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共3分)(1)关于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分)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2分)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8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_(1)(A清醒;B苏醒;C醒悟;D 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2)(A次第;B 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sùsù( ) 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 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萌()发翩()然sù sù( ) 地落销声nì( ) 迹(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2 分)(3)语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3.仿照以下的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2 分亲情是杯清洌的酒,因为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温润的茶,因为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4.名著阅读(2分)(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2024.03)(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运用(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先民的肌肤,温润丰盈;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温馨情浓;是中华文明的河流,磅.磷浑厚。
眺望千古江流,邀远的繁华也好,萧瑟的春秋也罢,它们早已随着滔滔的江水向东逝去,唯有汉字里始终珍藏着星火(liáo yuán ) 的奋进、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有丰富深邃的(rén qínɡshìɡù).....令人叹为观止。
汉字,永远屹.立于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
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幸运礼物,也是民族文化经过重重劫难.后留下来的宝贵薪火。
即使人类已经步入电子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发明不断(yǒnɡxiàn ) ,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永不衰竭?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深邃的汉字承载,有儒道思想和龙的精神:"白强不息""厚德载.物"国的新时代拉开(wéi mù)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磅.礴(pánɡ)屹.立(yì)劫.难(nàn)厚德载.物(zài)B.磅.礴(bánɡ)屹.立(qì)劫.难(nán)厚德载.物(zài)C.磅.礴(pánɡ)屹.立(yì)劫.难(nàn)厚德载.物(zǎi)D.磅.礴(bánɡ)屹.立(qì)劫.难(nán)厚德载.物(zǎi)2.在上面语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燎原人情事故踊现帷幕B.缭原人情世故涌现维幕C.燎原人情世故涌现帷幕D.燎原人情事故踊现维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夏的济南将会柳绿荷红、草长莺飞....。
2022—2023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题共 12 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6分)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从热情好客..(fú)..(hào)、能驾船、会凫水的鲁镇小伙伴,我们感受到了由社戏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读“东山的糜子..(mí)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我们了解到了信天游这种扣人心弦的民歌形式;看安塞腰鼓,我们体会到了安塞腰鼓“骤雨..(xuán)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zòu)一样,是急促..(cù)的鼓点;旋风(wā)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tóng);斗虎一样,是强键的风姿”的奇伟磅礴。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好客(hào ) 凫水(fú)B.糜子(mí) 急促(cù)C.骤雨(zòu) 乱蛙(wā)D.旋风(xuán) 瞳仁(tóng)2.上面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肩膀B.蹦跳C.强键D.磅礴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B.听完他的话,我振振有辞地说:“不相信你的话,你这是挑拔离间....。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延边州名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诗经·子衿》中,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寂时,你可以借用唐朝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劝慰他。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
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
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是双脚,()是未来。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向双脚而是要问向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向双手而是要问向意志。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不要wǎn惜千百次播种□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不要遗憾千百次凋零。
信念告诉我们的人生: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羁.( )绊②wǎn( )惜(2)语段“□”处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A.,B.:C.?D.;(3)结合语境,请为语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
()A.如果那么B.虽然但是C.无论都D.不仅还(4)结合语段内容,仿照画线语句,续写一句话。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jié①难。
这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想放弃。
但是,正如谚语..所说:“自然总是在不断地yùn yù②着新的生命。
”就像春天里的草木一样,即使经历了严寒酷暑,也依然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草木一样,坚持不懈....地前行。
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必然会袭来,那些放弃或“躺平”的人首屈一指....,但不管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还是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要迎难而上。
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个道理,才能提高人生的抗挫能力。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是,时间却在不断地流sh ì③。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2.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谚语B.坚持不懈C.首屈一指D.突如其来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贺敬之《回延安》)②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
(贺敬之《回延安》)④ ,白露为霜。
(《蒹葭》)⑤ ,胡为乎泥中?(《式微》)⑥关关雎鸠, 。
(《关雎》)⑦《子衿》中表现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诗句是: , 。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大自然的语言》。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三)八年级语文(统编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
](6分)(1)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2)蒹葭采采,______。
(《蒹葭》)(3)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山光悦鸟性,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青树翠蔓,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6)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7)洞庭湖波澜壮阔、烟波浩渺,看到此景,让人不由得想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两句。
(8)春天,万物复苏,到处是繁花芳草,让人不由得想到《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阅读语段,完成2~3题。
大海正遭受着暴风骤雨的袭击。
海浪拍打着海面,发出zhèn耳欲聋的响声。
狂风呼啸着,海浪翻滚着。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在海面上驰chěng、咆哮。
望着外面的情形,我的心如同一片在漩涡中翻腾的小舟,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大海正遭受着暴风骤(A.zhòu B.zòu)雨的袭击。
()(2)我的心如同一片在漩(A.xuán B.xuàn)涡中翻腾的小舟。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zhèn耳欲聋______ (2)驰chěng______.4.阅读完《经典常谈》,同学们对读经典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说说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3分)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①清澈的河流、翠绿的森林、碧蓝的天空、多姿多彩的生物群落,共同绘就了美丽的生态画卷。
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自评(B)语文(考试范围:至107页+21课+24课+名著导读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华儿女用fēn zhìtàlái的祝福表达自己的骄傲和自豪。
东风着陆场,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的铿锵步伐,也将见证着中国人航天梦想的逐步实现。
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用骨气、汗水乃至生命去探索太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1)根据拼音写词语,给词语注拼音。
(2分)Fēn zhìtàlái()铿锵()(2)请你为画线的词语“前赴后继”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A.前边的人倒下去了,后边的人继续前进。
B.前边的人冲上去了,后边的人也紧跟上去。
C.前边的人倒下去了,后边的人也跟着倒下去。
D.前边的人冲上去了,后边的人倒下去了。
2.古诗文名句积累。
(8分)古诗词博大精深,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
《石壕吏》中“①,②”传递出战争造成的妻离子散、衣不遮体的惨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③,④”凸显出诗人的崇高理想、忧国情怀;《题破山寺后禅院》中,“⑤,⑥”所描绘的山光潭影尽显禅院环境的清幽,使人俗念消除净尽;《卜算子·咏梅》中“⑦,⑧”写出梅花遭遇挫折却香气不改的精神,使人心胸正气浩然。
3.仿照画线句给文段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句构成排比。
(2分)竞技之美,让人欣赏,让人沉醉,让人叹服。
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如果说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体现着技巧之美,那么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展现着速度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五常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柏.树(jiù)凫.水(fú)蓦.然(mè)B.冗.杂(rǒng)归省.(xǐng)沙砾.(1è)C.晦.暗(huì)行.辈(háng)翩.然(piān)D.幽悄.(qiāo)缄.默(jiǎn)斡.旋(w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销声匿迹嘎然而止叹为观止B.海枯石滥垂珠联珑风雪载途C.目空一切张灯结彩草长莺飞D.周而复始人情事故大彻大悟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将“和卫生习惯”删掉。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垦利区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将“建设了”改为“建设的”。
)C.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在“贫困人口”后面加上“脱贫”。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呐喊》,写于1922年。
B.《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歌采用了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5.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青因路上堵车上学迟到,班主任老师不理解情况,批评他迟到,小青对老师说:A.老师,不堵车我不能迟到,我迟到是有原因的。
B.老师,迟到这事不是我的原因,是我爸开车送我的。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月早春,休眠了一冬的花枝绽放生机。
沿着泰州的大街小巷走走逛逛,望一望凤城河上的光影交错,听一听迎春桥上的车马xuān xiāo。
行走在凤城河畔,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古老的建筑,每一块砖【甲】每一片瓦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那些过去的辉煌与落寞。
夜幕降临,整个凤城河风景区又展现出另一幅画面:河畔的灯光亮起,宛如星星落入人间,点zhuì着这片古老土地。
此时,你可以沿着河边的小路【乙】,感受那份宁静与xiáng 和。
华灯初上,月影荡漾,乘上画舫游船,悠扬婉转的戏曲也漂浮在凤城河上。
与白天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同,一切都慢了下来,只管醉心于两岸风光,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风姿与魅力。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填入【甲】【乙】两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乙】慢步B.【甲】、【乙】漫步C.【甲】,【乙】慢步D.【甲】,【乙】漫步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绽放生机”“光影交错”“古老土地”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文中加点词“行走”是动词,“河畔”是名词,“古老”是形容词。
C.文中划横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文中划波浪线句是祈使句。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树梢树枝树根根,▲。
②▲,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③▲,在河之洲。
④蒹葭萋萋,▲。
⑤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5.综合性学习(8分)我校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二、阅读理解(共66分)(一)比较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3分)【甲】桃源行(节选)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①淮扬菜的兴起源于漕运。
②随着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兴盛,使得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在扬州一带,江南经济日益发达,扬州饮食(即淮扬菜)随之繁荣。
③宋朝庆历八年,文坛巨匠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
他宴请宾客,挥毫泼墨,书写名篇,推动了淮扬美食和文化的结合,淮扬菜也逐渐变成了文人菜的代表。
④________________。
因为黄河改道,京杭运河逐渐淤塞.变浅,漕运日益困难。
与此同时,在外海,海上运输势不可挡;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受此影响,1901年,清政府裁撤了漕运总督府,叱咤风云千年之久的漕运黯然离场,成为历史。
漕运的停止也让淮扬菜大受打击,几乎跌入低谷,一蹶不振。
⑤许多淮扬菜烹饪大师痛定思痛,努力为淮扬菜找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改变了淮扬菜对食材的选择。
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他们继承了淮扬菜的精美和精细的特点,在刀工和火候上继续精雕细琢zhuó()、精益求精。
在淮扬菜大师的努力下,淮扬菜终于走出低谷,重新回到巅峰。
1. 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淤塞.( ) 精雕细zhu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语境,在第④小节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过渡更加自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商云集挥毫泼墨日益困难新的出路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海上运输势不可挡。
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势不可挡”使用正确。
D.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解说:这句话中,“在内陆”作句子的状语。
5. 文学作品中处处有美食的踪迹。
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 ) ( 2分)
A.贾岛、柳宗元、韦应物,刘长卿都是唐代诗人。
B.《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信。
C.余秋雨笔下的《三峡》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重描写了
三峡的山水。
D.陶渊明在《饮酒》和《归园田居》中都表达出了归居田园,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6.《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4分)
7.默写杜甫的《望岳》( 4分)
8.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任选两个节日)(2分)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A. ,。
()
B. ,。
()
C. ,。
()
9.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表达
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
(4分)
自题小像
10.下面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四处毛病并改正。
(4分)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
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中国水利部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⑴
⑵
⑶
⑷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来源:学科网]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1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4分)
1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20分)
家园落日
莫怀戚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
此时起了风。
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
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
它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
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
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
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
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
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球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
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
一说起它想到庄稼和家园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
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
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了,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
我不禁热泪出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这个起伏田野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
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
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
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6.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7.文章写了几种情况下的落日?请简要概括各自的特点。
(4分)
18.文章的开头作者写道:“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作者这样说的理
4分)
19.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就“落日”本身着笔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
(4分)
20.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说“家园就是家园”,而文章最后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分)
(三)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21—26题。
(2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2分)
2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4分)
2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3分)
2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3分)
25.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4分)
2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4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27-28题。
采莲曲王昌龄采莲曲白居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27.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28.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三、作文(50分)
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
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
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550字。