘式的空气净化器以外,空气过滤网是其中的核心部件。
其它的净化装置实际上起到的仅是辅助功能,所以空气过滤网的好坏直接影响空气净化效果的最关键因素。
主要净化用材有:H E P A 高效过滤材料,活性炭,有害物质分解催化剂,光触媒,负离子发生器,银离子杀菌涂层等。
马达和风扇:马达和风扇作为空气净化器最核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主要作用是控制空气进行循环流动。
将带有污染物的空气吸入后经过过滤,再将清洁的空气吹出。
因此,电机的品牌选择很重要,如艾美特空气净化器所采用的BMC电机,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防尘、防锈、低噪音以及节能的特性。
滤网:市面上大多数空气净化器主要通过滤网的过滤来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而滤网主要分为:颗粒物滤网和有机物滤网。
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详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如今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世界,保障家庭空气质量已经变成了现代家庭必要的装备。
空气净化器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空气净化器的基本组成空气净化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滤网:空气净化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着重考虑细节,可以让空气被放松和流动,从而更好地过滤掉污染物。
不同种类的空气净化器,其滤网配置也有所不同。
2.风扇:空气净化器的重要部分之一,将空气引入净化器,并吹出来。
不同的风扇形式可以导致不同的效果。
3.一些选配件:空气质量监测器可以监测评估家里的空气质量,并可以与空气净化器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可选择的配件,如空气加湿器和动态滤网,可让您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空气净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过滤器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异味。
空气净化器一般有四种工作原理,分别是:1. HEPA高效空气过滤工作原理: HEPA滤网通过交替层的高密度织物网阻挡颗粒物。
2.臭氧发生器工作原理:臭氧发生器通过产生臭氧气体来去除室内异味和有害气体。
3. 电离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对觉得逗留时间更长的小粒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空气用电离器材制成,在高压的作用下释放负离子,使空气中的在空气中的污染物带上带负荷的电荷,并与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
4. 活性炭吸附工作原理:有一部分负载着孔隙庭或非晶态微晶大小的微孔功能。
吸附瓦斯技术比码头高,可启发杂质、气味和行为。
三、空气净化器的操作连接方式操作连接空气净化器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1. 空气净化器与智能设备连接:当您使用智能手机调节空气净化器的时候,您可以支配您的智能设备将您将要输出的空气数据发送给您的空气净化器,以达到自动化控制播放的效果。
2. WIFI连接方式:透过应用程式(如Tuya),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家中的空气质量、掌握最新消息及如何健康呼吸。
空气净化系统工作原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空气净化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主要功能。
一、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空气净化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和净化工艺,将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过滤空气净化系统首先通过预过滤器对室内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例如灰尘、细菌、花粉等。
这些大颗粒物的过滤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的净化过程中的负荷,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
2. 吸附经过预过滤后的空气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通过吸附的机制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异味和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下来,从而净化空气并改善室内气味。
3. 电静力除尘接下来,空气经过电静力除尘装置,其中带电的电极和集尘板之间形成一个静电场,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将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或异味粒子捕获下来。
这种技术可以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尘埃等微粒,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洁。
4. 光解负离子发生器光解负离子发生器通过辐射紫外光源并结合负离子产生技术,将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分解成氧离子(O2-)和自由电子。
氧离子能够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杀灭,同时还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静电压力,提高空气质量。
总体而言,空气净化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滤和化学反应来清洁和净化室内空气,从而提供一个清新、健康的室内环境。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主要功能1. 去除颗粒物空气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细菌、病毒等微粒。
这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 消除异味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吸附和化学反应的方式能够有效消除室内的异味,例如甲醛、烟草味、厨房油烟等。
这对于提高室内空气的舒适度和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解析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组成空气过滤网是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决定寿命的是电机,决定净化效能的是过滤段,决定是否安静的是风道设计、机箱外壳、过滤段、电机。
下面对几个主要组成结构作简要说明:1.马达和风扇马达风扇作为空气净化器最核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主要作用是控制空气进行循环流动,将带有污染物的空气吸入后经过过滤后再将清洁的空气吹出。
2.空气过滤网市面上大多数空气净化器,都主要通过空气过滤网来净化空气。
其他的净化装置实际上起到的仅是辅助功能,所以空气过滤网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是空气净化器效果的最关键因素。
空气过滤网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颗粒物空气过滤网,二是有机物空气过滤网。
颗粒物滤网又分为两种,即粗效空气过滤网和细颗粒物空气过滤网;有机物空气过滤网又分为除甲醛空气过滤网、除臭空气过滤网、活性炭空气过滤网、极炭心滤芯空气过滤网等。
3.水箱随着空气净化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空气净化器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空气的净化,通过增加水箱结构设计,空气净化器在完成基本使命的同时还能够对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
4.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空气质量的监督员,是通过内置的监测设备,实时对空气的质量做出优良中差的判断。
如此,用户可以根据空气质量情况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
另外,智能监控系统还能对滤网到的寿命,水箱的水位等进行监控,方便用户了解空气净化器的工作状态。
5.负离子发生器与高压电路负离子发生器与高压电路,一般作为辅助的净化功能,主要是将负离子随清洁的空气一起送出。
负离子具有镇静、催眠、镇痛、增食欲、降血压等功能。
雷雨过后,人们感到心情舒畅,就是空气的负离子增多的缘故。
空气负离子能还原来自大气的污染物质、氮氧化物、香烟等产生的活性氧(氧自由基)、减少过多活性氧对人体的危害。
6.消毒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就其结构而言,市场上主要有三种产品:平板式结构空气净化装置、蜂窝状六边形通道空气净化装置、圆孔通道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场景哪些环境需要额外的空气净化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场景及哪些环境需要额外的空气净化空气净化器是一种能够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污染物的设备。
随着环境污染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质量,并意识到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场景以及哪些环境需要额外的空气净化。
一、家庭使用场景1. 卧室:卧室是人们休息和睡眠的地方,保证卧室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卧室中的细颗粒物、花粉、宠物毛发等,为人们提供清新、洁净的睡眠环境。
2. 客厅:客厅是家庭活动的核心区域,也是与客人交流的重要场所。
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异味、烟雾和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让客厅更加舒适宜人。
3. 儿童房: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加敏感。
在儿童房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对孩子健康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或者哮喘患者的孩子来说,使用空气净化器更是必不可少的。
二、办公场所使用场景1. 办公室:办公室是人们每日工作的地方,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办公室中经常累积大量的细菌、病毒、甲醛等有害物质,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净化空气、杀灭细菌,提升整体工作环境。
2. 会议室:会议室是企业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会议过程中的高密度人员聚集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空气净化器可以去除会议室中的有害颗粒物,为参与会议的人员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
三、特殊场景1. 医院:医院是人们治疗和康复的场所,要求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
空气净化器在医院中可以有效去除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提供清洁、安全的医疗环境。
2. 工业厂房:工业厂房中常常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在工业厂房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帮助过滤和去除有害物质,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3. 建筑装修及新房入住:在建筑装修时,常用的装修材料和家具可能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
空气净化器的组成及原理
空气净化器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颗粒物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细菌等。
常见的过滤器材料包括纤维布、活性炭、高效滤网等。
2. 活性炭过滤器: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二氧化硫等。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分子。
3. UV灯:用于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4. 负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使其变得更重从而下沉,净化空气。
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进气: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空气净化器。
2. 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颗粒物过滤器被过滤掉,如灰尘、花粉等。
3. 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被吸附,如甲醛、苯等。
4. 杀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UV灯被杀灭。
5. 发生负离子:空气中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使其变得更重从而下沉。
6. 净化:经过以上步骤的处理,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细菌等被过滤、吸附、杀灭、沉降,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空气净化器可能会有不同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但大致上都是基于以上的原理进行操作的。
空气净化技术及防止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问题,并开始寻求解决方案。
空气净化技术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介绍空气净化技术及其应用,同时探讨如何防止空气污染。
一、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空气净化技术:1.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常见的净化空气方法之一,它通过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过滤器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高效空气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这些过滤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和病毒等杂质。
2.紫外线技术:紫外线技术可以破坏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它通过将空气通过紫外线灯管,使微生物中的DNA或RNA受到损害,达到灭菌的效果。
3.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臭味。
这种技术利用负离子吸附有害气体和臭味,进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4.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
它通过臭氧氧化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在气体或颗粒物分子中插入氧原子,使其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空气净化技术,它们的特点不同,但目的都是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二、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空气净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应用:1.家居:空气净化器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可以在家中净化空气,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2.医院:医院的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空气净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帮助医院维持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3.办公室:在办公室中,人们经常长时间呆在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去除室内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
4.工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去除这些有害物质,确保工厂的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为人们提供清洁的空气环境。
空气净化标准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物可分为以下三类。
1)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质量中径小于10μm的灰尘颗粒,也称为“飘尘”,它能在长时间悬浮且易被人体呼吸系统吸入。
大于10μm的灰尘容易沉降,在室内很少且对人的危害很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人体起主要危害的是小于2.5μm(PM2.5)的细粒子。
可吸入颗粒物有固态和液态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称为“气溶胶”。
从广义上讲,可吸入颗粒物包括细菌、病毒和花粉等生物活性粒子。
不同大小的灰尘数量不同,从个数上来说,99.9%以上都小于1μm,但其重量仅为所有灰尘重量的30%左右。
也就是说,空气中绝大多数灰尘可直接被人体吸入到肺泡中。
在不同地方,可吸入颗粒物的个数差别很大,从乡村地区的109个/m3到工业城市里的1011个/m3。
质量浓度差别也很大,从高度绿化住宅区内的0.03mg/m3到重污染工业区内的0.3mg/m3。
可吸入颗粒物除了携带细菌病毒等生物活性污染物外,还是多种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
2)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生物活性粒子有细菌、病毒、花粉等。
植物花粉的粒径大于10μm,在空气中会很快沉降。
空气中细菌的大小范围为0.3-15μm,而病毒就要小的多,一般为0.02-0.4μm。
如SARS冠状病毒的大小仅为0.08-0.15μm。
绝大多数细菌病毒没有养分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因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一般不以单体存在,通常是附着在灰尘上或结团存在,称为带菌粒子。
测试表明,大部分带菌粒子的大小为2-5μm。
但近期的试验表明,SARS病毒却能单独存活数小时。
也就是说,空气中可能有SARS病毒粒子以单体存在,粒径小于0.15μm。
这也许能够解释,很多始终带口罩的医务工作者也感染了SARS。
众所周知,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元凶。
3)化学气态污染物空气中的化学气态污染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C)和无机气体。
挥发性有机物有常见的甲苯、甲醛、苯和多种烃类、酯类、酮类等物质。
室内空气中已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多达300余种,其中有20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
虽然,有时任一种VOC的浓度均不超过有害标准,但多种VOC的联合作用却对人体非常有害。
无机气体通常为NH3、NOx、SO2、O3、氡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都有危害。
室内的异味主要是由多种VOC所致。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室内和室外空气。
室外空气中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除了风沙、火山喷发、海水飞溅等自然来源外,主要来自人为的工业排放、燃烧、交通运输等。
这些可吸入灰尘除了经门窗和人员带入外,还可由过滤功能欠佳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入室内。
室内来源主要是人的活动所致,如抽烟、燃烧、行走等。
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除了来自室外空气和人员自身的活动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来源是通风空调系统本身。
空调系统中的藏污纳垢及适宜的温湿度是细菌病毒滋生和繁衍的理想场所。
过滤功能较差的空调系统还会加剧污染物的传播和扩散。
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来自室内的装饰材料、家具、设备、人员自身等,以及室外的工业排放、燃烧、交通运输等。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污染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空气污染来源如图1所示。
当大气受了污染达到一定水平,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因此空气净化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尤为重要。
图1空气污染与污染物质空气过滤材料是利用过滤介质将空气中一定体积的固体物质截留,或者和空气中的杂质发生吸附反应作用,而空气通过介质被净化。
空气过滤是通过滤料来进行的,空气过滤材料是空气过滤中相当重要的部件,其发展直接决定着空气过滤技术的发展。
现有的空气过滤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纤维滤料:纤维滤料拥有比表面积大、体积蓬松、价格低廉、容易加工等特点,而其中又以非织造纤维材料最为突出。
非织造纤维材料不仅具有一般纤维滤料原有的优势,而且具有成布工艺短、成本低和过滤性能好等特点,现已成为空气过滤材料的主导产品。
非织造滤料主要的生产方法为针刺法和熔喷法。
主要的原料为聚酯(PET)、聚丙烯(PP)、聚酰胺等,无机纤维有玻璃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
复合滤料复合滤料是将不同性能的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滤料,以克服单一纤维滤料在性能上的缺陷。
如玻璃纤维与涤纶复合滤料,可兼具玻璃纤维滤料的耐温、耐腐蚀、高强度、低阻力,以及涤纶的耐折、耐磨性好的优点。
功能性滤料新型滤料即功能性滤料,是针对特定行业(如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拒水、拒油、阻燃、清除有害气体等)而开发的空气过滤材料,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烟气处理、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
我国的空气过滤器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家已对空气过滤器的分类及性能测试标准进行了规范。
国内一般将过滤器分为“一般通风用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两类。
对一般通风用过滤器,GB 12218-89和 GB/T 14295-93分别按大气尘计数法将过滤器分成 5 个和 4 个等级,见表1。
表中的分级是基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的国内技术水平,特别是当时国产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水平。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国外计数法与国内标准主要有三点不同之处,第一,国内计数法采用大气尘,而国外采用人工尘;第二,国内测量大于某粒径全部粒子的过滤效率,国外测量某粒径段粒子的效率,如 0.5-1.0、1.0-3.0 等分段效率值;第三,国内仅检测新过滤器的效率,国外检测发尘试验全过程的过滤效率。
GB12218-89分级ⅠⅡⅢⅣⅤ粒径(μm)≥5.0≥1.0≥0.5记数效率(%)<40 40≤E<80 40≤E<80 70≤E<99 95≤E<99.9GB/T14295-93分级粗效中效高中效亚高效粒径(μm)≥5.0≥1.0≥0.5记数效率(%)20≤E<80 20≤E<70 70≤E<99 95≤E<99.9表1 一般通风用过滤器分类对高效过滤器,按 GB6165-85和 GB13554-92规定的钠焰法检测标准将高效过滤器分为 A、B、C、D 四类。
A 类过滤器要求在额定风量下效率不低于99.9%;B 类过滤器要求在额定风量和 20%额定风量下分别进行检测,其效率均应不低于 99.99%;C 类过滤器要求在额定风量和 20%额定风量下的效率不低于99.999%;D 类过滤器要求在额定风量和 20%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 0.1μm 微粒的效率均不低于 99.999%。
目前国际上没用统一的过滤器分类标准,当前使用的有欧洲规格、美国规格,我国的过滤器分类标准与国外分类标准不同,图2为空气过滤器分类标准对比图。
图2 空气过滤器分类标准对比图图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过滤效率高效滤料过滤效率(钠焰法)我国检测标准采用钠焰法,是根据钠原子被氢气火焰激发后发出波长为589nm的特征光,光的强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成比例的原理,通过检测被测过滤器前后光强度的比值来计算过滤效率。
图 4 钠焰法原理流程图1一预过滤器;2一软管;3一风机;4一阀门;5一加热器; 6一高效过滤器;7一喷雾箱;8一喷雾器;9一混合干燥段;10-缓冲箱;11一静压环;12一被测过滤器及其连接管;13-标准孔板,14-阀门;15-调节阀;16一分气缸;17-压力表;18-通断阀;19一流量计;20-U形压力计;21-倾斜式微压计;22-前取样管;23-后取样管;24-放气调节阀;25-流量计;26一本底过滤器;27一三通切换阀;28-流量计;29一通断阀;30-混合器;31一三通切换阀;32-氢气过滤器;33一调节阀;34-流量计;35一燃烧器;36一光电转换器;37一光电测最仪;38一温度计; 39一湿度计; 40 一湿度计; 41 一连接管过滤器透过率用洁净压缩空气,将喷雾箱(7)中的氯化钠水溶液经喷雾器(8)雾化,形成含盐雾滴气溶胶;与来自风机(3)经过加热与过滤的洁净热空气相混合,在混合干燥段(9)雾滴中的水分蒸发,气流到达缓冲箱(10)时已形成均匀的多分散的固体气溶胶。
气流从缓冲箱出口后有一稳定过程,以使气溶胶在前取样管(22)口的速度场和浓度场基本均匀。
气溶胶粒径绝大部分小于gum,其质量中值直径约0.5 u m。
风道系统的风量和静压由阀门(4 , 14)控制,试验后的气流由风道末端排出。
气溶胶取样是靠风道内的压力,通过被测过滤器前、后取样管(22,23)压人检测系统,通过改变阀门(27, 29, 31)的位置,交替对过滤器前、后气溶胶进行取样。
原始气溶胶在混合器(30)中与经过本底过滤器(26)过滤的洁净空气相混合(即稀释)后,方进人燃烧器(35)。
气溶胶在燃烧器中钠原子被氢气火焰高温所激发,发出波长约589nm的特征光,其强度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成比例。
钠光强值通过光电转换器(36)变为光电流值,由光电测量仪(37)检测。
过滤器透过率系过滤后气溶胶浓度与原始气溶胶浓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过滤器阻力系一定风量下过滤器前、后的压差,由被测过滤器两侧的静压环(11)连接至微压计(21)检测。
本标准试验装置可测范围:最大试验风量0.83m3/S〔3000m3/ h〕,最低可测透过率0.001%。
压缩空气参数压缩空气应有足够的压力、气量和洁净度。
喷雾器的工作压力为588.40kPa 工作压力〔6kgf/cm2表压〕,喷雾用气量按表1选用,净化后的气体含尘浓度应小于1000粒/L (粒径等于大于0.54µm的粒子)。
压力表一般选用分度值为19.61kPa〔0.2kgf/cm2〕的1.5级压力表。
运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