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展分枝杆菌检查情况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2.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3. 增强实验室操作技能,提高对结核病的防控能力。
二、实验原理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本实验通过培养、分离、鉴定及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结核分枝杆菌菌种;(2)牛肉浸液;(3)鸡蛋;(4)石炭酸复红染液;(5)无菌生理盐水;(6)无菌试管;(7)酒精灯;(8)高压蒸汽灭菌器;(9)显微镜;(10)生物安全柜。
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电热恒温水浴锅;(3)无菌操作台;(4)超净工作台;(5)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菌种复苏(1)将冷冻保存的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复苏于牛肉浸液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2)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结果。
2. 分离纯化(1)将复苏后的菌液涂布于牛肉浸液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2)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重复涂布、培养,直至获得纯化菌落。
3. 鉴定(1)挑取纯化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制成菌悬液;(2)将菌悬液滴加于石炭酸复红染液中,37℃恒温染色30分钟;(3)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观察菌体形态及染色特性;(4)挑取染色阳性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等,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4. 检测(1)挑取纯化菌落,制成菌悬液;(2)将菌悬液滴加于含有药物的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3)观察药物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判断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种复苏:复苏后的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呈干燥状,有明显的溶血现象。
2. 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呈干燥状,有明显的溶血现象。
3. 鉴定:挑取染色阳性菌落,进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分枝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分枝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概述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的、具有分枝生长趋势的需氧杆菌,因具有耐受或抵抗酸和乙醇脱色的特点,又称为耐酸或抗酸菌。
分枝杆菌属至今已发现80多个种,除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外,其他分枝杆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
2. 标本类型痰液、体液(包括脑脊液、腹水、胸水)组织,粪便等标本。
3. 鉴定3.1 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或稍弯曲,两端钝圆,大小为(0.2~0.5um)×(1~5um)。
革兰染色不易着色,抗酸染色呈红色。
以痰液直接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多为单个存在,有时呈V、Y、人字形排列,痰菌量多时可排列为束状或集聚成团。
荧光染料金胺“O”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金黄色荧光。
3.2 培养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繁殖一代约需18h,因此在罗氏固体培养基上需要培养2~6星期方可见到菌落。
菌落多为粗糙型,不透明,乳白为米黄色,呈干燥颗粒状,形似菜花。
液体培养基中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较快,可形成表面菌膜或沉于管底。
3.3 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耐热触酶、耐热磷酸酶和吐温80水解试验均阴性,尿素酶、中性红、结核分枝杆菌烟酸、烟酰胺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
3.4鉴别要点:3.4.1 本菌特征:菌体细长,抗酸染色呈红色;生长缓慢,菌落乳白或米黄色,呈干燥颗粒状,形似菜花状;不发酵糖类,尿素酶、中性红试验阳性。
3.4.2 与牛分枝杆菌的鉴别:结核分枝杆菌菌体细长,烟酸、烟酰胺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牛分枝杆菌菌体较短、较粗,烟酸、烟酰胺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阴性。
3.5 操作步骤3.5.1 中性培养基3.5.1.1 标本的处理痰液:挑取约5ml痰液至已标记的50ml离心试管中,加等量的2%N-乙酰半胱胺-氢氧化钠前处理液(去污染);漩涡振荡20秒;静置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加无菌PBS(pH6.8)至约50ml,盖紧盖子;离心3000r/min,15分钟;倒掉上清液;添加1-3mlPBS(pH6.8)以中和pH至6.8.体液(包括脑脊液、腹水、胸水):无菌体液直接接种;标本量>10ml,离心3000r/min,15分钟,取沉淀物接种;污染标本,须同痰液处理方法后再接种。
最新: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共识(最全版)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一直是业界焦点。
编写组专家对综合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病)的微生物学检查进行了讨论,撰写了专家共识,并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
本文包括涂片、培养、药敏试验等技术内容,希望能为临床处置、实验室工作提供合理、实用的帮助。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是经典致;, 引起肺结核和肺外感染。
结核病是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结核病大国〃,初诊患者很多在综合医院就诊,但结核病在综合医院的病原学诊断、药敏试验等却不尽如人意。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织专家撰写本共识, 供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检查参考。
一、术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 MTBC) 该菌是细长、直或稍弯曲、两端圆钝的杆菌,长约1-4 μm ,宽约0.3~0.6 μm ,抗酸染色阳性,可致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MTB s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卡内蒂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 NTM )是指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菌种。
(二)活动性结核病MTBC感染人体后,处于活动期,患者有结核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MTB 感染的病原学、病理学、影像学等检查证据。
(三)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 LTBI)机体感染MTBC后出现持久免疫应答但未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一种临床状态,临床上既无活动性结核病的症状、体征和明显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也无活动性结核病的影像学证据等。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研究摘要: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方法:筛选我院在一年之间抽取的120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共360份进行研究,进行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BACT/ALERT3D60液体培养及Genexpert分子检测等4种实验室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虽然Genexpert分子检测阳性率与液体培养阳性率相似,但分子检测时间更快,使用Genexpert分子检测所需时间更短(P<0.05);结核分支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
结论:通过对结核分支杆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Genexpert分子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值得引起重视。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法;耐药Methodological 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test and study on drug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Xiao Huixia, Wang Furui, Wang Xiaoping, Liu Jing, Chen Min, Tian XushengReference Laboratory of Tuberculosis,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 750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aboratory testing methodology and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thod: a total of 360 samples of sputum extracted from 120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ithin one year werescreened for study. Four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smear microscopy, Roche solid culture, BACT/ALERT3D60 liquid cultureand Genexpert molecular detection, to observe the detection results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Results: Although the positive rate of Genexpert molecular detec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liquid culture,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time was faster and the detection timerequired by Genexpert molecular was shorter (P<0.05).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the highest resistance to ofloxacin. Conclusion: Laboratory testing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that Genexpert molecular testing wa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anwhil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certaindrug resistance to anti-tuberculosis drugs frequent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was worthy of attention.Key word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tection method; Drug resistanc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结核病的重要致病菌,在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在外界的环境中存在比较强的抵抗力,这也就导致耐药菌株比较容易出现[1]。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传染性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通常临床诊断结核病时,对诊断方法要求高,需准确、快速、特异性诊断,同时可以准确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目前结核分支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日益增多,而其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没有显著提高。
本文就对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述研究,以此寻求简单方便、准确性高、应用广泛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标签: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核病结核病是目前世界严重性慢性传染病,在早期WHO就以对结核病发出紧急预告。
结核分枝杆菌也可称为结核杆菌,在1882年Koch证明其是结核病病原体[1]。
现今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的改进与发展,相应降低了结核病的死亡率。
但随着而来的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死亡率不减反增[2]。
在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时,主要是根据实验室检测方法早期准确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
现综述如下文。
1细菌学诊断技术1.1直接厚涂片法直接厚涂片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成本低廉,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细菌学常用方法。
相关资料显示采取直接厚涂片法,其检出率与普通涂片法相比,其高出率高达19%[3],是《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范》中对结核病诊断的规定方法。
1.2集菌涂片法集菌涂片法利用检测标本体积或离心、浮游等方法,使标本中结核杆菌富集,操作复杂,应用少。
涂片法的应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敏感性约为37%,较低,特异性为94%[4],无法有效准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1.3 BACTEC-TB-460快速检测系统BACTEC-TB-460快速检测系统可对结核分枝杆菌代谢产物进行有效测定,于米氏7H12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14C量,阳性则为生长指数GI值超过19[5]。
此种方法初代分离率较高,报告时间短,2d 内可检出阳性标本,而改良罗氏法最快需要约20d才可检测出阳性结果,阴性检测需2个月报告,而BACTEC-TB-460快速检测系统只需1个月[6]。
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解读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一种
抗生素耐受性的微生物,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诊断NTM 的实验室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具,因此理解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NTM相关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细菌培养、原病原定性及诊断定性等。
细菌培养是最重要的检查项目,它可以帮助检出细菌,进而确定NTM菌株的类型。
除了细菌培养外,原病原定性及诊断定性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明确某种NTM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或致病性。
每项NTM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都有其自己的解读方式,需要药物学家以及临床实践者共同进行。
细菌培养的结果可以确定诊断是否非结核分枝杆菌,并确定诊断菌株的类型。
原病原定性结果可以确定NTM菌株的培养结果,也可以确定其抗药性结果;它们可以帮助临床实践者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来治疗NTM感染。
此外,诊断定性实验的结果也可以帮助诊断者更好地了解NTM感染的类型、潜力风险以及治疗方案。
它们可以帮助临床实践者更清楚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发现NTM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解读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指导临床实践者进行有效的NTM检测和治疗。
对于NTM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解读,临床实践者需要充分了解并准确地理解其结果,以提供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
- 1 -。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报告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和传播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观察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含有富集培养基的平板,将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其上,并进行培养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平板上形成了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菌落。
这些菌落呈现出浓密的黄色,形状不规则。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菌落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分枝,这是结核分枝杆菌的典型特征。
实验二:结核分枝杆菌的耐酸性测试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这是其在人体内存活并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特性,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有酸性培养基的管子中,并进行培养观察。
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在酸性环境下依然能够存活,并在培养基中形成了菌落。
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结核分枝杆菌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
实验三: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研究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其中空气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途径。
首先,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有富集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将其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内。
随后,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制造气流,如喷嚏、咳嗽等,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是否会被气流传播。
实验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能够通过气流传播,并在容器内的其他培养皿上形成新的菌落。
这一实验结果强调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中空气传播的重要性。
实验四: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首先,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并将其接种于含有不同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部分菌落仍能够存活并繁殖,而其他菌落则无法生长。
这表明,这些结核分枝杆菌对某些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
这一实验结果提示了结核病治疗中耐药菌株的存在,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
实验室开展分枝杆菌检查能力情况调查
1、本实验室自什么时间开始开展结核菌培养和/或药敏试验的?
2、实验室有几名专职人员从事结核菌培养和/或药敏试验工作?
3、是否已开展结核杆菌培养和/或药敏试验的室内质控?(如开展请作详细描述)
4、是否参加过结核杆菌培养和/或药敏试验的室间质评?何年?是何机构?
5、目前实验室开展分枝杆菌培养和/或药敏配置的设备有哪些?请详细填写如下表格,如继续开展结核培养和/或药敏试验,还需增加配备什么设备?
6、实验室是否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手册?如有,是否为自己编写?并作详细说明
7、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否参加过结核菌培养和/或药敏试验的相关培训?何年?何机构?是否还需要培训?
9、对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耐药监测科工作以及加强山东省结核病三级网络实验室体系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单位:
调查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