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五下《图形变换》
- 格式:doc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4
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与变换》数学教
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图形的运动和变换的概念
- 能够通过翻转、平移和旋转等变换操作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 掌握常见图形的基本变换规律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变换前后的图形,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和变换的兴趣,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2. 概念讲解:简明扼要地介绍图形的运动和变换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
3. 变换操作演示: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几个常见的变换操作,如翻转、平移和旋转,并让学生观察变换前后的图形特点。
4. 练与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变换操作的练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索变换规律。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变换操作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讲解加深他们的理解。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变换操作,如组合变换和镜像变换,并提供相应的练题进行拓展训练。
7. 综合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解决问题,并加深他们对图形运动和变换的理解。
8.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
教学资源
- 投影仪或黑板
- 练题和实际问题
- 学生练册和教材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 批改学生的练册和作业,评估他们对图形运动和变换的掌握情况
-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
参考资料
- 《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辅》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练习题一、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张上剪下来的?请连线。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答案:一、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张上剪下来的?请连线。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图形的变换》第四稿【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继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节课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呈现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丽图案,使学生运用变换的知识分析、欣赏、发现美,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后面设计简单图案做好铺垫,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奠定基础。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本节课所展示的正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教材从“欣赏图案”入手,让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然后将图案进行分解,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教材编排注重以下两点:1、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3、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在教学时,我把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作为重点来突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再想一想”,试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学生特点: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自测卷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2%)(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2)推拉窗的移动。
()(3)钟面上的分针。
()(4)飞机的螺旋桨。
()(5)工作中的电风扇。
()(6)拉动抽屉。
()2、看右图填空。
(12%)(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2%)(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0)到达图4的位置;(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的位置;4、用线连一连绕点“O”旋转而成的图形。
(4%)A旋转1800 旋转900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8分)(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 )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 )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 ) 三、在下面图形中,你知道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吗?(每题1分,共6分)第二部分 解决问题四、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每题1分,共9分)( )条对称轴(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 ( )条对称轴五、操作题1、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九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简单的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2.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3.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方法;2.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解决简单问题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教学演示材料;2.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变换前后的图形,带领学生观察和描述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和讨论(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和翻折图形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总结归纳。
3. 游戏和练习(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图形变换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4. 应用和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七、课堂作业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完成练习和作业册中相关的题目。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导入加上学习讨论、游戏练习、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方法创造新的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美。
2. 学生学会合作研究,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变换的概念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2. 图形变换的性质讲解图形变换的不变性和可逆性。
3. 图形变换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图形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图形变换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变换的效果。
3. 课堂互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理解图形变换的性质,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图形变换的实际应用。
4. 练与巩固布置一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成绩和课后作业,综合评价学生在图形变换方面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图形变换的操作软件3. 练题库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操作。
2. 注重知识点的巩固,及时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1 图形的变换(01)一、选择题(共8小题)1. 如图是一个房间的门牌号,由于上面的钉子坏了,使门牌号码转了下来。
原来的门牌号是()A.608bB.b806C.P8062. 将图形按顺时针力旋转90∘后的图形是()A. B. C. D.3. 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得出圆锥体的是()A. B. C. D.4.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就能得到一个()A.长方体B.圆锥C.圆柱D.正方体5. 下面的图形中,()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A. B. C. D.6. 以下面各图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能形成圆锥的图形是()A. B. C.7. 以下面图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圆锥。
A. B. C. D.8. 下列图形中不可能通过将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工作中的电风扇属于一种旋转现象。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长3厘米和4厘米,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圈得到一个圆锥,这个圆锥体积最大为________.如图是直角三角形,绕AC边旋转一周产生的图形是________,如果AC长3厘米,BC 长1厘米,旋转后产生的图形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一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厘米、8厘米,以8厘米长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圈(如图),将出现一个________体,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共6小题)以如图的右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________,新图形的体积是________.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A.平移B.旋转C.对称D.放大E.缩小(1)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转动。
________(2)电梯的运动。
________(3)拍摄照片。
________(4)投影幻灯。
________(5)剪纸蝴蝶。
第3讲游玩魔幻乐园----图形变换与确定位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结合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移与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与旋转。
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数出平移的格数,并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数对表示的位置及周围情况推理出该整体的数量。
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问题解决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猜想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一系列的运算定律简便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画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并能够用数对表示对应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解析:题干“平行四边形在不停的平移”下划线。
“用(6,3)表示图形变化后的C点位置”下划线。
下一步:标出C1(6,3),将C点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1格平移到C1(6,3)的位置。
(整个图形也随C点平移,原图位置改成全虚线)答案:A(3,8) ,B(1,6),C(1,2),D(3,4)A1(8,9),B1(6,7),C1(6,3)D1(8,5)。
2、讲解过程(1)学生审题,寻求解决方法。
师:请认真审题,你知道图形是怎样变换的吗?①师:还有其他的平移方法吗?②(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3)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表示的情况,集体核对正误。
(4)汇报答案。
师:几个好朋友也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题目,这时大门打开了,里面又有什么有趣的问题等待着它们呢?(二)探究类型之二1、过渡语①生1:我们根据(6,3)可以在图中标出变化后的C点位置,那么可知C 点是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1格。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解读图形的变换是在学生在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去情境进行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问题。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学生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知识。
教材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欣赏设计内容是结合主题图中的图案,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利用图形变换进行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
这一内容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二.单元总体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周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对称和旋转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小五下数学第1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测试(无答案)
一、在下面图形中,你还能画出其它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
二、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张上剪下来的?请连线。
三、你知道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吗?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 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四、读图填空。
(1)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
(2)指针从“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五、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按照要求画图。
(1)画出三角形AOB 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点逆时针旋转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