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 2014.1.26-JH
- 格式:pptx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7
烧伤后如何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由火焰、热液、蒸汽、电流、化学物质等引起。
烧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休克、瘢痕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烧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它可以减轻烧伤的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一、烧伤的分类和程度评估在进行急救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烧伤的分类和程度。
烧伤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热力烧伤:由火焰、热液、热蒸汽等高温物质引起。
2、化学烧伤:由强酸、强碱、磷等化学物质引起。
3、电烧伤:由电流通过人体引起。
4、放射性烧伤:由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引起。
烧伤的程度一般根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来评估。
烧伤面积的估算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九分法”和“手掌法”。
“九分法”将人体表面积分为11 个 9%和 1 个 1%,如头部占体表面积的 9%,双上肢各占 9%,躯干前后各占 13%,双下肢各占 18%,会阴占 1%。
“手掌法”则是以患者本人手掌面积为 1%来估算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分为三度:1、一度烧伤:又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烧灼感,无水疱,3-7 天可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2、二度烧伤: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烧伤。
浅二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表现为水疱较大,疱壁薄,基底潮红,疼痛剧烈,2 周左右可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可能有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表现为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3-4 周可愈合,常有瘢痕形成。
3、三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全层皮肤烧伤,甚至累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表现为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痛觉消失,需要手术植皮才能愈合,必然会留下瘢痕。
二、烧伤后的急救原则烧伤后的急救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保护创面、镇静止痛、尽快送往医院。
1、迅速脱离致伤源火焰烧伤: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物,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湿布、棉被等覆盖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