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1.食物的化学:食物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
化学反应也是烹饪的基础,如烟熏、发酵和油炸。
2.饮料的化学:饮料中含有水、糖分、香料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一些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等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
3.药物的化学:药物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病痛。
药物通过与身体内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来改变生理过程。
4.日常用品的化学:我们使用的很多日常用品,如洗衣粉、肥皂、洗发水和牙膏等,都包含了各种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起到清洁、消毒和美容的作用。
5.清洁剂的化学:家用清洁剂如洗涤剂、洗碗液和洗手液,都含有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使油脂和污渍溶解,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6.化妆品的化学:化妆品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颜料、防腐剂和香精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变皮肤的外观和质地。
7.塑料的化学:塑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制造业等领域。
塑料可以通过加热和注塑等化学过程来制造。
8.化学能源的应用:化学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同时,化学能源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9.金属的应用:金属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和电子等领域。
金属的特性,如导电性和强度,使其成为许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
了解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以上只是一些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的汇总,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因此,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和乐趣。
《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 (H 20)m ),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鼠李糖C 6H 12O 5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甲醛HCHO 、乙酸CH 3COOH 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 6H 12O 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3、葡萄糖的还原性:和银氨溶液反应:3224324422()()23()Ag NH OH CH OH CHOH CHO Ag NH CH OH CHOH COONH H O +−−−−→+++水浴加热↓↑;和新制Cu(OH)2反应:22422422()()()2Cu OH CH OH CHOH CHO Cu O CH OH CHOH COOH H O+−−→++△↓。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6126222666;0C H O O CO H O H +−−→+酶△<;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 、直接氧化供能;b 、转化成糖元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比正常值低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 、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122211261266126C H O H O C H O C H O +−−→+酶(蔗糖)(葡萄糖)(果糖)122211261262C H O H O C H O +−−→酶(麦芽糖)(葡萄糖)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分子式(C 6H 10O 5)n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中,一部分悬浮在水里,长时间或高温可产生糊化。
100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1. 水是由氢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2.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包含许多不同的碳氢化合物。
3. 咖啡因是一种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化合物。
4. 热量是一种能量单位,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
5. 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6.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保护身体免受氧化损伤。
7. 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对于构建身体组织非常重要。
8. 气体可以通过压缩或冷却来被压缩。
9. 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非常重要。
10. 粉末和液体可以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11.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12. 蓝色的石灰水可以用来检测二氧化碳的存在。
13. 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用于生产酒精饮料和清洁液。
14. 铜是一种常见的过渡元素,用于制造电线和制造一些合金。
15. 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16. 反衬色是一种化学反应,具有消失-再次出现的特征。
17. 合成两个或更多元素产生新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化合反应。
18. 化学反应的具体表征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生成、固体沉淀等。
19. 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以将离子解离成原子和分子。
20. 锐酸可以被用作中毒剂和金属清洗剂。
21. 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涉及物质和氧气的相互作用。
22. 酸碱指数是一种用于描述物质酸碱性质的量。
23.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可以帮助化学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
24.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铂、镍、钯等金属。
25. 自催化是指一种反应中产物能够促进其他反应发生的现象。
26. 化合价是描述元素结合方式的概念。
27. 铁锈是一种氧化铁的化合物,由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引起。
28. 相变是一种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
29. 化学能是一种被存储的能量,可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30.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1. 土壤中的酸度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
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大全
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很多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化学基础知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价态。
常见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
酸的性质和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等。
碱的性质和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等。
盐的性质和反应: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等。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简单化合物外。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氯化钠等。
生活中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应用一、生活中的化学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胃酸过多时,服用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进行中和。
2.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3.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4.复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物质。
例如,烧碱(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5.水解反应:化合物与水作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食盐(氯化钠)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氯离子和钠离子。
二、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1.清洁剂: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污渍。
例如,洗洁精对油脂具有乳化作用,使油脂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从而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2.制药:化学反应用于合成药物。
例如,青霉素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青霉素G。
3.食品加工:化学反应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小苏打(碳酸氢钠)在烘焙过程中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蓬松。
4.环境保护: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例如,利用化学反应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5.能源转化:化学反应在能源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炭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用于发电。
6.材料科学:化学反应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钢铁制造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铁矿石转化为钢铁。
三、安全常识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正确使用化学试剂,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3.掌握急救知识,如遇到化学事故,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关注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合理使用化学产品,保障身心健康。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化学现象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与生活常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 推论:同温同压下,V1V2n1n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
- 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 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 离子共存: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 食品营养与化学:-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常见的食品营养成分。
- 食品加工与保存:常见的食品加工有脱水、腌渍、熏制、烘焙等。
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有低温保存、罐装保存、干燥保存等。
- 食品安全与保护: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污染、变质、过期、添加违禁品等。
保护食品安全的方法有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储存食品的温度和时间、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等。
3. 环境保护与化学:- 空气污染:来源有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燃烧废气等,危害有造成眼睛、鼻子和喉咙刺激,导致呼吸道疾病等。
- 水污染:来源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城市污水等,危害有水质优不起来,导致鱼类死亡,甚至危害人类健康等。
- 固体废弃物:分类有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危害有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源等。
4. 医疗保健与化学:- 药物分类:有抗生素、非抗生素、激素等。
- 药物的作用:有抗炎、抗毒、抗癌等。
- 药物的禁忌:有药物相互抵消、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与生活常考的知识点总结,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并在生活中积极应用。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 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只是原子的位置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是守恒的。
2. 摩尔概念摩尔是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的数量关系可用在物质质量计算、反应物质的定量分析等方面。
3.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第二章:常见物质1. 水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能溶解许多物质。
并且水的密度、比热和升华潜热等物理性质使得水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空气空气是地球上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空气可以维持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火的燃料。
3.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弱碱性的物质,常用作食品添加剂、洗涤剂和药品。
第三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2. 键能与反应热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结合能量的变化称为反应热,反应热的大小与化学键的稳定性有关。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得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常用于制造材料和电器。
氧化性金属指在化学反应中喜欢丢失电子的金属,例如锂、钠和钾等。
3. 金属氧化物金属与氧气结合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碱性氧化物。
第2篇示例: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一、化学与环境1.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污染物质。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它们的排放会造成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 水质污染: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工业和生活的发展,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
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门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
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萌芽时期,丹药时期,燃素时期,发展期和现代时期五个阶段。
而在现代时期,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
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
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并开始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
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
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自此,化学开始大量的应用于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便利。
说起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外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而我们最熟知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食”了,在吃上面发生的化学反应简直多不胜数,繁若星辰。
化学生活常识
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使用的化妆品甚至是呼吸的空气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因此了解一些化学生活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化学在食物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饮食中,许多食物都含有化
学物质。
比如说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等等。
此外,我们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也会用到一些化学原理,比如说烹饪肉类时,蛋白质的变性使得肉变得更加容易消化。
其次,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用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洗发水、沐浴露、洗洁
精等清洁用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去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清洁卫生。
化妆品中的成分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化学调配的,以确保对皮肤的温和和有效性。
此外,我们的衣物也离不开化学。
染料、防水剂、防褪色剂等都是化学制品,
它们让我们的衣物更加美丽、耐用。
而纺织品中的合成纤维也是经过化学加工而成,它们具有吸湿排汗、柔软舒适的特性。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空气中的化学物质。
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是
化学元素的产物。
此外,大气中的污染物也是化学物质,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正确地了解和使用化学
知识,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化学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希望通过对化学生活常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大一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点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大一新生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学习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也是大一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大一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一、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在化学领域中,原子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
原子中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个基本粒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有负电荷。
而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则绕着核心的轨道运动。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分类进行排列。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子序数、原子符号和原子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而在中间则是过渡金属元素。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可以为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反应和化学方程式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而连接在一起,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连接而成,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分子结构是一种描述分子中原子排列方式和化学键的方法。
分子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分子中原子结构的不同,将决定物质的性质,比如气体、液体、固体等。
四、溶液和溶剂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指的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将溶质溶解的介质。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解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的比值来表示。
不同的溶液有着不同的性质,比如酸碱度、导电性等。
五、化学反应和平衡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其中包括摩尔比例、化学方程式和反应速率等概念。
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同时,化学反应也会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
平衡是指在某个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根据平衡反应的特点,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定量分析。
六、酸碱中和和pH值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化学与生活基础知识点一、营养均衡和人体健康(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等)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2、维生素C的分子式C6H8O6,是一种无色晶体,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维生素C摄入过多可用NaHCO3溶液反应),其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
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可防治败血症。
维生素C 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抗氧化剂),在水中或受热时很溶液被氧化。
实验:维生素C的检验,用FeCl3溶液,棕黄色变浅绿色;碘的淀粉溶液,蓝色褪去。
3、人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有Fe、I、Zn、Se等共16种,常量元素有C、H、O、Ca、P等共11种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可多吃海带、海鱼、紫菜来补充;也可吃加碘食盐(含有KIO3),碘缺乏致大脖子病,碘过量易致甲亢。
5、铁元素在人体中参与O2的运输,缺铁可通过铁强化酱油来补充,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6、中国有句名言:药补不如食补。
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要保持膳食平衡。
(二)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为着色剂、防腐剂、调味剂、营养添加剂。
1、着色剂(色素)主要包括:天然色素有胡萝卜素、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人工合成色素,苏丹红等化工燃料有毒。
2、防腐剂:早期采用的防腐剂主要是食盐、食醋、糖等,现在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盐。
3、调味剂主要有:食盐(咸味剂)、食醋(酸味剂)、味精。
4、营养强化剂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
5、疏松剂:主要有小苏打、碳酸氢铵等,受热易分解生成气体。
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CO2↑+H2O(三)常见营养素1、糖类:单糖有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人体重要的能量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6H12O6+6O2===6CO2+6H2O。
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Cu2O,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反应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可以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2CO2↑+2CH3CH2OH二糖有蔗糖和葡萄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表达式均为(C6H 10O5)n,均为天然高分子,两者n值不同,结构不同,均可在催化剂(如酶、硫酸)条件下水解,淀粉在硫酸催化下水解后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
淀粉溶液遇碘显蓝色。
淀粉、蛋白质“溶液”均为胶体,可用丁达尔效应检验。
实验:淀粉水解的检验,检验是否存在淀粉用碘水,呈蓝色则淀粉未完全水解。
检验葡萄糖,先用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水解生成α-氨基酸,主要含C、H、O、N元素。
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如饱和Na2SO4、(NH4)2SO4溶液中溶解度减小而盐析,属于物理变化,可用于分离提存蛋白质。
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作用下省去生理活性而变性。
α—氨基酸的通式:R—CH—COOH,官能团:氨基和羧基。
NH2肽键的结构:—CO—NH—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主要有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两种,天然油脂是混合物(不是高分子),油脂在人体内消化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油脂在工业上在NaOH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主要成分)和甘油。
(四)正确使用药物1、人工合成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2、解热镇痛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其化学名是乙酰水杨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
有关方程式:+NaHCO3== H2O+CO2↑+3、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优异功能,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试验(简称“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4、抗酸药作用是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其主要成分时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镁、碳酸钙等。
有关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 +CO2↑Al(OH)3+3HCl =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MgCO3+2HCl==MgCl2+ H2O+CO2↑,MgCO3+2H+==Mg2++ H2O+CO2↑5、天然药物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服用麻黄碱有时会出现中枢兴奋所导致的不安、失眠等,晚间服用最好同服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运动员不能服用麻黄碱。
二、功能各异的材料(一)金属材料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与各成分的金属相比,其特点为硬度比各组成成分大,熔点比各组成成分低。
2、我们经常使用的合金有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和新型合金。
3、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的两种铁碳合金。
4、钢一般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根据含碳量不同,前者可以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
含碳量高,硬度大,韧性差、延展性差,含碳量低,硬度小,韧性好、延展性好。
后者最常见的一种是不锈钢,其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它在大气中比较稳定,不容易生锈,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5、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通常制成合金。
如铝硅合金,制门窗、飞机等。
镁铝合金,制照相机外壳等。
铝的耐腐蚀原因:表面的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Al2O3)钝化: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内部金属的氧化。
6、常见的铜合金有黄铜(Cu-Zn合金)和青铜(Cu-Sn合金)7、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或者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主要如钢铁的电化学腐蚀,钢铁含碳,在潮湿环境中易腐蚀生锈,负极是铁,反应是Fe-2e-==Fe2+,正极是碳,氧气参与反应,最后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8、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外加保护膜(油漆、电镀、钝化、发蓝、包裹塑料等)、电化学保护法(轮船外壳、石油管道连锌块,钢铁水闸连直流电源负极)。
实验:易拉罐成分检验,内部是铝,表面是致密氧化物薄膜(Al2O3),难以发生与CuSO4溶液的置换,当用NaOH溶液处理溶解氧化膜后,则可以置换。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和水泥、光导纤维、晶体硅1、普通玻璃成分是Na2SiO3、Ca2SiO3、SiO2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SiO2。
这种物质称作玻璃态物质,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范围内逐渐软化。
制取原料是石灰石CaCO3、纯碱Na2CO3、石英SiO2,在玻璃熔炉中高温反应而成。
2、石英玻璃是SiO2,与普通玻璃不同,可做光导纤维。
3、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4、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然后加入适量的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的硅酸盐水泥。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塑料。
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指的是塑料冷却后又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是线型高分子材料,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
热固性指的是在制造过程中受热能变软,但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再软化,具有体型网状结构结构,如酚醛树脂。
4、天然纤维如纤维素(棉花、麻)、蛋白质(蚕丝、羊毛)等,而合成纤维如腈纶、涤纶等,人造纤维(人造棉等)。
蛋白质纤维的检验: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5、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是聚异戊二烯,是线性分子,经硫化后合成硫化橡胶(体型网状分子,二硫键结构)。
6、复合材料指的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的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就是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还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实验:常见纤维的检验。
灼烧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蚕丝;易燃,有烧纸味,灰柔软;熔缩,滴落并起泡,灰硬。
三、污染与治理(一)空气污染和治理1、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以分为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CO、碳氢化物、氟氯代烷(常用作制冷剂,商品名叫氟利昂)。
2、自然界中臭氧有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3、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中的缘故。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硫酸型酸雨,SO2引起,2SO2+O2==2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SO2主要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治理:燃料脱硫如石灰石脱硫、废气处理等,石灰石脱硫的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CO2。
酸雨在空气中酸性增强的原因是2H2SO3+O2===2H2SO4。
硝酸型酸雨:氮氧化物引起。
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3NO2+H2O==2HNO3+NO。
汽车尾气:碳氧化合物(CO)、氮氧化合物(NO、NO2)氮氧化合物主要导致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催化反应:2CO+2NO2CO2+N24、我国是世界上耗煤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改善燃煤质量②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进排烟设备等(如调节燃烧时的空燃比和采用新型煤粉燃烧器,使煤燃烧充分,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③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汽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④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7、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可采取:①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因为了减少汽油燃烧,减轻爆震现象,人们常向汽油中添加抗暴震剂,四乙基铅就是最常用的抗爆剂,加有四乙基铅的汽油通常称为含铅汽油,它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铅污染,对人体的许多系统都有严重的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②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
发生的反应,8、室内空气污染的①厨房:燃料燃烧产生的CO、CO2、NO、SO2和尼古丁等造成污染;厨房油烟;②装饰材料:主要来源甲苯、二甲苯、苯(如油漆)等;甲醛(如胶合板);放射性污染(氡)9.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PM2.5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